探秘北京來之不易的自來水

2020-12-12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東直門水廠蒸汽機房,北京自來水博物館舊館設於此本文圖片均由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提供

奏辦京師自來水有限公司之關防

1908年公司發行的股票

打開水龍頭,便有清澈乾淨的自來水湧出——今天的我們對此習以為常,但在一百多年前,這對北京市民來說可謂是天方夜譚。1908年,隨著北京第一座自來水廠——東直門水廠建成投產,依靠土井打水、水夫送水的北京人才第一次知道自來水為何物。從最初僅服務3000多人,到1967年全市自來水普及率達99.86%,北京自來水事業的進步折射出城市現代化進程。

為了保留這段珍貴的城市記憶,讓市民了解北京自來水百餘年歷史和供水用水相關知識,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於2000年在清末自來水廠舊址基礎上建立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最初展廳設於原蒸汽機房內,2016年新館建成,總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包括科普館、通史館、印章展和清末自來水廠舊址4個展示區域,通過遺址、文物和現代化展示手段向海內外觀眾講述「自來水不自來,自來水來之不易」的故事。

官督商辦的自來水公司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外香河園街3號,建築造型古樸莊重、富有特色。走進新館二層的通史館,展廳裡播放的短片《帝都舊影》展示了舊時北京人日常取水的畫面——打著赤膊的水夫搖著軲轆從井窩子(水井)裡提上來一桶桶水,隨後倒入水車,駛入胡同。

長期以來,井水是北京城的重要水源,一些與井有關的地名如王府井、三眼井等沿用至今。清朝末年,京城多次發生火災,因井水救火效率極低,損失慘重。出於消防考慮,1908年3月,農工商部兩奏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提議採用官督商辦形式建設「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獲得批准。

有了官方許可,還需籌措資金。展廳裡,一張張花花綠綠的股票記錄了自來水公司「招商集股」的歷史。記者看到1908年公司第一次發行的股票,其外觀採用碑式邊框設計,文字沿襲中國傳統書寫格式,公司名稱等均從右向左橫書,沒有採用西式股票形制。「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後,清朝有識之士開始接納並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和經營方式,但在『洋為中用』的過程中還保留著傳統文化習慣。」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副館長梁淑雲說,「這些股票是觀眾最感興趣的展品,股票樣式可以說是中國早期股票的經典款。」

記者注意到,招股章程中明文規定「專集華股,不附洋股,凡本國民眾,無論官、紳、庶均可入股,享受股東權利」。由於招股章程受到社會各界歡迎,建廠所需的270萬元股金很快就籌到了。

公司成立後,總理周學熙立即招聘人才。展櫃裡陳列著一張張公司早期職工卡片,寫著姓名、籍貫、年齡、出生日期、工作經歷、薪金等內容,還貼有照片。從卡片記載的內容可以看出,公司職員中有沒上過學的水夫(負責賣水、運水),也有上過私塾的帳員、文書員,還有國內名牌大學生和海歸留學生負責技術和管理工作。

「這是一組內涵豐富的文物。」梁淑雲說,「職工信息詳細記載體現了公司早期管理的精細化,員工升遷和薪資情況等信息從側面反映出公司組織架構和經營情況。」

在完成勘察水源、設計水廠、丈量水管線路等工作後,公司開始在東直門外建造第一座水廠。1910年2月,東直門水廠完工投產,水廠所用的蒸汽機、閘門和管材等均從德國進口。同年3月,東直門水廠正式向北京城區供水。

不過,北京老百姓一開始對自來水並不買帳。由於水壓原因,剛從水龍頭裡放出來的自來水有白色氣泡,老百姓稱之為「洋胰子水」,不敢喝。為了消除顧慮、打開銷路,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在報紙上登廣告,並採取免費送水兩個月等促銷辦法,逐漸贏得市民信任。

富有藝術感的工業建築

來到水廠舊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西合璧的辦公舊址大門。大門面闊三間,中間為拱形設計,門臉用紅青磚鑲砌而成,具有典型的西洋風格。細看大門頂部浮雕,上方有荷葉、蓮花、香蒲棒、慈姑花等圖案,下面是磐石和流水,象徵壽山和福海。拱心石部分浮雕由花心瓣和蓮花紋組成,名為「清淨吉祥」,表現水的潔淨無瑕。大門兩側上方有「雙獅護財」浮雕。

梁淑雲介紹,辦公舊址與北京傳統二進式四合院形制相似,現存房屋30間,原為辦公室和化驗室。現部分房間闢為展室,展示了北京自來水公司百餘年歷史中使用過的印章,共有333枚。

「這是我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梁淑雲指著一枚小孩手掌大小的印章說,「建設自來水公司的奏請獲批後,清政府特頒此印信,專門用來處理公司與政府往來公文及銀錢等重要事務。」印章上陽刻小篆「奏辦京師自來水有限公司之關防」字樣,「奏辦」意為奏請政府同意承辦,「關防」則為舊時政府或軍隊所用印信。

走出辦公區域,看到一片開闊的廠院,這裡就是東直門水廠的生產區域,由北向南分布著來水亭、清水池、蒸汽機房、水塔地基遺址等市級文保建築。

梁淑雲介紹,從孫河取水廠輸送過來的水首先抵達來水亭,在這裡進行加藥消毒後輸入清水池儲存。來水亭由德國設計師設計,造型美觀、色彩鮮豔、紋飾精美,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風格,細節處又融合了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特色,是一座藝術價值很高的近代工業建築。

清水池為品字形,如今已被加蓋,隱沒於地下。儲存其中的清水由蒸汽機帶動抽水泵抽到水塔上。需要用水時,水塔上的水利用重力流入管道中,輸送到城中各處。

梁淑雲告訴記者,水塔曾是東直門外的地標性建築。「今天雖然見不到水塔,但我們通過老照片可以一睹當年風貌。」老照片中的水塔,塔身分為6層,呈六面形,塔頂部掛有一圈風鈴,塔身下部鑲有盤龍。當年風吹鈴動,盤龍栩栩如生,成為城中一道優美的風景。

生動有趣的科普平臺

直到1949年北平解放,全市僅有東直門一座水廠,城區供水普及率僅為30.41%。新中國成立後,北京自來水業發展迎來春天。如今,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日供水總能力達450萬立方米,服務用戶470餘萬戶。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在講述水廠建設與改造、管網發展、水質保障、科技研發、節能減排、供水服務等內容外,更發揮科普功能,向公眾介紹自來水生產工藝,普及用水節水知識。

博物館一層的科普館內,長達24米的弧形屏幕上播放著大型地表水水廠制水的現場視頻,其下方的巨型電子屏上,卡通小水人「源源」演示了來自水源地的水通過10道處理工序,最終成為符合國家標準的自來水的過程。

「我館已成為市民了解水資源現狀、城市供水安全和自來水制水工藝的現代化科普教育平臺。我們近年來還積極開展青少年教育活動,與西中街小學、東四九條小學、第一六六中學等50餘所中小學校合作,為近2.4萬名師生帶去了自來水科普知識。」梁淑雲介紹說。(記者 張鵬禹)

原標題:探秘來之不易的自來水(觸摸工業遺產)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2月04日 第 07 版)

相關焦點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探秘來之不易的自來水
    打開水龍頭,便有清澈乾淨的自來水湧出——今天的我們對此習以為常,但在一百多年前,這對北京市民來說可謂是天方夜譚。1908年,隨著北京第一座自來水廠——東直門水廠建成投產,依靠土井打水、水夫送水的北京人才第一次知道自來水為何物。從最初僅服務3000多人,到1967年全市自來水普及率達99.86%,北京自來水事業的進步折射出城市現代化進程。
  • 北京市民「首都國企開放日」探秘自來水博物館:自來水不是自來的
    千龍網北京6月10日訊(記者 閆冬) 6月10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作為「2017年首都國企開放日活動」重要線路之一,開啟了「自來水探秘之旅」,吸引了百餘名北京市民參觀。市民通過了解北京自來水百餘年歷史文化、北京水資源現狀和自來水制水工藝,進一步理解了「自來水不自來,自來水來之不易」的道理,節約用水和科學用水的意識不斷增強。
  • 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探秘自來水的來龍去脈
    為了記載和傳承城市水文化,普及科學用水知識,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2000年,北京市自來水集團以清末自來水廠舊址為依託,建立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成為市民了解城市供水文化的重要窗口。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和市民文化需求的提升,重新設計擴建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於2016年全新亮相。
  • 北京幼兒科普協會組織會員參觀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為了宣傳節約用水的知識,提高保護水資源的意識,6月20日,北京幼兒科普協會組織會員參觀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隸屬於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是北京第一座由企業自籌資金建成的博物館,是北京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節水宣傳教育基地。博物館位於東直門北大街清水苑社區,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是在京城歷史上第一座水廠——東直門水廠原汽機房舊址上修建的。自來水集團共投資400多萬元,聘請專業公司進行設計修建。
  • 京城最古老自來水廠的百年風雲都藏在這個博物館裡!
    探秘各大景區的前世今生今天為您介紹的是位於東直門外北大街甲6號院清水苑社區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是一家由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出資興辦的行業博物館,同年3月,東直門水廠正式向北京城區供水。不過,北京的老百姓一開始對自來水並不買帳。由於水壓原因,剛從水龍頭裡放出來的自來水有白色氣泡,老百姓稱之為「洋胰子水」,不敢喝。為了消除顧慮、打開銷路,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在報紙上登廣告,並採取免費送水兩個月等促銷辦法,逐漸贏得市民信任。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開放時間+地址+交通)
    館內展出了人類用水的歷史,介紹了水的基本知識,講述了水資源的珍貴,闡明了水是生命之源,敘述了自來水的生產過程,講解了給水技術的要點,宣傳了節約用水的知識,展示了我國近代給水事業的發展過程。讓市民通過參觀真正理解「自來水來之不易」和「自來水不自來」的道理,強化市民的節水意識和自覺繳納水費意識。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成立於2000年,位於東直門北大街清水苑社區內。展館共有三個展廳,第一部分:艱苦創業,勵精圖治;第二部分:清泉悠悠鑑古今;第三部分:改革開放後的蓬勃發展。北京自來水博物館隸屬於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是北京第一座由企業自籌資金建成的博物館,是「北京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節水宣傳教育基地」。博物館所在地是北京歷史上第一座水廠——東直門水廠的位置,博物館的主建築就是原來的蒸汽機房(蒸汽機房投產於1910年,高12米,面積600多平方米,裝有臥式雙動活塞往復式蒸汽機兩臺,驅動兩臺水泵,功率441.6千瓦,日配水能力1.87萬立方米。
  • 「世界水日」自來水博物館活動
    每年三月的中國水周期間,西中街·北新橋小學聯盟校的同學們都會來到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學習水資源知識,增強節水意識。今年的3月22日,也是自清末建成自來水廠以來,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成立110周年的日子。今天,西中街·北新橋小學聯盟校二年級的小同學們走進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 每月主題活動之--自來水博物館
    你知道自來水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嗎?又是為什麼要建立自來水呢?我們小朋友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出發去自來水博物館探尋答案吧!力邁中美(國際)幼兒園為了更好的促進孩子們的成長,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到水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到當前我們的水資源狀況,塑造孩子們節約用水的良好行為習慣,拓寬孩子們的視野,特組織北京自來水博物館觀察參觀學習活動。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開放
    原標題: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開放   來源:新華網   (1)3月23日,參觀者在參觀自來水博物館內的自來水制水流程模型。   當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分為科普館和通史館兩個展廳,面積約2400平方米。
  • 北京的自來水是怎麼來的
    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洞穴中,「北京人」可能度過了20多萬年漫長的光陰,這批北京最早的居民,如果偶然涉過周口河的河灘,穿越時空,闖入我們的北京城,從他們迷惑的雙眼中,我們將突然發現,我們平庸的生活原來具有神奇的本質。   街燈,道路,汽車,行動電話,下水管道……這一切原來都未曾有過。
  • 【學趣·活動報名】6月19日,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參觀加實驗,探尋水的奧秘
    我是一顆小水滴,來自天上的雲,下雨了,我落在了一個巨大的水庫裡,我遊呀遊呀,跑呀跑呀,在一個叫做自來水廠的地方安了家,那裡的叔叔阿姨每天為我過濾、殺菌,讓我變得乾淨又漂亮,終於呀,我變成了一滴自來水,走進了千家萬戶。
  • 【學趣·周末活動】人氣活動——自來水博物館探秘又來啦,3月5日周日,第六期上午、下午場與你不見不散喲!
    我是一顆小水滴,來自天上的雲,下雨了,我落在了一個巨大的水庫裡,我遊呀遊呀,跑呀跑呀,在一個叫做自來水廠的地方安了家,那裡的叔叔阿姨每天為我過濾、殺菌,讓我變得乾淨又漂亮,終於呀,我變成了一滴自來水,走進了千家萬戶
  • 北京的自來水可以生喝嗎?
    問:現在,各種牌子的礦泉水、純淨水、山泉水走進了百姓家庭,使我這個本來有生喝自來水習慣的人,也產生了疑惑。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起開放
    原標題: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起開放   本報訊(記者 劉可)首次面世的百年公章、清代水廠的職工登記卡、地表水制水動態全流程……位於東直門外香河園街3號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天正式亮相。從前天開始,想要參觀的市民可在市自來水集團官網進行網絡預約。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明天起開放
    新館二層,一組雕像展現百年前京城百姓的取水場景。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徵/攝       北京晨報訊(記者 王海亮)在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中,沿著打造成「輸水暗涵」模樣的走廊一邊行進,一邊了解北京水資源的知識;看百年前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建廠初期的職工登記卡上有什麼樣的歷史痕跡。今天是「世界水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將舉行開館儀式,明天開始新館正式接待市民參觀。自來水集團為市民準備了1000張贈票,市民可登錄市自來水集團網站預約登記。
  • 2008,北京的自來水能不能直接喝?
    外國客人習慣了直接喝自來水,2008年奧運會時北京的水質能滿足需要嗎?
  • 「博物館奇妙之旅」活動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在近一個半小時的直播中,梁淑雲副館長帶領大家參觀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和清末北京自來水廠的辦公舊址,講述了北京自來水業百餘年來的發展歷程,和大家分享了自來水從源頭到龍頭的制水工藝流程,普及了與水有關的科學常識。
  • 自來之水不自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參觀記(另附臺北自來水博物館...
    無論是北京,還是其他地方。今天要說說的自來水博物館,有兩座。一座是北京東直門外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另一座是曾經在臺北旅行時遇見的臺北自來水博物館。(照片拍攝:心堯)(照片拍攝:心堯)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在東直門外香河園街,建築外觀很有辨識度,不會錯過。
  • 自來水博物館是自來水企業的名片——自來水博物館聯誼座談會召開
    2003年10月29日—30日自來水博物館聯誼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北京、上海、杭州、大連、南通、武漢、石家莊、天津等地水博物館、展覽館的代表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