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五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你知道是哪幾個嗎?

2020-12-18 塵世曉書僮

諾貝爾在其個人遺囑中將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最近一年來」「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1900年經國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為「如今來創作的」或「如今才顯示出其意義的」作品,「文學作品」的概念擴展為「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即包括歷史和哲學著作。很多人說「文無第一」,文學作品的價值不單單只有幾個維度就可以考量的,誠然,在世界文學史中,許許多多的大師們因種種原因與諾獎無緣,但並不妨礙這些大師的作品流芳百世,並影響人類至今乃至以後。這裡並非說諾獎就是評判大師的唯一標準,縱觀歷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經統計發現,歐美作家佔據壓倒性優勢,而其他地區則處於「邊緣頹勢」。這能說明歐美文學比其他地方文學更高級?恐怕絕大部分人都是不認同的,畢竟諾貝爾文學獎評審機制不是文學審判現場的法官,判給你就能分出個勝負對錯來。

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至今,到今天為止,已有五位亞洲文學大師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這一殊榮。

(一)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泰戈爾被譽為「世界的東方詩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作家,諾貝爾頒獎官方給這位印度詩人的頒獎詞是「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這詩出之於高超的技巧,並由於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已成為西方的一部分」。泰戈爾是一位多產且多才多藝的作家,一生共出版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20多個劇本以及不少遊記、隨筆、論文和專著,此外還創作了大量的音樂繪畫作品。這位曾經遊學英倫的翩翩才子以《吉檀迦利》於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部作品煥發著宗教浪漫主義色彩,品格清麗又熾烈,詩人孜孜追尋的我的神,既是上帝、父母、兄弟、情人,亦幻為早晨、黃昏,陽光,而終歸於「內在的我」。當然,這部作品的獲獎也得益於他自己的英文翻譯。泰戈爾在創作方法上,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抒情詩中,浪漫主義比重較多,而在敘事性作品中,現實主義則成分較多。泰戈爾的詩風對中國現代文學產生過重大影響,啟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謝婉瑩等一代文豪。而在眾多作品中,較為大眾熟知的便是《飛鳥集》。

代表作品包括:《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沉船》、《戈拉》、《摩訶摩耶》等。

(二)施姆爾·約瑟夫·阿格農

「阿格農」是他20歲就開始使用的筆名,意為漂泊孤單的人。1966年與德國作家奈麗·薩克斯同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獲得此獎的第一位以色列作家和第一位希伯來語作家。阿格農後來之所以只用希伯來語進行創作,是因為每當他讀到《摩西王經》、《先知書》等猶太經典文字時,不禁聯想到古代寶貴的民族財富毀於一旦,內心充滿了悲痛,這悲痛之情使他的心在顫抖,在顫抖之中,他提筆寫作,就像一個被流放的王子,居住在自建的小棚子之中,訴說祖先昔日的輝煌。他用含蓄優美、意味深長的希伯來語表現悲劇與死亡主題,反映國破家亡的猶太民族苦難的歷程及他個人痛苦的人生體驗。其獲獎理由是「他的敘述技巧深刻而獨特,並從猶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題」。

代表作品包括:《婚禮的華蓋》、《大海深處》、《過夜的客人》、《訂婚記》等。

(三)川端康成

以小說《伊豆的舞女》(1926)、《雪國》(1948)、《古都》(1962)等著稱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因「以非凡的敏銳表現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質」,奪得了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詞是「由於他高超的敘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銳表現了日本人精神特質」。川端康成保持了日本的古典美及民族個性。川端崇奉禪宗,將佛經看作世界文學的極致。他古典文學素養深厚,幼時即熟讀日本文學名著,並深受外國現代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和喬伊斯等人的影響。川端康成的美學思想是建立在東方美、日本美的基礎上,與他對東方和日本的傳統的熱烈執著是一脈相通的,其美學基本是傳統的物哀、風雅與幽玄。讓人深感遺憾且不解的是,這位文學大師最後在寓所口含煤氣管自殺身亡。

代表作品包括:《伊豆舞女》、《水晶幻想》、《淺草紅團》、《雪國》、《名人》、《湖》和《古都》等。

(四)大江健三郎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繼川端康成之後,再度登上了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臺。與川端《美麗的日本的我》遙遙相對,大江作了一場《曖昧的日本的我》演說,不再跟隨前輩作家沉湎於幽冥玄遠的日本美,他要文學更加逼近、逼視戰後日本晦暗不明、危機重重的現實乃至當代人類的普遍困境。對於年輕的讀者來說,大江健三郎更像是一個符號——一個日本文學的符號,代表了日本文學的某個維度——毫無疑問,他是日本現代文學和戰後文學的代表作家,同時也是日本文學中少數幾個世界「通用」的作家。其獲獎理由是:「通過詩意的想像力,創造出一個把現實與神話緊密凝縮在一起的想像世界,描繪現代的芸芸眾生相,給人們帶來了衝擊」。

代表作品包括:《死者的奢華》、《廣島札記》、《人的性世界》《同時代的遊戲》、《青年的汙名》、《日常生活的冒險》、《擺脫危機者的調查書》、《萬延元年的足球隊》等。

(五)莫言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莫言成為有史以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委員會授獎詞稱,「他的魔幻現實作品融合了民間傳說、歷史與當下」。 作為當代中國最好的小說家之一,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莫言在國際國內享有很高的聲譽,獲得過很多重要的獎項,1987年《紅高粱》獲第四屆全國中篇小說獎,根據此小說改編並參加編劇的電影《紅高粱》獲第38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從瑞典文學院諾獎委員會主席瓦斯特伯格給出的頒獎詞可以略知一二:「莫言是個詩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傳畫,使個人從茫茫無名大眾中突出出來。他用嘲笑和諷刺的筆觸,攻擊歷史和謬誤以及貧乏和政治虛偽。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類最陰暗的一面,在不經意間給象徵賦予了形象」。

代表作品包括:《紅高粱》、《檀香刑》、《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酒國》、《天堂蒜薹之歌》、《四十一炮》等。

相關焦點

  • 亞洲五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你知道是哪幾個嗎?
    諾貝爾在其個人遺囑中將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最近一年來」「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1900年經國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為「如今來創作的」或「如今才顯示出其意義的」作品,「文學作品」的概念擴展為「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即包括歷史和哲學著作。
  • 諾貝爾文學獎大熱門 他們的作品你讀過嗎?
    諾貝爾文學獎大熱門 他們的作品你讀過嗎?  每年一進入10月,諾貝爾文學獎的話題就開始升溫。相比於理解門檻比較高的物理獎、生物獎,似乎人人都可以發表點兒意見的文學獎,被關注的熱度最高。
  • 2021諾貝爾文學獎揭曉,附百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及經典作品匯總...
    【德】特奧多爾·蒙森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一部傳世之作《羅馬史》,成就蒙森一代史學家之地位,使之成為迄今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歷史學家。尊著《羅馬史》我拜讀再三,你看,封皮都快要磨破了。—— 俾斯麥獲獎理由:「今世最偉大的纂史巨匠,此點於其巨著《羅馬史》中表露無疑。」
  • 歷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品及獲獎理由
    【德】特奧多爾·蒙森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一部傳世之作《羅馬史》,成就蒙森一代史學家之地位,使之成為迄今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歷史學家。尊著《羅馬史》我拜讀再三,你看,封皮都快要磨破了。—— 俾斯麥獲獎理由:「今世最偉大的纂史巨匠,此點於其巨著《羅馬史》中表露無疑。」3.
  •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34首詩,值得收藏
    【法】弗雷德裡克·米斯塔爾190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04年作品《金島》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他的詩作蘊涵之清新創造性與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實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質樸精神」。【瑞典】魏爾納·海頓斯坦姆191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16年作品《朝聖年代》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褒獎他在瑞典文學新紀元中所佔之重要代表地位」。
  •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沉默的民謠歌手
  • 首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普呂多姆
    首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普呂多姆作者:何 路  「一隻色彩奇異的孤鳥  落在一個女孩肩上;「  1901年首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蘇利·普呂多姆(Sully Prudhomme可是,普呂多姆自己卻不知道。錯誤的愛,一定是悲劇。還好,表妹是清醒的,因此讓這種錯誤沒有繼續深入下去。只是,普呂多姆心中的痛苦卻無邊。  佛以慈悲為懷,世俗的愛總是非常容易流於痛苦,自然世人要向佛學習,應該如何愛,應該愛什麼,不應該愛什麼,心中必須清楚,否則,一定會讓普呂多姆的愛情悲劇重演。
  •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國家中,哪個國家得獎的作家最多?
    諾貝爾文學獎自誕生以來,至今已出現了一百多位獲獎者。作為一個全球性的文學大獎,這些得主來自世界各大洲。那麼,在各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國家中,哪個國家得獎的作家最多呢?毫無疑問,歐洲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人數最多的,已有二十多個國家的作家獲獎。
  • 最好讀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想要有內涵有深度,是要讀讀嚴肅文學的,尤其金字塔尖的諾貝爾文學獎。不常閱讀的小夥伴也不要被「諾貝爾」三個字嚇到,我從汗牛充棟的諾獎作品裡挑出來幾本最好讀的作品,推薦給大家:第1本《萬物靜默如謎—辛波斯卡詩選》/陳黎、張芬齡 譯/湖南文藝出版社辛波斯卡,這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女詩人,因為幾米的繪本《向左走,向右走》在國內翻紅。
  • 重磅消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要來西北師大啦!
    公告 莫言專場報告會    題      目:從我的高密東北鄉出發    主講人:莫言(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
  •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聶魯達
    你是灰色的貝雷帽、一顆靜止的心。  在你的眼中,曙光的火焰瞋鬥。  樹葉紛紛墮入你靈魂的池中。」   這是智利197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巴勃羅·聶魯達(Pablo Neruda)所著《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一書中的片斷。
  •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品銷售怎麼樣?快來看看書店推薦
    北京時間10月8日傍晚,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了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據記者了解,每次諾貝爾文學獎頒發後,各大書店都會將獲獎作者作品陳列至推薦處,採購部門也會加大該作者書籍的採購。那麼,近幾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作品究竟銷售怎麼樣?哪類書籍最受歡迎?
  • 諾貝爾文學獎僅追授給1名逝者:瑞典詩人埃裡克
    法國作家莫迪亞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中國已故作家王小波稱他是現代小說最高成就者之一  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上世紀80年代作品就譯成了中文  河南商報記者 吳靜  昨晚7點,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謎底揭曉,法國作家派屈克·莫迪亞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布寧
    這是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俄羅斯詩人伊凡·布寧所著《布寧詩文選》中的片斷,原詩名為《葉落時節》,是寫秋天的,也是贈送給樹葉的隊伍這麼龐大,又要落葉歸根,又要新生,又給大地,給森林以節日般美好的裝點,仿佛過節一般,這難道還不喜氣洋洋嗎?詩人寫到此處,他的心也一定已經喜氣洋洋。你讀詩讀到此處,難道心裡不也喜氣洋洋嗎?  詩人布寧的這種寫法,將一座森林寫活了,將一片草地也寫活了,將那些本有悲秋情緒的讀者之心也寫活了。
  • 諾貝爾文學獎 | 這些名家的故事知道嗎?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在當地時間10月8日頒出,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成為新一年度的獲獎者。頒獎詞讚美她的詩歌為: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在今日,諾貝爾誕辰187周年之際,我們也來講講那些歷史上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塞爾瑪·拉格洛夫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由於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貴的理想主義、豐富的想像力、平易而優美的風格。
  •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品特派風格」辭世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英國劇作家哈羅德·品特        時光網訊   當地時間12月24日聖誕節前夕,英國著名劇作家、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哈羅德·品特因病辭世,享年78歲。       他被譽為「蕭伯納之後英國最重要的劇作家」,一生獲獎無數,其中還包括奧地利文學獎、莎士比亞獎、歐洲文學大獎、皮蘭德婁獎、大衛·科恩大不列顛文學獎、勞倫斯·奧利佛獎以及莫裡哀終身成就獎等。此外,他還有14個大學的榮譽學位。
  • 德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京特·格拉斯去世
    原標題:德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京特·格拉斯去世  新華網柏林4月13日電(記者蘭熙)德國施泰德爾出版社13日宣布,以長篇小說《鐵皮鼓》等作品聞名的德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京特·格拉斯當天在醫院因感染去世,終年87歲。
  • 日本在中國最受歡迎的五位作家,看看你都喜歡哪一個?
    但儘管是這樣,可在世界上卻一直並不受到人們的喜愛,以諾貝爾文學獎來說,到目前為止,這個獎項,已經頒發了一百多年了,可是在這一百多年中,只有五位亞洲作家,比歐洲文學來,差了大半截。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只是歐洲人並不能夠欣賞而已,所以中國這才沒有幾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已。那麼日本呢?有沒有比較有分量的作家呢?日本作為一個受到中國影響的作家,他們也是比較受歡迎的作家。
  • 諾貝爾文學獎:曾追授瑞典作家 英語寫作更易獲獎?
    根據其遺囑,瑞典政府於同年建立「諾貝爾基金會」,負責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學獎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的頒獎單位是瑞典文學院。文學獎首位得主是法國詩人普律多姆(Sully Prudhomme)。歷史上,羅曼•羅蘭、蕭伯納、海明威等著名作家均獲得過此獎。  在亞洲,曾經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有中國作家莫言、印度人泰戈爾、日本人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和以色列人阿格農。
  • 風雅頌書局迎來嘉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
    這也是風雅頌書局精神內核的深度體現,即堅持推廣閱讀,深植本土文化,盡一己之力,營造多元化融合的「書式空間。莫言先生對風雅頌書局的愛護之心,對風雅頌人是莫大的鼓舞。莫言從弘一法師為草庵的題詞:「石壁光明相傳為文佛現影,史乘記載於此有明賢讀書」中,摘寫下「文佛顯影,名賢讀書。摘弘一法師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