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成都有什麼周邊遊必去的地方,三聖鄉絕對算一個,近期又開了很多新店,plmm又開始爭先打卡了。
『 女明星打卡的白色咖啡廳 』
趙露思打卡的XXL舊物煮,是一家白色的咖啡廳,屬於韓國釜山風,在這仿佛置身韓國街頭。店裡有一面復古電視牆和縫紉機,還擺放的舊物很懷舊,讓人想起90年代的童年。
新疆風格的喜悅斑斕WR集合店,老闆是一個新疆小姐姐,特意準備了新疆特色帽子和服裝給大家免費拍照。店裡主營新年將特色菜和下午茶。
很火的新加坡奶茶開在了三聖鄉,粉紅色貨櫃的設計,是甜酷少女風,奶茶顏值100分,招牌是錫蘭紅茶鮮牛乳。
關鍵詞②:吃火鍋
「鱘也·萬事屋」是由一家農家小院改造的,有特色的摩洛哥風情小院落,布景很細緻講究,很寶藏。
火鍋有冬陰功和麻辣兩種,都是小鍋的,院內還設有帳篷和躺椅,出太陽的時候,和閨蜜在這兒吃火鍋,或者躺著陽光和綠植的圍繞中,好舒服。
【公交】56路到達花博路口站或332A到達成龍大道中站
去不了三亞,去不了北海,不如到離四川最近的「海」走一走。西昌的邛海雖然說是湖,但是它的一望無際和蔚藍,讓人仿佛來到了海邊。
在湖邊走一走,看著遠方經過的船隻,美好而寧靜,洗去一年的疲憊,新的一年重新出發。
在吃飯的小店問問當地人,可以找到免費的打卡點哦。
關鍵詞②:不只有燒烤
一說到西昌,你就只知道燒烤,這樣不行啊,還有這麼多好吃的趕緊mark起來。
當地小吃第1名的「老號涼粉 胖哥串串」必吃,米粉的口感很贊,辣椒油特別香,各款涼粉閉眼點都不踩雷。門口擺著的冷串串,裹上芝麻太香了。
「王記清香牛雜粉」是涼山top1的牛雜粉,在當地很火,湯底是燉了很久很夠味那種,很絕,每張桌子上都有調料可以自己加。
『 西昌必吃燒烤 』
到了西昌,怎麼可能不給你推薦燒烤,「胡四哥特色燒烤」本地人都推薦。牛肉炸過再下烤盤,比直接烤的更鮮嫩,烤土豆片是我千古不變的愛,外脆裡嫩,瘋狂點讚。胡四哥家分量很足,人均60+。
【大巴】5小時30分鐘/195元
【火車】11小時/75元起
【飛機】1小時20分鐘/350元起
如果你原本的出遊計劃中,有去蘇州看園林這一項,不如先來崇州罨畫池看川西園林。
罨畫池始建於唐朝,川西園林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前叫做「東亭」,這裡還是80年代紅樓夢的取景地。
有假山、有綠水,花木繁茂,亭臺樓閣,來打卡,坐一會回畫裡的人兒。
關鍵詞②:小東街
這條老字號聚集的小東街,還是有點小名氣的,來崇州遊玩的都曉得要吃這裡。
66歲的蕎麥麵,就搭了個篷篷,生意還這麼好,可見味道不錯了。開了這麼多年都沒怎麼漲過價,店員都是花甲老人。粉面混合的鴛鴦是必點,不同口感的碰撞,吃起來真有點意思。
賣了10多年的涼糕,我推薦的又是鴛鴦,沒錯,崇州人好像就是很喜歡把兩種混合在一起的叫做鴛鴦,他們家的鴛鴦是涼蝦和冰粉混合,分量很足。
崇州人從小喝到大的鮮榨飲品鋪子,價格不貴,但是一直堅持著鮮榨不加水、不加糖,純天然的就是好喝又健康。
有句話叫做,「品過新津魚,方知成都味」,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新津,在河鮮這一塊絕對是一流的。別的地方三天遊,我都是推薦吃和耍一起,新津,我覺得3天全花在吃上都不夠用。
在街上隨便問一個當地人在新津吃什麼,十個裡有十個回答:「黃辣丁」。這家新津魚莊的扛把子好吃到上了央視,浸泡在紅油裡的黃辣丁,又麻又辣,是四川人愛的重口。
關鍵詞②:美食小鎮
除了出名的河鮮,新津好吃的可還有太多了,名副其實的美食小鎮。高涼麵、李鴨子、王耙肉、張粽子,連名字都這麼有意思。
高涼麵吃起來韌勁十足,面香四溢,紅皮花生米小巧更香。
張粽子開了40年,依舊是純手工包的,品類多,餡足。
還有老一品蹄花,蹄花和雪豆燉得十分軟糯,湯汁粘稠。我最愛的其實是蘸蹄花的泡椒碟碟,好想打包帶走哦。
中河、毗河、北河穿城而過,這裡也被稱為「天府花園水城」,夕陽照耀下太美了,吃完飯在河邊看夜景吹風,很棒。
關鍵詞②:「金堂三寶」
金堂美食有三寶:張氏肥腸粉、女兒食堂和蘭烘糕,不知道吃什麼就跟著「三寶」吃,不會錯的!
本地人從小吃到大的肥腸粉,油亮亮的肥腸粉加個節子,是四川人拒絕不了的誘惑。「平安橋張氏肥腸粉」的木薯粉,老闆都是邊打邊燙的,q彈順滑的粉兒,吱溜~
女兒食堂以前叫做「公私合營三八食堂」,是80年代的國營食堂,甜水麵、金絲面、紅油水餃和油茶,兩個人點上這幾樣,味道好性價比還高。
擺了20多年的蘭烘糕,在金堂算是神級小吃了,從三輪到擁有自己的鋪子,算是金堂人腦海裡的一條回憶線了,吃一個,拎著一個,巴適。
老新繁人最愛去的就是東湖公園了,十多年了,門票還是2塊錢。
東湖園林是唐代著名宰相李德裕當新繁縣令的時候建的,是我國兩處唐代古典人文園林之一。
古老的城牆,長滿青苔的地方隨處可見,年代感滿滿,園內茂密的綠植,讓這個地方靜謐而清新。
關鍵詞②:老店聚集
這家開了100年的牛肉豆花算是新繁最資格的百年老店了,爺爺輩就在這裡吃了。店裡只賣牛肉豆花,大顆的牛肉,豆花很嫩,攪上海椒麵花椒粉,一勺下去麻辣味直激腦殼,很上頭。
新繁塗記葉兒粑
新都二中旁邊的葉兒粑可以買來當早點吃,運氣好還能吃到艾葉皮皮的,外皮很清香,餡是芽菜和肉的。
張杰舅舅家的牛肉米線,沒有花裡胡哨的裝修和菜式,只專注做米線。米線是清淡口的,細米線加上幾片牛肉乾和酸蓮白絲絲,吃膩了紅油來一碗清淡的牛肉米線也不錯。
圖片來自小紅書@愛吃草莓的公主
廣漢位於「天府之國」的腹心地帶核心區,被稱為「成都的北大門」。三星堆博物館是廣漢必打卡的,市內的「房公湖」古色古香,綠林環繞,金雁湖公園緊挨鴨子河和親水棧道,沿著河岸走一圈很安逸。
圖片來自小紅書@沙塘姐姐
周邊的有被稱為最美漁村的易家河壩風景旅遊區,文藝村落「沙田村」,逃離城市的喧囂,是城市周邊度假不錯的選擇。
關鍵詞②:德陽美食的半壁江山
廣漢佔據了德陽美食的半壁江山,乾鍋、兔頭、冰粉、炸炸、炒冰、回鍋肉、金絲面,過年到廣漢來一趟發胖之旅。
廣漢的乾鍋非常有名,當地人都會選擇在河邊吃,香味軒、味道軒、勇記乾鍋,看到哪家排隊那這麼多人就去哪家,都好吃不踩雷。
排隊超級多人的溫記兔頭,開了10年,限量500個,每天3點之後去買就已經買不到了,「賣完了,賣完了」。
成都的甜不辣、樂山的油炸,在廣漢叫做炸炸,李姐家的炸炸,糖醋麻辣味,土豆和豆腐皮真的香!
【自駕】46km/京昆高速
【動車】30分鐘/18元起
「假裝去了東南亞」系列,距離成都2h路程的「小柬埔寨」,東南亞風情滿滿,來這仿佛出了一趟國。
眉山市洪雅縣的槽漁灘,一看就是沒有被開發過度的小眾秘境,穿梭在熱帶雨林,拍異域大片超級有範。
圖片來自小紅書@大倩er
山上的千塔佛國充滿了歷史氣息,還有不少山林小瀑布,乘船遊江也很安逸,這樣的寶藏勝地趕緊趁沒多少人知道先去了。
關鍵詞②:美食處女地
眉山洪雅除了是個小眾景點,好吃的美食也很多,不是全網推薦那種,但是本地人都愛吃。
這家旺子飯我回到成都還想了好幾天,血旺量很足,入口不辣,回味起卻還咽口水,吃了還想吃。
開了30年的麻辣燙一霸,骨湯熬製的養生中藥鍋底,微微辣中帶有回甜,好吃不上火,健康又提勁。
95年開始擺攤的手搓冰粉,嚯,我出生那年就開了,天然冰粉籽和為數不多的井水搓的冰粉,不是哪裡都能吃到的,遇到了就趕緊吃。
不只是樂山有甜皮鴨,彭山的甜皮鴨完全不輸樂山的,來了彭山不帶一隻「滷憨憨兒」回去,就等於白來了。
憨憨兒是彭山人對鴨的愛稱,彭山隨處可見的甜皮鴨店,就數潘榮記最資格,肉不肥而皮質飽滿,帶回去吃了朋友們都嫌帶少了。
關鍵詞②:蒼蠅館子
彭山的蒼蠅館子可不少,但是都要本地人帶才能找得到。
這家柴血旺藏得很深,低調的開了16年,每天只開半天。肥腸血旺底下全是血旺,不是用豆芽白菜充數的,肥腸有一股豆香,辣鹹香在口中融合,很舒服。
開了25年,土豆比串串還火的馮記串串香也值得打卡。一進門麻辣味、甜酸味的串串自己拿,炸土豆每桌必點一份,先炸再滷再炸的土豆,悶香悶香的。
二孃雞爪爪原來誕生於這裡,這的雞爪爪很資格,徒弟跑去成都開了二孃雞爪爪,入味耙軟,那個味道大家都知道吧,就是絕!
龍泉山是成都人四季必打卡的地方,最近沒去過的也可以安排上了。
春天看桃花、摘枇杷,夏天吃桃子,秋冬登高俯瞰城區,這些不用我說成都人都曉得吧。
關鍵詞②:打卡聖地
龍泉山除了本土耍法,還有很多文藝、ins風、超級出片的網紅店,plmm必去的打卡聖地。
「半山歸墅·三上書屋店」店很大,純白ins風的雲頂花園看著乾淨又高級,室外露臺、網紅泡泡房,還有天空之鏡般的鳥巢,分分鐘出片刷爆朋友圈。
開了很久的「藤原豆腐店」現在還是很多人去打卡,都說是頭文字D粉絲必打卡的店,也有很多騎行愛好者把這兒當做終點打卡。日式復古的風格,我以為我在日本街頭。
玻璃房、藤蔓纏繞,這裡每一個元素都是女生的心頭愛,玻璃房的打造不影響看山景,出太陽的時候坐著曬曬太陽,好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