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體育365 天天來健身」品牌打響
昨天(4月27日),市民馬先生登錄「躍動湖州」微信公眾號,通過下拉菜單「湖州智慧場館」板塊免費預約了下周三市奧體中心的羽毛球場地。預約成功後,馬先生收到了一個二維碼,只要在場館前臺成功核銷二維碼,就可以在指定時段免費打羽毛球了。
為進一步服務群眾,自本月起,全市公共體育設施每周三免費向公眾開放,該活動受到全市健身愛好者廣泛關注,據統計,每周開放日健身參與人數達近千人次。此外,除重大賽事和維護保養,全市所有公共體育設施全年向社會低收費開放,且每天開放時間均不少於8小時。
近年來,湖州以完善「民意導向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為目標,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大群體」格局,廣大市民參與健身、參與體育、參與比賽熱情高漲。最新數據顯示:湖州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從2014年的35%上升至目前的42.7%,居全省前列;全市國民體質合格率達到92.6%。
為滿足群眾得到公益性科學健身指導要求,全市體育部門創新舉措、整合資源,打造公益性科學健身指導平臺,至去年底,全市在冊社會體育指導員1.5萬餘名,行政村和社區實現公益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全覆蓋,75%的鄉鎮街道建立全民健身志願者工作站。湖州還積極推廣「全民健身志願者服務示範點」活動,每天定時間、定地點,選派健身教練免費指導群眾進行體育鍛鍊,全年服務群眾8萬餘人次。此外,還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和各類體育項目的公益培訓,去年全市共組織網球、太極拳、健身排舞等30多個項目460餘場次,培訓近10萬人次。
為了讓更多百姓在家門口獲取體育健身資源,近年來,湖州農村體育設施、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大型場館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日漸完善,去年,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38平方米,居全省第二。省、市級中心村全民健身廣場和中心村體育休閒公園297個,佔行政村總數31%;中心城區環河步道達40多公裡,城市社區體育健身設施覆蓋率100%。去年,全市共實施省級小康體育村升級工程100個,新建省、市二級中心村全民健身廣場(體育休閒公園) 35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17個、遊泳池15個、足球場18個,在全省民生實事體育項目考評中位列第一。
今年是「後省運時代」開篇布局之年,市體育部門對標市委「一四六十」工作體系,打響「體育365天天來健身」品牌,除開展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活動外,還積極打造全民健身節、城市定向挑戰賽、市民運動會、全民健身公益大培訓等一系列品牌活動;打造市、區縣、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四級公共體育設施網絡和城鄉居民10分鐘健身圈;推廣30條「最美健身步道」,構建成線、成串、成鏈的網格化體育健身路徑。與此同時,還啟動智慧體育建設,著力打造健身運動「掌上地圖」;與醫療機構合作共建「醫體融合」項目,推廣「運動處方」,為全民健身提供理念和路徑支持。
(責編:張帆、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