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安全食品身價必然「高貴」?百姓吃得起才是王道

2021-01-13 齊魯網

    青島齊魯網5月12日訊(記者 李英)春末夏初,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關於「轉基因糧油產品」的爭議再次升溫。從「藥草莓」到「毒西瓜」,席捲朋友圈的各種食品熱詞讓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隱患空前關注。一些標榜天然無汙染的綠色安全食品日漸成為消費者「新寵」。

    與此同時,這些綠色安全食品比普通食品平均多出5-10倍的高價也令不少市民感嘆吃不消。一時間,有關「安全健康的綠色食品是否必然價格貴」的爭議不斷,成為消費者一大痛點。

  綠色安全食品究竟有多貴?

  「超市裡普通的黃豆一般是4、5塊錢一斤,而有機黃豆卻要20多,足足高出了4倍……」來自青島市北區新嶺小區的夏女士告訴記者。

     日前,據青島市商務局對青島20家生活必需品樣本監測企業11大類121種商品監測顯示,除豬肉價格略有上漲外,糧油、雞蛋、食鹽、蔬菜等價格均有所下降。儘管如此,一些打著有機、綠色、無公害標牌的產品卻依然逆勢上漲,價格居高不下。

    記者在某大型超市調查時發現,普通品種茄子500克只賣0.98元,認證標識的茄子500克賣21元,貴出20倍。綠色散養雞蛋或土雞蛋價格一般為14.9元/斤,比普通雞蛋高出2.2倍等,而其他有機食品價格比同類普通食品均高出幾倍不等,讓不少市民對其望而卻步。

  綠色食品緣何貴的離譜?

   事實上,在食品行業早有大量的業內人士和專家都明確指出,綠色食品價格昂貴並不僅僅是貴在產品本身的實際價值。價格高昂的背後隱性成本和人為概念炒作也是其助長因素,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憂患意識,以及對綠色健康食品必然價格貴的慣性思維對這類食品價格的助推也不無關係。

  青島禧福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場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消費需求是催生綠色健康食品價格普漲的主要商機,而綠色健康食品因為產量低、人工生產成本高於普通產品、市場規模小,真正原生態食品的生產企業寥寥無幾,供需失衡,其價格較高是常理之中。但是如果商家以「造概念論價」,人為的把綠色健康食品高端化甚至神秘化,動輒訂出遠超成本的高價,就偏離了食品是生活必須保障品的本質屬性,更偏離了食品安全理念的本身。

   記者調查發現,就目前的市場認知度而言,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崇尚綠色生活,加之食品安全質量問題頻繁曝光,綠色健康食品給人們傳遞的概念確實相對而言更安全,更放心。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吳文良就曾建議消費者,購買綠色食品不僅對身體有益,更能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真正的理性消費。

    但是,目前國內食品認證機構魚龍混雜,儘管政府逐步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法規,但對於綠色、安全食品的認證依然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加之市場上的概念炒作,導致所謂「綠色無汙染」的食品五花八門,讓市民無法甄別,無從選擇。如此一來,打著綠色健康噱頭的食品「價格高」、「吃不起」、「就應該貴」幾乎成了市場定論。

   專家:吃得起才是硬道理

  一方面是對食品安全的諸多不信任,一方面是綠色食品價格居高不下,不知從何時起, 「民以食為天」成了「民以食為憂」。「想要全家人吃的放心,又吃的省錢,如今真是一件難以兩全其美的事」, 夏女士的一番話道出了所有消費者的心聲。不少業內專家紛紛呼籲「綠色健康食品吃得起才是硬道理」。

  山東省人大代表、青島禧福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單連忠表示:「中國人素來講求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吃的本來就應該安全健康放心,這是國計民生之本,而綠色健康食品同時更應該遵循正常的市場價格,只有讓每位消費者都能買得起,吃得起,才是真正做到惠民利民便民的正確之舉。對於保障民生的米麵糧油蛋菜這些基礎生活保障品生產企業而言,讓安全健康的綠色食品走入尋常百姓家,不再以價格輪市場,才是讓人民群眾飲食再無後顧之憂的關鍵。」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記者日前已經從政府先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已經有包括禧福集團在內的多家食品生產銷售企業開始了市場價格戰略調整,逐漸推出價格更經濟、更大眾化、更符合普通消費市場需求的綠色健康食品以供給市場。(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

,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海南:有機食品處在安全食品"塔尖" 百姓吃不起
    作為安全食品「塔尖」的有機食品,我們還很難在海南的超市裡接觸到它。宋國強攝    「什麼叫『有機綠豆』?咋這麼貴呢?咱可吃不起!」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因為安全、健康而且價格「親民」而被廣大消費者接受,但目前正在港澳地區以及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風行的有機食品,在海南市場卻難覓蹤影,即使有少量供應,也因過高價格而難以進入尋常百姓家。    近年來,在備受關注的安全食品家族中,除了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外,又多了一個新名詞:有機食品。
  • 讓更多的農產品戴上綠色食品標誌
    上周,省農業農村廳公布2019年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名錄,並要求對超期、超範圍違規使用認證農產品證書及標誌的要進行清理和查處,以維護農產品品牌形象和社會公信力。有進有出,既有利於企業和產品在市場中公平競爭,也讓百姓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
  • 重慶俊燦食品有限公司美味安全 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省心
    重慶俊燦食品有限公司美味安全 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省心時間:2020-09-04 15: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慶俊燦食品有限公司美味安全 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省心 為了吃的放心起來,很多人在吃方面會注意眾多細節,味道比較好的地方吃東西,也會關心吃的食物是否有不合適的添加劑
  • 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逛個超市真是讓人犯難!
    比起普通的蔬果有機蔬果或者有機食物更健康和美味嗎?有機食品其實是一種認證,我國一共有3種對食物的認證: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所以,無公害食品是農產品安全質量的一個基本要求,如果連這個都沒有達到,這個食品安全性可能就得打個問號。在我國,第二種更嚴格的認證食品是綠色食品。
  • 我省綠色食品產業風生水起
    富硒大蒜、枸杞芽茶、乳製品、枸杞製品、青稞餅乾、三文魚……9月初,在美麗長春召開的第十七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來自青海高原的綠色食品,再次同來自全國各地的綠色食品,同臺「競秀」,共同展示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綠色食品事業的發展成果,爭奪國內外高端消費市場。  博覽會上奪得的多項大獎,再次凸顯了獨具特色的青海綠色食品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
  • 國慶節旅遊,別去印尼,安全第一才是王道
    印尼風光對於生命而言,景再美,也沒有生命安全重要,任何條件下,安全第一才是王道。2018年9月28日下午,印尼發生了7.7級地震,更為可怕的是,地震引發了海嘯。印尼風光再次提醒黃金周正在遊玩的朋友們,出門在外,照顧好自己,危險地方千萬小心再小心,跟團的遊客得把導遊跟緊了,景再美,也別忘記安全!
  • 鑫豐集團董事長劉玉清的綠色夢想:城市得清潔百姓享清新
    鑫豐集團董事長劉玉清的綠色夢想:城市得清潔百姓享清新     河北日報通訊員 董建東 記者錢寶琦    5月28日,是唐山鑫豐集團投資興建的唐山潔城能源有限公司投入試生產整一年的日子,試生產期間共上網電量1.2億千瓦時,處理城市生活垃圾36萬噸,實現了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
  • 食品安全手抄報:綠色食品的三大特徵
    「綠色食品不等同於 『天然食品』。」省農業廳副廳長祝春秀表示,綠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與普通食品相比,綠色食品有「產地環境」、「全程監控」和「依法實行標誌管理」三個顯著特徵。
  • 骨頭湯算什麼,這才是真正的「補鈣王道」,兒子吃了身高蹭蹭漲
    骨頭湯算什麼,這才是真正的「補鈣王道」,兒子吃了身高蹭蹭漲。「它」是什麼呢?它就是豆腐。豆腐的營養價值很高,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十分的適合正在發育的孩子吃,今天小編做的是白菜豆腐湯,十分的美味,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下它的做法吧!
  • 中國食品安全年會-中國食品安全網中國食品安全網2019年11月27日
    蒲長城介紹說,改革開放的幾十年來,隨著食品產業、農業以及各方面的發展,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黨和國家採取了一系列重大的舉措,產業快速發展,標準不斷提高,技術檢驗檢測能力和技術保障能力不斷改進,全過程的監管體系基本建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日臻完善。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確保食品安全,比解決溫飽問題可能任務更重。
  • 食品安全 從「祖名」的一塊豆腐說起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關注點,也從「吃得飽」轉移到了「吃得好」上面來。所謂的「好」,即安全和放心。可是,最近幾年頻頻見諸各大媒體的食品安全事件,卻讓消費者們深感這個「好」仿佛並不容易。    據《小康》雜誌最新發布的2014中國全面小康進程中「最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再次位居十大焦點問題的首位。    食品安全最突出的問題是什麼?
  • 食品小作坊:搭建起傳統美食與安全規範的橋梁
    食品小作坊是食品工業化的有益補充,同時也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群眾收入、解決社會就業、便捷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徑。但是長期以來,食品小作坊安全狀況不為廣大消費者認可,甚至成為「經營環境差、產品質量低、安全無保障」的代名詞。
  • 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堅決守護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堅決守護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020-12-22 10:19:50   來源:阜陽日報
  • 讓年夜飯吃得更放心——重慶市渝中區政協春節前食品安全視察小記
    作為中新合作示範項目和重慶最新的網紅景點,朝天門來福士廣場2019年9月才正式開始營業。視察隊伍首先前往來福士華潤超市,菜價、貨源、存放時間、檢驗檢疫是委員們最關心的問題。「來福士是重慶新的網紅景點,人流密集,而且又臨近春節,食品安全問題馬虎不得。」區衛健委副書記周琦的建議很準確,「要加強食品抽檢和巡查檢查工作,對食品的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進行監管。」
  • 吃一頓豆腐600元還得排隊!「窮人的食物」如何變「高貴」?
    其實從2017年起,全家和羅森就開始賣豆腐了。背後的廠商上海旭洋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是隸屬於日本不二制油集團控股株式會社的外資豆製品公司。除了迷你裝即食豆腐,旭洋生產的以豆漿為原料的豆腐布丁,以及多種風味的豆漿也都在便利店鋪貨,價格從3塊5到6塊5不等,在便利店算是平價的存在了。
  • 價格實惠還乾淨衛生的旋轉小火鍋,凸顯了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
    既然食品質量安全關係到人們的健康,國家和政府又如此重視食品質量安全,嚴肅查處問題食品,嚴厲打擊食品安全事故的行為,那麼對於那些餐飲從業者來說就應該嚴格律己保障食品安全,要讓人們吃得放心。然而,大街上各種各樣美味的食物讓人眼花繚亂,因此如何挑選乾淨衛生的食品就是一門很重要的技術活了。
  • 中國身價最「高貴」的樹,一克就賣到15萬元,8個武警24小時檢查
    導語:中國身價最「高貴」的樹,一克就賣到15萬元,8個武警24小時檢查眾所周知,一個城市的綠化程度以及空氣品質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和樹木有關,作為一個城市森林覆蓋率重要的「角色」,樹木不僅是保護環境最好的幫手,還能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
  • 北京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品質餐飲讓百姓吃得更放心
    以點帶面提升餐飲品質「陽光餐飲」工程是為了全面落實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讓廣大消費者吃得更透明、更安心、更健康,通過「信息陽光」「過程陽光」「陽光管理」「陽光監管」「評價陽光」,引導消費者、網絡訂餐平臺、第三方評價機構等各方力量形成全社會監督、全民共治等信用模式,進一步強化餐飲單位食品安全意識和管理水平,提高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係數
  • 什麼是綠色食品?常吃它們有什麼好處
    現在綠色食品越來越受到老百姓的青睞,面臨市場上各種農藥激素養出的食品,老百姓們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儘量選擇綠色食品。那麼綠色食品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呢?綠色食品,是指按特定生產方式生產,並經國家有關的專門機構認定,允許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無汙染、無公害、安全、優質、營養型的食品。
  • 山東:「食安濟寧」不斷提升百姓食品安全的獲得感
    「食品安全關係到百姓的『舌尖安全』,『食安濟寧』就是要多措並舉,加大力度,不斷提高百姓食品安全的獲得感。」濟寧市市場監管局局長侯典峰接受記者採訪說。據介紹,目前,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濟寧全面建立健全市、縣、鄉鎮(街道)三級黨政領導班子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完善了綜合協調工作機制,「食安濟寧」有了堅強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