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企業環境管理員⑨】李迪武:問渠哪得清如許

2021-01-20 澎湃新聞

河源水質綜合指數常年處於省前列,其背後離不開無數生態環境工作者的努力與付出。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大家每天除了吃喝拉撒外,必不可少的就是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水的排放處理。但是,鮮少有人關心,我們每天產出的生活汙水去了哪裡?經歷了什麼?變成了什麼樣?

實際上,大家每日排放的生活汙水絕大多數都去了一個地方:汙水處理廠。在那裡,渾濁變清澈,雜質變乾淨,由汙水再度成為可利用水。

河源市市區城南汙水處理廠的黨支部書記、廠長李迪武非常清楚汙水處理廠對於一座城市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他與手下的團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做科研,做突破,就是為了讓城南汙水處理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目前,城南汙水處理廠日均處理量達2.3萬噸,平均負荷率75%,每年削減COD(化學需氧量)約1500噸。

十七年策弩礪鈍

2004年初,李迪武在市汙水處理廠擔任一名水處理技術員。回憶起過去,李迪武最懷念的是剛加入汙水處理事業的那幾年。雖然那時候的市汙水處理廠剛起步,許多工作還處於摸索階段,但年輕人的衝勁與拼搏讓他們有勇氣去克服接連出現的未知挑戰。與同事們一起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關時的喜悅,讓李迪武特別懷念。

2008年,李迪武被委派擔任新建成的市區城南汙水處理廠負責人,與最開始的幾人團隊,從廠區建設,設備調試,工程運行,再到工藝的升級改造。李迪武有一種重回當年的振奮感,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廠區建設之中。

同年10月,市區城南汙水處理廠建成通水測試。身為負責人,李迪武還記得自己在見到第一股清水從測試管道裡湧出時的激動心情,心潮澎湃,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與自豪。

在日復一日的工作沉澱中,李迪武深感知識的重要性,哪怕工作再忙碌,他還抽出一部分時間投入到了更高層次知識的學習中。他說,只要不斷向前攀登知識的高峰,才能為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不懈的努力下,他取得了廣東工業大學環境工程領域碩士學位,不斷求知,不斷前進。

李迪武說,他的青春與時光都給了汙水處理事業,在不斷的策駑礪鈍中,奮身前進。在他的帶領下,市區城南汙水處理廠從最開始的幾人,漸漸壯大到如今的55人團隊。他所管理的汙水處理廠也成為了全省產業轉移園中首座具有人工溼地深度處理工藝且率先投產的汙水處理廠,被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廣東省清潔生產單位」,為打造生態河源和現代河源及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進一步發展構築了堅實的環保基礎,同時為東江中下遊城市4000萬人口的飲用水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

▲廠區終沉池

問渠哪得清如許

技術員出身的李迪武在談到2013年市區城南汙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時格外神採飛揚。他驕傲地說,城南汙水處理廠處理後出水水質達到了《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三類標準,這個標準不僅能排在省前列,在全國範圍內更是少有。這不僅代表了河源的水質優勢,是城南汙水處理廠數十名技術員夜以繼日不斷探索的勝利成果。

回想當時,李迪武表示,市區城南汙水處理廠自建成時便不斷進行設備、工藝、技術的運行調試及升級改造,以期能以更高水平完成各項淨水任務。尤其自2013年7月接到上級任務要求,市區城南汙水處理廠處理後出水水質必須提標升級。當時,廠裡上下,自廠長到技術員,大家都擰成了一股繩,要給老百姓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市區城南汙水處理廠此前的處理後出水標準國家排放標準一級B,這在全國範圍是屈指可數的成績。如何在已有的成績面前,再度得到提升?城南汙水處理廠遇到了第一個難題,沒有可以取經的對象,沒有可以借鑑的目標。李迪武跟技術員們一咬牙,說幹就幹,從一點點的摸索與研究開始,慢慢試驗,嘗試升級,嘗試改造,失敗了就總結經驗。經歷過了大半年的時間,李迪武他們的探索逐漸有了收穫,處理後出水水質標準更高更好。

可隨之也遇到了第二個問題,處理後出水水質標準並不穩定。他們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進行工藝調整,從用藥的細微差別,到水處理的步驟調節。最後,城南汙水處理廠的這群工程師們,終於交出了自己滿意的答卷。

目前,市城南汙水處理廠處理後出水水質達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三類標準,是目前全國汙水處理廠排放最高標準。處理後出水直接排入高新區高埔小河,直接納入東江飲用水源水體,作為工業生產用水和景觀、綠化用水。

李迪武說,城南汙水處理廠每年都要接待來自全國各地汙水處理廠的技術員,他們在調研學習先進處理技術與經驗的同時,也總是被河源優秀的水質所折服。

▲似園林一般的廠區

東江水澆兩地情

2010年和2012年,城南汙水處理廠分別被評為河源市環境教育基地和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學生、市民絡繹不絕前來參觀學習。今年,被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評為廣東省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先進單位。

飲水思源,方知情意濃。李迪武表示,市區城南汙水處理廠每年都要接待港澳臺同胞數千名,他們在參觀的過程中不僅驚訝於汙水處理的工藝之精湛,更為河源在水質安全等領域做出的努力而折服。在城南汙水處理廠的大院裡,有一個標著「東江屏障」的牌子。李迪武說:「保障東江中下遊的珠三角和港澳地區四千萬同胞的飲用水安全,是我們的使命與責任。」

去年,幾乎每個月都有一批香港訪客前來市區城南汙水處理廠參觀、考察,李迪武稱,尤其是在寒暑假時,每個星期都有數以百計的香港中小學生來參觀汙水處理過程。

綿延東江水,共飲一江情。河源無數生態環境工作者在保護著河源寶貴的水資源優勢,李迪武表示,希望市區城南汙水處理廠今後能為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為東江水質保護工作作出更大貢獻,讓綿延東江水,傳遞無限的情意。

來源/ 河源鄉情報

整理/廣東生態環境微信編輯小組

原標題:《【最美企業環境管理員⑨】李迪武:問渠哪得清如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靚景】問渠哪得清如許 只因「請到」小蟲來
    2020-05-12 12:21 來源: 澎湃新聞 渝北發布 問渠哪得清如許 只因「請到」小蟲來渝北區大力推廣食藻蟲生態修復技術讓更多湖庫恢復靚麗容顏
  • 問渠那得清如許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農村的山崖之間常有泉水流出,那時候全村的人和牲畜都靠著這樣的泉水來生活。我記得小時候我們無論是挑水還是飲牲畜,泉水是那樣清澈即使是渾濁了也能快速自淨。水是流動的,水流的很歡暢,人自然也是很歡暢結伴而來結伴而回。
  • 問渠那得清如許,趙巷治河有方清水來
    問渠那得清如許,趙巷治河有方清水來 2020-10-11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思享家|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不論屬於哪個行業,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說到底還是客戶服務是否到位。在數位化轉型的大趨勢下,為客戶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但是物聯網、 5G 、多雲環境和應用微服務化這些層出不窮的新技術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企業 IT 系統的複雜度——網絡元素多樣化且環環相扣,一旦出現問題,比如本應可以訪問的數據無法獲得,不應該訪問的數據卻可以獲得,就會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又或是時延等性能問題,由於數據經過的路徑複雜,排錯往往無從下手,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給客戶造成困擾甚至損失。
  •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護城河補水工程上線啦!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護城河補水工程上線啦!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關注「幸福長豐」公眾號下載「長豐雲」APP往期精彩回顧來源: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原標題:《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護城河補水工程上線啦!》
  • 問渠那得清如許--科技--人民網
    原標題:問渠那得清如許直到盤山而入,到達丹江口市石鼓鎮東部,站在玉皇頂果園場向山坡下望去,第一次得見丹江口水庫真容。看碧水與長天相接,暑意頓時消去,沁涼的氣息迎面撲來。   記者所見只是丹江口水庫的一隅。據了解,庫區水質一直穩定在國家二類及以上標準,即可以直接飲用。為保「一江清水送北方」,十堰市探索建立了一整套工作制度。「曾經有位專家開玩笑說,我們這可以建個水汙染防治技術博物館了。」
  •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國內-化妝品財經在線-一個行業的...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CBO首頁 | 作者: | 來源:CBO獨家  2012-01-06  訪問量:41676
  • ...辦人民滿意教育》系列報導之七: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吉安縣:不忘初心 辦人民滿意教育》系列報導之七: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創新發展中的油田中學美麗的桐江河畔,始建於1969年的油田中學,於2006年月2月由原油田中學與花橋中學兩校合併擇址新建。
  • 長江保護|問渠那得清如許?南潯為長江生態修復貢獻「水晶晶」力量
    修復生態環境,推進長江大保護,是「水晶晶南潯」義不容辭的責任。近年來,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南潯分局深入貫徹省市「五水共治」總體部署和南潯區委區政府重塑「水晶晶」新要求,緊緊圍繞「三奪大禹鼎」治水總目標,聚焦當前治水重點工作,縱深推進鞏固「五水共治」,為推動高質量發展、重塑水晶晶南潯、建設美麗繁華新江南的提供強有力的水環境保障。
  • 問渠哪得清如許 唯有黃河引水來 「引黃入杞」實現全覆蓋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黃河引水來。」杞縣縣長王紅濤介紹,杞縣現在有三義寨灌區蘭杞乾渠;趙口灌區陳留分流到幸福乾渠、鐵底河;柳園口灌區淤泥河、柏慈溝;三條「引黃入杞」工程。解決了杞縣縣城二環水系及城南城北22個鄉鎮(集聚區、社區)的引黃灌溉補源問題,實現了「引黃入杞」全面覆蓋,杞縣城鄉處處呈現出生機勃勃,綠樹成蔭,水清河暢,岸綠景美,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生態。
  • 問渠哪得清如許——藝術創作的靈性 靈氣 靈魂
    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所以我們對他的那種歡迎的心情是非常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對他們歡迎的這首歌也是唱得真情真切,所以這個細節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美麗的松花江,波連波向前方,川流不息流淌,夜夜進夢鄉」到後來我在創作電視劇《年輪》(主題曲)的時候,我那一年已經33歲了。幾十年過去以後,我重新再去審視這一代人,我就想把當年最讓我刻骨銘心的那一幕,植入到我的創作當中來。
  • 朱熹的詩「問渠那得清如許」中「渠」字什麼意思呢?你知道嗎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而且以說理如詩,很符合宋詩的氣質!全詩如下: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同學給我的解釋「渠」就是「水渠」的意思,全句的意思就是「試問這水渠為什麼會這麼清澈呢?因為有源頭的活水流過來」乍一看,翻譯的還挺對的,其實不然。先從原詩的句意理解,前文說的是「半畝方塘」,這分明是個池塘啊,怎麼後面就變成了水渠呢?
  •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碧水來
    從2005年庫區工程啟動時起,經過15年努力,如今水源區青山如黛、綠樹成蔭、水流清澈、鳥鳴悠悠,一幅秀美畫卷展現眼前。水更清了。工程啟動之初,丹江口庫區及上遊42個評價河段水質僅20個達標,個別河段甚至為Ⅴ類、劣Ⅴ類。通水以來,庫區及上遊水質持續向好,各評價河段均已達標。
  • 問渠那得清如許?「山東省最美河管員」冷湖科交出「滿分答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冷湖科和志願者清理河道垃圾冷湖科和志願者清理河道垃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偉傑 林世毅 通訊員 於浩洋 煙臺報導12月5日,一列從濟南開往海陽的動車緩緩駛離站臺,坐在車上的冷湖科看著窗外呼嘯而過的景色,思緒卻飛回了昨晚舉行的山東省最美河湖長頒獎典禮的現場
  •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紀實
    現在,酒泉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群眾辦事越來越方便了。」甘肅德生堂醫藥科技集團酒泉有限公司負責人何文連說。 近日,市行政服務中心商事登記窗口頒出了全省首批食品生產、食品經營、藥品經營、醫療器械經營電子許可證,這也是我市首批通過全程電子化模式申請的電子許可證,標誌著我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便民服務水平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碧水來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
    從2005年庫區工程啟動時起,經過15年努力,如今水源區青山如黛、綠樹成蔭、水流清澈、鳥鳴悠悠,一幅秀美畫卷展現眼前。  水更清了。工程啟動之初,丹江口庫區及上遊42個評價河段水質僅20個達標,個別河段甚至為Ⅴ類、劣Ⅴ類。通水以來,庫區及上遊水質持續向好,各評價河段均已達標。
  •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碧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
    從2005年庫區工程啟動時起,經過15年努力,如今水源區青山如黛、綠樹成蔭、水流清澈、鳥鳴悠悠,一幅秀美畫卷展現眼前。水更清了。工程啟動之初,丹江口庫區及上遊42個評價河段水質僅20個達標,個別河段甚至為Ⅴ類、劣Ⅴ類。通水以來,庫區及上遊水質持續向好,各評價河段均已達標。
  • 問渠那得清如許——中國電建成都院助力大灣區水環境治理
    建設世界級灣區,生態環境質量也應該是世界級。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以建設美麗灣區為引領,著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使大灣區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 誦經典詩詞 尋法治源頭,明星老師助陣中南大學問渠長廊名家誦讀活動
    12月8日上午8點,中南大學問渠長廊第六期名家誦讀活動在玉帶河畔順利開展。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一位明星老師——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b站千萬粉絲UP主羅翔老師前來講學,中南大學法學院楊開湘教授助陣此次活動。現場觀眾近500名、直播觀看8000餘名,線上線下共9000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 水濱臨岸處,問渠那得清如許?
    在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近日公布的去年1至12月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中,浦口區位列全省63個縣(市、區)前二。為推進長江生態大保護,確保入江支流全面消除劣V類,浦口區水務建設集團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總目標,對城南河東支、城南河西支、大馬山河等13.8公裡長的河道進行水質提升和環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