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5月11日訊今年三月底,杭州的姜阿姨花一萬多塊錢,報名參加了一個「歐洲三國加比利時10日遊」。這旅遊雖然是早已經結束了,該去的地方也都去過了,不過姜阿姨說,她有一筆錢花得很不舒服。
姜阿姨說,出發前幾天,她拿到一份旅行社的行程表,上面說到了國外,根據慣例,每個遊客要支付給外國的導遊和司機每天不低於7歐元的小費,10天一共70歐元,折合成人民幣將近700元。想想這入鄉隨俗,該交的錢還得交,姜阿姨沒多想就交了錢。可等自己真正踏上了歐洲的熱土,發現這事好像不對勁。
姜阿姨:「只有司機是國外的我們的領隊居然變成了導遊。」
原本說好的外國導遊沒出現,反倒是旅行團的一名領隊兼職導遊,姜阿姨納悶了,這70歐元的全程小費,到底是國際慣例,還是旅行社搞的貓膩呢?
姜阿姨:「他們說這是行業潛規則。」
那麼,情況究竟是不是姜阿姨說的那樣呢?今天(10日)中午,幫忙記者找到了姜阿姨當初報名的杭州招商國際旅遊公司。
杭州招商國際旅遊公司:「我們也知道行程表上這個寫法是不對……但是你也知道,現在的領隊是沒有錢的,他不靠這個,靠什麼啊?就是靠小費、靠回扣。」
杭州招商國際旅遊公司的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旅遊市場的競爭激烈,因此他們會常常打出「低價牌」。看上去團費很便宜,但是旅行社和導遊、領隊的收入不能減少,所以只能挖空心思想各種辦法。
「在旅遊過程中,旅客購物有些回扣,回扣比如拿了20%或則15%,是要添到這個團費裡面去的,才能把這杯水填滿。我沒有辦法的,這是一個行業潛規則。」
最後,旅行社退給了姜阿姨一百元人民幣。我們聽到了有關旅遊行業的潛規則,其實已經夠多了,像購物拿回扣等等。老百姓花錢旅遊,和其他的消費都一樣,我們希望能消費得明明白白。像這樣低價招徠客人,到時候又處處設下陷阱的做法,我們很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