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的風吹到了昌吉大地

2020-12-23 光明網新聞中心

閩南的風吹到了昌吉大地

——福建泉州攜手新疆昌吉築牢文化潤疆根基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

  近日,新疆昌吉市樂活小鎮風雅頌書局小店裡聚滿了聽眾。一場由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揮部主辦的「文化潤疆·閩南是吾鄉」專題講座正在舉行。一個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福建泉州,一個是陸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昌吉。演講者用翔實的歷史事實,將兩個相隔萬裡的地方,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這樣的講座非常好,不僅讓我們了解了兩地的歷史文化,更讓中華傳統文化深深根植在我們心裡。」聽眾楊曼說道。

  朗讀亭激發文化學習熱情

  昌吉市阿什裡鄉中心學校6年級學生舒合拉·馬拉提走進刺桐朗讀亭。只見她一番操作後,聲情並茂地朗讀起唐詩來。

  朗讀結束後,屏幕上打出93分的高分,她卻不好意思地說:「今天有點緊張,沒有發揮出我最好的水平。我的願望就是將來當一名播音主持人,用聲音傳播優秀的文化。」

  這臺朗讀亭是由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揮部為昌吉市投放的25臺朗讀亭之一,能糾正學生朗讀時的發音,又有大量的文學作品可供選擇,深受學生歡迎。

  昌吉市阿什裡鄉中心學校泉昌情·冬不拉社團的達尼亞爾·加力哈斯(前右)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冬不拉演奏。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攝/光明圖片

  阿什裡鄉中心學校校長潘建東說:「學生們很喜歡這臺朗讀亭,放學時大家都排著長隊想進入朗讀亭裡朗讀。常常是一個學生剛進入,排在外面的學生就等不及地敲響門,希望他快點出來。無奈下,我們只好給各個班級排了個進入朗讀亭的時間表,分時段分班級進入朗讀亭。這個朗讀亭真把學生們學習中華優秀文化的熱情激發出來了。」

  少年宮打造文化社團陣地

  11月12日,「泉昌情·阿什裡鄉鄉村少年宮」在阿什裡鄉中心學校揭牌。藉助福建文化大省的深厚底蘊,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揮部通過打造陣地,促進文化傳播、交流,開展生動的文化潤疆實踐。「泉昌情·阿什裡鄉鄉村少年宮」包括泉昌情·少年兒童足球隊、泉昌情·冬不拉藝術社團、泉昌情·羽毛球社團等5個社團。

  三年級學生達尼亞爾·加力哈斯7歲起就跟著爺爺和爸爸學習冬不拉彈奏,得知學校成立了泉昌情·冬不拉藝術社團後,立即報名參加。虎頭虎腦的小傢伙進入社團後,每天都要練習一小時的冬不拉。談起自己現在冬不拉彈奏,他自豪地說:「我已經學會了完整地彈奏三支曲子了。《我和我的祖國》《黑走馬》和一首哈薩克族傳統曲目《駿馬》,爺爺和爸爸都誇我彈得好。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去福建泉州,給那裡的小朋友演奏。」

  五年級學生沙木哈爾酷愛足球,過去由於學校足球社團體育器材配備有限,他能踢到球的機會很少,心裡覺得不過癮。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揮部去年分批次協調配備體育器材、足球隊服後,讓沙木哈爾和小夥伴們在有限的足球訓練時間得到充足完整地訓練,很快成長為足球社團的主力隊員。沙木哈爾說:「我要把踢足球的興趣變成專業特長,向俱樂部和體育專業方向發展。」阿什裡鄉中心學校黨支部副書記巴合提介紹,在泉州援疆資金的資助下,學校為所有足球社團學生建立足球檔案,並申報了國家足球特色學校。

  圍繞深化文化潤疆這一主題,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揮部依託學校文化社團這個陣地,把刺繡、石畫、剪紙等民族特色社團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阿什裡鄉中心學校泉昌情少年宮主任阿熱依·奴爾沙帕說:「少年宮現在已經是學校開展愛國主義和中華文化教育的重要陣地,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社團活動,有效推動了孩子們素質教育水平的提高,豐富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形式和載體。」

  昌吉市委副書記、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揮部指揮長傅文星說:「援建泉昌情·阿什裡鄉鄉村少年宮是泉州援疆分指揮部學習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的一次生動實踐和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真實寫照。」

  百姓書屋形成文化書香氛圍

  入夜時分,在昌吉市寧邊路上,一個即將迎來讀者的泉州援疆·百姓書屋寬大的臨街窗戶引來眾人關注的目光。這個佔地80平方米的百姓書屋醒目位置上貼著「公益書屋 免費借閱」等字樣。這個書屋也是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揮部利用援疆的300萬元資金,加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40萬元配套資金,在新疆率先推出的集閱讀、休閒、交流為一體的書香昌吉工程的縮影。

  泉州援疆促進會會長黃漳平興奮地說:「這是新疆首次推出的24小時自助式的書屋,我們在昌吉市不同的地方設置了四個這樣的書屋,可以實現24小時自助閱讀服務,全城通借通還,讓昌吉市擁有一份書卷氣。」

  書聲琅琅,詩韻傳情。除了朗讀亭、百姓書屋,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揮部和泉州援疆促進會還捐贈100萬元,在昌吉市中小學建立了20家援疆書屋,並為每家書屋各配備了價值5萬元的圖書,以促進全民閱讀,打造書香昌吉。

  昌吉市第五小學教務主任盧雲帆介紹:「我們學校的閱讀環境有了很大改變,孩子們的閱讀書籍更加豐富了。尤其是這學期增設了朗讀亭設備,孩子們對此項活動特別感興趣,孩子們閱讀體驗感更強了。」

  早在2017年,泉州援疆促進會投資280多萬元,將泉州文化品牌企業風雅頌書局引入昌吉,致力於打造昌吉市最大的全民閱讀平臺。書局現有各類藏書3萬冊,今年8月以來,已經舉辦三場大型讀書講座活動,各種小型的讀書分享會舉辦多場,賦予了書局不同於一般書店的更多內容。

  兩個絲路上的城市,在文化的媒介下,正一步步走得更加緊密更加親切更加融合。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21日 09版)

[ 責編:姚坤森 ]

相關焦點

  • 閩南的風吹到了昌吉大地_時政_中國西藏網
    閩南的風吹到了昌吉大地  ——福建泉州攜手新疆昌吉築牢文化潤疆根基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  近日,新疆昌吉市樂活小鎮風雅頌書局小店裡聚滿了聽眾。一場由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揮部主辦的「文化潤疆·閩南是吾鄉」專題講座正在舉行。
  • 閩南的風吹到了昌吉大地——福建泉州攜手新疆昌吉築牢文化潤疆根基
    一場由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揮部主辦的「文化潤疆·閩南是吾鄉」專題講座正在舉行。一個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福建泉州,一個是陸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昌吉。演講者用翔實的歷史事實,將兩個相隔萬裡的地方,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這樣的講座非常好,不僅讓我們了解了兩地的歷史文化,更讓中華傳統文化深深根植在我們心裡。」聽眾楊曼說道。
  • 文學是對存在的勘測 ——李明詩集《風吹大地》讀後
    最近,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詩集《風吹大地》是他的最新詩集,從這本詩集中,我們讀到了李明的進步,我們高興地看到:不再有刻板印象,不再有風花雪月,不再有華辭麗藻;不再是自我宣洩,不再是宣傳工具,不再是慣性思維,不再是消費文化……李明構造了他個人的獨特世界,他的世界核心是他個人的、內在的、獨一無二的個性的聲音,具體表現在一個多層次的語言結構中,包括:形式、結構、語彙、句法、意象、語氣、視角等
  • 2020童聲童謠 風吹半天搖
    大家好,每期一首閩南童謠,用稚嫩的童聲和古早味道的方言,帶你感受地道的漳州味。 閩南民間有句俗語: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茶,是閩南人的必備飲品。在漳州,有很多茶農以採茶制茶為生。短暫的採茶時光,留下了美好的採茶童謠。下面,我們就來聽聽採茶歌——《風吹半天搖》。
  • 昌吉州秋冬季文旅活動精彩不停,從秋玩到冬
    一直持續到明年2月第九屆新疆昌吉菊花展金秋時節,新疆大地五穀豐登9月至10月,在新疆農業博覽園將舉辦一年一度的新疆昌吉菊花展;昌吉市將持續開展「人在旅途·愛尚昌吉」文化旅遊系列活動;阜康市將舉辦美食文化旅遊大會;奇臺縣將開展「果蔬香滿園,採摘正當時—我邀親戚逛果園」文旅助農活動、
  • 在時光隧道撿拾昌吉記憶
    《翻過時間的牧人》作者劉予兒的文字清澈、空靈,書中時間之語,結出木壘大地豐盈滄桑的果實;《走馬西來》作者陳啟文追蹤大唐邊塞詩人岑參的背影,重構盛唐時代西域邊塞傳奇;《八匹馬》作者冉正萬以平行敘述的方式,呈現天山天池的歷史與今天;《唐輪臺》大漠孤煙,以文築臺。
  • 打卡昌吉 文化磐石,精神綠洲—昌吉文博中心
    11月起,#打卡新疆 聯合全疆各地一起打卡,帶你徹徹底底遊遍新疆,12月,我們一起#打卡昌吉 ,感受庭州魅力。 也昌吉新城核心區的地標性文化建築 是城市靈魂之載體
  • 我在昌吉等你丨昌吉,你的秋絕美至此,卻不止如此
    千百年來,天山麥海靜臥於此,乾燥的風吹過綿延的旱田麥浪,醞釀出金黃的西部糧倉。快來博覽園徜徉花海留下你的身影吧昌吉
  • 打卡金秋昌吉,看不盡的千畝秋菊,品不盡的萬畝胡楊
    小編馬上帶你玩轉昌吉 好玩好吃的!推薦指數:★★★★★金秋時節,新疆大地五穀豐登、瓜果飄香,又到了新疆農業博覽園一年豐收季賞菊時。也可在昌吉州總工會車站乘坐8路公交車,農業科技園站下車。,距昌吉市區37公裡,距首府烏魯木齊市70公裡,是疆內距離城市最近的原始次生胡楊林風景。
  • 「新疆記憶·昌吉印象」網絡達人昌吉行活動啟動
    昌吉日報全媒體記者 司夢揚 攝網絡達人認真聽講解員講解北庭故城遺址的歷史。昌吉日報全媒體記者 司夢揚 攝9月25日,「新疆記憶·昌吉印象」網絡達人昌吉行活動啟動儀式在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昌吉日報全媒體記者 司夢揚 攝網絡達人參觀北庭高昌回鶻佛寺遺址博物館古蹟。
  • 請到大美昌吉來——新疆昌吉州在閩推介文化旅遊活動側記
    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黃瓊芬 施辰靜 攝東南網10月3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黃瓊芬 施辰靜 文/圖「請到大美昌吉來,天籟的花兒為你漫上來;請到大美昌吉來,昌吉的美食任你敞開懷……」28日下午,在福建博物院舉行的2020年新疆昌吉州文化旅遊推介會現場,熱情奔放的歌聲中,昌吉州藝術劇院的舞蹈演員們翩翩起舞,將人們的思緒帶到了萬裡之外的天山腳下……文化潤疆、旅遊興疆。
  • 新疆昌吉—隱藏在西北深處的神秘花園
    本文1711 個字,精讀時長 5 分鐘昌吉回族自治州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下轄行政區之一。生命在地下悄悄的突破大地的封印。很快,「草色入簾青」,「草色遠看近卻無」。有一種叫做「老鴉(讀wa,四聲)蒜」的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肥厚的鱗莖,外被紫紅色的膜質鱗片,內為乳白色,直徑2-4釐米,下端的須棍較堅硬,稀疏。葉叢生,花後發生,線形粉綠色。生長於淺山區。新疆部分地區也有分布。春季,當地孩童都喜歡在房屋周圍、田間地頭挖老鴉蒜吃。味甘甜可口,帶有蒜香、蔥香味。
  • 昌吉夏天各色各樣的「涼麵」
    而在昌吉,涼麵這種小吃可謂是「門派」林立:奇臺黃面、石河子涼皮、陝西擀麵皮等等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每一種涼麵,都有自己的擁躉,每到飯點,店裡坐著吃的、打包帶走的人絡繹不絕。涼麵店多了,自然口味就有所不同,製作過程、湯汁的調配也都有自家的秘方,幾乎每個涼皮店都有一批固定的顧客。天氣熱的時候來上一盤,酸酸辣辣,美味又清爽,十分開胃!
  • 新疆篇:昌吉
    昌吉回族自治州,簡稱「昌吉州」,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駐昌吉市,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地勢南高北低,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屬中溫帶區,為典型的大陸性乾旱氣候。
  • 昌吉秋波浸晚霞,麥浪隨風飄 | 新疆昌吉站回顧
    昌吉的知名度雖不如新疆的烏魯木齊,伊犁,吐魯番等地,但該地的人文風情卻絲毫不弱。針對當地的特色風景及歷史文化,考察小組進行了實地研究。昌吉回族自治州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下轄行政區之一,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東鄰哈密地區,西接石河子市。
  • 秀美新疆|星軌下的昌吉,你從未感受過的美
    濱湖河上空的星軌每當夜幕降臨,浩瀚星空下的大地,異常璀璨三工鎮南頭工村九組農戶房屋上拍攝的星軌今年,連續4個月,我堅持深夜追拍,利用慢門的方式捕捉下了昌吉的絕美星軌頭屯河中央景觀帶圍繞新疆大劇院建設以文化公園湖水係為主的藍色帶和以景觀植被為主的綠色帶,從南到北依次打造自然生態修復公園
  • 烏魯木齊到昌吉 這條著名小吃街 不僅僅只有美食!
    我們許多吃貨從烏魯木齊鍥而不捨趕去昌吉小吃街,專注的必然是誘人美食。不知你可曾注意過這條街道的建築風格?也是今年6月底昌吉遊逛,第一次從人民公園方向懵著一頭闖入小吃街時才恍然!原來,這些滿牆精美磚雕裝飾,古香古色、黛磚綠瓦的建築群就是昌吉小吃街呀!不由感嘆!這裡不僅僅小吃做得美,建築也是精工細雕,美的很!
  • 昌吉:穿越時空的滄桑,從恐龍家園到絲綢之路,是如今繁盛的庭州
    看到這裡,有人會說:昌吉就是昌盛吉祥的意思,並不需要什麼突厥語來解。沒錯,按照昌吉字面的意思,它的確為昌盛吉祥。為此,西漢在經過數十年與匈奴及西域各國的戰爭之後,到公元前60年西漢在烏壘建立西域都護府,從此將西域的大部分地區納入的中國的版圖,而到公元前48年,所轄西域屬國已達48國。
  • 2019昌吉州 「絲路庭州嘉年華·昌吉周末快樂遊」全面啟動,文旅...
    為推進昌吉州文化旅遊全方位、深層次融合發展,鞏固和提升「絲路庭州嘉年華·昌吉周末快樂遊」活動品牌的影響力,促進文化旅遊產業轉型升級。4月29日,昌吉州2019年「絲路庭州嘉年華· 昌吉周末快樂遊」啟動儀式成功舉辦。
  • 昌吉小吃街打造特色文創產品
    天山網訊(通訊員殷雪娟 葉飛攝影報導)昌吉小吃街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要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的有關精神,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加大引進文創類產品,將文旅產業發展推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