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

2020-12-26 中國青年網

12月23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右)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許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2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2020年實現國內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為世界減貧事業增添信心和動力,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可供借鑑的經驗。

  白雅婷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近日發布的《2020年人類發展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給全球減貧事業帶來嚴重衝擊,2020年全球或將再有近1億人陷入極端貧困。中國使累計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與其制定一系列中長期扶貧方略、因地制宜實施扶貧規劃密不可分。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為實現既定的脫貧目標打下牢固基礎。中國政府和人民克服重重困難,始終將脫貧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為中國取得扶貧成就提供堅實保障。」她說。

  白雅婷表示,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減貧事業是世界減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為世界提供了戰勝貧困的重要參考,提升了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的信心,「中國減貧方案可在世界範圍內推廣」。

  今年9月,中國表示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不久前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進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對此,白雅婷表示,中國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積極力量:在2017年,中國啟動碳排放交易體系,積極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中國在太陽能、高鐵、共享單車和電動汽車等低碳交通領域均處於國際最前沿,並在不斷加大對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中國為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作出重要貢獻,是落實《巴黎協定》的積極踐行者……

  「中國政府以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引領,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自我加壓、主動作為,不斷追求創新、綠色和包容性發展,推動發展模式從『高增長』向『高質量』的過渡。」白雅婷說。

12月23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相關焦點

  • 專訪: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戰勝貧困的有效方略——訪寮國國立...
    新華社萬象12月14日電專訪: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戰勝貧困的有效方略——訪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老方院長阮維萊新華社記者章建華 波奇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老方院長阮維萊日前在寮國首都萬象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UNDP北京代表處)簡介
    我們的目標與組織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是聯合國從事發展的全球網絡。我們倡導變革並為各國提供知識、經驗和資源,幫助人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我們在166個國家開展發展援助,通過與這些國家的合作,幫助各國應對全球和各國國內面臨的發展挑戰。
  •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
    新華社華盛頓12月7日電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傑弗裡·薩克斯新華社記者熊茂伶 檀易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聯合國高級顧問傑弗裡·薩克斯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視頻採訪時表示,中國消除了絕對貧困,這是一個「
  • 專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
    新華社華盛頓12月7日電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傑弗裡·薩克斯新華社記者 熊茂伶 檀易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聯合國高級顧問傑弗裡·薩克斯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視頻採訪時表示,中國消除了絕對貧困,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了希望
  •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舉世矚目 成果惠及更多國家——訪南非金山大學...
    新華社約翰尼斯堡12月9日電專訪:中國減貧成就舉世矚目 成果惠及更多國家——訪南非金山大學中非關係專家加思·謝爾頓新華社記者荊晶南非金山大學中非關係專家加思·謝爾頓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去幾十年裡
  • 「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
    聯合國糧農組織減貧項目官員安娜·坎波斯指出,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巨大成果,是因為始終把扶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並且在扶貧方面有清晰的目標,中國在減貧領域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  習近平曾自述說,「40多年來,我先後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照亮全球減貧事業進程 中國脫貧贏得...
    這畫卷,吸引全球目光,贏得世界驚嘆。中國震撼山河的脫貧故事,激勵世界;中國立己達人的不懈行動,助益世界。作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中國在堅持不懈抓好自身脫貧攻堅任務實現的同時,更是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野和胸襟,為推動全球消除貧困事業注入信心力量,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全球減貧事業傳遞「中國信心」。消除貧困是全球性難題。
  • 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 - 扶貧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中國減貧的巨大成就,推動世界減貧事業大踏步向前。沒有中國的脫貧成就,國際社會實現全球貧困人口減半的千年發展目標便無從談起,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更將遙不可及。世界銀行前行長羅伯特·佐利克表示:「毫無疑問,這是消除貧困的歷史上最大的飛躍。僅中國的努力,就極大促進了與世界減貧有關的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
  • 塞爾維亞駐華臨時代辦:中國為塞抗疫提供巨大幫助 兩國各領域合作...
    近日,塞爾維亞駐華使館臨時代辦伊萬·坎迪亞斯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就中塞關係、攜手抗疫、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國減貧成就等議題發表看法。2016年,習近平主席訪塞期間,兩國關係提升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得益於良好的雙邊關係,中塞在經濟、文化等領域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坎迪亞斯表示: 「從習近平主席2016年對塞爾維亞進行歷史性訪問,到武契奇總統2019年在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塞高級別對話從未像近些年來豐富多樣。」他認為,高層互訪為深化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動力。
  • 潘基文:亞洲是全球減貧事業的排頭兵
    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亞洲國家是全球減貧事業的排頭兵和主要貢獻者。潘基文指出,1990年,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極端貧困人口生活在亞洲,但這一數字在2015年下降到了6.4%。截至2019年,有記錄以來,超過一半的亞洲國家實現了平均每年超過1%的減貧率。中國對全球減貧有著突出貢獻。
  • 國際社會:中國減貧成就令全世界矚目
    人民網聯合國10月16日電(記者 李曉宏)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同中國國家行政學院16日聯合舉辦「加強公共機構作用,實現減貧和可持續發展」線上研討會。與會各方表示,中國減貧成就令全世界矚目,為全球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重大貢獻。
  • 共同行動,向全球減貧目標邁進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減貧事業帶來新的嚴峻挑戰,與會各方一致認為,應以成立「消除貧困聯盟」為契機,採取共同行動,推進全球減貧事業,加速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應對疫情和返貧雙重挑戰消除貧困被本屆聯大列為2020年的主要優先事項之一。
  • 國際觀察:中國可持續發展被聯合國「點讚」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實現8億多人口擺脫貧困,為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  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出席本次峰會發言時說,中國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基本國策,全面深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下決心打贏脫貧攻堅戰,將於明年消除絕對貧困,提前10年實現第一項可持續發展目標。
  • 駐華大使如何評價中國的脫貧成就?
    12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給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的賀信中指出,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減貧事業面臨嚴峻挑戰。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已有7.5億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  那麼,目睹中國脫貧攻堅戰的駐華大使如何評價中國的脫貧成就?為此,周報君獨家專訪了4位駐華大使。
  • 《為千年貧困畫上句號》:土耳其主流媒體專刊報導中國減貧成就
    近日,土耳其主流媒體《光明報》(Aydinlik)出版了刊名為《
  • 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
    朱海鵬攝(人民視覺)  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  自然資源的利用更可持續  詹姆斯·林奇  臨近歲末,中國在實現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就
  • 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
    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正因如此,消除貧困才顯得如此重要,中國成功的減貧故事才如此動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不僅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也為人類社會治理貧困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緬甸減貧:成就、挑戰與未來選擇
    2011年,吳登盛領導的首屆民選政府上臺後更加注重減貧工作。緬甸政府在減貧方面的努力包括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供清潔的飲用水、改善兒童營養狀況、提高教育普及率、為農民提供小額貸款、努力開拓農產品市場等。在國際合作方面,自1993年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就開始持續關注緬甸,並在社區能力建設、食品安全、衛生、教育、飲用水等方面為緬甸提供幫助,同時還通過微型貸款計劃協助農民提高生產能力。2008年之後,更多的國際非政府組織進入緬甸,協助緬甸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狀況。國際合作減貧主要集中在飲用水、教育、基礎醫療及小型太陽能發電等方面。
  • 專訪|希臘的「瑰寶」 ——訪希臘駐華大使列奧尼達斯·羅卡納斯
    列奧尼達斯·羅卡納斯:外交官的工作確實會給我帶來一些有趣奇特的經歷,但我們也過著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換句話說,外交官的生活並沒有人們想得那麼波瀾壯闊。不過我個人一直對歷史和考古學興趣頗深。我到其他國家訪問時,不僅會欣賞當地的自然美景,也會關注是什麼造就了我眼前的這個國家。
  •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舉世矚目 成果惠及更多國家
    新華社約翰尼斯堡12月9日電 新華社記者荊晶南非金山大學中非關係專家加思·謝爾頓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去幾十年裡,中國為減貧付出的努力值得稱讚。中國減貧成就舉世矚目,成果惠及更多國家。「中國制定了詳盡的減貧目標和細緻的舉措。」謝爾頓說,比如對貧困人口家庭基本情況與致貧原因等進行登記,推出明確的幫扶計劃和措施等。他表示,收集並登記貧困人口數據等做法「非常科學」,可以讓相關部門獲悉具體情況並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