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報訊 身份證證件照自拍自傳,網上辦理身份證,全程「零跑腿」……6月4日,記者從安徽省公安廳居民身份證製作中心獲悉,該中心正式推行身份證業務六大創新服務舉措,實現身份證網上辦理「不跑腿」「零距離」「不打烊」。
六項便民舉措每年減少群眾跑腿20萬公裡
近年來,安徽公安機關在戶籍身份證方面先後推出辦證「綠色通道」、相片「多拍優選」、身份證到期「簡訊提醒」、戶政業務辦理標準統一、省內戶籍遷移一站式辦結等多項便民服務舉措,為群眾提供了諸多便利。為進一步解決群眾辦事難、辦事慢、來回跑、不方便等問題,安徽公安機關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推出智能預約、智能收繳、人像智能採集、全程查詢智能回饋、身份證「網上辦零跑腿」、縮短制證周期等六大創新服務舉措,群眾只需通過手機下載並登錄「皖警便民服務e網通」APP,點擊「身份證辦理」進入居民身份證網上服務平臺,即可享受比「網購」還要方便的六大服務。
據介紹,自今年4月底開始試點六大創新服務舉措以來,群眾網上預約辦理戶政業務數量佔總受理量的96.2%,累計網上受理戶口及身份證業務100萬筆,工本費智能收繳達98.6%。據統計,隨著六項舉措的不斷推進,「皖警便民服務e網通」居民身份證網上服務平臺點擊量將激增至8000萬次,實名註冊用戶每年將遞增300萬。每年可減少群眾跑腿20萬公裡、節約群眾時間11萬小時、節省群眾資金達1.2億元。
足不出戶就可辦成身份證
新舉措實施後,申請辦理身份證可實現全程網上辦理,零跑腿。群眾只需按照操作提示,網上提交材料、在線身份認證、跟蹤進度信息,便可速遞送證到手,足不出戶完成居民身份證辦理。
據介紹,此舉打破了群眾申請、民警審核籤發的時空局限,實現「群眾網上申報、民警掌上辦理」。即使周末在家休息,群眾也可通過手機端APP申請網上辦理身份證,民警通過警務通「掌上審核系統」對信息進行快速審核,實現「全天候、全時空、24小時不打烊」服務。
目前,網上辦證適用於18歲以上、兩年內再次辦理居民身份證的合肥市區居民,指紋核驗成功後本人領取證件,後期將在全省逐步推行。
自拍自傳拍出「最美證件照」
生活中,不少人平時在朋友圈曬各種自拍,但很少有人曬自己的身份證照,除了保護隱私之外,身份證照片的美觀是人們最大的痛點。今後,群眾辦理身份證,可根據需要自拍,選擇自己滿意的照片再上傳。
新的身份證人像智能採集系統中,群眾可根據需要,選擇現場拍、自助拍、手機拍、提前備等四種方式,現場採集或線上上傳本人滿意且驗證合格的人像信息,拍出「最美證件照」。據介紹,群眾點擊「人像採集」功能模塊後,系統會彈出「人像採集須知」,告知採集照片時的注意事項,如著深色有領上衣、照片採集時需露出兩耳等。同時,為確保照片質量符合制證標準,系統會在照相過程中進行操作提示。如果上傳檢測照片不合格,系統還會將照片不合格的原因告知。
辦證周期壓縮至15個工作日
除此之外,新的便民舉措還包括智能預約、縮短辦證時間等。
智能預約,線下辦理不排隊。群眾可通過網上預約系統熱力圖和導航功能,輕鬆了解附近各受理點當前預約人數、工作狀態和前往受理點的交通方式、路線導航等信息。方便群眾選擇合適的受理點和出行方式,實現錯峰分流。
智能收繳,線下繳費「碼」上付、線上繳費「一鍵付」。在保留現場現金支付的基礎上,群眾還可以通過網上支付、受理點手機掃碼支付的方式繳納證件工本費。
全程查詢智能回饋,實時跟進辦證狀態。在原有的證件到期換領簡訊提醒服務的基礎上,再推全流程辦證進度信息網絡推送和簡訊服務。群眾登錄居民身份證網上服務平臺,系統將自動推送詳細辦證狀態信息。同時,為防止因未及時登錄系統造成的信息延誤,信息回饋系統還採取發送簡訊的方式告知群眾辦證進程。
縮短制證周期,證件辦理再提速。精簡環節、優化流程,受理、製作、發放全面再提速。將我省居民身份證制發周期從30個工作日,再提速至15個工作日。
(皖公宣 合肥晚報ZAKER合肥記者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