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Genet:利用CRISPR/Cas9讓番茄植物更早開花結果

2020-12-21 生物谷

2016年12月11日/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SHL)的一個研究團隊利用一種簡單而又強大的調整兩種流行的番茄植物品種中的基因的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方法,開發出一種快速的方法使得它們比當前的商業品種早兩個星期開花和結出成熟的果實。相關研究結果於2016年12月5日在線發表在

Nature Genetics

期刊上,論文標題為「Variation in the flowering gene SELF PRUNING 5G promotes day-neutrality and early yield in tomato」。

這意味著在每個生長季節種植得更多,因而也就意味著更高的產量。在這種情形下,它也意味著人們能夠儘可能地在靠北的維度地區種植番茄植物。

論文共同通信作者、CSHL副教授Zachary Lippman說,「我們的研究引人注目地展示了基因編輯--- CRISPR/Cas9技術---快速地改善作物育種中的產量性狀的力量。」他說,它的應用能夠不局限於番茄家族,還可包括很多主要的糧食作物,如玉米、大豆和小麥。

Lippman指出這種技術不只是簡單地提高產量。「它真地是關於構建一種基因工具箱而能夠讓培育者和種植者在一代內調整花朵產生的時間,因而調整產量,從而有助我們最好的品種在它們當前不能夠茁壯成長的世界某些地方適應性地生長。」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Lippman和他的同事們揭示出相對於南美洲的野生近緣種,如今的栽培番茄植物為何對一天的光照時間不是非常敏感。在某種程度上,栽培植物是否有12小時或16小時光照並不是非常重要;它們在種植之後幾乎在相同的時間點開花。

一種已知的激素系統調節開花時間---因而調節植物在何時產生它的首個成熟的果實。激素成花素(florigen)和一種起反作用的「抗成花素(anti-florigen)」激素SP(SELF PRUNING)以一種陰陽相互作用的方式一起發揮作用,其中成花素促進開花,而SP延遲開花。作為這項新研究的第一部分,研究人員研究了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全年晝夜接近12小時)上土生的一種野生番茄品種。他們想要了解當在具有非常長的夏天的北緯地區種植時,這種植物為何在這個季節非常晚地開花,並且產生非常少的果實。

他們了解到,這種野生的近赤道番茄品種對光照時間非常敏感。Lippman說,白天時間越長,開花所需的時間也越長,然而,「當你擁有更短的光照時間時,就像在這種植物的天然棲息地中的那樣,它們更快地開花。」這提示著在野生番茄植物的馴化之前或期間的某個時間點,番茄植物發生基因變化。Lippman提出,當西班牙徵服者赫爾南-科爾斯特在16世紀早期將番茄從墨西哥帶到歐洲時,這些變化可能就已發生,從而開啟番茄植物在中北維度地區廣泛種植的時代。

Lippman和同事們追蹤到栽培番茄植物的日照時間敏感性丟失是由於基因SP5G(SELF PRUNING 5G)發生突變。它是成花素和抗成花素基因家族的一個成員。

通過將來自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這種野生番茄植物在紐約市的溫室和田間種植,Lippman和同事們觀察到SP5G基因編碼的抗成花素激素在表達和活性上發生顯著激增,從而導致開花時間大幅延遲。相反之下,在栽培番茄植物中,這種抗成花素激素激增要弱很多。

Lippman說,他的團隊的主要創新---基於栽培番茄品種,培育出櫻桃番茄(cherry tomato)和羅馬番茄(roma tomato)品種:它們要比這些栽培番茄品種更早地開花---源自他們觀察到儘管栽培番茄植物對日照時間非常不敏感,但是「抗成花素基因SP5G仍然存在一些殘餘表達」。

這讓Lippman團隊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誘導SP5G基因發生微小突變,其目的在於讓這種基因完全失活,這樣它根本不會產生任何抗成花素蛋白。

當將這種經過基因編輯的SP5G基因版本導入流行的櫻桃番茄和羅馬番茄品種時,它們更早地開花,因而使得它們的果實更早地成熟。調整另一種讓番茄植物以一種密集的緊湊的類似灌木叢的方式生長的抗成花素基因使得這些較早開花的番茄品種長得更加緊湊和早實豐產。(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Variation in the flowering gene SELF PRUNING 5G promotes day-neutrality and early yield in tomato

Sebastian Soyk, Niels A Müller, Soon Ju Park, Inga Schmalenbach, Ke Jiang, Ryosuke Hayama, Lei Zhang, Joyce Van Eck, José M Jiménez-Gómez & Zachary B Lippman

doi:

10.1038/ng.3733

相關焦點

  • Science子刊: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遭遇新挫折!新研究揭示它可...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2月21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ervasive head-to-tail insertions of DNA templates mask desired CRISPR-Cas9–mediated genome editing events」。他們描述了他們如何發現不必要的DNA重複,並針對這一點提醒了其他的研究人員。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熱度背後的冷思考
    與基因組位置之間20bp鹼基的配對,且配對鹼基的 5′ 端需要有PAM結構,再引導Cas9作用實現的,但是CRISPR/Cas9與靶位點識別的特異性主要依賴於gRNA與靠近PAM處10-12bp鹼基的配對,而其餘遠離PAM處8-10bp鹼基的錯配對靶位點的識別影響不明顯,這項研究直接說明了CRISPR/Cas9存在嚴重的脫靶性,即該技術可以發生非特異性切割,引起基因組非靶向位點的突變,這樣會造成研究結果的不確定性
  • 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系統在體內...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1月18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RISPR-Cas9 genome editing using targeted lipid nanoparticles for cancer therapy」。論文通訊作者為特拉維夫大學史姆尼斯生物醫學與癌症研究學院精密納米醫學實驗室研發副總裁Dan Peer教授。
  • 第11期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包含Base editor技術)學習班通知
    本學習班將詳細講解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原理,操作流程,理論結合實踐,將讓大家詳細了解到具體如何利用CRISPR/Cas9技術構建基因修飾動物等。學習班將為相關科研工作人員和興趣愛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培訓資源。
  • 第12期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包含Base editor技術)學習班通知
    本學習班將詳細講解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原理,操作流程,理論結合實踐,將讓大家詳細了解到具體如何利用CRISPR/Cas9技術構建基因修飾動物等。學習班將為相關科研工作人員和興趣愛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培訓資源。
  • 利用CRISPR/Cas9系統治療HBV感染取得突破性進展
    基於此,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嘗試利用CRISPR/Cas9系統治療HBV感染,並且取得重大進展。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CRISPR/Cas9在治療HBV感染上取得的進展,小編在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網站上以CRISPR和(HBV or (Hepatitis B Virus))為關鍵詞,除去不相關的檢索結果和綜述論文類型的檢索結果,獲得11項相關的檢索結果。接下來,小編對這11項檢索結果,進行如下解讀。
  • Science子刊:利用抗CRISPR蛋白顯著降低CRISPR-Cas9脫靶效應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7年7月12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isabling Cas9 by an anti-CRISPR DNA mimic」。在這項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讓CRISPR-Cas9分子利用嚮導RNA(gRNA)發現、切割和替換導致鐮狀細胞疾病的血紅蛋白編碼基因突變體。他們證實一種被稱作AcrIIA4的特定抗CRISPR蛋白將這種CRISPR-Cas9分子的脫靶效應降低4倍。它在做到這一點的同時不會顯著地降低想要的在靶基因編輯。
  • Nat Commun:新型CRISPR方法鑑定出弓形蟲在宿主體內存活的關鍵基因
    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CRISPR platform for targeted in vivo screens identifies Toxoplasma gondii virulence factors in mice」。
  • ...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效率,同時降低脫靶效應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他們成功地展示了更精確的基因編輯,並抑制了稱為脫靶效應的非預期基因缺失、插入或突變。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cell cycle-dependent CRISPR-Cas9 activation system based on an anti-CRISPR protein shows improved genome editing accuracy」。
  • CRISPR/Cas9技術,路在何方?
    2014年,研究人員發現了利用CRISPR/Cas9治癒小鼠中一種罕見肝臟疾病的方法。2015年3月10日,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美國薩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也發現,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切除人類免疫細胞中HIV病毒插入的基因,阻止HIV進入血液幹細胞,向研發出藥物邁進了一步。
  • 農村庭院種植好幾年的石榴樹,不開花不結果,原來種錯了
    石榴樹這幾年種植可謂是非常的多,石榴也是著名的盆景優良品種,不論是作為觀賞的開花石榴,還是集開花結果的果樹石榴,都是造型美觀,葉片碧綠花開似火,觀賞性很強的植物,石榴樹的品種也是有很多,像這幾年種植比較多的軟籽大石榴,就是以個頭大 籽粒飽滿汁水豐盈著稱,石榴酸酸甜甜味道極佳,是一道很開胃的水果
  • 由睡蓮揭開的開花植物的秘密
    47位合著者認為,大多數開花植物的成功,包括利用花香吸引傳粉者,可能部分歸功於在睡蓮中觀察到的基因創新。相關論文發表在12月18日的《自然》雜誌網絡版上。睡蓮是世界聞名的水草,是池塘中人們喜愛的特色,也是繪畫和雕塑等藝術中經常出現的主題,有些宗教還認為它們是生命的象徵。現在看來這些觀點可能並不太離譜。
  • 為什麼開花越來越多,卻不結果?
    聖女果其實就是櫻桃番茄,也有人叫它小番茄,是一種原生於南美洲的一種果子,通過不斷地品種培育和雜交,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櫻桃番茄品種,不過它並不是所謂的轉基因番茄。一、選種果實在20克以下的小型番茄統稱為櫻桃番茄,如今比較好的櫻桃番茄品種主要有5種,他們都比較適合在陽臺上種植:1、聖女屬無限生長型,較早熟。葉片生長較稀疏。結果力強,每個花序可結果50~60個,雙幹整枝時每株可結果500個以上。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
    第一章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     一、選擇題     1.我國北方常在早春播種後,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通常稱為"地膜覆蓋"。,落在雄蕊柱頭上的劃分可能來自多種植物,其中能夠萌發的是()     A先落上去的花粉B顆粒最大的花粉C結構完整的花粉D同種植物的花粉     27.下列哪種植物的種子含豐富的蛋白質()A葡萄B番茄C辣椒D大豆     28."
  • 多肉植物開花了,怎麼辦?肉友:剪掉!
    多肉植物開花了,怎麼辦?肉友:須剪掉!文/三條石在我們對植物的認知範圍內,植物都是會開花的。其實,在神奇玄妙的大自然中,還有一些植物是不會開花的,不過這種的特例很少。而多肉植物,作為眾多植物家族中的一員,它也是會開花的。很多人看來,多肉植物的開花是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不就是普通的開花嗎?植物發芽、生長、開花、凋零、結果、再生,就是一個輪迴,開花不應該有什麼詫異的啊?真的是這樣嗎?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將在美國獲得第三件CRISPR專利
    這件專利申請再加上之前已被授予給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兩件專利(專利申請號分別為10/000772和10/113167)涵蓋了在任何環境下(包括在體外、在活的植物、動物以及人體細胞中)用作基因編輯剪刀的CRISPR-Cas9的方法和組合物。
  • Nat Commun:新型CRISPR-Cas9變體可提高基因編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iCas9 increases large size gene knock-in rates and reduces undesirable on-target and off-target indel edits」。
  • 4種植物,雌雄不同株,「單身漢」能開花不結果,一次要種兩棵
    今日主題:4種植物,雌雄不同株,「單身漢」能開花不結果,一次要種兩棵兩性花和大部分單性花,能自己授粉。但凡事都有例外,才是大自然的驚喜之處,有些單性花植物,它的雌花和雄花分別長在不同的植株上,種一棵只開雄花或雌花,如果想要結果,必須至少同時種上兩棵(嫁接除外)才能結果。
  • 植物王國中的「掌上明珠」,葉子中間開花、結果,見到請保護
    「深山裡沒有醫生,植物是最好的醫生」,這是農村老人最為常說的一句話。所以在農村,認知植物,熟悉植物的屬性是老農的一項生存技能,山裡植物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給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山裡人從出生開始就跟植物打交道,隨著年齡增長所熟知的植物也越來越多,但沒有一個老農敢說山上的植物全都見過,因為就算是熟悉的山地中,某一天它也會長出一些陌生的植物,不被人所認知。有一種植物,只生長於人跡罕至的山上,它樹冠並不是很高大,遠看起來也十分普通,但走近觀察,你一定會被它的神奇而吸引,它的花朵開在葉子上面,花小卻精緻,成熟的果子像極了一顆耀眼的珍珠,令人稱奇。
  • 一種適合夏天種植的觀賞植物,栽下幾天就開花,花期持續半年
    韭菜蘭種球韭菜蘭是多年生球根植物,這種植物生命力極其頑強,不擇土壤,扔進土裡就能活,在我國華北地區也能露地越冬,春季後會重新冒出新芽來,一次栽植,可觀賞多年。上圖為韭菜蘭種球,購自雲南曲靖,20顆大球十多塊錢還包運費。栽下3天,開出花苞和其他植物不同,韭菜蘭種球在夏季栽下,一般會先開花(夏季是花期),後長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