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春秋」,是雲南白藥集團天頤茶品有限公司新研發的一款普洱茶品牌,基地在普洱茶四大產區之一的臨滄市。
庚子之夏,幾位茶友結伴而行,前往雲南臨滄,踏上了「醉春秋」之旅。
3200年樹齡大葉種老茶樹
瞻古茶樹風韻
普洱茶屬於大葉種喬木茶,具有樹齡長久,根系發達,枝葉繁茂的顯著特點。
我們到達臨滄後,「醉春秋」公司特地安排本土茶文化師陳松為嚮導,帶領山西、山東兩個考察團,乘車前往雙江縣勐庫鎮壩糯村普洱茶原產地考察。
車到山寨,本土茶師小江已用傳統方法(木炭火盆)煮好瓦罐茶,為我們接風。這種原始風味的鮮葉茶湯,帶著山寨的煙火氣息,浸入肝腸,頓時神清氣爽。
茶憩後,大家興致勃勃徒步爬山,前去瞻仰已有800年樹齡的古茶樹。
沿途,我們踏著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呼吸著漫山遍野的馥鬱茶香,聆聽著百鳥和鳴的悅耳協奏,欣賞著綠意蔥蘢的山川美景……。
人們對大自然的美感和依附感油然而生。這確是一次返樸歸真的康養之旅。
我們在小陳的導引下,依次途經人工培植三十多年、五十多年、八十多年的臺地茶園,進入百年以上樹齡的茶山。
勤勞樸實的茶農
我們目睹了茶農身背竹簍,手工一片一片採摘新茶的勞作。看到了人力肩扛背馱新茶,一路腳印、一路汗水爬山越嶺的艱辛。真真切切感受到,平時在杯中衝泡的每一片茶葉,都是茶農心血的結晶。真是:誰知杯中茶,片片皆辛苦啊。
經過約一小時徒步攀行,終於走近八百年樹齡的古茶樹。
在微風中,只見老茶樹猶如玉樹臨風的長者一般,舒展著枝杆,抖動著綠葉,散發著芬芳,仿佛在熱情召喚著遠道而來的客人。
我滿懷敬畏之情,撫摸著飽經風霜、掛滿青苔的樹杆;摘一片嫩芽,含入口中,咀嚼著凝聚了八百年的古樸濃香,回味著世態炎涼,品味著人生的苦辣酸甜……。
800年樹齡大葉種老茶樹
在雲南,大葉種千年古茶樹遍布各個山頭。臨滄市鳳慶縣小灣鎮錦繡村香竹箐生長著一株全世界最古老的茶樹之王,已有3200年樹齡。因道路施工,這次未能前往景仰,實為一樁憾事。
這些古茶樹,閱覽千百年穹宇滄桑,俯汲山川水域之精氣,仰照日月星辰之靈光,歷經風雨雷電之陶冶,沐浴雲蒸霞蔚之洗禮,實可謂集天地精華於一身矣。
這些堪稱為茶山之神的物種,不僅有大無畏之風骨,而且有大施捨之襟懷。他們,一年又一年,一茬接一茬,毫無吝嗇地將自己的精血和年華奉獻給了人類的幸福安康,唯獨不考慮自己的安樂舒暢。「我將無我」,「夙夜在公」,這就是老茶樹崇高的精神風貌。
在老茶樹前,那些欺世盜名、爾虞我詐、坑蒙拐騙、巧取豪奪之徒,真該捫心自省才是!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厚德載物。」
我由衷感嘆:古茶樹,真君子也!
閱普洱茶春秋
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
唐代茶聖陸羽《茶經》云:「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楊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
又云:「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
上述文字,闡明了中國茶文化的悠久歷史,自五千多年前的神農氏嘗百草,即開啟了對茶葉藥用價值的研究和應用。中國茶文化由此生生不息,發揚光大。
唐鹹通四年(公元863年)樊綽撰寫的《蠻書.雲南志.管內物產卷七》中記:「茶出銀生城界諸山……」。這是目前公認的普洱茶產區的最早文字記錄。「銀生」即銀生節度,治所在銀生城,轄區包括今普洱市、臨滄市一部、西雙版納州等地。
清代檀萃於嘉慶四年所著《滇海虞衡志》記載:「茶山有茶樹王,較五山獨大,本武侯遺種,至今夷民祀之。」
在雲南,約有26個民族世代尊奉孔明為「茶祖」。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三日(相傳為諸葛亮誕辰日),各茶山茶莊茶號和各地茶商都要相聚在一起,舉行隆重的祭祀茶祖儀式,以頌揚孔明興茶的歷史功績。據傳,這項活動在民間已流傳一千七百多年。
清代阮福著《普洱茶記》云:「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
《思茅志稿》云:「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樹,較眾樹高大,土人當採茶時,先具酒醴禮祭於此……」。
清乾隆年間,張泓著《滇南新語》,對雲南普洱茶的品種亦作了較為翔實的記述。
有關普洱茶的歷史記載還有很多。
普洱茶是大自然對雲南的特別恩賜,是瀾滄江與雲貴高原孕育出的物華天寶。
查詢資料可知,當地先民很早即發現其珍貴的藥用價值;三國時期受到官方高度重視,遂廣泛種植,並推向規模化、產業化的路徑;唐宋時期便成為我國西南地區商貿活動的主打產品,以銀生茶冠名,走向亞歐市場;元代更名為普茶;明代萬曆年間定名為普洱茶;至清代已成著名品牌,「名遍天下」,廣受青睞。
覽普洱茶功效
關於普洱茶的功效,清代醫學家趙學敏編著《本草綱目拾遺》中,曾對普洱茶的藥用價值作過一些簡要敘述。
云: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虛人禁用。苦澀,逐痰下氣,刮腸通洩。」
「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脹受寒,用薑湯發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顙,受熱疼痛,用五分噙皮血者,研敷立愈。」
「名人頭茶,每年入貢,民間不易得也。」
以上文字,簡要表述了普洱茶的藥用功效及其供不應求的狀況。
今人邵宛芳領銜,與雲南農業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昆明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一道,採用最先進的醫學測試手段,歷經數年苦心鑽研,於2014年編著出版了《普洱茶保健功效科學讀本》,重點介紹了普洱茶在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降血糖、減肥、預防脂肪肝、抗氧化、防輻射、耐缺氧、抗疲勞、抗衰老、抗氧化應激、抑制膽固醇的吸收與合成及對機體鈣代謝等方面的研究結果。
邵宛芳團隊全方位解秘了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將普洱茶的藥用價值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巔峰,讓人們對這片純天然的綠色樹葉有了全新的認知。同時,亦進一步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這的確是有益於社會的一件功德無量的善舉,必將與孔明、陸羽、趙學敏等先輩一道名揚四海。
賞天頤源茶莊
天頤源茶莊,是雲南白藥集團旗下「天頤源茶品有限公司」的茶文化展示基地。在這裡,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茶客,可以享受到高品質的普洱茶文化薰陶。
我們一行剛走出臨滄機場,天頤公司的重客經理周翔(乳名阿蘇)、李君等便將遠道而來的客人接上中巴車,馳向天頤源茶莊。我們的腳一踏上茶莊的土地,佤族王子陳學軍率領他的演藝團隊,早已恭候在賓館門口,載歌載舞將客人迎入大廳。
晚餐安排品嘗佤族燒烤與米酒。接著,燃起篝火,陳學軍激情表演了佤族獨舞與口齜噴火、呑火等特技。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亦翩躚起舞,獻歌敬酒。爾後,主賓攜手,圍爐共舞,將篝火晚會推向高潮。
茶莊位於臨滄市西南側的小山崗上,佔地面積190多畝,松柏、翠竹、榕樹、香樟、巴蕉、三角梅、茶園、草坪、小溪、瀑布、傣族風格建築、茶座、宴會廳、健身步道、遊泳池、制茶生產線……,儼然一座充滿生機和詩意的世外挑園。
茶莊的付皜老師興致勃勃地引領我們觀摩了名人茶倉,這是一座高標準的防火、防潮、防震、防蟲、防盜、防汙染茶倉,珍藏了諸多名人的普洱茶成品。我特別關注到,著名「茶王」白水清先生的藏品也在其中。真可謂「倉箱可期」、「積篋盈藏」矣。當前,收藏普洱茶已成為一種時尚。
在小茶園中,移植了雲南各個山頭的普洱茶老樹,均在百年以上,並標有簡要說明。遊人在茶莊休閒漫步中,即可對各個品種的茶樹生長特點、茶葉形狀等有個粗淺的直觀了解。
莊園內建有制茶車間,茶客必須經過風淋消毒通道,方可進入車間內部,現場體驗從萎凋——殺青——揉捻——曬乾——蒸壓等工藝流程。自己親手製作一餅普洱茶,自然是每一位茶客最有意義的特殊享受。這片茶餅,不僅是「醉春秋」茶山之旅的美好印記,亦是與「醉春秋」結緣的一件永久信物。
品「醉春秋」茶道
我們知道,普洱茶已有千百年歷史,普洱茶品牌也有千百種之多。
「醉春秋」何以獨樹一幟?
我們在天頤源茶莊逗留三天,應主人之邀,每天重點品嘗1~2款上乘的臨滄普洱。天頤高級文化師徐豔芳、李冰玉兩位老師,分別將「醉春秋」系列「新時代」和「復興號」、「紅瑞徠」、「當年的月光」、茶王后「冰島」、茶王「昔歸」等具有代表性的臨滄普洱茶推薦給茶友品鑑。她們端莊的儀容,優雅的風姿,嫻熟的茶藝,伴隨著宛轉悠揚的古琴之音和扶搖飄渺的檀香之氣,再加上澄澈甘醇的溫潤茶湯,每品一盞都讓人如痴如醉,忘卻凡塵,飄然若仙。
付皜、紀成剛兩位老師均為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普洱茶專委會委員,他倆還特別推薦了西雙版納的茶皇「曼松」、當代「茶王」白水清先生的「茶尊者」(四十年陳化老茶)讓茶友分享。兩位大師儀表堂堂,和顏悅色,頗具超然脫俗之風骨。尤其聊起茶文化來,對中國茶的歷史、各大茶系的產地、各種茶的功效,以及制茶工藝、茶湯色澤、口感回味等專業知識,瞭然於胸,侃侃而談,猶如山澗清溪,汩汩而湧,潺潺而流,沁心潤脾。
茶友們沐浴著普洱茶文化的洗禮,感悟著「醉春秋」茶道的薰陶,真箇是口舌生津,臟腑溫熱,經骨舒通,周身蒸汗,酣暢淋漓。這就是茶療的功效。
走訪了「醉春秋」茶山,品鑑了「醉春秋」茶韻,聆聽了「醉春秋」茶話,我們領略到,「醉春秋」普洱茶與眾不同之處,在於融入了著名百年老企業「雲南白藥」的品牌信譽,注入了藥品製作的嚴格工藝,引入了當代「茶王」、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會長白水清先生的茶文化底蘊。
「醉春秋」為千年普洱茶標新立異,植入了三大理念:茗、信、真。
茗~非同尋常的茗想。
他們把普洱茶獨特的品類做到極致,巧妙融入獨特的中國人文文化特色,讓普洱茶的魅力第一次得到完美綻放,繼而傾心於一「茗」驚人的社會分享。
信~雲南白藥,享譽世界的百年民族品牌。
他們潛心專研十八年,從選料開始,即秉持「讓自然與科學完美融和」的理念,從萬畝優質生態茶園、千畝生態古樹茶基地中,精心挑選每一片原葉;爾後經具有數十年制茶經驗的大師,傳承古法工藝精髓,融合現代先進科技,極致用心去創製非同凡響的壺中臻品。
真~為生命中的真誠歲月。
歲月的長河從未虛度,流經高山,穿過低谷,跨越平原,匯入大海。
人生亦然,從嬰兒走向成人,從稚嫩走向成熟,從失敗走向成功。
普洱茶亦然,從蠻荒走進人類,從山野走進宮廷,從山寨走進品牌。
歲月的長河對大自然是公平的,對人類是公平的,對品牌同樣是公平的。消費者永遠是上帝。
春到人間草木盛,千年老樹出新枝。「醉春秋」普洱茶緊跟時代的足跡,精心創製了「新時代」與「復興號」品牌,並以其優良的品質連年獲得大獎,使千年老茶又煥發出新的生機。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魚龍混雜的市場經濟大潮中,「醉春秋」普洱茶必將以其至純至臻的匠心精神,在眾多品牌中獨領風騷。
閱盡紅塵繁華事,一壺香茗「醉春秋」。
我對普洱茶有了新的認知。
作者:張治雲
庚子荷月於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