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秦帝國是二世而亡,那么子嬰又是誰,他和秦始皇有什麼關係

2020-12-11 秦人談歷史

秦帝國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在中國的歷史上有絕對的影響力,然而秦國的二世而亡讓後人唏噓不已。很多人都以為已經很了解秦國統一到滅亡的歷史,但是並非如此,我們了解到的只是表面。而大家都知道是子嬰向劉邦投降,秦國滅亡的,那么子嬰是秦國第三位國君,那麼為什麼秦國是二世而亡,對此很多人困惑不已。

胡亥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開心中的疑惑,大家都知道在秦始皇死後,趙高、李斯、胡亥密謀篡改了秦始皇的詔書,擁立了胡亥繼位。於此同時,並且假傳遺詔,賜死了扶蘇和蒙恬,扶蘇是一個對秦始皇及其愚忠的皇子,面對這樣的假詔書,竟然就自殺了,雖然蒙恬不願意,但是最後逼於無奈也自殺而死。

秦始皇

雖然胡亥除掉了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兩個人,但是他仍然對這個竊來的皇位有所擔憂,秦始皇有二十多個兒子,十幾個女兒,胡亥在其中只不過是最小,最受始皇帝疼愛的一個。但是大家都明白,在秦始皇心裡只有扶蘇是最佳的繼位人選,所以在其他皇子和大臣的心中多少有些質疑的。

趙高

然而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權制王朝,皇帝的威嚴時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而且在李斯和趙高的支持下,重臣的皇子也不敢多言,但是胡亥並不放心,趙高給他的建議就是殺光所有的皇子和公主。而胡亥竟然全盤接受,最終血洗秦王宮,把秦宮變成了屠戮場。

看似胡亥做穩了皇位,實則一切都是趙高的計謀,趙高利慾薰心,不僅設計謀滅了李斯全家,而且竟然有了稱帝的野心,公然指鹿為馬,最終將胡亥也殺了。而事情到這裡才剛剛開始,胡亥繼位的第二年,陳勝吳廣就爆發了農民起義,而就起義的浪潮中,百姓紛紛揭竿而起。

胡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這樣的起義浪潮中,胡亥已經將關中的土地全部丟了,而隨著胡亥死後,趙高看到起義軍的陣勢知道大事不妙,所以他也不敢稱帝,而是扶持子嬰做了秦王。因為秦帝國的江山關外已經全部丟失了,所以實際上隨著胡亥的死秦帝國已經滅亡了,而趙高扶持子嬰做的秦王,相當於戰國七雄中的諸侯王。

扶蘇

所以子嬰已經不能算是皇帝了,這才有了大家一直提到的秦國二世而亡,子嬰是一個有膽識的明主,他和自己的兒子密謀殺了趙高,但是大秦早已無可用之兵,不得不最後投降。那麼問題又來了,子嬰到底是誰,胡亥死的時候二十幾歲,他和胡亥又有什麼關係。

歷史上對於子嬰的身世一直眾說紛紜,很多人都說子嬰是扶蘇的兒子,但是顯然扶蘇死的時候三十多歲,扶蘇死後三年子嬰繼位,而子嬰有兒子,所以這個說法並不可靠。也有人說子嬰是胡亥的哥哥,但是大家都知道胡亥稱帝以後,將秦始皇的皇子全部都殺了,所以子嬰不可能或者。

子嬰

最終很多信服的是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他的年齡和扶蘇差不多,而且在胡亥大肆屠戮宗親的時候能夠存活,而且在胡亥面前敢於直言,所以他的輩分一定是比胡亥高的。子嬰也和秦始皇一樣有著雄才大略,但是可惜稱王時大秦已經無力回天。

秦國的滅亡帶給後世很多啟示,不管是扶蘇的愚忠,還是胡亥的愚昧,都是秦帝國滅亡的根源。子嬰的存在只是秦帝國滅亡前的最後一道曙光,他是真正的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子嬰

相關焦點

  • 都知道秦帝國是二世而亡,那么子嬰又是誰,他和秦始皇有什麼關係
    秦帝國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在中國的歷史上有絕對的影響力,然而秦國的二世而亡讓後人唏噓不已。很多人都以為已經很了解秦國統一到滅亡的歷史,但是並非如此,我們了解到的只是表面。而大家都知道是子嬰向劉邦投降,秦國滅亡的,那么子嬰是秦國第三位國君,那麼為什麼秦國是二世而亡,對此很多人困惑不已。
  • 秦三世子嬰到底是誰?他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
    子嬰,嬴姓,趙氏,名子嬰或嬰,出生於鹹陽,秦朝最後一位統治者,初稱三世皇帝,後改稱秦王,史稱秦王子嬰。但是歷史一直有一個疑惑,那就是這個除掉趙高,最後投降被項羽所殺的秦國最後一任國君子嬰究竟是誰?在秦始皇的族譜裡他究竟排什麼位置?我們能用來分析的史料,主要的就是《史記》了。根據《史記》的記載,子嬰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孫子了,但也有可能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或者是秦始皇的侄子。《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了,趙高誅殺了秦二世胡亥之後,立了公子嬰為秦王,即秦三世。
  • 秦雖強,奈何二世而亡,當時的大勢取得秦不能長久
    那麼這就拋出一個問題,秦真的亡於不仁義嗎?現代人不好臆斷2000多年前的事,賈誼作為離秦代不遠的漢初(漢文帝)對於秦國強大一時,卻又二世而亡,有過比較深刻的研究,並連作上中下三篇《過秦論》。賈誼的文中切中了一個要害,那就是因為秦的不施仁義,才有了陳涉等人的揭竿而起。仁義不施,確實是秦滅亡的原因,但秦施仁義就能夠保證二世不亡嗎?
  • 史書上說是二世而亡,那么子嬰是怎麼回事?
    在較多的歷史性史料中,都是寫著秦二世而亡,但是,當我們查看歷史的時候,卻發現,書上還寫著,二世之後,還有一個秦王子嬰,並且也是這個子嬰投降了劉邦,然後秦朝結束了。那問題就來了,明明有三代君王啊,為什麼說「秦二世而亡」呢?
  • 秦王子嬰與秦始皇到底是什麼關係?
    秦王子嬰跟秦始皇的關係,我們能用來分析的史料,主要的就是《史記》了。根據《史記》的記載,子嬰很可能是公子扶蘇的兒子,那麼他就是秦始皇的孫子了,但也有可能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二世之兄」,那就是扶蘇了,可見子嬰是胡亥的哥哥公子扶蘇的兒子,那么子嬰就是秦始皇的孫子了。子嬰是始皇之弟在《史記·李斯列傳》中,趙高謊稱山東起義軍到來,騙秦二世胡亥前往觀察,趁機殺了胡亥。
  • 秦三世子嬰到底是誰?他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
    子嬰,嬴姓,趙氏,名子嬰或嬰,出生於鹹陽,秦朝最後一位統治者,初稱三世皇帝,後改稱秦王,史稱秦王子嬰。但是歷史一直有一個疑惑,那就是這個除掉趙高,最後投降被項羽所殺的秦國最後一任國君子嬰究竟是誰?在秦始皇的族譜裡他究竟排什麼位置?我們能用來分析的史料,主要的就是《史記》了。根據《史記》的記載,子嬰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孫子了,但也有可能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或者是秦始皇的侄子。《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了,趙高誅殺了秦二世胡亥之後,立了公子嬰為秦王,即秦三世。
  • 秦始皇嬴政與秦王子嬰是什麼關係?
    掌管符璽的中車府令趙高與胡亥私人感情很好,他跟胡亥一通密謀之後,再把丞相李斯拉下水,把秦始皇的詔書修改為立胡亥為二世皇帝,並偽造詔書賜死扶蘇與蒙恬。但由於二世暴政,趙高弄權,殘殺無辜,官逼民反。公元前207年,做了三年皇帝的胡亥被趙高弄死了,趙高又立公子嬰為秦王。那麼,秦王嬰與秦始皇嬴政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 指鹿為馬的趙高被繼位僅五天的子嬰所殺,子嬰和始皇帝是什麼關係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趙高想得倒是挺美,但是子嬰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上位僅僅五天,就和自己兩個兒子以及宦官韓談聯手誅殺了趙高,權傾朝野,指鹿為馬的趙高就此退出了歷史舞臺。雖然說,子嬰除掉了趙高,可是由於他在位僅四十六天,而且當時又特別的混亂,因此對於子嬰的身世記載並不明確,所以子嬰的身上一直存在著一個歷史疑團,那就是他究竟是誰的兒子?
  • 秦始皇開創的大秦帝國為什麼二世而亡,日本人的理解讓人感到慚愧
    我們一直認為秦始皇是暴君,並給他冠以種種罪名。但有個奇怪的現象是,在日本、韓國以及西方一些國家,對他倒有許多不同的看法。秦始皇事實上呢,在西方人眼裡,秦始皇是非常了不起的,他們將秦始皇稱之為中國最早的改革者,給秦始皇的種種功績給予高度的評價,甚至到了公元1、2世紀的古希臘和古羅馬典籍中,秦始皇以及他一手開創的大秦帝國
  • 子嬰在位僅46天,身世卻成千古謎團,他和秦始皇究竟是什麼關係
    秦始皇統一大業,可惜三、四十歲就害怕死亡,將重心放在了研製長生不老藥之上,特別是後來寵信宦官趙高,導致皇位被謀算,原本應該順位登基的扶蘇,被趙高和那不長進的弟弟胡亥逼死,最後還讓帝國大業迅速走向衰敗,到了子嬰登基的第46天,就被劉邦項羽的起義軍拉下馬,宣告滅亡。
  • 秦王子嬰上位僅5天就把趙高處死,他到底是什麼人?
    要知道,當時的趙高已經強大到什麼地步了呢?他可以輕鬆除掉丞相李斯,還通過一招"指鹿為馬",殺害了所有不想聽命於他的人,這足以說明趙高已經權傾朝野。此時大秦帝國都快要解體了,趙高又派人殺了秦二世,其實是斷了自己的靠山,有胡亥在,他還有點香火情,胡亥不在,誰把他當根蔥。
  • 不要再給暴秦翻案了
    胡賽萌/文最近,《大秦賦》熱播,網上又掀起一股歌頌大秦帝國的風潮。《大秦賦》的劇情很簡單,前半部分講述商人呂不韋幫助秦始皇父子奪得王位,後半部分講述秦始皇在李斯、王翦等人的輔佐下一統天下。奪王位、統天下,秦始皇的豐功偉業在編劇的筆下和導演的鏡頭裡逐一呈現,恢弘的歷史畫卷讓無數電視機前的觀眾熱血沸騰,擊掌叫好。可是,編劇和導演們或許忘了,秦始皇死後,胡亥兄弟相殘,趙高指鹿為馬,子嬰獻城投降,曾經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國二世而亡。
  • 秦王子嬰身世成謎,繼承秦朝大統的他,和秦始皇有何關係?
    大秦帝國的基業只持續了短短兩世,到了第三世子嬰時,由於其只稱秦王,故秦朝只存在了兩世,而秦王子嬰就是最後一任統治者。關於子嬰,後世對之知之甚少,尤其是他的身世之謎,有人說他是秦始皇之孫,還有的說是秦始皇的兄弟。
  • 秦二世和秦王子嬰真的是趙高的傀儡嗎?趙高為何會死在子嬰手中?
    趙高早在「沙丘政變」中聯合李斯一起擁立胡亥而賜死公子扶蘇,就已經表現出了自己勃勃的野心,他對李斯說:「臣聞湯、武殺其主,天下稱義焉,不為不忠。衛君殺其父,而衛國載其德,孔子著之,不為不孝」。也就是說,在趙高心中,什麼忠孝仁義都不會是他追求權力路上的擋路石。對秦始皇是如此,對秦二世當然也是如此。
  • 歷史上羋月和秦始皇,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
    《羋月傳》和《大秦賦》算是近幾年比較火的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儘管口碑上與預期有一定的差距,但熱度卻一直很高。所以,這也就給我們帶出了這樣一個新話題——羋月和秦始皇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呢?今天鮮花就來聊一聊歷史上從羋月到秦始皇的傳承。
  • 秦帝國的江山僅維持了15年便「二世而亡」,始皇帝做錯了什麼?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他第五次巡行全國的路上,前無古人的始皇帝就這樣不情願地離開了人間。令始皇始料未及的是,他苦心經營的、希望傳至「二世三世至於萬世」的嬴姓江山,在他死後的第四個年頭便壽終正寢、「二世而亡」了,這不能不說是嬴政的悲劇。作為第一位統一帝國的設計師、改革家和建設者,秦始皇究竟給後人留下了什麼呢?
  • 秦始皇陵西側大墓暫不發掘 墓主或為秦帝子嬰
    國家文物局的批覆稱:秦始皇陵西側中字形墓葬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始皇陵保護範圍內,與秦始皇陵有密切聯繫,暫不同意對該墓葬進行考古發掘。當前應先通過考古調查搞清墓葬性質、陵園範圍和布局,再制定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方案另行報批;要求陝西省文物部門制定臨時性保護方案和有效措施加強保護。
  • 秦「二世而亡」的原因,古人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總結出了
    關於秦王朝二世而亡的話題,一直是眾多文人墨客筆下的素材和學者政客的談資。秦朝奮鬥數百年統一了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王朝。但是秦朝二世而亡,也讓後世的學者唏噓不已。很多人形容秦朝滅亡不會去說什麼「英年早逝」或者「無疾而終」,相反,他們更願意用「死得其所」去形容。因為,在秦朝建立之初,秦朝的禍根就被深深地埋下,最終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 胡亥提防所有的兄弟姐妹,為何卻不提防子嬰,子嬰究竟是誰
    (扶蘇劇照)在秦始皇於沙丘去世後,本來留有一封給長子扶蘇的信。在沒有確立太子的情況下,誰都知道這封信,必然是要扶蘇即位主持大局。不過還沒等他當幾年皇帝,趙高就派人將他解決掉,另立子嬰為帝,也就是我們說的「秦三世」。那麼,既然胡亥都能殺掉二十多個兄弟姐妹,為什麼卻偏偏放過子嬰呢?難道他就沒想過子嬰會取代他嗎?這個子嬰,究竟是什麼身份呢?
  • 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為什麼二世而亡?有什麼深層次的原因嗎?
    秦始皇嬴政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才有了六國凝一。秦始皇的功績不僅僅在於統一六國,更重要的是給中國帶來的文化影響,車同軌,書同文。還有更為深遠的制度影響,中央集權製成為了日後封建王朝的主旋律,郡縣制更是沿用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