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大庸妹兒——湘西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網絡大咖!2016湖南最受歡迎的民生自媒體!
了解張家界從關注大庸妹兒開始!
妹兒扯淡: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自1994年建成投入使用以來,隨著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原設計年旅客吞吐量40萬人次的機場建設規模,短短數年,就被突破。到2007年,機場年接待人數一度突破到120萬,是原設計接待量的3倍以上。為安全起見,民航部門不得不大量壓縮機場航線和航班,導致張家界機場連續多年旅客吞吐量下滑徘徊不前。而機場擴建計劃幾近周折,也終於在4年後的2014年破土動工。這個擴建規模是令人鼓舞的:
張家界機場新航站樓開建 2015年底將建成運行
本報訊(記者 吳鑫礬)昨日,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新航站樓正式開工建設,工程建設工期約為2年,計劃於2015年底建成並投入運行。
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新航站樓位於原航站樓西北側,呈水晶體狀,按國際、國內旅客二層式進出港流程進行規劃設計,由主樓和A、B兩個指廊組成。工程總建築面積59532平方米,建築高度39.9米,投資5.35億元人民幣,工程主體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網架屋面,建築結構安全等級為2級,抗震烈度為6度,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是湖南省第二個國際機場,也是國家武陵山區連片開發扶貧地區4省市71個縣唯一的國際航空口岸。2007年5月,湖南機場集團啟動了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項目總投資概算19.6億元,目前已投入近7億元建設了平行滑道及6.3萬平方米站坪。
但這個擴建工程也是一波三折,中途還因為國家有關政策的變化省政府對擴建項目的「超前建設部分採取壓縮工程建設」減少投資。儘管如此,工程還是拖到2016年才勉強竣工投入使用。
這次壓縮投資砍掉了原設計規劃的B指廊和二層直達高架橋!
擴建完工的新機場在運行短短一年多以來,其強勁的發展規模及趨勢,讓我們再次看到張家界荷花機場新擴建規模的短視性,在可預見的未來市場發展趨勢來看,不用幾年,這個機場又會再一次面臨因為設計容量問題,而導致機場發展受阻。有鑑於此,在正在舉行的湖南省人代會上,人大代表張家界大峽谷景區總經理羅嗣清,不無憂心地提出了自己的提案建議:
國際旅遊目的地張家界,急需在航空旅遊上發力
湖南省人大代表、張家界東線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嗣清。
2006年,「張家界」這塊金字招牌,吸引羅嗣清和丈夫來此投資。之後,一座玻璃橋,又讓他們決定在此駐留。如今,在張家界旅遊發展,乃至全國旅遊發展中,玻璃橋都是典型的旅遊範例。甚至,這座榮獲多項國際大獎和發明專利的玻璃橋已經引起了全球關注。
(今年湖南省兩會,羅嗣清提出了《關於加快推進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建設的建議》。)
「張家界風景是真的美,但是來回交通上確實不是很方便。」行業特徵與省人大代表的身份都讓羅嗣清特別喜歡與不同的遊客交談。慢慢,羅嗣清發現,張家界不斷創新旅遊產品,旅遊市場正逐步打開,但旅遊可進入性的局限卻越來越明顯。
2018年,張家界接待遊客8521.7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756.8億元,分別增長16.17%和21.33%。越來越多人為張家界的美景所吸引,也希望以最快捷、舒適的方式到張家界一飽眼福。但目前,張家界大交通的發展還不夠完善,空中旅遊也急需提質再發力。由此出發,羅嗣清提出了《關於加快推進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建設的建議》。
(羅嗣清與湖南省兩會市州新媒體聯合報導組記者合影。圖片均由 湖南省兩會市州新媒體聯合報導組記者 覃翊 攝)
「在張家界國際化的進程中,航空旅遊應該可以成為一個支點。」羅嗣清說,2018年,張家界境外客源地達到117個國家和地區,接待境外遊客562萬人次,增幅達57.96%。如今,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但是與之相匹配的機場建設卻有些滯後,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與國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機場的標準也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努力打造國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的張家界急需在航空旅遊上發力」,羅嗣清笑著說,「還是希望省委、省政府重點關注,加大相關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暢通'空中通道',助推張家界旅遊國際化,帶動全省旅遊經濟發展。」(湖南省兩會市州新媒體聯合報導組記者 王姣 嶽珊 覃翊 丁木村 廖斌)
相關:湖南第二國際機場——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綜合改擴建工程揭秘
見習記者 向欣 通訊員 王盛
為市民和遊客帶來無數便捷的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其新航站樓工程於11月18日全面破土動工。這座從空中俯瞰狀似一組熠熠生輝的水晶體建築,將於2015年年底投入運營。屆時,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500萬人次,年國內旅客吞量為425萬人次,年國際旅客吞量為75萬人次,貨郵年吞吐量為1.9萬噸,飛機年起降4.5萬架次。
主機場路、高架橋打破交通限制
實現機場與武陵源景區對接
根據設計規劃,將在機場北側修建一條主進場路,取道八米橋,連通張清公路,屆時旅客將不用繞道市區進出景區,縮短了旅客花費在路上的時間。現有的機場路也將繼續通行,兩條進出通道,將大大緩解進出港交通壓力。
此外,新航站樓前還將修建一座環形高架橋,近期設計為單向三車道,遠期擴建時再增加兩車道,形成單向五車道。屆時到新航站樓送站的車輛可以直接上橋達到航站樓前下客,車輛即停即走;其他到機場接送站的車輛可按照機場道路標識提示,進入配套修建的擁有907個停車位的停車場。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旅客人流的交叉,避免造成擁堵。
「我們還將根據實際到港旅客的情況,相應安排機場大巴線路,甚至有可能開通直達周邊區縣的線路,儘可能為旅客提供方便。」副指揮長羅文強說。
增加一條平行滑行道
為旅客節省10分鐘等待時間
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作為湘西北毗鄰區域重要空中門戶,世界各地遊客進出張家界的重要交通樞紐,旅遊旺季其高峰小時旅客吞吐量已經超過1700人,起降架次超過19架次,現有的航站樓和停機坪已經不能滿足需求。
「到2020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500萬人次,為了能滿足逐漸增加的旅客吞吐量的需求,機場急需一條平行滑道,最大可能地節省飛機起飛降落時的滑行距離,削弱等待時間。」機場擴建工程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羅文強介紹說,在本期綜合性改擴建工程中,增加了一條獨立的平行滑行道並已投入使用,這與之前起落飛機均需要等待前一架完成起落動作後才能順利駛入跑道的情況相比,不僅完善了與跑道之間的聯絡系統,更為飛機上的乘客減少了將近10分鐘的等待時間,極大地提高了跑道利用率。
18座廊橋連接19個近機位
擺渡車將正式告別舞臺
本期新建航站樓設計為兩層半式,總面積控制在5000平方米左右,航站樓二層平面為出發層,將全部為國內旅客服務,可以滿足高峰小時進出港旅客1979人。
新航站樓建成後最大的特點是設置了廊橋,可以利用廊橋構型布置近機位。整個航站樓共設置了19個近機位,由18座廊橋連接,乘客上下飛機將不用再乘坐擺渡車,並在一層與二層之間設置的到港夾層,與登機橋相連接。近機位到達旅客通過連接夾層的登機橋抵達航站樓夾層,通過扶梯及樓梯電梯進入一層的到港大廳和行李提取廳提取行李後離開航站樓。需要中轉的旅客到達夾層後可在此辦理中轉手續,通過安檢後乘扶梯及樓梯電梯進入二層的候機指廊候機。這不僅方便了旅客登機或中轉,也實現進出港旅客分流,確保了機場的運行順暢和管理便利。
開通國際貨運業務
航班增加、折扣加大均將實現
到2020年,荷花機場國際貨郵年吞吐量將達到1.93噸,但目前機場內並沒有貨運站,這在很大程度上無法跟上形勢需要。在本期綜合性改擴建工程中,將修建新的貨運站,並開通國際貨運業務,滿足各方需求。
隨著新航站樓的投入使用,張家界荷花機場的保障功能將大大提升,機場形象得到改觀,這些都將滿足航空公司對機場運行的期待。伴隨著航線增加而來的,是機票折扣力度也將加大,不僅帶動機場人氣,也為旅客帶來更大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