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後,中國一片歡呼,日本士兵又是什麼反應?

2020-12-18 饕餮三餐

前言

談及日本,國人最深的記憶便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對國人施以暴行,日本的侵華戰爭使數以百萬國人死亡,眾多家庭失去親人,家破人亡,而當聽到日本投降消息時,國人振奮不已,市民紛紛湧上街頭,揮舞著國旗,舉行規模盛大的勝利遊行,國人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那麼日本士兵聽到「日本投降」反應又是如何?

一、 侵華戰爭

甲午戰後日軍從我國獲取巨大利益,便窺伺我國,伺機挑起戰火,謀取利益,幾年間多次殺害我國無辜民眾,搶奪各類管理權,直至九一八事變爆發,向我國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並採用以華治華的手段,扶植傀儡漢奸,分裂我國,使我國反侵略戰爭進行艱難緩慢。七七事變後日軍全面侵華,大量裝備精良,武器先進的日軍湧入我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面對日軍強大攻勢,我國艱難反抗,但最終在全國軍民努力下,將日本趕出我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二、日本投降反應

日本作為島國人口有限,二戰期間作為法西斯國家,日本傾盡國力發動侵略戰爭,最後因國立崩潰,戰力不足投降,而戰爭後期,面對強大蘇軍,日本士兵已無戰力,當日軍士兵聽到蘇軍即將發動總攻時,軍營內亂作一團,得知日本投降時,卻鬆了一口氣,無戰敗感。據將士回憶,戰爭期間,士兵從未回國,對戰爭滿是厭惡。投降不久,恐懼感向日本軍人襲來,營地內發生眾多士兵揮刀砍傷軍官的事件,在為鬧大之時便被押到戰俘營,接受管制。

結語

日本侵華站爭雖已經幾十年,但中華兒女仍無法忘記,這段充滿鮮血與傷痛的記憶。日本在我國所犯罪行永遠無法磨滅,即便日本已經受到懲罰。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手握百萬大軍的岡村寧次的第一反應,4字形容
    但是當他們宣布投降的時候,中國人民舉國歡呼,日本人這個時候是什麼心情呢?尤其是他們的高級指揮官是什麼樣的心情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野心越來越大,試圖將整個中國和東南亞納入自己的囊中。但作為一個小島國,資源非常貧乏,發動戰爭攫取資源,然後支持戰爭。雖然計劃是美好的,但它的實施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美好。在中國拖入此戰役中,卻從未徹底的吞併中國區域。
  • 二戰日本投降後,士兵回國遭到「冷暴力」,聲稱還不如死在戰場
    日本這個國家在歷史上也曾遭受過西方列強的殖民統治,但是日本內部的反應比較快,不僅推行了明治維新,同時還迅速完成了工業改革,短時間內崛起,將殖民者趕了出去,成為了列強國家之一。此後的時間之中日本選擇了和其他列強國家不同的道路,不僅僅只滿足於殖民統治,更多的是想要對外進行擴張,於是日本在佔領了朝鮮半島,選擇了對中國出手,發動了侵華戰爭,試圖將當時內部動蕩的中國給收入囊中。雖然日本當時的軍事實力確實比中國要強上不少,但是隨著中國人民內心不屈的意志不斷覺醒,最終在二戰時期將日本拖在中國戰場上長達十四年之久,並且中國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歡欣鼓舞。
  • 「大日本帝國」的末日;投降的日本士兵;美軍佔領下的廢墟衝繩
    圖中正在搜索行進的是美軍第25師的士兵們,他們的身旁有一名倒斃在樹木上的日軍士兵。被炸彈炸裂的樹木和無人問津的屍體正訴說著最真實的戰爭。此時的歐洲戰場即將以德國的投降而宣告結束,而軸心國三巨頭之一的日軍卻依舊瘋狂的抵抗,「大日本帝國」的喪鐘已然敲響。圖片拍攝於1945年4月5日的硫磺島,圖中是向美軍繳械投降的日本士兵,20名投降日軍士兵已經在巖洞裡躲藏了好幾天。
  • 1945:投降後的日本社會民情生活老照片
    兩顆原子彈投下後,這個二戰魔鬼日本估計實在扛不住了,於是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 投降後的日本滿目蒼夷、一片廢墟,人們缺衣少食,自1863年明治維新改革積累起來的國力消耗殆盡。
  • 1945年日本投降,被遣送回國的日本士兵,結局有多慘?
    1945年8月6日,美軍向日本投擲了原子彈。一剎那,廣島變成了一片火海。二十萬軍民被死去。很快,日本政府就封鎖了消息。他們隱瞞真相,天皇更是出面寬慰。通過廣播,他號召國民勇敢起來。日本人冥頑不寧,美國人不再客氣。幾天後,第二顆原子彈被投擲到了長崎。
  • 日本投降後400名日本鬼子仍在中國屠了兩個村子只有5名倖存者
    全世界這麼多國家,要說中國人最仇恨的國家肯定非日本莫屬了,日本人曾在中國領土上橫行作惡多年,他們強搶民女、殘殺我中華同胞,令人髮指的是他們還拿我們的同胞做活體實驗,就是這樣一個惡貫滿盈的國家,在中國人民齊心協力作戰下終於將小日本從中國的領土上趕了出去,可是有很多少人不知道,在日本投降後並沒有將所有部隊撤出去,甚至在日本投降一個月後
  • 二戰日本戰敗投降後幾百萬日本軍人,後來都去做了些什麼?
    抗日戰爭對於中華人民來說是一段不能抹去的灰暗歷史,在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裡,中國軍民費盡千辛萬苦才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日本軍隊的鐵騎在踏上中國土地的同時,他們的刺刀也對中國百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
  • 日本投降,中國的文案中通篇不見戰俘字樣,而用了很文雅的名字!
    從1931年的918事變到抗日戰爭勝利整整用了14年的時間,這14年來,中國的百姓飽受戰爭之苦,家破人亡,甚至很多人從老到小一家被滅口。是無數的英雄先烈們用血肉之軀高舉勝利的旗幟,所以日本投降的這一天舉國歡慶。
  • 日本投降後,一日本士兵躲在菲律賓拒不投降,堅持戰鬥29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終於宣布日本投降。隨後,在當時參戰的日本軍人當中,有的被遣送回到日本,有的則成了戰俘。當然,也有人選擇拒不投降,最後被槍殺或者"流浪叢林"幾十年之久……小野田寬郎就是這樣一名軍人,他參與過二戰,在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投降之後,原本他應該與其他的日本軍人一樣立即投降、放棄武力對抗。
  • 1945年日本投降,被遣送回國的士兵,下場如何?比囚禁他們還要慘
    就連日本國境內,也有不少的國民鬆了一口氣,因為戰爭,日本的百姓也是苦難連連。但唯一心中五味雜陳的,就是被天皇派遣到中國戰場的日本士兵們。 為了所謂的「大東亞聖戰」,他們別離故土,與親人相離,前往陌生的中國。在聽到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之後,一部分士兵不信,依舊負隅頑抗。但終究還是被我方剿滅。 一部分士兵覺得自己內心的信仰崩塌,當即切腹自盡。當然,這些都是小股的士兵。在8月21日,日本天皇的代表重光葵前往中國,見到了中方代表。
  • 日本投降前一夜,數千日軍士兵衝進日本皇宮,場景就像屠宰場
    1944年8月14日晚,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前一天晚上。東京市爆發了騷亂。數千名日本士兵直接包圍了皇宮,然後衝了進去。原來,一些日本軍方已經知道天皇會宣布投降。他們不願意承認日本戰敗的事實,想用武力控制局勢,迫使天皇繼續戰鬥。這群日本人瘋了。為了戰鬥,他們毫不猶豫地挑戰皇帝的權威。
  • 日本投降後,日本國內慘成什麼樣子?巧克力可換愛情,遍地混血兒
    隨著日本的投降,也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結束,然而對各國來說,最為關鍵的便是戰後重建工作,這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任務。可對於戰敗國日本來說,戰後重建並非首要任務,而是如何應付駐紮在日本的美軍,以及如何解決國內困境。曾經趾高氣揚、手段殘忍、毫無人性的日軍,在戰敗後又會面臨著怎樣的境地?
  • 在宣布投降的前一晚,日本天皇在幹什麼?兵變又是如何鎮壓的?
    早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人們就知道日本投降只是時間問題。相對於被日本民族侵略國家的歡呼,日本國內則是一片混亂,東京處於陰謀、暴亂、屠殺和叛亂之中,這是軍國主義分子拒絕相信日本會在不久後投降的現實,因為做的垂死掙扎。在日本投降前一晚,日本天皇故意洩露記錄了投降的聲明,從而使軍隊中的激進派憤怒。
  • 日本投降後,近十萬日本女人留在中國東北,後來她們去了哪裡?
    日本投降後,之前作惡多端的士兵,他們過著落魄可悲的生活,那麼之前活躍在大後方的日本女人呢? 日本投降後,近10日本女人留在中國東北,後來她們去了哪裡?
  • 1945,難忘的武漢之夏——日本在漢投降始末
    最後通牒:新四軍第五師的反攻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最後一戰》兩天後,李先念所部向侵鄂日軍發出繳械通牒。此時,我軍已對武漢形成包圍之勢。 8月29日,記者在湖北省檔案館查到一份珍貴的史料——「中國解放區鄂豫皖軍區暨新四軍第五師對日本駐軍通牒」。
  • 日本宣布投降後,在中國留下來的日本女人,她們最後去了哪裡?
    日軍的行為激怒了當時的中國民眾,雖然有部分人想要妥協,但大量的有志、有為青年站了出來抵抗日軍的侵襲,也正是因為這群有志、有為青年我們才能打贏那場戰爭。雖然日軍在1945年籤訂了投降協議,但是戰爭所遺留的問題卻還有待解決,畢竟一場戰爭不是籤一下和平協議就可以解決的。當時需要處理的有戰後賠償、戰俘歸還、戰犯處決……一系列有待解決的問題。
  • 二戰結束後,澳大利亞拒絕日本投降,將17萬日本戰俘全部處死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這個公告主要討論如何戰勝日本以及二戰結束後如何處置日本的問題。其中,公告中對日本投降後的戰俘處置問題進行了說明,規定日本戰俘「完全解除武裝之後,允許他們回國」。
  • 日本投降後的惡行,村莊被400名日軍屠村,之後日軍被全部殲滅!
    抗日戰爭讓中國人看清了日本的真正面目,不過邪惡終究是戰勝不了正義的,最終這場戰爭以日本無條件投降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戰爭是結束了但是日本人的惡行真的也結束了嗎?不,並沒有,日本當年戰敗投降一個月之後並沒有立刻從中國離開,在我國東北地區還有一些殘存的勢力,而當時的很多日本士兵都被教育要「效忠天皇」,戰爭的失敗讓他們非常的不甘心,所以就連離開他們也不是心甘情願的,臨走之前還對我們中國的老百姓下了一次狠手。
  • 日本戰敗投降後,該國拒絕接受日軍投降,17萬戰俘全部被殺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對各個國家的戰俘實施了慘無人道的手段,列如毒氣試驗,烈日下的暴走,對老弱婦孺的屠殺等等。在二戰結束後各個國家處死了少數罪行累累的戰犯後,依據公約不得不將戰俘送回他們原本的國家。而有一個國家因在二戰時期受到日軍殘忍的屠戮,將日軍17萬戰俘全部處死,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
  • 塞班島戰役:最後投降的日本士兵,僅帶領200人卻堅守512天
    美國一怒之下加入二戰,發起了太平洋戰爭,起初美軍被打的沮喪不已,但日本人得意並沒多久,戰場上接連受挫,被美國人按在地上摩擦。眾所周知,日本人的野蠻無賴行為令人唾棄,但有這麼一位日本人,他卻令美國人對其敬佩有加,二戰結束後還為他寫書拍電影,他就是大場榮。大場榮出生在日本,是家中的長子,後來當了教師,還娶妻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