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封國」一月,感謝中國幫它迎來重要拐點,不能靠群體免疫

2020-12-20 網易新聞

根據義大利民事保護部門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當地時間4月10日18時,義大利現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98273例,死亡18849例,治癒30455例,累計確診病例147577例,較4月9日18時新增確診3951例,新增570例死亡病例。

為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義大利3月10日起進入全國「封城」狀態,並從3月12日起關閉全國除食品店和藥店以外的所有商鋪,從3月21日起關閉所有公園和其他公共場所。義大利總理孔特4月1日宣布,將「封城」措施的結束時間由4月3日推遲至4月13日。

義大利新增確診病例、新增死亡病例都出現放緩趨勢。據義大利媒體報導,目前,義大利政府正在考慮自復活節後進入第二階段,一定程度上放鬆管控。

有人說,「基於疫情防控及檢測力度不斷提升,多位權威醫學專家判斷,西班牙、義大利、德國已近疫情拐點,美國和英國可能分別在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出現疫情拐點」。前一段時間市場對疫情嚴重性的過度擔憂,部分歸因於各大學疫情預測模型的「不靠譜」,現在回頭看,預測美國要死亡210萬人的預測,還有多少人相信?

復活節和復活節周一皮埃蒙特大區所有超市將要關門,期間違規出行最高罰款500歐!

復活節4月12日馬上就要來臨了,今年的復活節和往年不一樣,因為疫情大家還是只能在家裡蹲,不能出去浪了!真是可惜了如此美好的天氣,不過為了早日結束疫情這點犧牲還是值得的!

2020年4月12日星期日義大利將慶祝復活節。當日,在米蘭市政府,米蘭大教堂的邀請下,義大利著名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將進行一場個人音樂會,全球在線直播,向義大利及全世界傳遞愛,療愈,希望的訊息。

義大利遭遇疫情嚴重衝擊之後歐盟消失,求援俄羅斯之後普京派出醫療隊幫義大利抗疫,卻被懷疑是別有用心。對此,義大利總理孔特怒斥:這是對義大利的侮辱,這也是對普京的侮辱。今日俄羅斯4月9日報導,義大利總理孔特稱,任何認為俄羅斯向義大利提供冠狀病毒援助是別有用心的說法都是「對義大利政府的侮辱」,並警告稱,這種流行病對歐盟構成了生死存亡的威脅。

4月10日下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義大利巴裡大型綜合醫療機構舉行疫情防控遠程視頻防疫經驗交流會。「我想請教一下中國的同行,重症患者使用有創通氣的標準是什麼?」在屏幕的對面,巴裡大型綜合醫療機構新冠肺炎重症監護負責人薩爾瓦託·格拉索直接操起了義大利式英語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專家請教。

英國路透社10日報導稱,歐盟各國財長9日就疫情下紓困方案達成協議,即向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的成員國提供5000億歐元援助。但與此同時,如何為即將陷入嚴重衰退的歐元區提供資金以實現經濟復甦仍懸而未決。

布魯薩費羅在發布會上還透露,疫情最為嚴重的倫巴第大區,狀況也呈現出「積極跡象」;在義大利南部大區,新增確診數字也得以控制,正在下降。另據統計,義大利目前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平均年齡約為80歲,大部分為男性患者且有多種既往疾病。

人類會以疫苗接種和群體免疫應對新冠病毒,但真正的風險在於該病毒可能會基因突變。另外,由於人們對地球環境的破壞可能會導致新的病毒不斷出現。另一方面,新的突變病毒的出現周期越來越短,這必須確保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定義通用且更嚴格的幹預方案,並更有效地建立警報渠道。

義大利經濟發展部部長甚至表示,需要為結束封鎖做準備了;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有所減緩。

因此,義大利政府的一個合理假設是,從5月4日開始逐步放鬆封鎖,開放學校和工廠,爭取在5月底前恢復正常。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醫院、銀行、商店等場所保持距離、使用口罩等做法也可能繼續下去。

這是義大利疫情爆發7周後,孔特第一次接受英國媒體採訪。當被主持人問及,這次新冠疫情是否讓義大利對歐盟感到失望時,孔特說,「這對歐洲的存在和歐洲的歷史都是巨大的挑戰,我們不僅在書寫經濟,更是在書寫歷史。這一項重大的歷史任命,我們無法避免,我和其他歐洲領導人都需要迎接這一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可能再封四周!歐洲各國何時到拐點?
    現在,筆者向眾位介紹本人如何觀察到的一個重要關節點:義大利的第一個峰值或稱拐點很可能已經抵達。而整個歐洲,包括法國則尚未。 至關重要的兩個拐點先來解釋一下,一場疫情(新冠疫情同理)通常會出現的兩個重要峰值或稱拐點的定義。
  • 英國封城的無奈,群體免疫被徹底打臉,最初的擔心成為現實
    導讀:英國突然宣布的封城的無奈,是群體免疫這個偽科學辦法被徹底打臉,最初的擔心還是成為了現實!就在大家還在欣喜新冠疫苗正在全面向人類走來之時,英國一則消息又重重地打擊了人們的信心,是的,英國宣布封城了,英國宣布因為新冠病毒出現了傳染性更高的變種,英國不得不宣布將倫敦封城,在英國宣布城之夜便出現巨大的混亂,多國停飛英國、物流停滯、倫敦進入第四級「封城」管制、大量民眾外逃。英國民眾的心態是:第三輪封城「氛圍有點讓人絕望」。
  • 全球51萬美國佔7.5萬,義大利將超中國,歐洲拐點什麼時候...
    那就是當時人人念叨的中國整體疫情的拐點的位置。現在新冠疫情的重心已經轉移到西方。本人繼續用同樣辦法觀察西方疫情。現在,筆者向眾位介紹本人如何觀察到的一個重要關節點:義大利的第一個峰值或稱拐點很可能已經抵達。而整個歐洲,包括法國則尚未。
  • 鍾南山:新冠肺炎不能靠集體免疫解決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陳驥旻攝  鍾南山院士首先強調,新冠肺炎是一個全新的病毒,具有很高的傳染性。它的傳播係數達到3,比2003年的SARS和2012年的MERS都高,還有相對流感而言較高的死亡率。  在與新冠肺炎打交道的2個多月時間裡,鍾南山認為,我們學到了如何對它進行有效的防控,也就是採取強有力的幹預,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以及聯防聯控的措施,使疫情迅速得到了控制。「1月23日武漢封城,2月4日中國疫情到達峰值,之後一直往下走。」他認為接下來不能靠集體免疫來解決問題,「沒有證據顯示該病感染一次就終生免疫。
  • 鍾南山稱群體免疫行不通怎麼回事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
    今天15時,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邀請鍾南山院士與韓國防疫專家李鍾求教授在線交流。鍾南山專門製作了一個題為「抗擊新冠肺炎的中國經驗」的PPT,向韓國朋友介紹中國經驗。中國用強力幹預的手段,四周時間基本控制疫情鍾南山向韓國專家介紹,自從專家組在武漢提出,新冠病毒具有非常明確的人傳人,中央政府很快就採取了行動。通常來說,對於高傳染性疾病的兩個辦法:一是抑制,二是緩解。儘管採用第一種手段會造成明顯的經濟下滑,但中國政府還是堅決採用了抑制的手段。主要是兩種辦法,一是武漢圍堵,二是全國範圍內群防群控。
  • 這個發達國家首都,下個月就「群體免疫」了?
    瑞典駐美國大使:最早下個月我們在首都斯德哥爾摩就能實現「群體免疫」。全球首個實現「群體免疫」的國家將是瑞典?瑞典駐美國大使奧洛普斯多特26日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宣稱,斯德哥爾摩已有30%的人達到「免疫」,5月就可以實現「群體免疫」。此前一天世衛組織剛宣布沒有證據表明新冠肺炎治癒者可「免疫」,瑞典人真的能實現「群體免疫」嗎?
  • 「群體免疫」,英劇《是,大臣》的魔幻現實主義!
    一個只是剛剛宣布的所謂「群體免疫」,都沒有實施,根本沒有經歷治療過程的分析觀察,也沒有看到治療結果的科學報告,憑什麼就知道「群體免疫」這麼厲害?英國這個所謂的「群體免疫」到底是個什麼新鮮的抗疫新式療法呢?2、關於到底什麼是「群體免疫」。
  • 倫敦或將封城,但英國仍保留「群體免疫」邏輯,以圖避免疫情二次暴發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嚴峻的形勢迫使英國政府準備出臺應對新冠病毒的緊急法案,為此倫敦預計未來幾天內將封城。倫敦是英國病毒傳播速度最快、形勢最嚴峻的城市,因此也將成為第一個落實新冠緊急法案的城市。預計具體措施將包括:強制關閉餐館、酒吧、酒館和電影院,並限制公共運輸工具的使用等。儘管如此,這在程度上要比中國武漢的封城措施寬鬆。
  • 義大利喜迎拐點,世界盃冠軍成員卻犀利批評:跟中國比我們差很遠
    北京時間4月15日,目前人們都普遍認為,歐洲第一重災區義大利已經迎來了拐點,死亡人數和患病人數都在逐漸的下降當中。根據目前最新的數據來看,義大利在昨天24小時單日新增患病人數為2972人,是一個月以來的新低點,創下了30天來最低的紀錄,死亡病例則是602人。表面上看起來,義大利人已經迎來了拐點,但是還不能掉以輕心,在中國有過長期執教的世界盃冠軍團隊成員裡皮的醫療助手卡斯特拉齊,就對此向義大利人公開發出了警告。
  • 諾獎得主稱義大利及紐約疫情正放緩或迎拐點,曾準確預測中國感染和...
    排在第二位的義大利累計確診人數超10萬,單日新增4千,其中倫巴第大區是義大利疫情最嚴重的的地方。隨著中國疫情逐漸好轉,義大利和紐約則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這兩大地區何時迎來拐點成為全球疫情的風向標。早在今年2月底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萊維特教授就準確預測了中國新冠感染人數以及死亡人數,當時他稱中國新增確診人數已達峰值,並預測中國將會有3,250人死於新冠病毒,80,000人被感染。截至到3月31日,中國累計確診人數為82545,死亡人數為3006,萊維特教授的預測數據與真實數據非常接近。
  • 全球首個群體免疫地區出現?義大利貝加莫57%人口有新冠抗體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義大利北部疫情重災區的貝加莫市,逾半居民檢測後發現具有冠病抗體,這一水平已接近群體免疫。調查樣本顯示,共有9965名貝加莫市居民在4月23日到6月3日之間進行檢測,結果有57%具有抗體,這表示他們曾接觸過病毒。
  • 57%人口有新冠抗體 義大利出現首個群體免疫地區
    來源:一財網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大區是該國新冠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近期一項針對倫巴第大區貝加莫市(Bergamo)的居民抗體檢測結果顯示,有近六成被檢測者體內產生了新冠抗體,這一水平接近群體免疫。一般而言,當人群中的感染水平達到60%就能被視為具有群體免疫。貝加莫超過半數人抗體陽性「如果數據可靠的話,那麼倫巴第大區可能正在接近實現群體免疫,但我們仍需要進一步的信息來驗證。」
  • 全國封城下的義大利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石認為,義大利人具有悠久的社交文化傳統習俗,人們熱衷於在酒吧、飯店等地聚會交友,也熱愛馬拉松、足球等群體性體育運動,這些習俗加大了疫情防控的難度。此外,在歐洲人看來,只有當某人生病了才需要戴口罩,健康人則不需要戴口罩。在這一觀念的影響下,義大利人一直都沒有將「戴口罩」作為重要的防控措施。
  • 被封國的義大利人,寫了封英語公開信,心酸!海外已瘋轉
    文章來源:侃英語義大利新冠疫情繼續惡化,確診病例已過萬。對於人口只有6000萬的義大利而言,這個比例確實很嚇人。義大利政府宣布從3月10日開始「封國」(national lockdown),義大利總理孔特要求國民待在家裡不要出門。
  • 英國要用60%人口感染換取群體免疫,女王怕了怕了西狩溫莎
    英國期望60%人感染 這樣嚴峻的形勢下,3月13日凌晨,英國丟出了重磅的疫情應對舉措: 有意讓儘可能多的英國民眾感染新冠肺炎,以期獲得群體免疫
  • 義大利疫情已到拐點 是否能「鬆口氣」了?
    3月31日(周二),義大利「封國」第21天,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終於出現明顯拐點。與之相關的歐洲市場連續兩日收高。31日,英國富時100法國CAC40德國DAX分別收漲1.95%、0.40%、1.22%。「4053與837」,這是當天義大利公布的24小時(累計)確診病例與死亡新增數。
  • 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聞玉梅:長則一月短則一二十天或現拐點
    病毒出現拐點的標誌是什麼?1月30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表示,疑似感染的下降,接著發病人群下降是拐點的標誌,群體經過感染會產生免疫,所有的感染都會產生下降的時間。一方面是群體免疫力提升,另一方面是採取幹涉,如果有疫苗能加快促進,同時早發現早隔離,這個普通的措施,可以保障拐點的出現。兩個潛伏期如果過了,發病和檢測人數應該會顯著下降。
  • 英國的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佛系免疫?
    大家好學習使人進步,我是log宇,今天聊一聊英國的群體免疫。前幾天,英國首相詹森說,英國決定讓大約60%--70%的英國人口接觸病毒,可以犧牲50萬人,也叫佛系抗疫,以獲得群體免疫。根據英國的醫學顧問瓦蘭斯說群體免疫就是足夠多的人對一種疾病免疫時,他們就為其他一些易感染人群提供了保護。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動物有抵抗力,就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流行。而且他會縮短傳染病的整體時間,減少疾病對生產力的影響時間。這個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不少爭議。
  • 白宮「擁抱」群體免疫宣言,美國距離群體免疫還有多遠?
    宣言中提出,任由新冠病毒在低風險的年輕群體中傳播,同時加強保護年長者和弱勢群體,以達到所謂的「群體免疫」效應而不需要依賴疫苗。為了在達到群體免疫的同時平衡風險與收益,最體恤民情的做法是允許死亡風險最低的群體繼續正常生活,通過自然感染來建立對病毒的免疫,同時加強對高風險群體的保護。我們稱之為『重點保護』。」 這份請願書出自美國經濟研究所,由英美高校的頂尖流行病學家起草,獲得了來自全球9000多位專家的籤名,但多數專家未公開姓名。
  • 東京日新增感染人數大幅回落,日本式「群體免疫」終於見到曙光?
    2「群體免疫」並非放任自流關鍵在於R0當新冠肺炎在中國剛開始蔓延時,中國對待疫情的態度一直都是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反應速度之快,控制效率之高。同理,群體免疫也是如此。北海道知事是最早意識到病毒蔓延的可怕事態,因此先於首相發布了地區性的緊急事態宣言群體免疫的基礎在於,面對的得是傳染性疾病,如果病毒不存在傳染性,群體免疫就完全起不了作用,顯然現在新冠肺炎就屬於這種範疇。群體免疫中最重要的兩個參數就是基本傳染數(R0)以及達成群體免疫需要達到的閾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