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公務員考試時政熱點:長江中遊70%溼地消失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北京人事考試網,時政熱點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人事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華圖諮詢電話:400-010-1568。
北京人事考試網時政熱點頻道第一時間發布每日國內國際時事政治熱點、政策解讀、理論觀察、時事大事記及時事政治熱點匯總等。今天我們關注2016北京公務員考試時政熱點:長江中遊70%溼地消失。
由國家林業局溼地保護管理中心、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共同主辦的長江溼地保護網絡年會近日在重慶市召開。記者獲悉,由於受重開發輕保護的觀念影響,長期對溼地資源的過度利用,該區的溼地面積顯著減少,同時也導致溼地生態環境質量的嚴重退化。目前,長江源頭溼地沼澤、湖泊萎縮鹽化,土地退化、草場沙化嚴重;溼地保護雖然在局部地區成效顯著,但是整體形勢依然嚴峻,長江中遊70%的溼地已經消失。
專家呼籲,探索建立溼地生態補償機制,將溼地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推動建立溼地保護的考核獎懲制度,將溼地面積和溼地保護面積列為各級政府的政績考核指標,落實地方政府溼地保護的主體責任。
全國20%溼地分布於長江經濟帶
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溼地是長江經濟帶的生態命脈,維繫著流域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數據顯示,我國共有溼地5360萬公頃,其中1154萬公頃分布於長江經濟帶,超過全國溼地總面積的20%。
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院長雷光春教授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長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有關機構在對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的1031個保護區及候鳥棲息地的評估顯示,我國的鄱陽湖溼地排名第一,貢獻總分達1056分;排名前10位中,有4個來自長江流域。這充分說明長江流域在全球生態保護中的重要地位。
「長江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長江溼地生態系統是長江經濟帶戰略的核心資本。現如今,長江溼地現狀令人憂心,全流域的整體保護刻不容緩。」雷光春如是說。
保護管理體制不順致生態退化
記者了解到,由於人口密度大、開發強度高等多種原因,長江經濟帶溼地保護面臨溼地面積萎縮、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蓄水調洪能力下降、水汙染嚴重等嚴峻問題。其中在動員全社會力量投身溼地保護的機制方面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目前,長江溼地保護面臨嚴峻問題,究其根源:一是多頭管理、條塊管理。二是溼地沒有應有的法律地位。三是對長江溼地生態系統保護的嚴重性和面臨的新問題沒有認真研究,對長江溼地的演變現狀和未來趨勢沒有清醒的認識,存在一些違背自然規律的做法。」雷光春分析說。
據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陳鳳學介紹,長江源頭的沼澤、湖泊溼地主要受到超載過牧的威脅。長江上遊幹流和主要支流的溼地,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是主要威脅因子。在長江中下遊,工程建設阻隔了江河和湖泊的天然聯繫,溼地水體汙染持續加重。
「總的看,長江流域溼地面積減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樣性下降的問題尤為突出。這既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溼地資源剛性需求增加的客觀原因,也有一些地方長期以來對溼地重開發輕保護的主觀原因。在溼地保護治理上,立法和制度缺失、投入不足、科技支撐薄弱、保護管理能力不強、保護管理體制不順等。」陳鳳學透露。
轄區內所有溼地納入管理範圍
陳鳳學指出,國家林業局始終把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和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著力發揮其對全國的引領示範作用。加強溼地保護,必須把溼地用途管制與可持續利用結合起來,繼續開展溼地保護重點工程建設,實施溼地修復重大工程,對轄區內的溼地資源建立完善的檔案,把所有的溼地納入管理範圍,力爭溼地總量不減少、功能不減退,逐步改善溼地生態狀況;對於溼地不合理利用和過度利用,建立預警制度,及時通報有關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告知溼地資源利用的單位或個人,促使採取對溼地友好型的利用方式。
同時,堅持因地制宜分區施策。在長江源頭,主要採取退牧還溼等措施,穩定和擴大溼地面積。在長江上遊的幹支流,積極參與重大水利工程論證,嚴控工程建設對溼地的破壞。在長江中下遊,打擊侵佔湖泊溼地的行為,開展退田還湖擴大湖泊面積,並實施江湖連通工程,恢復江湖天然聯繫,增強溼地生態功能。陳鳳學說:「流域內各省之間、各市縣之間也要多協調、多溝通,使上下遊、左右岸溼地保護的目標相一致。按區域同步實施溼地保護重點工程,對於流域內聯繫緊密的重要溼地,同步安排項目,同步開展建設,發揮重點工程對溼地保護和生態狀況改善的示範倍增效應。」
雷光春建議,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第一要務,建立現代自然保護區管理模式,通過法制建設、科學管理、可持續融資以及建立保護區、社區、企業、公眾參與管理機制和培養優秀的人才隊伍,將長江溼地保護區建成國際一流的溼地自然保護區,積極爭取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保護地綠色名錄。
(編輯: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