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只在冬天吃火鍋,有些地方長年吃火鍋。而所有火鍋則屬重慶和成都較為出名。吃火鍋,一定要一群人圍著一個鍋爐,吃的是熱氣騰騰、大汗淋漓,如果再配上一些美酒,那美味真是妙不可言!火鍋不僅開胃助消化,還可以排毒、美容養顏,這大概也是重慶、成都美女多的原因吧。當然,正宗重慶火鍋講究鮮、香、麻、辣、醇,一鍋好吃的火鍋,必須有一個正宗的火鍋底料,今天,參謀君為大家更新火鍋底料製作!
香料:草果4g,排草3g,白豆蔻6g,香葉2g,八角6g,桂皮4g,小茴香10g,山奈4g,紅寇4g,丁香2g,砂仁6g,白胡椒2g 。
輔料:牛油1800g,菜籽油200g,印度椒90g,新一代辣椒110g,郫縣豆瓣40g,豆母子30g,姜50g,大蔥60g,蒜50g,醪糟10g,青花椒40g,紅花椒65g,鹽45g,糖20g,酵母鮮回香粉10g,味精10克,I+G 1g,酵母鮮回味粉20g,酵母鮮牛肉增厚膏20g。
1 / 原料處理:將蔥姜蒜剁成碎末備用。
2 / 原料處理:將稱好的辣椒放入熱水中小火煮,待辣椒外觀圓潤飽滿時撈出剁碎備用,用到切成指甲蓋大小,製成餈粑辣椒;郫縣豆瓣、豆母子稍微剁細(不需要太細),香料等切碎成指甲大小,用白酒(沒過香料)浸泡1小時左右;花椒用溫水浸泡半個小時。
3 / 底料炒制:先把菜油燒沸去除腥味,然後加入牛油,溫度加熱到160度左右,溫度降至120度左右。
4 / 底料炒制:待溫度降至120度左右下蔥姜蒜,炒制香氣完全出來,再下餈粑辣椒、郫縣豆瓣,100度左右炒制40分鐘左右,炒制辣椒顏色稍微有點發暗。
5 / 底料炒制:下浸泡後的香辛料,剁碎的豆母子,連同浸泡的水一起倒入,低溫100度左右炒制20分鐘,下浸泡的花椒,低溫炒制10分鐘左右,炒勻。
6 / 底料炒制:溫度調到低於100度,下稱量好的各種調味料(最好提前用少量水劃開),使調味料完全融化在底料中保溫, 整個過程需持續攪拌,防止沾底糊鍋。
7 / 分裝成型:按料和油比例約為1:3進行分裝,低溫下成型。
8 / 涮火鍋:先熬骨湯:骨頭和水的比例為1:6-8,大火熬製2-3個小時,出鍋前半個小時加入0.15%的酵母鮮靚湯煲,適量的鹽,雞精即為底湯;1斤火鍋底料(料和油一起),加2-2.5斤熬好的骨湯,再根據個人口味加適量的花椒、辣椒、大蔥,小火熬煮20-30分鐘左右即可涮菜。
1 / 根據個人口味適當調整調味料用量,火鍋店在炒制時可以不加鹽、糖、味精等這些調味料,直接加到湯底裡。
2 / 在火鍋底料的炒制過程中一定要用小火,這樣一是可避免將原料炒煳,二是可使原料內部的香味和色素等充分滲出。炒制過程中還要用手勺或鍋鏟不停地翻動,以使原料受熱均勻並避免粘鍋,最好用鍋底厚點鍋。
3 / 火鍋底料大批量的炒制方法和小批量的炒制方法有一定差異。小批量的炒制時,溫度一定要低,時間也要比大批量炒制時間短,同時還要適當地縮短香料的炒制時間,香料下鍋後以炒出香味為度,大批量炒制時溫度可高制120度左右,但時間不宜過長,儘量低溫長時間,這樣辣椒的顏色,香料的香味可以充分炒出又不至於炒糊。
4 / 花椒含有大量的揮髮油成分,因其麻味和香味受熱後很容易揮發掉,所以花椒應在最後下入油鍋中,且不宜久炒,以炒勻為度。
5 / 基礎底料的色澤以棕紅色為最佳,若色過深(呈黑紅色),則可能是因火力過猛,或鏟動不均勻而粘鍋焦煳造成的,其味略發苦;色過淺(呈黃紅色)則是炒制時間不夠(辣椒的紅色素沒有充分溶入油脂中),其味燥而不香。
6 / 炒好的基礎底料建議放置1~2天再用,這樣色澤、辣味和香味都可充分溶出來,口感更加好些。
7 / 很多粉絲以為酵母鮮回味粉、酵母鮮牛肉增厚膏、酵母鮮回香粉是添加劑,參謀君再次強調,此為以YE(酵母抽提物)為基料的酵母調味料,GB2760定義YE為食品配料,健康安全!
「愛餐謀」』致力打造以酵母抽提物(YE)為基礎調味料的健康、安全、合規、簡便的餐飲技術交流平臺。「愛餐謀」推薦配方都是基於酵母抽提物這種安全食品原料,來源於食用酵母,按國標分類屬於食品配料,符合健康、安全的消費需求,配方更友好。酵母抽提物回味粉\KA66\KA88\KA99有很強的去腥功能,可以省去使用很多掩蓋腥的香辛料、料酒及香精,而且不影響食物的本味;風味型酵母抽提物TC01\TP01\TB01\回味露是YE和肉類的熱反應產品,能提供鮮美味和雞、豬、牛肉特徵風味;老滷膏成分是YE和各種合理配比的香辛料,還能提供醬香味和醬色;回香粉很好保持肉類本身有別於肉味香精的自然逼真的香味。這些原料的組合可大大簡化配方,而且操作更簡便,方便標準化操作。
覺得還不錯?記得 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