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基礎數據:
F1美國大獎賽 | |
---|---|
賽道名稱: | 美洲賽道(Circuit of The Americas),也稱為奧斯汀賽道 |
首次比賽時間: | 2012 |
比賽圈數: | 56 |
單圈長度: | 5.513 km |
比賽總裡程: | 308.405 km |
圈速紀錄: | 1:39.347(維特爾,2012年) |
註:以上數據截止至2013賽季結束 |
賽道簡介:
自從2007年之後,F1大獎賽重新回到美國比賽。奧斯汀賽道位於德克薩斯州,是專門為承辦F1比賽而建造的,單圈長度為5.513公裡,車手們將在這裡完成56圈的比賽,比賽總裡程約為308.405公裡。
F1美國大獎賽歷屆成績:
年份 | 地點 | 杆位 | 冠軍 |
---|---|---|---|
2013 | 奧斯汀 | 維特爾(紅牛) | 維特爾(紅牛) |
2012 | 奧斯汀 | 維特爾(紅牛) | 漢密爾頓(邁凱倫) |
2007 | 印第安納波利斯 | 漢密爾頓(邁凱倫) | 漢密爾頓(邁凱倫) |
2006 | 印第安納波利斯 | 麥可-舒馬赫(法拉利) | 麥可-舒馬赫(法拉利) |
2005 | 印第安納波利斯 | 特魯利(豐田) | 麥可-舒馬赫(法拉利) |
2004 | 印第安納波利斯 | 巴裡切羅(法拉利) | 麥可-舒馬赫(法拉利) |
2003 | 印第安納波利斯 | 萊科寧(邁凱倫) | 麥可-舒馬赫(法拉利) |
2002 | 印第安納波利斯 | 麥可-舒馬赫(法拉利) | 巴裡切羅(法拉利) |
2001 | 印第安納波利斯 | 麥可-舒馬赫(法拉利) | 哈基寧(邁凱倫) |
2000 | 印第安納波利斯 | 麥可-舒馬赫(法拉利) | 麥可-舒馬赫(法拉利) |
1991 | 鳳凰城 | 埃爾頓-塞納(邁凱倫) | 埃爾頓-塞納(邁凱倫) |
1990 | 鳳凰城 | 博格(邁凱倫) | 埃爾頓-塞納(邁凱倫) |
1989 | 鳳凰城 | 埃爾頓-塞納(邁凱倫) | 普羅斯特(邁凱倫) |
1988 | 底特律 | 埃爾頓-塞納(邁凱倫) | 埃爾頓-塞納(邁凱倫) |
1987 | 底特律 | 曼塞爾(威廉士) | 埃爾頓-塞納(蓮花) |
1986 | 底特律 | 埃爾頓-塞納(蓮花) | 埃爾頓-塞納(蓮花) |
1985 | 底特律 | 埃爾頓-塞納(蓮花) | 科科-羅斯伯格(威廉士) |
1984 | 達拉斯 | 曼塞爾(蓮花) | 科科-羅斯伯格(威廉士) |
1975 | 沃特金斯-格倫 | 尼基-勞達(法拉利) | 尼基-勞達(法拉利) |
1974 | 沃特金斯-格倫 | 雷特曼(布拉伯漢姆) | 雷特曼(布拉伯漢姆) |
1973 | 沃特金斯-格倫 | 皮特森(蓮花) | 皮特森(蓮花) |
1972 | 沃特金斯-格倫 | 斯圖爾特(特利爾) | 斯圖爾特(特利爾) |
1971 | 沃特金斯-格倫 | 斯圖爾特(特利爾) | 塞爾維(特利爾) |
1970 | 沃特金斯-格倫 | 艾克斯(法拉利) | 費迪帕爾蒂(蓮花) |
1969 | 沃特金斯-格倫 | 林特(蓮花) | 林特(蓮花) |
1968 | 沃特金斯-格倫 | 安德萊蒂(蓮花) | 斯圖爾特(馬特拉) |
1967 | 沃特金斯-格倫 | 格拉漢姆-希爾(蓮花) | 吉姆-克拉克(蓮花) |
1966 | 沃特金斯-格倫 | 布拉伯漢姆(布拉伯漢姆) | 吉姆-克拉克(蓮花) |
1965 | 沃特金斯-格倫 | 格拉漢姆-希爾(BRM) | 格拉漢姆-希爾(BRM) |
1964 | 沃特金斯-格倫 | 吉姆-克拉克(蓮花) | 格拉漢姆-希爾(BRM) |
1963 | 沃特金斯-格倫 | 格拉漢姆-希爾(BRM) | 格拉漢姆-希爾(BRM) |
1962 | 沃特金斯-格倫 | 吉姆-克拉克(蓮花) | 吉姆-克拉克(蓮花) |
1961 | 沃特金斯-格倫 | 布拉伯漢姆(固鉑) | 愛爾蘭(蓮花) |
1960 | 河濱市 | 莫斯(蓮花) | 莫斯(蓮花) |
1959 | 賽百靈 | 莫斯(固鉑) | 邁凱倫(固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