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尼康全畫幅微單發布在即,論壇裡的討論越發熱烈,但看的越多,心中相應有越多困惑:尼康毅然決然開發新卡口,它的好處在哪裡,舊有的鏡頭該何去何從?微單作為一個我從未接觸過的嶄新系統,應該選擇哪個品牌購入,又如何選擇新鏡頭?它的速度、畫質、穩定性和鏡頭支持真的明顯勝過單反,適合所有需求的用戶使用嗎?實際拍攝中,又有哪些技巧可以幫助我更好地使用微單?
帶著這些疑問,我找到蜂鳥微課堂部的三位老師,一場虛心的請教仿佛春風化雨般澆除心中塊壘,令我打消了小體積就是不專業的成見,對微單系統也有了比較基礎的了解。現將對話整理成文,不僅解答攝友們長久以來的困惑,也是為微單發展的進程做小小的推動:
記者:尼康全畫幅微單將採用新的Z-mount,老的F卡口,或者說我以前的鏡頭怎麼辦?微單要怎麼選購鏡頭呢?
大石:老的f卡口後組鏡片尺寸太小一直在影響著尼康鏡頭的光路設計,尼康藉助全幅微單換卡口是非常明智之舉,尼康在之前的採訪中透露了在研發鏡頭的適配器,說白了就是轉接環,所以理論上尼康會推出自家F卡口的轉接環,以便轉接目前在售的單反鏡頭,所以尼康老用戶們不用擔心,至於新的微單選購鏡頭方面,原生的Z卡口鏡頭在初期一定是沒有多少選擇的,所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焦段去購買就可以了,沒有的焦段可以轉接使用單反鏡頭。
老納:我等佳能用戶豈不是根本沒有這樣的煩惱?(笑)
課代表-寶寶:我猜尼康會出轉接環來適配老卡口,畢竟這麼龐大的單反鏡頭群不會輕易的放棄掉。新微單新卡口,在初期的鏡頭群肯定是很少的,而且價格應該不便宜,所以能轉接的鏡頭就轉接,想嘗鮮的可以根據自己喜愛的焦段去買原生Z口。
尼康全畫幅微單轉接長焦鏡頭
記者:我是一個經常出門旅遊的微單用戶,最近感覺套機鏡頭不能滿足需要,但對於第二支鏡頭選購一直拿不定主意,想聽聽老師們的建議。
大石:您這個問題範圍實在有點大,經常旅遊的話那麼拍攝題材是人文?建築?風光?人像?不用題材適應的鏡頭不同,如果你都想拍那就不要在意畫質,大變焦鏡頭即可,如果想在意畫質又都想拍,可以考慮24-70mm f/2.8,雖然既不廣也不長,不過這些題材還都能掛個邊,當然如果對人像需求少,24-105mm f/4也是很不錯的,如果你是一個人像拍攝居多,又對輕便有非常高要求的人,那麼一顆35mm大光圈定焦鏡頭是很好的選擇。
老納:請問您第一支微單鏡頭是什麼焦段?
課代表-寶寶:不知您第一個鏡頭焦段和相機的畫幅是什麼,也不是很了解您的預算,寶寶旅遊時喜歡帶一隻長焦和一隻廣角,拍風光和人像都足夠使用。對於選擇鏡頭這種事情,您只要確定好了想買的焦段,就在您預算裡買最貴的一定沒錯。
單反時代旅行攝影的配置
記者:如果學生黨預算有限,是買同價位的單反還是微單?
大石:我的建議是不管微單還是單反哪個預算夠得到全幅就買那個,如果預算都夠不到,那就是看哪家的鏡頭更全、價格更低一些,因為後續的鏡頭支出也很重要,如果都夠得到那就對比這兩款相機的性能哪個是你更需要的,目前雖然微單比單反要輕便,但是高水平的全幅微單鏡頭基本上都不輕便,所以如果對畫質有要求的話,輕便方面差距就沒有性能方面的差距來的大了。
老納:除了大石老師說的全畫幅問題,還要考慮你自己處在什麼水平,聽這個問題感覺應該是新手小白,那新手選擇微單稍微有一點點好處,就是拍攝的時候在取景器裡可以看到曝光的實際效果,更方便輔助新手拍攝,不會造成過多因為曝光問題而導致的廢片。
課代表-寶寶:首先看相同價格下單反和微單的功能、性能哪個更能滿足你的使用,如果同價格下單反是全畫幅,微單則是殘幅,那我認為還是單反好一些,但是全幅,那寶寶我肯定選擇微單,別問為什麼,因為輕……
單反和微單體積對比
記者:微單相機用液晶屏取景、對焦的方式和單反比會不會要差很多?它們有什麼不同?
大石:微單相機現在已經出了很多款了對焦方式也一直在改進,簡單來說雖然單反也能用液晶屏取景但是和微單的液晶屏取景在對焦方式上是不一樣的,單反的目鏡下取景都是採用相位式對焦,單反的液晶屏取景多是採用反差式對焦(為了提升單反液晶屏取景的對焦速度,現在新出的很多單反液晶屏取景也採用了混合式或者雙核對焦),而微單的液晶屏取景目前多數都是使用混合式對焦也就是說反差式對焦與相位式對焦同時運作,也就是說目前新出的微單雖然使用液晶屏取景,但是在對焦的精確度、速度等方面,並不比單反差。
老納:微單相機的取景器都是電子的液晶屏幕,單反的取景器裡是通過物理原理形成的景象,所以如果你看慣了單眼相機取景器裡的物理成像,突然換微單拍攝,可能會有些不適應,有些微單還會有延遲感。
課代表-寶寶: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現在使用區別越來越小,單反和微單的部分機型都有可以觸摸對焦的方式,都在往人性化方向發展。從器材的角度來看,這就要來蜂鳥微課堂問大石老師了,什麼反差式對焦他更懂。
索尼A7M3相機滿屏幕的對焦點
記者:使用微單時,第三方鏡頭和原廠鏡頭相比有什麼差距,通過轉接環轉接的鏡頭和原廠鏡頭比又有什麼區別呢?
大石:無論是微單還是單反第三方鏡頭和原廠鏡頭的關係都是一樣的,他們就是不同的鏡頭,主要看素質的高低,對第三方鏡頭的擔心也同樣都是是否跑焦,有人說微單不跑焦,這點我持保留意見,最少適馬30mm f/1.4在a6000上是有多起跑焦記錄的。所以差距就是鏡頭與鏡頭之間素質的差距(這一方面不見得第三方鏡頭就比原廠差),以及適配性方面的機率問題。通過轉接環轉接的鏡頭目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你使用的是價格比較低的轉接環這種轉接環多數都是反差式對焦,跑焦就不存在了,不過暗光下對焦以及對焦速度方面都會變的比較差,另一種情況是買比較貴的轉接環,會有相位對焦的轉換或者參與,但是也會造成對焦方面的一些問題,這方面原廠轉接環的兼容性就要好一些了,雖然還是會降低對焦速度。
年度明星產品——騰龍A036鏡頭
記者:我使用微單相機在日常拍攝中也知道要找準主體,但每次拍攝照片的主體都不夠突出,怎樣才能拍出(女)主(朋)體(友)更加突出的照片?
大石:突出主體有幾種方式,一是可以靠虛化,例如用f/1.8、f/1.4的鏡頭去拍主體背景自然就被虛化了主體就突出了,二是可以靠構圖,例如把主體放在興趣點上,或者放在三分線上,人會對一副照片中的幾個位置有較多的注意力。三是靠對比,例如主體與背景的明暗對比,顏色對比等。
老納:通過後期手段也可以讓主體很突出,例如對畫面主體和主體以外的內容分別進行曝光和色調的調整,再或者說有些居中構圖的作品適當加一些暗角,其實都可以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
f/1.4鏡頭——焦內如刀削般銳利,焦外如奶油般化開
記者:使用微單相機配合長焦鏡頭拍攝孩子,該怎麼設置相機?有哪些拍攝前期的準備和注意事項?
大石:孩子的移動是比較快的,並且動作也比較多,所以建議使用M檔或者Tv(快門優先)檔將快門速度保持在1/250秒以上。注意事項方面,因為你用的是長焦拍攝距離方面應該會離孩子有些遠,所以要多注意孩子的安全活動範圍。
老納:如果是孩子玩鬧起來你抓拍的話,記得採用人工智慧伺服自動對焦(不同品牌會有不同的名稱,就是半按快門自動追焦的那個對焦模式,AF-C),這樣可以保證讓孩子隨時處在景深之內,避免脫焦導致廢片產生。
AF-C幫助在運動拍攝中鎖定主體 孩子更不在話下
記者:微單的電子取景器和屏幕在取景方式上有什麼不一樣?哪種方式更費電?
大石:微單的電子取景器你可以看成是另一個小一點的屏幕,所以在取景原理上都是一樣的,只是電子取景器裡的這個小屏幕解析度一般都沒有背面的液晶屏高,但是在陽光較強的時候你可能會因為反光等原因而看不太清微單背面的液晶屏所以這時候就需要電子取景器了,費電方面如果你把液晶屏徹底關掉只用電子取景器的話是會省一些電的。
老納:兩塊屏幕一個大一個小,當然大的更費電咯。
電子取景器(EVF)和LCD屏幕取景
記者:微單相機和單眼相機在日常的保養上有什麼區別嗎?微單的傳感器是不是更容易進灰?
大石:微單及單反在日常保養方面基本沒有什麼區別,只要使用方式得當,並沒有微單傳感器更容易進灰一說。
擰下鏡頭就看到微單的傳感器
記者:大家都在說尼康全畫幅相機的卡口變大了,但是相應的優勢是什麼?能給我們日常拍攝帶來什麼好處?
大石:尼康的全畫幅微單改了更大的卡口,更大的卡口的優勢在鏡頭上並不在相機上,因為大的卡口對於鏡頭的設計上是有優勢的,對大廣角鏡頭和大光圈鏡頭的光路設計是有幫助的,但是同樣的,有利有弊,因為後組鏡片大所以這種鏡頭的體積比較難控制,日常拍攝方面更大的卡口會帶來換鏡頭時更大的進灰風險,拋開鏡頭不講,尼康新微單的卡口在相機上的優勢並不是尺寸,而是法蘭距,它擁有幾乎是目前最短的法蘭距,這就為轉接各種鏡頭、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課代表-寶寶:卡口變大,意味著光圈可以設計的更大了,而且畸變控和色散的控制都會提升,看來今後拍妹子背景更加虛化了,拍風景畸變更小、色彩還原更高了!
尼康58mm f/1.2鏡頭
·結語:
看完三位老師的解答,我對於微單相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雖然當下仍有不足,但摘掉反光鏡的微單顯得更輕盈,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瑕不掩瑜使它終將成為相機形態發展的方向。下一次十問十答環節中,我們將邀請二手器材交易部的各位老師,為大家解決構建微單系統時的種種困惑。以及在北京時間8月23日中午12點整,尼康將舉辦全畫幅微單發布會,屆時蜂鳥網於首頁進行圖文互動直播,歡迎大家前來討論或吐槽!
掃描二維碼進入現場直播
進入蜂鳥微課堂和老師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