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 「五千載中華文明史,五億年澄江化石地。作為集中展示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魅力的博物館,展示的不僅是一組不朽的生命密碼、一本神秘的無字天書,更是一部關於地球生命演化的壯麗史詩。」12月4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採訪團走進玉溪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時,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館長陳泰敏如是介紹。
據陳泰敏介紹,澄江化石地是中國首個、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遺產,是保存澄江生物群化石的核心區域,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遺址,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主要包括主館和球幕影院、遊客接待中心、科研中心、研學中心、專家樓、文化創意中心等配套設施。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收藏了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各個地質時期6萬餘件珍稀藏品,其中澄江生物化石5萬件,其他地質時期化石及現生動物標本1萬餘件。
博物館主館展廳分為三層,展品4738件:一層展示生命大爆發,講述澄江化石及其在生命史上的重要地位;二層展示生命大演化,講述地球生命長河中曾經存在過的璀璨生命遺蹟和澄江滄海桑田的地質歷史;三層展示生物多樣性,展示了「環球健康與教育基金會」捐贈的來自非洲、美洲的標本,以及草原、雨林、極地、溼地等動物生活場景,體現了地球生物的多樣性。博物館採用VR、AR、OLED 柔性屏幕等現代光電技術和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配合200餘個多媒體視頻,為參觀者提供了有趣的視覺體驗。
據悉,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於2014年2月開工建設,經過6年的努力,於2020年8月10日建成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開館3個月以來,累計接待參觀遊客30萬餘人次。
轉載請註明來源《民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