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JACS》燃料驅動循環反應的可編程水凝膠

2020-12-24 Hydrogel

【背景介紹】

在重要的非平衡超分子過程中,自然界將催化作為控制組裝和反應周期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例如,酶促蛋氨酸的氧化調節肌動蛋白(分解)的組裝,而催化磷酸鳥苷三磷酸水解被發現在微管蛋白(分解)的組裝中。同時,很少有研究表明在燃料驅動的反應循環中使用生物合成催化劑來控制組裝過程中的超分子的順序和性能。在非平衡系統,催化劑對(預)燃料釋放和活性進行編程可精確的控制動力學,但因為非常困難在反應循環中使用催化劑來產生燃料構建基塊,催化控制合成的非平衡系統實際案例少之又少。

【科研摘要】

近期,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Thomas M.Hermans教授團隊介紹了一個完全人工的反應循環,該循環由從「預燃料」催化獲得的化學燃料驅動。反應循環控制水凝膠的拆卸和重新組裝,其中預燃料轉換的速度決定了其形態以及力學性能。通過添加額外的新燃料和去除廢物,可以將水凝膠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編程。最終實現十三次瞬態循環(凝膠-溶膠-凝膠)。該研究以題為「Re-programming Hydrogel Properties Using a Fuel-Driven Reaction Cycle」的論文發表在2月《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圖文探討】

1. 化學燃料循環

催化供能的反應周期涉及作者先前報導的醛糖水凝膠(圖1a中的SachCHO)。加入連二亞硫酸鹽(DT)後,SachCHO的醛基部分被定量轉化為α-羥基磺酸鹽(SachSO3-)。在我們的情況下,我們在25°C下工作(對於所報告的情況,溫度為≥80°C),因此SachSO3-不會還原為相應的醇,而是穩定的。宏觀上,由於靜電排斥,在添加DT後,SachCHO凝膠會迅速分解,從而在15-20分鐘內得到透明溶液(圖1a)。為了實現重新膠凝,作者就地產生甲醛,該甲醛消耗SachSO3–並回收原始的SachCHO分子。可以通過酸催化(由葡萄糖酸δ-內酯(GdL)水解介導)來調節重新膠凝的開始,以將燃料前的六亞甲基四胺(HMTA)轉化為甲醛(燃料)和氨(圖1a)。因此,在零時點將燃料系統(即DT,GdL和HMTA)添加到SachCHO水凝膠中會產生一個自發運行且化學驅動的瞬態循環,執行凝膠-溶膠-凝膠過渡(圖1a)。

作者發現,熱退火的SachCHO組件是高度協作的,由20 K磁滯現象證明(圖1b)。 當化學誘導組裝(即在添加甲醛後,SachSO3-向SachCHO的轉化)而非熱誘導時,組裝仍非常協調(圖1c,d中的S形曲線)。後面的實驗非常適合,包含次級成核作用的動力學模型(圖1c),這表明成核後緊接著要快得多的伸長率(約高108倍)和隨後的次級成核作用(即現有組件中纖維的生長)。在如前所述的化學激發的瞬態循環中,紫外可見濁度實驗(在500 nm處的光密度(OD)之後)顯示[GdL]對SachSO3到SachCHO轉化率的影響(圖1d)。隨著[GdL]的增加,可以看到早期的成核作用和更快的伸長率,對應於較低的溶液壽命。 通過NMR動力學,可以確定更高的[GdL]可以提高SachSO3-到SachCHO的轉化率(圖1e)。

圖1.(a)SachCHO凝膠器的反應循環示意圖。(b)使用紫外-可見濁度測量以不同速率進行凝膠的熱-冷循環。(c)裝配膠凝(SachSO3–與SachCHO)。(d)在不同[GdL]下催化的SachCHO凝膠溶液的濁度。(e)在NMR的瞬態循環。

2. 催化速率的影響

接下來,作者探討了催化速率對SachCHO超分子聚合反應和所得材料性能的影響。 作為循環的起點,他們使用了由數百微米長的長結晶纖維組成的熱退火凝膠(圖2a,b)。 向這種凝膠中添加燃料後,作者可以觀察到這些纖維的快速溶解(未顯示)。在[GdL] = 234 mM的瞬態循環中,他們也觀察到稀疏分布的星形結構的形成,該結構由具有起伏邊緣的寬纖維組成(圖2c,d)。使用高[GdL] = 374 mM可以更快地形成源自中央成核位點的重分支,較細和較長的纖維(圖2e)。

圖2. 掃描電子顯微鏡(a,c,e)和共聚焦顯微鏡(b,d,f)照片,自組裝途徑對最終形態的影響。 (a和b):在凝膠中形成的約1 m寬度的結晶長纖維(500–800 m)。(c和d):SachCHO的緩慢催化([GdL] = 234 mM)過程中形成的短(60–100 m)而寬(2–5 m)的纖維。(e和f):SachCHO快速催化([GdL] = 374 mM)過程中形成的組裝體(1–2 m寬,200 m長的長分支纖維)。

【觀點總結】

作者提出了一種完全合成的系統,其中驅動(拆卸)路徑的反應循環具有內置的催化過程,可以從預燃料中產生燃料燃料的生成速率控制(重新)組裝的速率,並決定拆卸後的溶液狀態的壽命。 總體而言,該方法可生產出水凝膠,可在其中控制形態和材料特性,並可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編程。理想情況下,未來的系統將實現對組裝和拆卸路徑中使用的燃料的催化控制。這將為耗散自組裝中涉及的所有步驟提供急需的控制,並有助於創建純合成的栩栩如生的系統。

【通訊簡介】

Thomas M. Hermans,1982年出生於Turnhout(比利時)。2000-2003年在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攻讀化學工程與化學學士學。位2002-2004年,埃因霍溫理工大學Spinoza研究所(荷蘭)初級研究員;2004–2005年,在EW Meijer實驗室獲碩士學位。2006-2010年,埃因霍溫科技大學EW Meijer教授小組的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研究亞穩定的基於樹枝狀聚合物顆粒,超分子水凝膠,多價客體-宿主相互作用以及如何使用微流控技術和控制這些系統。2008–2010年在複雜分子系統研究所工作。2010–2013年,在美國西北大學Bartosz A. Grzybowski教授課題組從事博士後研究。2013-2019年,任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超分子科學研究院(ISIS)助理教授。2019年至今,任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化學專業教授。目前,Thomas實驗室有3個活躍的研究領域:1)超分子系統中的耗散非平衡自組裝; 2)用Taylor-Couette flow進行手性分離; 3)無堵塞的微流控技術。課題組網站:http://www.thomashermans.com/wp/。共發表SCI論文超過35篇。

原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9b11503

部分來源:高分子材料科學

版權聲明:「水凝膠」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非贏利性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膠體類材料學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科學不妥之處,請予以下方留言更正。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修正。商業轉載原創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

相關焦點

  • 光磁場驅動的可編程水凝膠軟機器人
    光磁場驅動的可編程水凝膠軟機器人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首個類似於生命的材料,可以充當軟機器人。它可以以人類的速度行走,撿起並將貨物運輸到新的位置,爬上山坡,甚至還可以跳霹靂舞來釋放顆粒。"通過將步行和轉向運動結合在一起,我們可以對特定的磁場序列進行編程,從而可以使機器人進行遠程操作,並使其遵循平坦或傾斜表面上的路徑,"領導理論工作的莫妮卡·奧爾維拉·德拉克魯茲(Monica Olvera de la Cruz)補充道。"這種可編程功能使我們能夠通過複雜的路線引導機器人穿過狹窄的通道。"
  • 《JACS》Microcapsule-in-Microcapsule水凝膠系統可調控藥物釋放
    先前,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中心化學研究所的Itamar Willner團隊在《JACS》上發表了Triggered Release of Loads from Microcapsule-in-Microcapsule Hydrogel Microcarriers: En-Route to an 「Artificial Pancreas」.他們介紹了基於水凝膠的刺激響應性「核殼
  • 淑明女子大學《ACS 大分子快訊》超聲驅動的水凝膠柔性夾持器
    最近,韓國淑明女子大學Seung Hyun Song和ChangKyu Yoon教授團隊介紹了一種混合夾持器,該夾持器能夠利用超聲波能量開/關過程作作者部觸發系統進行預編程的形狀轉換,可在不可見和非選擇性環境中使用。
  • 西北大學打造會跳霹靂舞的光碟機動水凝膠機器人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研究人員打造了一臺外形僅10美分硬幣大小,且看起來像海底動物的機器人。據悉,這個柔軟的機器人幾乎90%的重量是水 -- 它有一個水凝膠的外觀,並且能夠通過自身鎳骨架改變自己的形狀。
  • 《大分子》瞬態金屬配位,自愈可塑型的聚(惡唑啉)超分子水凝膠
    但是,有關金屬觸發絡合的報導主要限於有機凝膠,只有很少的研究致力於水凝膠。對金屬-TPy驅動的水凝膠的研究涵蓋了端基官能化的聚合物(即多臂PEG或TPy改性的線性熱響應嵌段共聚物)或通過自由基共聚獲得的側鏈聚合物。通過後聚合反應引入響應單元具有多個優點,例如多功能性,堅固性和對各種基團的耐受性,這可能會干擾聚合過程。
  • 伯明罕大學教授:海帶多糖模塊功能化,以創造增值的天然水凝膠
    【科研摘要】隨著社會對氣候變化意識的增強,新型可再生和天然來源的材料作為石油基產品的替代品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層粘連蛋白(LAM-OH)是一種在海洋生物中發現的高度豐富,無毒,可降解的多糖,因此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可持續聚合物。伯明罕大學Andrew P.
  • 蘭州化物所實現超高強韌水凝膠3D列印
    ,在組織工程、軟體驅動、柔性傳感、工程承載等許多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  研究首要任務是複雜三維水凝膠結構列印成形,主要通過調控由PVA和CS組成的水凝膠墨水體系流變學性能,如剪切變稀行為以及優異的粘彈性能和觸變性能等實現。隨後依次進行冷凍-解凍循環和檸檬酸鈉溶液浸泡配位交聯分別構建PVA物理結晶網絡和殼聚糖離子交聯網絡,賦予3D列印水凝膠超高強韌性能。
  • 吉林大學孫俊奇《先進材料》離子凝膠皮膚:超彈耐用靈敏1萬次循環...
    此類的設計使所得的離子凝膠(Ionogels)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良好的彈性,並且具有極好的自愈性。基於離子凝膠的I型皮膚對各種應變(0.1–300%)和壓力(0.1-20 kPa)。重要的是,在10000次不間斷的應變循環中,I型皮膚顯示出高度可重複的電響應。露天放置200天的I型皮膚的感測性能幾乎與剛準備好的I型皮膚的感測性能相同。
  • 水凝膠不添加藥物也可促進癒合
    來自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們一直在研究通過水凝膠建立藥物遞送系統,但是,他們驚奇的發現即使沒有裝載額外的藥物,水凝膠對創傷癒合也有著很好的幫助。研究小組在雜誌《Biomaterials》上發表了文章,對這種特殊的水凝膠進行了介紹。其中含有的胺基酸序列K2(SL)6K2的自組裝多域肽(MDP),確實具有生物活性。
  • 廣東工業大學《JACS》:一種全新的高性能水系可充電鋁離子電池!
    導讀:本文提出以AlxMnO2為正極、Al-Zn合金為負極、Al(OTF)3為電解液組裝成新一代可充電水系鋁離子電池(AAIB),可有效抑制鋁枝晶生長,提高電池的循環穩定性。這一研究為實際應用高性能、低成本AAIB的提供了機會。
  • 法國留學城市篇之斯特拉斯堡——歐盟的「第二首都」
    >你是法國大東部大區與下萊茵省的首府,是法國東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在歷史上,你的主權曾多次交替由德國和法國擁有,在語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國和德國的特點;你也是眾多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的城市,被譽為歐盟的「第二首都」,如歐洲委員會、歐洲人權法院、歐盟反貪局、歐洲軍團、歐洲視聽觀察,以及歐洲議會的所在地。
  • 《自然·材料》微/水凝膠激活適應性免疫反應,促進傷口再生癒合
    【科研成果】11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Tatiana Segura 和 Philip O.他們論述了微孔退火顆粒(MAP)支架是可流動的,原位交聯的,由微凝膠結構單元組成的微孔支架,先前已證明可加速傷口癒合。為了在支架降解之前促進更廣泛的組織向內生長,旨在通過將交聯肽的手性從L-胺基酸轉換為D-胺基酸來減緩MAP降解。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MBA中心首次選派MBA學生赴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
    斯特拉斯堡大學的確認信息2020年,通過MBA中心主任崔志堅教授和副主任王熹徽老師的積極溝通與協調,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MBA中心首次選派兩位MBA同學赴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商學院交換學習方晨晨方晨晨同學在讀MBA之前在英國學習和工作八年,她很感謝學校這次國際合作與交流的項目,能有幸去法國斯特拉斯堡商學院學習交流一年
  • 歐洲第二首都:法國斯特拉斯堡運河
    斯特拉斯堡是法國大東部大區與下萊茵省的首府,位於法國國土的東端,與德國的巴登-符騰堡州隔萊茵河相望。它雖是法國的城市,但在歷史上,主權曾多次交替由德國和法國擁有,因而在城市風貌上兼有法國和德國的特點,是兩種不同文化的交匯之地。
  • 《大分子快訊》紅光碟機動光催化肟連接用於設計生物正交水凝膠
    儘管需要長波長,光誘導的交聯,但是關於在生物環境中原位固化水凝膠的紅光活化光聚合的報導很少。Rodgers等人利用維生素B12衍生物的光引發劑,該光引發劑可在紅光(660 nm)下進行C–Co分解,生成自由基,用於聚合物交聯中的丙烯酸酯基團的聚合。
  • 華盛頓大學《化學科學》封面,可見光氧還催化多模態凝膠致動器
    最近,華盛頓大學Jonathan C. Barnes教授團隊合成了一系列多模態水凝膠,它們可以在多個循環中可逆地收縮和膨脹,同時響應於藍色和紅色光以及熱量(50°C)而改變其機械性能。著眼於未來潛在的生物醫學應用,作者尋求重新設計光氧化還原平臺(圖1b),以便可以使用功能更廣泛的PC並將其集成到水凝膠網絡中。具體地,用帶有可聚合丙烯酸酯基團的低聚乙二醇鏈製備單官能化的鋅卟啉鋅(ZP-PC)。
  • 阿爾伯塔曾宏波院士《材料化學》似生物組織可自我保護柔性水凝膠
    水凝膠在應變時可以可逆地反覆硬化至其原始模量的八倍,而不會出現機械滯後現象。此外,受損的水凝膠可在幾秒鐘內反覆自愈,並充分保留了應變增強能力。此外,得益於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和動態特性,仿生水凝膠可輕鬆應用於3D細胞封裝。
  • 暨南大學:3D木棉纖維氧化石墨烯氣凝膠的製備及油水分離
    本文暨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黃浪歡副教授團隊在 J CHEM TECHNOL BIOT期刊發表名為"Preparation and oil–water separation of 3D kapok fiberreduced graphene oxide aerogel"的論文,研究通過簡單且綠色環保一步式水熱法製備超輕型3D木棉纖維還原氧化石墨烯(TKF-rGO)
  • 四川大學曾小明課題組JACS:Cr-催化醚與酯的交叉還原偶聯
    導讀 酚類衍生物的交叉還原偶聯反應一直以來都充滿著挑戰。最近,四川大學化學院的曾小明課題組在JACS上報導了首例Cr-催化醚與酯的交叉還原偶聯,文章DOI:10.1021/jacs.0c0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