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照在查幹湖上

2021-03-05 求是網

編者按:

查幹湖,這座著名的北方大湖,因其著名的漁獵文化和旅遊成就,在全國十大淡水湖中聲望卓著。查幹湖的生態保護和發展又有哪些重要的經驗?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查幹湖視察,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他說「良好生態環境是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也是振興東北的一個優勢。要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優先位置,堅持綠色發展。查幹湖保護生態和發展旅遊相得益彰,要堅持走下去。」為中國北方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著名作家任林舉撰寫的報告文學《陽光照在查幹湖上》為你講述查幹湖的故事。

 

陽光照在查幹湖上

任林舉

冬日,明鏡似的冰湖與藍天相映襯,反射出天的遼闊和深遠。

  

陽光,從無雲的天空灑下來,照在查幹湖裸露的冰面上,也照在捕魚人的身上。人,在光裡活動、行走。

  

此刻,如果有一部照相機架在千米或萬米高空,鏡頭裡的查幹湖定是一片晶瑩剔透的蔚藍,如一顆成色十足的藍寶石,鑲嵌在金色的大地之上。

溫暖的記憶

  

查幹湖漁獵文化第20代傳承人張文走在冰封的查幹湖上。他的一身裝束是標準的「魚把頭」——一件反毛朝外的雪白羊皮襖、一頂絨毛長長的貉殼帽、一雙及膝的棉靴子。這一身穿戴雖然看起來十分笨重,但走起路來卻依然健步如飛。在絞盤和出網的冰口之間跑上幾個往返,依然情緒高昂、氣力不減。

  

他一邊指揮漁工們收綱、拖套、摘魚、碼網,一邊興致勃勃地講述習近平總書記來查幹湖視察的情景。

  

張文說,總書記來時,他正好就在今天撒網的這片水域進行「明水」捕魚。那天,他事先知道有大領導來視察,但他和他的同伴們絕對沒有想到,來的會是總書記。

  

這些年,張文作為文化傳承人和冬捕的「大把頭」,每年都要在漁獵節上唱主角,主持祭湖儀式。

  

總書記一見面就認出了張文,稱讚張文是經常上電視的「大明星」,並和他親切握手。張文說他當時激動得連嘴都張不開了,一時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只是望著總書記一個勁兒地傻笑。但總書記的問候、關心以及囑託,他卻記得清清楚楚。

  

張文說,當總書記得知漁工們的日子過得很好時,笑得特別開心。他能夠感覺到那種笑是發自內心的高興。張文說:「最讓人感到溫暖的是,總書記坐船都走很遠了,還在一遍遍揮手,祝福我們『年年有魚,年年有餘』。」

冰湖騰魚 松原市委宣傳部供圖

說到此處,張文側過頭來神秘地笑了一下:「你看,總書記的祝福當年就兌現了。今年查幹湖冬捕收穫最大,比歷年都好。就在前天,我們打到了歷史上最大的一個「紅網」,一網打上來差不多60萬斤魚;昨天特意往魚少的地方挪了挪窩兒,還打上來40萬斤,庫裡都堆滿了。個頭兒也比往年大了不少。往年上來的胖頭魚多數在15斤左右,今年卻多數是18斤左右。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的銷售,至少能比去年提高兩位數。」

  

總書記那天說的幾句重要的話,張文都牢牢地記在心上。他總覺得總書記的話雖然不多,但意味深長,不論對查幹湖的其他人還是自己都是很有用的。

「要守護好查幹湖這塊金字招牌。」

「要讓生活年年有魚,年年有餘。」

「要為子孫後代留下金山銀山。」

  

這些話,張文不但反覆說給別人聽,自己也在不斷地玩味。越玩味越覺得不一般。既是眼前的大實話,又是能管一輩子或幾輩子的大道理。

  

生於1963年的張文,從小在查幹湖邊長大,父親是漁場成立之初的第一批漁工。當上了魚把頭之後,他隱隱地感覺到,從此,打漁再也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情。目前,張文已經過了退休年齡,兩個女兒均在外地發展,輪番勸他不要再不舍年月地繼續幹他的老行當:「風裡來、雨裡去、冰上滾、雪上爬地幹了大半輩子,也該歇一歇啦!」

  

聽了總書記的話以後,張文對查幹湖和他自己的事業又有了新的理解。先說這片水域,直到今天他才認識到有多麼值得珍視。它不僅有豐富的物產,還是美好的生命家園,持續穩定地為眾多生靈提供安全感、幸福感和無盡的歡樂。再說傳統的漁獵文化,也並不僅是簡單的打漁方法,這裡邊還有深奧的道理,要不斷地傳承、豐富和發展,這是一種責任和使命。張文說,為了查幹湖的天長地久和美好明天,他也要像老把頭石寶柱那樣,不到走不動,不到生命的最後一息,絕不輕言放棄。

  

說到此處,張文的眼睛突然發紅,閃出一絲淚光。幾天前,查幹湖漁獵文化第19代傳人——老把頭石寶柱,走完了他85年與湖共守的歲月。就在去世的前一些天,老人家還支撐著病弱的身體接受媒體的採訪,為人們講述查幹湖的歷史和故事,傳播北方獨特的漁獵文化。

  

收過網,運完最後一車魚,已經日影西斜。轉眼季節已經延伸到了冬天的最深處,這裡的人們仍然在以很高的熱情談論著秋天的話題,而湖上的這一輪落日,看起來也仍然和去秋一樣溫暖和美好。

重獲新生

  

查幹湖,蒙古語是白色聖潔的湖。查幹湖是一個河成湖,位於霍林河末端與嫩江的交匯處。這裡是內蒙古、黑龍江和吉林三省交界區,由於地勢平坦,造就了吉林省西北部地區「八百裡瀚海」。

1986年,查幹湖被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7年,查幹湖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歷史上的幾個朝代,都在這裡留下了特有的文化痕跡,形成了獨有的漁獵文化。

  

當時針旋轉至20世紀中期之後,查幹湖因為失去了生命之源而逐年呈現出衰敗之相。由於霍林河上遊先後建起了多座水庫,攔蓄河水,致使下遊斷流。至20世紀70年代,查幹湖面積已經萎縮至50平方公裡,水中的PH值達到12.8,湖中已經難以找到可以生存的魚類。查幹湖漁場的職工不得不離開母親湖轉而經營其他水域。無羈的風,把白色的沙塵吹向四面八方,湖區周圍4660多公頃耕地、3470多公頃草原遭受鹼害;湖區周圍降雨明顯減少,八郎、穆家、蒙古屯各鄉成為前郭爾羅斯北部十年九旱的乾旱區。

1976年7月,白城地區召開了一個農田基本建設會議。會上,地委根據幾年來的調研,做出了拯救查幹湖的決定:引松花江水入查幹湖,為查幹湖開闢第二條生命線。

  

決定一出,群情振奮,但接下來的就是面對一個巨大的工程和數不清的困難。1976年的中國,生產力水平還很低下,所有土石工程基本要採取螞蟻挖洞的方式,一鍬鍬地掘,一擔擔地挑,一寸寸地「啃」。

1976年9月5日,查幹湖的「引松工程」全面開工。8萬多人投入到工程建設。勞動者中,年齡最大的75歲,最小的13歲。全長53.85公裡的工地上,每一米就有三個人在挖土。放眼平原上那條80米寬的長渠,簡直就是一條人的河流。

  

現已退休的常萬海,是當時的縣委副書記,引松工程副總指揮,提起當年的大會戰,仍然十分激動,說到動情處,熱淚橫流。他說,一個人一生經歷了那麼一次洗禮,就是有了意義。「引松精神」不但成為全縣人民的精神財富,更成為他自己事業上的動力源泉。那是一種不怕難、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大無畏精神。

  

查幹湖引松工程——這條「草原運河」的第一階段施工,從1976年9月到1977年12月末歷時兩年,共分為三個階段,總計施工240天,投入人力9218萬個工日。一代人,硬是靠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簡單的工具和落後的方法,剖開了川頭山,挑走了黏泥土,戰勝了流沙與泉眼,挖出了993萬立方米的土方量,完成總設計任務的81%。

1984年1月,在組織、資金和施工力量又有了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收尾工程再次啟動。5個月後,這項歷時8年的水利工程宣告竣工。8月23日,正式開閘放水,清亮的松花江水通過百裏運河,不斷地注入查幹湖。

「沒有引松工程,就沒有查幹湖的自然景觀;沒有引松工程,就沒有灌區流金淌銀的肥沃稻田;沒有引松工程,就沒有前郭縣生態環境美好的今天和明天!」由引松工程帶來的查幹湖天然溼地和前郭灌區的人工溼地達到914平方公裡,佔全縣面積的13%,形成了具有地域特點的「小氣候」,有效地改善了前郭縣的生態環境。

  

引松工程也使前郭灌區成為東北「四大灌區」之一,現在這裡水源充足、水質優良、米質提高、產量增加。

  

查幹湖,這個歷經興衰的北方湖泊,再次獲得了新生。如今,這些將生命和汗水慷慨拋灑給「引松工程」的人們,俱已涉過了歲月之河,遠離那個曾見證過他們英雄氣概和不朽榮光的時代,或垂垂老矣,或已辭世而去,但他們那執著、堅毅、充滿生命激情的形象,萬眾一心、移江借水的奮鬥精神,擔當盡責、務實為民的奉獻精神,卻如一尊尊硬朗的雕像,佇立於歲月深處。

查幹湖舉辦了多種多樣的旅遊活動,成為吉林西北部的重要旅遊勝地。 松原市委宣傳部供圖

欣欣向榮

  

金色的秋風,自遠方而來,穿過蔚藍的天空,穿過廣袤的原野,把陽光的信息傳給了湖上的碧波,傳給了遠行的雁陣。天地之間,就被無處不在的溫暖和光明充滿。

2018年9月26日,查幹湖迎來了有深遠意義的一天。

  

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查幹湖,了解生態保護情況,聽取河湖連通工程總體情況介紹,察看水域保護和汙染防治狀況。時隔3年,總書記又一次來到吉林這片沃土,2700萬吉林兒女倍感溫暖,倍受鼓舞。

  

早在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吉林省代表團審議時,就殷殷問詢「冰天雪地」的開發利用情況,關切「白雪換白銀」的進展,總書記強調,優良的生態環境是吉林的優勢,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進一步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把綠水青山保護好,不斷培育新的發展優勢。這一年的7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又來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長春市,深入農村、企業,來到廣大幹部群眾身邊,就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謀劃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調研視察。那時,總書記也重點談及生態保護。他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

  

為了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吉林落地生根,吉林省委、省政府啟動了西部河湖連通工程,它不僅是吉林省首個以恢復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為目的的重大生態水利工程,同時還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點工作。

  

這個「河湖聯通」體系,讓西部溼地、湖、泡、水庫連接起來,汛期從松花江、嫩江、洮兒河、霍林河四條江河補水,覆蓋吉林省西部大部分區域,惠及白城、松原及長春等3個地級市及所屬10個縣(市、區),覆蓋面積達4.46萬平方公裡,連接湖、泡、水庫203個,引蓄洪水近21億立方米,恢復和改善溼地面積2400平方公裡。

  

查幹湖是吉林省河湖連通工程的核心。松原市通過哈達山水庫向查幹湖供水,使查幹湖水體三年轉換一次,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與此同時,前郭縣統籌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先後投資8.6億元實施良好湖泊生態試點項目;持續不斷抓好還林還湖還溼、農業「面源汙染」攔截整治及湖濱帶生態葦塘固化工程,使查幹湖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得到了逐步的恢復和有效改善。隨之呈現的是環境的優美宜人、旅遊的興旺發達和經濟的快速發展。

  

今天的查幹湖因為水源充足,周邊生態持續改善,出落成中國湖泊中著名的「美女」,她豐盈美麗、生機盎然、芳名遠揚。不僅水域面積擴大到500多平方公裡,而且還有500多平方公裡的溼地環繞水域,從而一躍成為中國十大淡水湖之一。正如一位詩人的生動描述:「春有雛雁之生機,夏有詩畫之秀美,秋有蒲葦之蒼茫,冬有漁獵之神奇。」

  

吉林省水利廳廳長張鳳春是河湖聯通工程的推動者和見證者。在查幹湖南湖廣場水岸,他向總書記匯報了吉林省生態建設情況以及查幹湖周邊的生態恢復情況,並一一回答了總書記的詢問。

查幹湖水草豐美,生態和諧,每年有大量候鳥到此繁殖。 劉佔龍/攝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張鳳春的臉上仍然洋溢自豪的神情:「剛開始有些緊張,但在交流過程中,總書記和藹的表情、親切的語調讓我逐漸放鬆了下來。」那天,在查幹湖上發生的一切,無疑已經成為張鳳春一生最難忘的情景,在他的心中,那絕不是單純的工作匯報,他說:「總書記聽完河湖聯通的總體情況,又詳細詢問工程規模有多大,都建了哪幾類設施,湖泊保護區周圍還有沒有居住的人等。總書記每個問題都很細很實,既關注工程實施情況、產生的生態效益,也關心保護區內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對吉林西部過境的松花江、嫩江、洮兒河、霍林河的走向很熟悉。我們能清晰感覺到總書記的一言一行,飽含著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對人民群眾的關心。」

  

聽取了吉林省河湖連通工程總體情況介紹後,總書記又乘船察看了查幹湖生態保護情況。當總書記踏著晚霞沿棧道步行察看水體狀況和動植物生存環境時,又進一步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也是振興東北的一個優勢。要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優先位置,堅持綠色發展。查幹湖保護生態和發展旅遊相得益彰,要堅持走下去。

  

總書記的話,沉實有力,句句敲在人們的心坎和地區發展的關鍵上。

  

對於親眼目睹了查幹湖重生的查幹湖人來說,此時就更理解總書記話語中的深刻內涵,就更明白其中的道理。總書記說的「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和他在查幹湖說的「保護生態和發展旅遊相得益彰」,都是用不同方式強調了生態保護和發展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

  

查幹湖的興衰史和發展之路,也已經實實在在地驗證了「相得益彰」的正確性和真理性。

  

出生於查幹湖岸邊的單君國,是查幹湖重生後的第一批創業者。

「草原運河」挖通後,查幹湖有了不斷的水源。自然魚類迅速繁殖,1986年冬網只50多天,就打了125萬斤魚。1988年由於盲目興奮,採取了交錢就可以插箔捕魚的辦法,導致私捕濫獲現象猛增。毀滅性酷捕給查幹湖帶來了災難性的損失,湖裡的魚越捕越少,越捕越小。

1992年,單君國和現任查幹湖漁場的場長閆來鎖,一起來到這個漁場。在閆來鎖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條艱難曲折的創業之路。那一年,他們向銀行貸款200萬元,投放了第一批100萬斤魚苗。經過幾年的精心養護,至1995年已經初見成效,漁場初步進入良性循環。但1998年一場大洪水,又把他們幾年的心血大部分衝入大江之中。1999年是洪水過後的大疫;2000年是罕見的冬季大雪,使原來所剩不多的魚類資源再一次大大折損,此時銀行的貸款還沒有還清。怎麼辦?他們橫下了要把這攤子事業幹成、幹大的決心,節衣縮食繼續投入,堅持大水面開發。有志者事竟成,兩年後,他們終於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一舉獲得大豐收,並取得雙A級綠色食品印證。單君國總結查幹湖成功的經驗時,語氣很簡潔也很堅決,就是:「有了水,有了良好的生態,也就有了可靠的漁業生產;賣了魚再把利潤的一部分拿出來,用於堤岸加固、河區疏通、環境營造、水質改善,從而使水產質地越來越優良,產量越來越穩定。這就是可再生,這就是永續發展!」

  

不少訪客很奇怪,為什麼查幹湖每年都能打出這麼多的魚?難道這水裡有魔法?

  

張文對不少來訪者講過這其中的道理。查幹湖有繁殖基地,年年投放180萬斤魚苗左右,十多斤的七八年,大的十年左右。現有品種幾十種。每年捕撈量300萬斤左右,180萬斤魚苗成活率超過產量的好幾倍。所以年年投放,年年去補,科學去養,科學去捕。

  

張文說,不用機械化,用大眼網,休漁期禁捕,捕撈量小於投放量,這四條生態保護紅線,已深深印刻在每一位漁場職工的心底。

  

如今的查幹湖,不僅是魚的世界、鳥的樂園,還同時滋養著萬畝良田,就連湖區周邊的農業和其他副業生產也取得了長足發展。全市糧食產量750萬噸,葦田種植面積達到17萬畝,新增養魚水面57萬畝和養蟹水面3萬畝。

  

從查幹湖南湖水岸乘車去北湖,十幾公裡的路程早成了一個生態走廊。且不說500平方公裡湖面上冬天的白雪皚皚和夏日的碧波蕩漾,也不說夏日裡兩岸和淺灘上的蒲草、蒹葭以及碧色連天的荷塘,單說色彩豔麗的翠鳥和遷徙的各類候鳥——燕鷗、灰鶴、白鸛、丹頂鶴、野鴨、大雁、矮腳鷸就讓人心醉。據粗略統計,每年秋季遷徙至此的候鳥達200多種。而溼地外圍被譽為「東北四大灌區之一」的4萬公頃優質水稻田,夏如碧毯、秋似鋪金,一直延伸至天邊。

  

自1992年開始,查幹湖漁場實施大水面開發,漁業資源逐年豐富,並進入可持續發展軌道。當年二十幾戶人口、全年魚產量不過百噸的小漁村,如今已蛻變成蝶,全年鮮魚產量超過6000噸,年產值達兩億元。

2002年開始,他們又邁出了旅遊業的第一步,註冊了「查幹湖」牌商標,品牌戰略的發展為查幹湖漁場打開了旅遊業的大門。

  

那一年成功舉辦「中國·吉林查幹湖第一屆冰雪捕魚旅遊節」。延續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16屆。2018年冬捕節有13萬遊客參加開幕式,遊客接待量增加到17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也從9億元增長到去年的15億元。查幹湖再也不是那個曾經滿臉菜色的「黃毛丫頭」了,如今她是「美目流盼」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

  

一向老成持重的閆來鎖場長在介紹近年來查幹湖的變化時,顯得有幾分激動,他說:「現在完全可以肯定地說,查幹湖是歷年來最好的時候。」

暮色中的查幹湖 松原市委宣傳部供圖

「良好生態環境是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也是振興東北的一個優勢。」領會這一思想的精髓,松原市委、市政府提出「大查幹湖生態經濟示範區」的戰略構想,把生態保護治理開發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綠色製造業、商務物流為支撐,建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形成「東有長白山、西有查幹湖」的兩道全省生態屏障,成為吉林省西部輻射東北經濟區的具有高效生態經濟特色的重要增長區域。

  

入冬後,在旅遊部開船的宋東洋封好了遊船,臨時轉到了生產部工作。這階段,他不再逢人就講他給總書記開船的經歷,多數是沉默著,埋頭努力工作。他有了新的心思,他要入黨。他的想法也很單純:「就是要好好幹,讓所有人都認可查幹湖是名副其實的好,為總書記爭光!」

  

對於總書記的囑託,查幹湖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孫志剛則有自己的想法,他是管理者,所以就要想一些大事情。他打開了一張圖,在上邊指指畫畫——這裡,要建一個攔汙堤、一座攔汙堤大橋和一個攔汙閘;這裡,要上一個汙水處理工程;這裡,要建設一個垃圾收集轉運系統工程……

  

順著孫志剛的手指望去,圖紙上仿佛真的映現出一幅燦爛的圖畫——風和日暖,麗水微瀾,百花怒放,鷗鳥競翔。天空和大地之間,已經開始了一場關於生命的深刻互動;陽光和草木之間,則進行著有關未來的莊嚴承諾和兌現。

  

來源:《求是》2019/11

作者:任林舉 吉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相關焦點

  • 秋來查幹湖
    驚鴻照影,湛藍的天幕上間或掠過幾朵祥雲。夜幕乍落,佇立在湖岸高坡上的妙因寺,不時傳出陣陣晚課的鐘鼓和頌經的吟唱,剪影裡,空氣也凝固了一般。到了曉夜當空,繁星拱月,天上湖中,已辨不出哪裡是真實的、哪裡是虛幻的。 查幹湖美,美在秋水。秋水如嫻靜而又落落大方的少婦,深邃的眼睛定定地盯著你。早晨到湖邊,會看到薄如輕紗的曉霧,懸浮於廣袤的湖面之上。
  • 【東北作家】張順富散文|查幹湖中秋月
    文|張順富一輪皎潔的中秋月,在查幹湖遼闊空曠的湖面上空升起時,查幹湖是水天一色,銀波浩渺,景色紛呈,奇光異彩。天上一輪明月,照在查幹湖中;湖中一輪明月,在水中蕩漾。真如詩中說的:「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查幹湖「天上圓月照,湖中月如盤」的景象,只有中秋這天晚上,格外醒目耀眼。
  • 《當代名人》l 張順富:查幹湖中秋月
    天上一輪明月,照在查幹湖中;湖中一輪明月,在水中蕩漾。真如詩中說的:「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查幹湖「天上圓月照,湖中月如盤」的景象,只有中秋這天晚上,格外醒目耀眼。為目睹這一景觀,四面八方賞月的人們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奔湧而來。 2020年,中秋節和國慶節是在同一天。繼去年之後,家鄉的文友們又發來「請柬」,邀請我去參加家鄉「賀國慶詠中秋月詩會」。
  • 查幹湖詩歌選
    查幹湖哦,八百裡瀚海,仁慈的水早已善解人間正道的滄桑。  我站在湖邊,望見兩岸的草葉和牛羊在湖水的擁護下,彼此安詳地交流。那一戶戶農家,煮飯生菜的煙火也驕傲地嫋出湖水的溫柔。  親水者智。  一行白鷗掠過湖央,急轉直下,這分明是沒有辜負查幹湖的顏值。它們暫時卸下青天的遼闊,在一滴水裡休養生息,榮幸地成為查幹湖千年風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 夜泊查幹湖
    湖水撩起長風亙古的氣息 在北方的草原 像珍珠彩練遙對天宇星空的顧盼 一閃 一閃 一閃 月光中 查幹湖詩歌、散文、小說散見於《詩刊》、《中國詩人》、《詩選刊》、《詩探索》、《詩歌在線》、《記憶》、《松花江》、《松原作家通訊》、《松原文藝界》、《查幹湖》、《大布蘇》、《吉林日報》、《松原日報》等報刊雜誌上。出版詩集《窗外依舊》、《飛翔的聲音》,傳記文學《柏青》。二00八年詩集《窗外依舊》獲松原市政府第一屆查幹湖文學獎二等獎。二0一一年《無題》(組詩)獲松原市政府第二屆「查幹湖文學獎」 二等獎。
  • 《查幹湖》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松原市圖書館舉行
    10月18日,《查幹湖》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市圖書館舉行。 「聖湖如畫」,畫面表現了秋季查幹湖碧波蕩漾、蘆葦搖曳、水鳥翔集的靜謐壯美的景色。遠處為查幹湖畔的引松工程紀念碑。中國集郵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任永信,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陳雨點,吉林省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巨登照,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革平,松原市委副書記、市長於強,市委副書記、前郭縣委書記邊境,市政府秘書長劉英武出席開幕式。
  • 查幹湖冬捕:漁獵部落的魚舞盛世
    查幹湖被專家學者稱為「最後的漁獵部落」  「查幹湖優越的地理位置,水草豐沛,陽光普照,特別適合魚類生長。」查幹湖漁場主管銷售的副廠長張文平介紹說,隨著這幾年宣傳力度的提高,他們的魚銷售得非常好。「北京、海南、昆明……全國各地都可以通過網絡買到查幹湖的魚。現在線上銷售佔一大部分。今年預計捕魚130萬公斤,天貓、京東、順豐等22家電商都在銷售。銷量最大的京東今年預計銷售額超過300萬,銷售最好的是4斤大小的胖頭魚。」  查幹湖胖頭魚的名氣越來越大,很多距離遠的朋友不能直接來現場,就通過線上購買。
  • 秋來查幹湖-光明日報-光明網
    查幹湖美,美在秋天。秋湖的長天,極為疏朗。站在環湖路上,依稀看得見天宇的穹頂與湖水交割的弧線。驚鴻照影,間或掠過幾朵祥雲。夜幕乍落,佇立在湖岸高坡上的妙因寺,不時傳出陣陣晚課的鐘鼓和頌經的吟唱,剪影裡,空氣也凝固了一般。到了曉夜當空,繁星拱月,天上湖中,已辨不出哪裡是真實的、哪裡是虛幻的。
  • 查幹湖冬捕「開門紅」
    查幹湖冬捕「開門紅」】查幹湖冬捕正式拉開帷幕12月18日,在午後的陽光下,冰雪覆蓋的查幹湖上,漁民們將巨大的漁網緩緩拉出冰面。在遊客們「出魚啦,出魚啦!」的歡呼聲中,鰱魚、草魚、白魚、鯉魚等各種湖魚被打撈出冰面,足足有18萬斤。隨著「冰湖騰魚」的勝景重現,今年的查幹湖冬捕正式拉開帷幕。(記者 韓俊紅)
  • 《查幹湖》特種郵票將於2020年10月18日發行
    27日下午,《查幹湖》特種郵票發行籌備工作新聞發布會在我市召開,吉林省郵政管理局局長巨登照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施大寧出席會議。 為更好地保護查幹湖生態和發展查幹湖生態旅遊,宣傳查幹湖、宣傳吉林省自然生態資源和民俗漁獵文化,《查幹湖
  • 《查幹湖》特種郵票首發
    本報10月18日訊(記者聶芳芳)今天上午,《查幹湖》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松原市舉辦。《查幹湖》特種郵票一套3枚。郵票圖案名稱為:聖湖如畫、漁村冬景、冰湖騰魚。全套郵票面值為3.90元。據介紹,《查幹湖》特種郵票由中國郵政郵票印製局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藝術攝影家協會會員楊文清設計,北京郵票廠採用影寫工藝印製。
  • 《查幹湖》郵票首發活動在吉林省松原市舉辦
    10月18日,《查幹湖在首發儀式上,松原市委副書記、市長於強,吉林省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巨登照,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革平分别致辭。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集郵與文化傳媒部總經理任豔明宣讀郵票發行通告。中國集郵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任永信,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陳雨點與於強、巨登照、李革平共同為郵票揭幕,首發活動由松原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麗娜主持。
  • 《查幹湖》郵票原地談
    10月18日,中國郵政發行《查幹湖查幹湖位於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湖岸線蜿蜒曲折,周長達104.5千米。是吉林省內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查幹湖資源多種多樣,得天獨厚,特別是漁業資源豐富。
  • 因《舌尖上的中國》聲名大噪的查幹湖,冬捕究竟有什麼魅力?
    01神秘的查幹湖/零下二三十攝氏度,一次上萬人參與的盛大捕撈,追溯千年的獨特文化/每年冬天當第一輪的藍色寒潮即將"速凍"大江南北,南方的小夥伴還在期待"斷崖式"降溫後的第一場雪時,東北的朋友則早已進入嚴冬模式。風雪早早的將東北三省變成了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查幹湖自《了不起的挑戰》和《舌尖上的中國》等綜藝節目播出後就聲名大噪。
  • 壯遊之行——查幹湖
    海鷗隨船飛翔查幹湖的影視基地因聖水湖畔而知名自然生態環境入鏡率很高,八月的湖畔荷花盛開!景區內還有兩隻活孔雀供遊人拍照取景。蓮花龍女,已開光為民納福!蓮花龍女臺的聽風海螺釋迦牟尼佛碑文記事廣場上的建築通過望遠鏡捕捉的蓮花水岸八月的查幹湖某魚館處門前,在晚上7:30至7:50分用望遠鏡望向月亮和它最近最亮的金星周圍的確有機會觀看到不明飛行物。
  • 風光旖旎查幹湖
    遊人乘船遊覽查幹湖(7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查幹湖大部位於吉林省西北部的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夏日裡的查幹湖風景優美。近年來,當地對查幹湖及周邊進行系統生態治理,整治面源汙染,在周邊實施種植結構調整、退耕還林還草還溼等重點生態修復工程。
  • 秋季的查幹湖
    今天我們一行29人來的美麗的查幹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吉林查幹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西北部,查幹湖主體在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部分位於白城的大安市和松原的乾安縣。吉林查幹湖國家級自然保護以半乾旱地區湖泊水生生態系統
  • 吉林松原查幹湖旅遊度假區 四季分明韻味迷人
    查幹湖盛產鯉魚、鰱魚、鯽魚、武昌魚等15科68種魚類,年產鮮魚6000多噸。其中「查幹湖胖頭魚」經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中心認證為2A級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遠銷省內外。 查幹湖四季分明,四季不同的查幹湖有著四時不同的迷人韻味。 春天,沉睡了一冬的湖水靜悄悄的醒來,復綠的碧草、初綻的百花倒映在悠悠湖面,湖邊鴨雁紛飛百鳥鳴唱,天鵝在湖面梳妝照影。
  • 查幹湖傳承千年的祭湖醒網儀式是什麼樣?感受原始部族的特殊神秘
    真正的查幹湖冬捕可以追溯到遼金時期。據史料記載,遼帝最喜歡吃「冰魚」。每年臘月,遼王都要率領家眷來北方,在查幹湖湖面上搭建帳篷。在帳篷裡把腳下的冰刮薄,薄到像紙片兒,這時可以看見魚兒在冰下遊動。看夠了想吃時再將薄冰打開,鮮活的魚兒就接二連三地跳上冰面。歷史上習慣把這種冬捕稱為「春捺缽」。在帳篷裡把腳下的冰刮薄,薄到像紙片兒,這時可以看見魚兒在冰下遊動。
  • 松原市查幹湖生態小鎮5G基站在查幹湖火車站開通
    7月22日,查幹湖生態小鎮5G基站在查幹湖火車站開通,這是繼松原移動在松原市查幹湖開通首座5G基站後,移動網際網路與智慧旅遊、小鎮電商、智能景觀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的更進一步開拓,為松原查幹湖智慧小鎮建設鋪設了信息技術的快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