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老巷話今昔】序:山水鬥城裡的街巷往事

2020-12-17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鹿城新聞網12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洪佳慧)松臺山、仙人井、豬頭鍾,這些鹿城人最熟悉不過的元素停留在歌聲裡、停留在記憶中,更停留在鹿城走過的悠悠歲月。

  山水成就了鹿城。1600多年前,郭璞建城,以九山布列為支點,形成山水鬥城的空間格局。可以想像,東晉時代的西郭山上,最先映入郭璞眼帘的應是那蜿蜒靈動的水和因水而生的巷弄人家。

  溫州民俗專家金文平:

  在公元323年,也就是郭璞按照我們溫州九座名山、天象和地理的狀況,在西郭山上看了地理之後,就設置了我們白鹿城,白鹿城內設置了東南西北中的布局,也就是東廟、西居、南市、北埠、中是衙。

  這座小城的歲月輕撫過星星點點的九座山,觸摸過痕跡依稀的七座城門,風化了依城而建的古城牆,停留在星月交輝的北宋三十六坊。

  溫州民俗專家金文平:

  到了北宋的時候,我們溫州的城市格局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按照我們現在的南北大街,從望江門,南到瑞安門,這兩座門的周邊,楊蟠就把它劃為三十六坊。

  「過時燈火後,簫鼓正喧闐。三十六坊月,一般今夜圓。」900多年前,倒映著上元節的燈火,身臨一汪清澈如許的河水,時任溫州知州的北宋詩人楊蟠用詩句記錄下白鹿城舊時街巷的繁華景象。

  溫州博物館副館長高啟新:

  溫州到了宋代以後,進入了一個經濟發展的全盛時期,特別是手工跟商貿這一塊在全國都名列前茅。

  北宋時期的坊不同於現在的街巷,坊是封閉的空間,坊和坊之間用牆隔開,且設有坊門。坊是老百姓居住場所,市是老百姓購物場所,坊市隔離,且有嚴格的開放時間,到了夜晚宵禁,市禁止商業活動,坊也不允許百姓外出。然而,由於宋代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這種坊市制度很快就有了新的變化,隨著坊市制管理被取消,這座小城展現出別樣的生機。

  「一片繁華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溫州北宋時期的繁華可見一斑。

  溫州博物館副館長高啟新:

  北埠的話靠近甌江,形成了以海上貿易為主的商業圈。南市,就是包括我們五馬街這一片,它當時主要是一個人口密集,當時有大量的手工業的作坊都雲集在這裡。當時的溫州可以說,造船、制瓷、釀酒,方方面面在那個時期都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就像我們現在很多名稱留下來,比如說打鐵巷、賣麻橋,許許多多都體現了當時商業的業態在這條巷裡形成的特點。

  唐時張又新有詩句「見盡江城數百家」,到了南宋,徐照一句「十萬人家城裡住,少聞人有對門山。」無疑是人口快速增長的一個寫照,側面反映當時的繁榮景象。

  溫州博物館副館長高啟新:

  唐代的時候溫州人口大概3萬多戶,到了南宋的時候,人口達到了91萬,可以說是成倍成倍地增長。這些人口的增長一方面是促進了當地科舉文化的發展,第二個人口大量進入促進了溫州當地百業的復興,很多先進的文化、工藝通過他們帶入溫州。

  可以說,到了兩宋時期,溫州全方位地進入了一個全盛時期,那以三十六坊為底色的繁華畫捲成了這座小城歷史中最絢爛的一頁。

  此後,溫州城的更新萬變不離其宗,總是不脫北宋三十六坊的藩籬,一直延續至民國,變化不大,而如今卻只能用滄海桑田來詮釋地理方位的變化。

  原溫州考古所所長蔡鋼鐵:

  北宋三十六坊現在在溫州還保存歷史原貌的現在已經不多了。溫州老城格局變化比較大的,主要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我們國家正處在改革開放的初期,開始了舊城改造,第一次比較大的改造就是在人民路。

  儘管鹿城的街巷名稱頻變,但絲毫撼動不了地名文化的根深蒂固,諸如九山湖的水、朔門頭的風、妙果寺的鐘、松臺山的井、小南門的鐵器、漲潮頭的水產、倉橋街的車欒,這些依附在地名上的市井風情,隨著明清兩代的鞏固而廣為流傳。

  遊走在鹿城的大街小巷,歲月的影子依稀可見,那些曾在街坊裡生活的人們,在口口相傳中,將當年的故事續寫。

  溫州民俗專家金文平:

  咱溫州有很多人文的故事,比如說我們有好多跟人文有關係的街巷,比如說墨池坊,跟王羲之有關係,五馬坊也是跟王羲之有關係。還有康樂坊跟謝靈運有關係,我們大士門、三牌坊跟張璁有關係,還有黃府巷跟黃淮有關係,由這些名人構成了我們街巷的人文歷史。

  關於古街老巷,人們還會時常憶起這些畫面:乘涼橋,宿覺禪師妹玄機悟道於此;四營堂巷,朱自清在這裡留下了梅雨潭的《綠》;倉橋街,一代考古學家夏鼐曾在這裡求學、成婚;高盈裡,走出了一位「數學巨星」谷超豪……

  時至今日,許多古巷,在城市的發展軌跡裡湮沒,昔日三十六坊的繁華已成如煙往事,隨著舊城改建,無不伴隨著一聲「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感嘆。然而,我們依舊尋覓舊時古街巷的蹤跡,從中尋求鹿城的文化根源所在。

相關焦點

  • 鹿城「古街老巷話今昔」系列紀錄片攝製啟動
    鹿城「兩線三片」、文化大區的建設,讓耄耋老者重又拾遺往事,讓年輕一輩得以通過時間的縱深看歷史,感知老城的人文味、人情味。以歷史記錄者的身份尋訪老巷的前世今生,即日起,鹿城區委宣傳部、區廣播電視新聞中心聯合啟動「古街老巷話今昔」系列紀錄片攝製,以北宋三十六坊為主線,通過挖掘人文典故、聆聽民間軼事等方式,記錄下鹿城老街巷的歷史遺存和今昔變遷。
  • 「街巷黨建」 讓古街老巷更出彩
    現在,「街巷議事」已經在金山街道各社區廣泛推廣,形成了不少議事會品牌,如「天井小圓桌」「小板凳議事會」等。今年以來,各社區已經舉行民主議事十餘場,有效解決問題40餘件。古街老巷是金山街道最大特點。近年來,街道圍繞街巷開展了一系列特色黨建品牌工程,具體內容包括開展街巷議事、開設街巷劇場、深化街巷服務和培育街巷好人四個方面。
  • 【古街老巷話今昔】五馬坊(上)
    古城街巷以其獨有的歷史印記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 江安古街老巷裡,藏著滿滿的人間煙火氣
    時光衝刷下的江安老街巷,總是藏有許多令人回味的故事。關於童年的,關於生活的,充滿趣味的,多姿多彩的,不妨和小編一起,去探尋江安的古街老巷吧~江安,有著久遠的歷史文化,也有著別樣的寧靜悠遠。行走在古色古香的小巷弄,沉澱許久的古樸氣息便會撲面而來。
  • 帶你走進麗水驚豔時光的古街老巷~
    帶你走進麗水驚豔時光的古街老巷~ 2020-09-11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點打造48條古街老巷 連雲港海州古城復興版圖全面呈現
    接下來,海州古城將重點打造48條古街老巷,凸顯人文底蘊,營造「詩意街巷夜古城」,讓城市一隅也有詩和遠方。   古城新生 八大項目基本完成   古牌坊、二營巷、鐘鼓樓、朐陽門……它們都是古城特有的地標。如今,海州又添一座新地標,它就是臨洪門城樓。   隨著臨洪門城樓的落成,海州古城也迎來了新生。
  • 作為上海最有名的古街老巷
    田子坊, 作為上海最有名的古街老巷,有著讓人難以忘懷的上海風情,淳樸的古建築,各種守舊的特色小吃,讓人留戀往返,逛了一下午,一點也不覺的累,裡面還有小酒館,不過價格比較貴一點,去上海必去地方之一,值得給大家推薦!
  • 龍南古街老巷你知道幾個?循著它們一起走進那段舊時光!
    一條老街一段歷史幾代人的記憶撫摸斑駁的老牆漫步在交錯的老巷喚起那舊日的時光……  黃道生、大劉屋、司馬第、鎮龍臺、槐花樹下、下豆行……這些龍南古街老巷,你知道幾個?  淳樸、厚重是古街老巷的一種風情,保留了龍南這座城市的風骨和韻味,承載了幾代人的溫馨,成為我們內心最深處揮之不去的記憶。
  • 贛州街巷·于都縣北門街
    北門街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是一條於都人都眾所周知的古街老巷。這更是一條充滿故事的街巷,雖然這條裝飾並不豪華的卻顯得有些破舊的地方還留有很多靠手藝生存的人。北門街整條街巷並不是很長但是特別適合慢下來看這街巷中的人來人往,像一位提著蔬菜回家做美味的鄰家奶奶。
  • 北京東城創建不停車街巷,「老巷幽宅靜樹依」將重現
    記者從東城區城管委獲悉,今年,繼東四首個不停車街區後,東城區將持續打通胡同交通「任督二脈」,在安定門國旺社區、東直門工體西、東花市白橋社區三個區域,通過「平改立」停車設施建設,創建不停車街巷,重現「老巷幽宅靜樹依」的胡同風貌。
  • 《東亞佛教文化》第30期:《今昔物語》研究之序說
    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歷史小說大多直接取材於《今昔物語集》裡的故事,像《鼻子》《芋粥》《羅生門》《叢林中》《運》《往生繪卷》《好色》《偷盜》《六宮的姬君》等這些膾炙人口的佳作,很早就被魯迅等人翻譯介紹到了中國。黑澤明將芥川龍之介的小說《叢林中》改編成電影,借用了另一篇小說的名字,這就是讓黑澤明蜚聲世界的影片《羅生門》。
  • 龍南解放橋的老榕樹下,竟然藏著這樣一條「古街」...
    古街老巷的存在,像是連接著古今的一個媒介,也是悠悠歷史的見證者。今天就跟小檸檬一起來踏入那些古街老巷,探尋意外的驚喜!寫下西門時,有網友告訴小檸檬,龍南不只有西門,還有北門、南門、東門。南門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就在城裡;北門,就是通往桃江的,已拆了;只有東門,小檸檬一直不知道確切的位置,問了幾位小夥伴,也是不太了解。
  • 江西北門街,極具特色的贛州老街巷,古建築多古韻濃,於都人知道
    如今隨著許多城市的改造很多老街巷也隨之改變了模樣甚至從此消失在人們生活裡。對於贛州人來說都知道贛州老城有許多歷史悠久的老街老巷,同樣在贛南的各個縣區同樣隱藏著許多這樣的街巷。北門街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東部于都縣中心城區,可以說是一條於都人都眾所周知的古街老巷
  • 老街老巷裡的餐館
    他現在經營一家建材店,經常出入於老城區老街老巷裡的一家餐館。翌日,他打電話給我說,阿桂也從外地回來了,聽到你,他邀請我們去老街老巷餐館聚聚,見個面,敘敘舊。經他這麼一說,我才想起,那時是有隔壁一個屁大的小孩,喜歡二胡,天天跟著我們屁股後面,攆他也不走,想必他就是阿桂吧。
  • 山城百年老巷夜色美
    原標題:傳統撞見時尚:山城百年老巷夜色美   圖為夜色中的山城巷主街,沿著山地起伏蜿蜒的街巷、燈籠映照下的塗鴉,吸引眾多遊客晚上來打卡。   新華網消息,位於重慶市渝中區的「山城巷」是重慶傳統風貌區,這條百年老巷也是山城歷史文化和山水特色的縮影。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山城巷傳統風貌區主街經過保護修繕後重新亮相,增添了許多時尚元素。夜幕降臨,掛滿樹枝上的各色燈籠就像多彩的繁星,點亮如水夜色,牆上的塗鴉作品在燈籠映照下更加溫暖明亮,整個街巷仿佛一條「天上的街市」,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拍照留影。
  • 去烏鎮尋夢,古街老巷,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古鎮之旅
    去烏鎮尋夢,古街老巷,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古鎮之旅國內現在有很多古鎮,譬如鳳凰、周莊、西塘等等。但是一般在古鎮盛名之下,這些地方或多或少會帶上一點商業銅臭氣息,讓人覺得不是很舒服,與原來的小橋流水、亭臺拱橋一點都不相合。
  • 重慶萬州:舊城老巷偏石板 往事拾遺憶華年
    攝影:冉孟軍如今,舊城雖沒於江水之下,但連接舊城與新城的偏石板巷,穿過了時光的長廊,靜守母城一隅,訴說著流年往事,勾起了多少人的時光拾遺。偏石板巷位於萬州高筍塘街道,下至萬達廣場,上接新城路,得名於一坡偏向的大石板。它就像一個充滿人間煙火的劇場,時刻上演著鮮活的故事,默默承載著萬州人的記憶。巷子裡僅存不多的磚瓦房,居民稱它是「老古董」。
  • 打卡嘉陵江邊的百年老巷 重慶最早的小麵店可能就在這兒
    08-13 19:57:38 來源:微渝中微信公眾號 微渝中微信公眾號消息穿過百年老巷走上青石板鋪就的小路爬坡上坎 山水繞城……近年來不少遊客都會選擇來渝中的老街巷新都巷社區背靠鵝嶺面朝嘉陵江不僅山水資源豐富而且歷史悠久是重慶現存的特色老街區之一也是渝中區著力打造的特色老社區
  • 山水桂林遊玩攻略,這幾個景點你一定要去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桂林千百年來以「山水甲天下」的美譽而聞名天下,大家對小學課文裡那篇來過桂林才發現原來書裡寫的都是真實存在的!桂林山水最精華、最能領會「甲天下」含義的地方,二十元人民幣背景圖就藏在其中。
  • 鬥城的風,作者夏明旭
    給我感覺最深最特別的,就是鬥城的風。 鬥城,又叫遂州,川中腹地,周圍一片平原,第一次來遂寧時坐火車從這西南第一長橋遂寧涪江大橋上馳騁而過,整個一平原盡收眼底。 鬥城的兩邊都是河流,一邊是涪江,一頭連接嘉陵江;另一邊則是渠河,則人工河。整個城區就被環繞在這兩條長長的河中間。因為這裡有靈泉廣德兩座大廟,又為整個遂寧增加了一絲絲神秘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