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booka 影探
上映22天,票房累計破5億,《除暴》的票房已遠超預期。
即便豆瓣評分只有6.5,剛剛及格。
豆瓣評分穩定在6.5
《除暴》還沒下映,製片方就趁熱公布了續集計劃。
英皇電影出品,原版人馬集結。
官宣概念海報
吳彥祖和王千源也隔空喊話,下次身份互換吧。
不知道續集中會不會揭開吳彥祖、王千源浴巾不掉之謎,或者出一個裹浴巾的教程。
但我們只希望——
下一部劇本多上點心!
話又說回來。
雖然《除暴》的劇本薄弱,但演員的演技還是可圈可點的。
除了鮑起靜那短短幾秒鐘就可以封神的演技之外,時隔16年再次出演悍匪的吳彥祖也值得一誇。
往小孩的手裡塞手榴彈,他露出一分狡黠與邪惡。
「你可能也就幾年,但我不可能活著」。
生死關頭時,對情人的叮囑,他又生出一分柔情。
主動剃光頭、剃眉毛,打碎昔日完美的形象。
在刑場等待死刑的那一刻,沒有一句臺詞,抬頭望蒼天,透漏出一種對死亡的恐懼、絕望。
遺憾啊,這些閃光時刻沒有引發足夠多的討論。
相反,他的髮際線、老態、叔化被網友藉機調侃。
吳彥祖撞臉蘇大強,一時間成為茶前飯後的笑柄。
從1997年正式出道算起,吳彥祖在娛樂圈混了23年。
在普通人的固執印象裡,吳彥祖=逆天顏值的美少年,他的顏值總是蓋過演技。
人們選擇遺忘,他已經46歲,少年感早已不復存在。
中年的吳彥祖成為一個被忽略的存在,被摺疊在時光裡。
《美少年之戀》
>>>>鮮肉花瓶男
吳彥祖是一個典型的ABC(American-Born Chinese美國出生的華裔)。
父母是上海人,出生在美國,從小在美國文化的氛圍裡長大。
受父母傳統思想的影響,他只想好好讀書,未來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
因為命運的眷顧,他還沒有找到朝九晚五的工作,電影之神就主動找上了他。
1997年,23歲的吳彥祖計劃用3個月的時間,帶著1000塊去香港畢業旅行。
看一看香港回歸的儀式,去日本找老朋友敘舊,然後再回美國找一份平面設計的工作。
後來,他聽從姐姐的建議,兼職做模特,走走秀拍拍照,賺的錢當做後續的旅行經費。
此時,楊凡正在為他的新作《美少年之戀》物色演員。
他一早就找到了「中南灣一枝花」馮德倫,還需要另一位男演員與其搭戲。
尋尋覓覓了很久,依舊沒有找到。
某一日,在看雜誌的時候,他意外發現了吳彥祖拍攝的平面廣告。
導演楊凡
「我找了很久,我覺得你非常適合這個角色。」
楊凡上來就軟磨硬泡。
「我從來沒有拍過戲。這個電影可能是你的夢想,如果我搞壞你的夢想,我會很後悔。所以我不想做,不想演。」
但吳彥祖連中文都看不明白,更不會講廣東話,選擇了拒絕。
吃了閉門羹,楊凡天天打電話,掏心掏肺,最終說服了吳彥祖。
後來,楊凡回憶,一眼相中吳彥祖,並不是因為覺得他特別帥。
他甚至拿出張曼玉,說連張曼玉都覺得吳彥祖嘴唇很薄,不夠帥氣。
楊凡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死活不承認自己是個顏值黨。
吳彥祖與楊凡
在《美少年之戀》,吳彥祖被楊凡物盡其用。
旺盛的胴體、青春的荷爾蒙,每一滴、每一粒都被收入了鏡頭裡。
拍攝雙人衝涼戲,為了效果更自然,他還去看成年人動作片找感覺。
後來,楊凡回憶道,「尹子維和吳彥祖拍完都覺得好奇怪,於是我叫他們看一部動作片,第二次做出來就好似真的一樣了。」
雖然票房失利,但是吳彥祖靠著回眸一笑百媚生的Sam一炮而紅。
《美少年之戀》
英俊的臉蛋、高大的身材、甜美的笑容,元氣滿滿的吳彥祖迷倒了萬千少女。
《玻璃之城》《紫雨風暴》《新紮師妹》《赤裸特工》《遊園驚夢》…他主演大量的愛情片、商業動作片。
《妖夜迴廊》
不用演技,只要秀身材和臉蛋,他成為新一代的鮮肉花瓶男。
他的成名是一種幸運,也是一個奇蹟。
《遊園驚夢》
靠著顏值打進電影圈的吳彥祖,不喜歡拍愛情片,不希望自己變成花瓶男。
「香港電影圈有那麼多帥哥演員,他們很願意演這種角色,就讓他們演,我要去尋找另一條路。」
他內心永遠是一個喜歡庫布裡克的《發條橙》、塔倫蒂諾的《低俗小說》的16歲少年。
只不過,由於剛出道,他沒有選擇的權利。
有人找他拍戲,他就去拍,哪怕一直拍自己不喜歡的戲。
一段時間,吳彥祖接拍過一些III級片。
當時,公司幫他籤了幾部電影合約,但沒有告知是什麼電影。
到了現場才發現,原來是III級片。
看到自己穿著很短的內褲,他不禁地自己,「為什麼變成這樣?入行沒幾年,就變成了A片男主角?」
拍了2部之後,憤怒的他直接跟公司挑明。
「我寧願不拍戲,都不拍那種垃圾片。我以前學過建築,我不怕離開這個圈裡,我不怕我回去美國。」
他選擇拒演,去排練舞臺劇、飛上海學武術,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東西。
後來,他僥倖地說。
自己運氣好,那些片子不是很成功,沒有人把他看成III級片的演員。
沉寂了1年,爾冬陞的《旺角黑夜》轉變了他的電影方向。
吳彥祖終於有機會拍自己喜歡的電影了。
「我沒有興趣做頂級明星,我的興趣是做好自己的部分。
其實我很自私,很多東西都是為了我的滿足感,不是為了要錢或為了要紅,也不是為了滿足粉絲,我要滿足自己。」
《千機變2》自宮;
《旺角黑夜》被槍殺;
《新警察故事》被擊斃;
《三岔口》被暗殺;
《夜宴》被毒死;
《新宿事件》被捅死;
《天堂口》被槍殺;
《竊聽風雲1》被勒死;
《竊聽風雲2》被活埋
《鐵拳》被打死;
《王的盛宴》自殺;
《魔警》被燒死…
為了滿足對黑暗電影的喜愛,阿祖打碎自己,總是把自己整得那麼慘。
他要向觀眾證明,他不要靠臉蛋吃飯,要靠演技吃飯。
《新警察故事》是吳彥祖的代表作
吳彥祖的境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好萊塢一位異端——
米基·洛克。
他是80年代最性感的男人之一,以尺度片《愛你九周半》爆紅。
俊俏的臉蛋、痞子般的邪笑,讓萬千少女為之瘋狂。
米基·洛克
外界越誇他帥,他就越想擺脫這副皮囊。
1990年,正處於職業巔峰的他,毅然離開好萊塢,轉行當起了職業拳擊手。
一場場拳拳入肉的比賽,把完美的臉蛋打得皮開肉綻、面目全非。
昔日的帥氣美男子,一下子變成了體無完膚的鬼丈夫。
毀容後的米基·洛克
吳彥祖、米基·洛克如同「砧上肉糜、瓶中花色」。
這是一份褒頌,也是一份桎梏。
順從外界,他們只是用數字衡量的商品、櫥窗裡精緻的明星擺件。
因此,擁有自我的他們不去取悅、服從。
他們對觀眾的叛逆,只是去滿足自己。
與相戀8年的女友Lisa結婚之後,阿祖已經回美國定居。
用他的話講,20歲時,是boy(男孩);30歲時,是man(男人);40歲時,是family man(居家男人)。
現在,他一方面把生活的重心轉移到了家庭;
另一方面,他的工作重心也放在美國,開發美劇《荒原》,出演《魔獸》《古墓麗影2》等好萊塢大片。
吳彥祖開發並主演的《荒原》
除了宣傳自己的作品之外,他一直低調不炒作,很少拋頭露面。
細數一下他最近上的熱搜。
一次,經歷健康危機。
他因為闌尾炎化膿嚴重,差一點喪命。
10天不能進食的抗生素療程,讓體重一下子減少了18磅。
後來,因為闌尾炎再次復發,他把盲腸切除,安心養傷,直至康復。
如今,當吳彥祖帶著《除暴》回歸大銀幕,演技驚豔,全網卻鴉雀無聲。
實在諷刺。
別急,更諷刺的還在後頭。
當他以鯔魚頭形象出鏡,有一些自媒體帳號竟說,他在嘗試吳亦凡、蔡徐坤等流量愛豆的「鯔魚頭」造型,還讓網友比一比誰最好看。
底下評論則世清一色的粉圈文化,壓根看不到關於他和他演技的討論。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昔日男神跟鯔魚頭被粉圈消費得一乾二淨。
阿祖需要去蹭這些流量愛豆的熱度?
他需要嗎?他稀罕這些嗎?
他才不care這些虛假至極的東西。
每每看到一個認真演戲的好演員被流量逼到走投無路的時候,我就氣憤難平。
什麼時候,一位好演員要靠顏值、八卦緋聞、做數據去搏話題、搶眼球、爭流量?
什麼時候,我們不以票房論英雄、不以流量斷輸贏?
什麼時候,我們可以為在票房撲街的作品裡貢獻演技的好演員鼓一鼓掌?
所以,我想再聊聊吳彥祖。
倏忽間,仿佛昨日還是那個意氣飛揚的少年,今日已是不惑之年。
雖光頭無眉,如玉的容顏不再,但演技不降反增。
影視圈多了一份金貴的幸福。
流量為王的時代
好演員的悲哀
原標題:《我們還要錯過幾個吳彥祖?》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