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部隊火鍋」是道什麼菜,哪裡的菜。
跟重慶火鍋、廣式火鍋、北京涮鍋一樣,部隊火鍋也是一種火鍋,流行於吉林延邊一帶。
吉林延邊屬於朝鮮族文化,被稱為「小韓國」,那裡的火鍋就叫「部隊火鍋」。這種火鍋,有點像江淮地區的暖鍋,很多的食材,葷的素的裝滿一鍋,火爐上煮了吃。只是部隊火鍋裡的食材少,沒有江淮地區暖鍋的豐富。
我們所了解的韓國文化,男人都有點大男子主義,不做家務,當然不做飯,也不會做飯,在家被老婆伺候著。可是離了家門,出門在外討生活,就不是這個飯來張口的畫風。就說當兵,平時有食堂,不至於餓肚子。可是總有缺飯的時候,譬如二戰後的韓國軍人,哪來那多吃的?很多時候就得自己想辦法,搞到食物,煮了填飽肚子。
部隊火鍋和美軍剩菜的關係。
部隊火鍋的叫法,確實是二戰後韓國軍人的發明。沒親眼見過當時美軍和韓軍的生活怎麼交叉的,但是可以想像得到,韓軍供給遠比美軍差。很多資料也有顯示,美軍任何時候不會餓肚皮,和日軍一樣,有充足的軍糧,主要是罐頭,午餐肉罐頭。
韓軍就不是這樣了,那階段軍人基本吃不飽,想吃飽就要自己想辦法。可是食物短缺,男人又不會做飯,這時候就表現出不足。不過餓急了也會生智,把能吃的東西一鍋煮,味道自然豐富多了。
就這個一鍋煮,煮出了「部隊火鍋」這道名菜。當時韓國軍隊食物儘管供應不足,但是泡菜和面還是有保證的,地方上豆腐也不缺。有了這三大主材,火鍋基本成型,如果有肉就完美了。
部隊火鍋成了朝鮮族大菜名菜。
美軍有肉,大量的午餐罐頭。有過軍營生活經歷的,都知道一日三餐不可少的食物怎麼個感覺。美國兵早就吃煩了午餐肉,韓國兵最想要午餐肉,於是有了交換。至於雙方私下怎麼溝通完成,都不得而知,反正是部隊火鍋裡有了肉。甚至可以說,這道名菜是美國的午餐肉罐頭成就的。沒有美國兵的午餐肉,就沒有這道大菜。
當然坊間很多說法,最噁心的是說韓國兵從美國兵的泔水桶裡撈到,撿的美國兵扔的剩菜剩飯。這說法不可信,美國兵都吃西餐,午餐肉罐頭盒打開直接就吃,軍隊廚房很簡單,起碼沒有中餐那樣煙燻火燎,當然就沒有泔水桶。雙方私下交易倒是可能,一方吃煩透了,一方垂涎三尺。乾柴烈火,一拍即合。
部隊火鍋的料理。
作為一道經典大菜,部隊火鍋也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如今的火鍋和當初幾個當兵的湊合煮了吃的大不一樣,高級講究了許多。但是基本內容還是沒怎麼變,主要材料還是午餐肉、豆腐、泡菜和面。
具體做法,突出韓菜風味,以泡菜、辣椒、蒜、糖為主味,材料質量有了提高。這麼說吧,部隊火鍋的內容和做法,跟我們的麻辣燙有得一比。只是麻辣燙串了串,部隊火鍋沒有串,放鍋裡加水煮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