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主要水庫一覽

2020-12-11 中國臺灣網

水庫名稱、興建時間

區域

所在地及特色

功能、效益

翡翠水庫

1979 年8 月~1987 年6 月

北區

水源:新店溪、北勢溪。

位置:臺北縣新店市(新店溪支流北勢溪下遊)。

集水區面積:303平方公裡(包含臺北縣坪林鄉的全部,以及雙溪鄉石碇鄉新店市的一部份),僅佔淡水河流域面積的11%。

水庫面積:10.24平方公裡(水位170公尺)

最高常水位:標高170公尺

行政區主要屬臺北縣石碇鄉及坪林鄉,由臺北市政府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管理營運,為臺北市最重要的水源;集水區業經劃定為臺北水源特定區,由臺當局「經濟部」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委員會管理,為臺灣目前唯一水源特定區。主壩為雙向彎曲變厚度混凝土壩,為臺灣北區最大水庫。 排洪設施除壩頂溢洪道外,尚有位於右岸的排洪隧道。

公共給水:每日345 萬立方公尺(直潭淨水廠、長興、公館淨水場),供水區包括臺北市、臺北縣的新店、中和、永和、三重、汐止等地,面積334 平方公裡,人口346 萬人。

防洪:與石門水庫同為淡水河防洪系統的重要一環。

新山水庫

1976 年3 月~1980 年10 月

北區

水源:大武侖溪支流新山溪、基隆河(八堵抽水站)、瑪鋉溪(幅子淨水場取水口)。

位置:基隆市安樂區。

集水區面積:64 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0.56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86 公尺

公共給水:每日最大20 萬立方公尺(新山淨水場)。

石門水庫

1956 年7 月~1964 年6 月

北區

水源:淡水河支流大漢溪。

位置:桃園縣龍潭鄉、大溪鎮、復興鄉。

集水區面積:763.4 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8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245 公尺

原建庫主要目的為灌溉與防洪,目前其調節供應公共給水的功能愈顯重要;其公共給水除下遊鳶山堰攔引送板新淨水場外,另有於大壩上遊取水經石門大圳送平鎮、龍潭、石門淨水廠,及於後池堰取水經桃園大圳送大湳淨水廠,每日調蓄供水量約80 萬立方公尺,加下遊未控流量及三峽河抽水站者,總供水量最大可達148 萬立方公尺。

石門水庫主壩原規劃為混凝土拱壩, 基於壩基承載力考慮設計時修正為土石壩。水庫排洪設施原僅規劃建置有溢洪道,1963 年由於葛樂禮颱風引發超大洪水,經重新檢討後於1979 年在大壩右岸山脊增設排洪隧道,排洪能力由原設計每秒10,000 立方公尺 提升到每秒12,400 立方公尺。

灌溉:桃園、石門大圳灌區36,500 公頃。

給水:桃園縣、臺北縣、新竹湖口鄉32 鄉鎮每日80 萬立方公尺(板新、大湳、石門、平鎮、龍潭淨水廠)。

發電:年發電量2.3 億度(石門電廠)。防洪。觀光。

寶山水庫

1981 年12 月~1985 年6 月

北區

水源:頭前溪支流柴梳溪、頭前溪支流上坪溪越域引水。

位置:新竹縣寶山鄉山湖村。

集水區面積:3.20 +221.73 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0. 602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86 公尺

公共給水:每日4.2 萬立方公尺(寶山淨水場)。

灌溉:竹東圳灌區。

永和山水庫

1980 年7 月~1984 年10 月

中區

水源:中港溪支流北坑溝、中港溪支流南莊溪(田美攔河堰越域引水,攔水經11 公裡導水路引入,為典型離槽水庫)。

位置:苗慄縣頭份鎮及三灣鄉永和村間交界。

集水區面積:4.8 +133 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1.65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85 公尺

原名東興水庫,永和村村民要求,於完工後改名。

水庫主壩為土石壩,高度62.5 公尺 ,由臺灣省水利局設計施工,為新竹苗慄地區重要的民生及工業用水水源。

給水:每日18.7 萬立方公尺(東興淨水場)。

灌溉:東興及尖山下圳324 公頃農田救旱。

明德水庫

1966 年6 月~1970 年6 月

中區

水源:後龍溪支流老田寮溪。

位置:苗慄縣頭屋鄉明德村。

集水區面積:61.08 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1.62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61.0 公尺

原名後龍水庫,主壩為土壩,壩高35.5 公尺,有效蓄水量為 1470 萬立方公尺。由苗慄水利會管理,主要供應苗慄地區農業、工業用水,及部分民生用水。

灌溉:苗慄水利會頭屋、造橋、後龍地區1,317公頃農田用水。

給水:平均每天2.72 萬立方公尺(明德淨水場)。觀光。

鯉魚潭水庫

1985 年7 月~1992 年11 月

中區

水源:大安溪支流景山溪、大安溪(士林攔河堰越域引水)。

位置:桃苗慄縣三義鄉。

集水區面積:53.45+447.1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4.32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300 公尺

水庫大壩高96 公尺,容量超過 1 億2 千萬立方公尺,除供應苗慄地區用水外,並與大甲溪的石岡壩同為大臺中地區主要水源,現由「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管理。水庫具有全臺唯一的鋸齒堰溢洪道,下遊並設有景山溪攔河堰(後池堰),調節水庫除公共給水外的其它放流水(含計劃中之景山電廠發電尾水),以供灌溉引水利用。

給水:每曰22 萬噸(士林堰完成後可達70 萬噸)(鯉魚潭淨水場)。

灌溉:農田4,209 公頃 。

發電(深山電廠計劃中)。觀光。

德基水庫

1969 年12 月~1974 年9 月

中區

水源:大甲溪、大甲溪支流志樂溪。

位置:臺中縣和平鄉。

集水區面積:514.0+78.0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4.54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1408 公尺

發電:年發電量3.6 億度(德基電廠)。

給水、灌溉、防洪、觀光。

石岡壩

1974 年10 月~1977 年10 月

中區

水源:大甲溪。

位置:臺中縣石岡鄉。

集水區面積:1061 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0.645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267.1 公尺

給水:大臺中地區公共用水每日90 萬噸(豐原淨水場)。灌溉:大肚山、車籠埔新灌區3,400 公頃 、八寶圳、葫蘆墩圳舊灌區10,935 公頃 。觀光。

頭社水庫

1979 年12 月完工

中區

水源:大舌滿溪溪水及日月潭水庫滲流水。

位置:南投縣魚池鄉頭社村。

集水區面積:55 平方公裡。

有效蓄水量:23 萬立方公尺

農田灌溉單標的水庫。

霧社水庫

1953 年5 月~1960 年8 月

中區

水源:濁水溪支流霧社溪。

位置:南投縣仁愛鄉。

集水區面積:219 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3.5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1004.6 公尺

發電:年發電量1 億度(萬大電廠)。

日月潭水庫

1918 年8 月~1934 年11 月

中區

水源:水里溪支流五城溪、濁水溪(武界壩越域引水,為一離槽水庫;溢洪道為無閘門控制喇叭口式。)。

位置:南投縣魚池鄉。

集水區面積:17 +501.5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8.4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748.45 公尺

原為天然湖泊,於其周圍水社、頭社兩地分築土壩而成水庫,該二壩均為混凝土心牆土壩。年平均淤積量僅30 萬立方公尺,為全臺淤積情形甚輕微者。

發電:明湖明潭抽蓄電廠(大觀電廠)。

給水:魚池鄉、日月潭、武登地區民生用水(魚池淨水場)。觀光、灌溉。

蘭潭水庫

1942 年3 月~1944 年3 月

中區

水源:八掌溪(仁義潭水庫)。

位置:嘉義市(東郊)。

集水區面積:2+3.66+99.8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0.77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75.3 公尺

公共給水:每日4 萬立方公尺(蘭潭淨水場)。

工業用水:日供原水2 萬立方公尺( 臺化) 。觀光。

仁義潭水庫

1980 年4 月~1987 年10 月

中區

水源:八掌溪支流無名溪、八掌溪(越域引水,屬離槽水庫)。

位置:嘉義縣番路鄉。

集水區面積:3.66+99.8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2.32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105.0 公尺

總容量達2,782 萬立方公尺,滿水位面積達2.11 平方公裡,有效容量2,585 萬立方公尺。

與蘭潭水庫串聯運用,以解決嘉義市及嘉義縣沿海地區民雄鄉頭橋、後湖及民雄工業區缺水,滿足公共給水及工商用水之需。

公共給水:每日15 萬立方公尺(公園淨水場)。

觀光:湖光水色,景致怡人,是嘉義地區民眾旅遊觀光勝地。

白河水庫

1961 年1 月~1965 年6 月

南區

水源:急水溪支流白水溪。

位置:臺南縣白河鎮。

集水區面積:26.55 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1.97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109 公尺

灌溉:2,900 公頃 。

給水:0.7 萬立方公尺(白河淨水場)。防洪、觀光。

曾文水庫

1967 年7 月~1973 年10 月

南區

水源:曾文溪。

位置:嘉義縣大埔鄉。

集水區面積:481 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17.1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225 公尺

總容量達7 億立方公尺 ,為全臺容量最大之水庫,湖面面積達17 平方公裡,亦為全臺最大者。

由於南部地區人口增長及工商發展,水庫原佔小比例的給水功能益形重要。

灌溉:66,680 公頃 (經烏山頭水庫)。

給水:每日35 萬立方公尺( 經烏山頭水庫) 。

發電:年發電量2.12 億度(曾文電廠)。防洪。

烏山頭水庫

1920 年1 月~1930 年5 月

南區

水源:曾文溪支流官田溪、曾文溪(越域引水)。

位置:臺南縣六甲鄉、官田鄉。

集水區面積:58 +481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9.0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58.18 公尺

灌溉:面積66,680 公頃 。

給水:每日35 萬立方公尺(水上、烏山頭、潭頂淨水場)。

觀光。

南化水庫

1985 年7 月~1999 年4 月

南區

水源:曾文溪支流後堀溪、高屏溪支流旗山溪( 甲仙攔河堰於豐水期越域引水) 。

位置:臺南縣南化鄉。

集水區面積:104 +408 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5.37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180 公尺

水庫容量達1 億5,000 萬立方公尺,為臺灣公共給水單標的水庫中最大者,自1993 年11 月主壩完工蓄水起,即擔任南區公共給水的吃重角色,完工後,甲仙堰工通水更可使水庫經常保持滿盈狀態,提升水庫供水效益甚大。南化水庫現由臺灣省自來水公司七區處管理,甲仙攔河堰則由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管理。

公共給水:最大每日80 萬立方公尺(南化淨水場)

阿公店水庫

1942 年~1953 年

南區 

水源:曾文溪支流後堀溪、高屏溪支流旗山溪(越域引水)。

位置:高雄縣燕巢鄉、岡山鎮與田寮鄉交界的阿公店溪上。

1944 、1945 年遭洪災破壞中斷施工,光復後由省公共工程局接收續建。原有給水標的,因淤積嚴重及集水區養豬汙染,公共給水早已停止供應。庫底浚渫更新計劃2005 年完工。

臺灣唯一以防洪為主要目的的水庫,大壩全長2.38 公裡 ,為臺灣最長的水庫。

防洪、灌溉。

更新計劃並增設全臺水庫唯一的越域排洪道,可將百年以上頻率洪水排放於二仁溪。

牡丹水庫

1988 年7 月~1995 年9 月

南區

水源:四重溪支流汝仍溪、牡丹溪。

位置:屏東縣牡丹鄉、恆春東北約24 公裡 處。

集水區面積:69.2 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1.42 平方公裡

滿水位標高:142 公尺

灌溉:面積500 公頃 。

給水:每日10 萬立方公尺( 牡丹淨水場)

成功水庫

1972 年10 月~1973 年12 月

南區

水源:港底溪。

位置:澎湖縣湖西鄉港底村。

集水區面積:5.11 平方公裡。

滿水位面積:32 公頃

滿水位標高:9 公尺

公共給水:日供水量3,000 立方公尺 (成功淨水場)

相關焦點

  • 臺灣最大人工湖:烏山頭水庫[組圖]
    臺灣最大人工湖:烏山頭水庫[組圖]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2年07月22日16:11 >>>>臺南行知錄之二十八 風景秀麗的烏山頭水庫是臺灣最大人工湖之一,也是臺灣最古老的水庫之一。
  • 臺灣最大的人工湖泊——曾文水庫
    曾文水庫  曾文水庫位於臺灣嘉義縣境內曾文溪之上遊大埔溪上,為臺灣最大的水庫與湖泊,滿水位面積17.14平方公裡,其興建之目的主要為提供嘉南地區灌溉用水,另具發電、防洪和觀光的功能,是個多目標利用的水庫。
  • 臺灣美景多,六大水庫秘境等你來~
    臺灣美麗景點非常多,鮮為人知的絕美秘境也多不勝數,臺灣的水庫大壩其實蘊含著豐富的生態景致,知名的水庫風景如石門水庫、翡翠水庫,都是眾所周知,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是較少人知道的秘境水庫
  • 臺灣最大的人工湖——曾文水庫
    曾文水庫     曾文水庫又叫「大禹潭」,位於臺灣第四大河流曾文溪上遊,它的西北、東北、西南三側,都被阿里山的餘脈環抱著,具有興建水庫的良好地形條件。    1959年,在石門水庫建設時,臺灣有關部門便著手規劃在珊瑚潭水源曾文溪上遊建造大水庫,那就是現在全臺最大的水庫——曾文水庫。    曾文水庫於1967年開始興建,1973年建成。它有一座液壓式土壩,壩高133米,壩頂長400米,頂端有3座寬15米、高25米的弧形閘門,供瀉洪之用。
  • 臺灣湖山水庫 為中部而建
    湖山水庫是臺「經濟部」水利處規劃在雲林古坑與鬥六交界處,計劃從濁水溪上遊的支流清水溪越域引水,工程費為226.4億元,為針對中部地區2021
  • 雨譁啦譁啦下 臺灣水庫恐進入全員放水狀態
    ▲臺「水利署」不排除未來有更多水庫將調節性放水。(圖/臺「經濟部」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    第 2 波滯留梅雨鋒面開始發威,臺「經濟部水利署」14 日已陸續針對 10 座水庫進行調節性放水;「水利署」表示,月初鋒面過後,全臺各主要水庫蓄水率多在 9 成上下,臺灣氣象部門預估此波鋒面滯留時間更長,目前北、中、南水資源局都密切監控水情,不排除在未來會有更多水庫進行調節性放水。
  • 臺灣石門水庫風景區:臺灣著名的人工湖之一
    臺灣石門水庫風景區,層疊錯落的山峰和碧綠的湖水勾勒出一幅動人的天然風景,是臺灣著名的人工湖之一。水庫最迷人的風光,要數每年深秋時的槭林公園,緋紅楓葉襯著山湖楓光,冬天赤紅的青楓與金黃的楓香相映成趣,成為北臺灣地區低海拔的熱門賞楓勝地。倘若乘遊艇觀光,青山環水水環天,令人心神蕩漾。
  • 臺灣嘉義地區水庫有效蓄水量只剩兩個月
    供應臺灣大嘉義地區主要用水的蘭潭和仁義潭水庫,目前的有效蓄水量只剩下1149萬立方米,以嘉義地區每天供水量25萬立方米來計算,大約只能再供應兩個月
  • 臺灣旱情致日月潭黃土裸露 北部水庫蓄水不到三成
    臺灣旱情致日月潭黃土裸露 北部水庫蓄水不到三成 2011年05月03日 17:1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翡翠水庫上遊大量魚群死亡證實人為下毒
    原標題:臺灣翡翠水庫上遊大量魚群死亡證實人為下毒   中國臺灣網9月27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今天表示,金瓜寮溪8月14日發生大量魚群死亡,經查確認遭人為施放魚藤精所毒害。   翡管局表示,翡翠水庫上遊坪林區金瓜寮溪8月14日發生大量魚群死亡事件,當時派員巡查及確認水庫水體水質,一切正常、並無異狀。   不過,採集的魚屍經送臺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檢測分析,檢驗報告顯示驗出0.06ppm的魚藤精,確認是遭到人為毒害。
  • 臺灣南投地震 全臺灣水庫均無異常狀況
    華夏經緯網6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南投縣2日下午發生6.7級地震,臺「水利署」2日表示,全臺灣的水庫均無異常狀況。  據報導,臺「氣象局」表示,2日下午13時43分,南投縣仁愛鄉發生6.3級地震,另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地震級數為芮氏6.7級,為今年以來臺灣地區最大地震,最大震度在雲林縣草嶺6級。
  • 臺灣曾文水庫微囊藻超標 危害人體
    臺灣「環保署」11月13日指出,曾文水庫水庫內如微囊藻大量繁殖,不但破壞生態,人類飲用甚至可能造成死亡,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調查曾文水庫水質發現微囊藻量已超過世界衛生組織
  • 臺灣翡翠水庫管理局:直鐵將造成不可回復的破壞
    華夏經緯網12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翡翠水庫管理局今天表示,北宜直鐵選線為專業嚴謹過程,如果直接穿越水庫集水區將對水庫水質、水量及淤積等造成不可回復的破壞。據報導,翡翠水庫指出,為維繫臺北、新北兩市600萬居民的生命泉源,其水質安全與穩定應獲優先重視。因此,翡管局尊重推動小組暨路廊評選覆審會議評選結果。
  • 臺灣擬興建湖山水庫
    臺灣擬實施湖山水庫計劃,預計2002至2008年投入226.4億元,完成後每天供水能力69.4萬立方米,供應地區為南投竹山及雲嘉地區,滿足至
  • 臺灣石門水庫想「解渴」打雷最有效(圖)
    原標題:臺灣石門水庫想「解渴」打雷最有效(圖) 臺灣「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新網3月2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石門水庫集水區雨怎麼都下不夠大,臺灣氣象部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說,對流不夠強,雨都下在桃園平地,石門水庫山區要下大雨
  • 臺灣首座水庫太陽能動工
    全臺首座結合水庫之太陽能站於2017年2月17日舉行動工祈福典禮。臺灣水利署首選位於高雄之阿公店水庫建置水上漂浮型太陽能。預計6月底完工,估計每年可發電600萬度電。考量水庫水位變化不大且日照充足,辰亞能源配合法國太陽能板支架製造商夏爾特拉(Ciel & Terre)提供之太陽能浮桶技術,計劃於大壩南端之蓄水區安裝漂浮式太陽能板,將利用面積5公頃區域安裝太陽能電站。
  • 臺灣石門水庫百花爭妍 梅花楓紅山櫻齊賞
    石門水庫此時本應是梅花盛開的季節,但現在楓葉仍有殘紅,山櫻花、杜鵑也都提早報到,百花爭妍美景難得一見,讓人流連忘返。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今年冬天忽冷忽熱,氣溫變化大,植物開花季節似乎也跟著錯亂。臺灣石門水庫此時本應是梅花盛開的季節,但現在楓葉仍有殘紅,山櫻花、杜鵑也都提早報到,百花爭妍美景難得一見,讓人流連忘返。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冷氣團一波波來襲,臺灣石門水庫園區內的300棵梅樹紛紛盛開,雪白場景吸引許多遊客爭相拍照。
  • 臺灣多座水庫水質不佳 環保部門擬展開水質保護
    臺灣多座水庫水質不佳 環保部門擬展開水質保護 2008年01月09日 14: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9日電 臺灣多座水庫水質不佳
  • 臺灣石門水庫實施人工增雨 水位回升(圖)
    原標題:臺灣石門水庫實施人工增雨 水位回升(圖) 石門水庫今天中午實施人工降雨,集水區果然下起大雨。圖自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3月2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桃園地區今天清晨開始下雨,石門水庫管理中心今天11時40分起實施人工增雨,至下午2時總共施放了5支焰劑,不到20分鐘集水區果然下起大雨,石門水庫管理中心主任王瑋表示,累積雨量稍後才能統計。   截至中午12時,石門水庫水位為217.17米,有效蓄水量為4025.63萬噸,蓄水率為20%。
  • 臺灣熱門景點一覽
    加上臺灣鹽業發展史,如北門特有的井仔腳瓦盤鹽田,七股鹽山等亦是區內珍貴的鹽業文化。結合產業、生態與文化的資源,讓本區成為多元化的風景區。   茂林風景區   茂林風景區地跨高雄縣及屏東縣,區內除了有優美的生態景觀外,魯凱族世居於此,也成為此地的一大人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