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四十八年,為明朝之最,三十年不上朝,朝政運轉正常

2020-12-18 歷史甄有趣

是的,他就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朱翊鈞在明朝算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了,共在位四十八年,其中有三十年還未上朝,更為奇葩的是朝政居然運轉正常,並沒有權臣擅政的情況發生,在歷史上來看也是罕見的。

一、明朝在位時間最長

提到在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當屬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了。朱翊鈞的皇帝老爸明穆宗朱載垕很不幸,坐了6年的皇帝寶座就病逝了。朱翊鈞從1572年十歲繼位,到1620年五十七歲死,共在位四十八年,當屬明朝在位時間最長。

歷數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除萬曆皇帝神宗朱翊鈞在位48年(13)外,接下來就是嘉靖皇帝世宗朱厚熜在位45年(11)了,再往後推:洪武帝太祖朱元璋30年⑴、成化帝憲宗朱見深23年⑻、永樂帝成祖朱棣22年⑶、英宗朱祁鎮兩次在位21年⑹、弘治帝孝宗朱祐樘18年⑼、崇禎帝思宗朱由檢17年(16)、正德帝武宗朱厚照16年⑽、宣德帝宣宗朱瞻基10年⑸、景泰帝代宗朱祁鈺8年⑺、天啟帝熹宗朱由校7年(15)、隆慶帝穆宗朱載垕6年(12)、建文帝惠帝朱允炆4年⑵、洪熙帝仁宗朱高熾10個月⑷、泰昌帝光宗朱常洛1個月(14)。(註:括號數字為繼位順序)

在位時間最短的要數萬曆帝的兒子明光宗朱常洛了,在位僅一個月就因「嗑藥」而暴斃。父子兩代皇帝,一個最長,一個最短,真是天命使然、造化弄人啊。父子兩代還直接間接地造就了明末三大案,即「梃擊案」、「紅丸案」和「移宮案」,具體不再詳述。

二、萬曆怠政

朱翊鈞的怠政還要從萬曆首輔張居正說起。早年朱翊鈞繼位時才10歲,朝政基本是在內閣首輔張居正的管理下運轉的。張居正也算是改革的創新派,面對當時朝局混亂、邊備鬆弛、財政虧空等問題,他雷厲風行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考核官員的「考成法」,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整飭邊防,全國清丈土地,推行「一條鞭法」等等,卓有成效,史稱「萬曆新政」。

錯誤的是張居正將所有的光環都集中在自己一個人身上,而對小皇帝則是苛刻嚴厲,埋下了不滿的種子。

萬曆十一年(1583年),張居正死後的第二年,朱翊鈞就迫不及待地下詔抄了張居正的家,還貶斥了很多新法派的官員,新政也宣告結束。

此後便發生了無休無止的黨派之爭,以顧憲成、高攀龍等為首的東林黨和宣黨、昆黨等互相攻擊、互不相讓。加之又出現了該立誰繼承皇位的「國本之爭」等等,這些繁雜的事情真夠萬曆皇帝喝一壺的,於是從萬曆十四年(1586年)下半年開始,朱翊鈞就以身體不適為藉口開始了怠政,這一怠就是三十年。

具體是如何怠政呢?就是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總之就是每天沉醉於後宮,吃喝玩樂。

起初還有一些正直之士上疏直諫,無奈杳無回音,加上張居正等官員的後果,大多官員也將精力放在了黨派之爭和怠政之上。鑑於張居正的後果,內閣儼然成了皇帝家的「聽話貓」,為求自保,聽之任之。

三、朝政運轉正常

大凡皇帝怠政,大權總會旁落,不是閹黨禍亂,就是權臣擅政。如正德皇帝武宗朱厚照時有大太監劉瑾專權,嘉靖皇帝時有內閣首輔嚴嵩禍國,而恰恰萬曆怠政期間,卻無此現象發生,朝政居然正常運轉。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萬曆怠政不等於真正放權不管,萬曆本人權勢欲望極強,需知明朝建立有一套獨特的特務監視系統——錦衣衛,還有東廠、西廠等,內閣、司禮監等都是在皇帝的授權下開展工作的,並且互相牽制、互相監督;

二是鑑於上任司禮太監馮保和內閣首輔張居正配合的很是默契、天衣無縫的緣由,萬曆自然不能允許再有那種情況發生,「殺雞儆猴」的效果還是蠻好的;

三是通過前車之鑑,新的司禮太監和內閣成員為求自保,都選擇了明哲保身,成了皇帝一言一行的乖乖「聽話貓」,可以說,皇帝的權利是更加地高度集中和統一了。

很巧的是,萬曆的爺爺嘉靖帝晚年時,一心修仙,不問朝政,由此出現了內閣首輔嚴嵩專權禍國二十年。嘉靖一朝也是多事之秋,先是「大禮儀之爭」,又是倭寇猖獗,再是「壬寅宮變」,後是「庚戌之變」等等。總之,萬曆也算是汲取了他爺爺的經驗教訓,怠政三十年,大權不旁落,朝政還能運轉如常,如此看來,真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相關焦點

  • 盤點明朝3位長期不上朝的皇帝,其中有一位二十多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歷史上一個比較奇葩的朝代,據記載,明朝共傳16位皇帝,享國276年,其中皇帝不上朝的時間長達121年,幾乎佔了一半;但偏偏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經濟、文化,包括軍事等,都發展很快,這在歷史上也算是個奇蹟了。而這裡就來盤點下明朝不上朝時間最長的三位皇帝,來看看都有誰吧。
  • 萬曆皇帝長達30年不上朝,為什麼他沒有被人架空權力?
    不過明朝的時候比較奇特,萬曆皇帝長達30年左右不上朝,可是他的權力卻沒有被架空,國家機器還在正常運轉當中,這究竟是為什麼?萬曆皇帝登基之初,處理朝政主要是依賴張居正等人,這個時候他的權力是被制約著的。在張居正等人逝世之後,萬曆皇帝開始親政,起初也展現出了一代明君聖主的風範,處理起政事來乾淨磊落,十分的有手腕。
  • 明朝開創中興的皇帝,為何三十三年不上朝,竟是這個原因
    明朝開創中興的皇帝,為何三十三年不上朝,竟是這個原因他是明王朝第十三位皇帝,在位48年,卻有整整三十三年躲在後宮之中,這究竟是為什麼?身為皇帝開創了大明朝的中興,他是昏君,還是明君?這個謎團一直到近代才解開。
  • 明朝歷史上,連續28年不上朝的皇帝,卻是在位最久的皇帝!
    明朝是個非常奇葩的朝代,也是漢人最後一個朝代,經歷276年,有16個皇帝,不過最最令人感到奇怪的,還是明神宗朱翊鈞,因為他創造了一個歷史之最,他連續28年都沒上朝,而且還把國家治理得不錯,令人不得不佩服。
  • 明朝萬曆皇帝為何近三十年不上朝還能牢牢掌握皇權?憑的是什麼?
    萬曆皇帝長達28年不上朝,並不是說他對朝政不聞不問,他是個聰明的人,對時局看得很清楚。當時文官集團勢力太大,而且非常團結,作為皇帝,很多事情無法做出決策,而是被文官集團把持著。為了不讓自己被架空,他牢牢抓住皇權,只要權力不旁落他人之手,那些文官再怎麼折騰也翻不了天。
  • 他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卻消極怠工三十年,明朝由盛而衰
    前言:明神宗萬曆是明朝在位最久的一位皇帝,1572年明穆宗駕崩,年僅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由此開始了明朝統治最長的一個朝代。幼年登基的小皇帝,離不開身後輔佐他的大臣,其中又以首輔張居正為主。張居正死後,萬曆本以為從此可以憑著自己的想法行事,但從立儲之爭、寵幸後宮妃嬪之事,萬曆才明白自己不過是整個朝局中的一顆象徵性棋子。明朝的政治制度決定了他不可能成為一個有自己想法的皇帝,看透本質的萬曆從此消極怠工三十年,時有時無地批閱奏章,以這種默默無為的方式來對抗整個朝局。
  • 明朝那些有趣「冷知識」,城隍爺成官員,你知道寶鈔司幹嘛的嗎?
    後來到了崇禎皇帝的時候,天下動蕩,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明王朝的首都,崇禎表示只要不傷百姓,自己這個皇帝可以被分了。崇禎也沒有選擇逃跑,而是吊死在煤山,所以民間稱為君王死社稷。
  • 20年不上朝,卻批奏摺到凌晨五點——明朝嘉靖皇帝的騙局?
    20年不上朝,卻批奏摺到凌晨五點——明朝嘉靖皇帝的騙局?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民族建立的王朝,在它統治時期,我國的政治、經濟、思想都出現了新的變化。明朝的皇帝各個不務正業,嘉靖皇帝20多年不上朝,有人說這是他故意設的一個騙局,故意迷惑那些別有用心的官員。那麼歷史的真實情況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根據傳統的嫡長子繼承制,嘉靖皇帝是完全沒有可能成為皇帝的。但是他在小的時候非常聰明,情商也特別的高,和其他小皇子構建了很好的關係,而且他還讀了很多書,知道孔子所提倡的那些學說,也知道如何處理與臣子們的關係。
  • 大明王朝最悲催的皇帝,在位僅30天就暴斃身亡,死因成謎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位皇帝,可以說是明朝歷史上最沒存在感以及最悲催的皇帝了,他就是本文的主角明光宗朱常洛。 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冊立長子為太子的原則,大多擁戴皇長子朱常洛,向明神宗建議立長子為太子,然而萬曆皇帝不喜歡宮女所生的朱常洛,反而加倍寵愛鄭貴妃,並且執意要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
  • 明朝十六帝之朱翊鈞,有點奇葩,有點荒唐,還極不尊重自己的職業
    人們若談起萬曆帝朱翊鈞,一般會說,哦,一個三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對於這個疏於朝政的皇帝,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曾批准考古隊挖掘過他的陵墓,據考證,他是個大胖子,身高約一米六四。朱翊鈞三十年不上朝,原因是多方面的,主因是他自身沉迷於酒色,尤其是過度寵愛鄭貴妃,亂了朝綱;其次,朝廷內部嚴重的朋黨之爭導致他無法駕駕馭群臣,這使得他乾脆眼不見為淨。
  • 明朝的奇葩皇帝這麼多,為什麼明朝國祚還能延續276年之久?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也是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傳承了12世,總共有16個皇帝,國祚共計276年。朱元璋原先是個乞丐,憑藉著自己的本領,在亂世之中硬是殺出了一條血路,登上了皇位,成為了一個布衣皇帝。
  • 大明最狡猾的皇帝 20年不上朝卻批奏摺到後半夜 始終手握大權
    明朝是中國最有骨氣的朝代,「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大明的祖訓。 在眾多的大明皇帝當中,此人是最受爭議的,他是大明的中興之主,卻20年不上朝,被認定為亡國之君。
  • 漢之呂后,唐之武后,清之慈禧,為什麼唯獨明朝無太后專權之事?
    宣宗去世後的時候,朱祁鎮年僅九歲,很多人造謠說要立襄王為皇帝,張太后立刻召集大臣們到乾清宮,把朱祁鎮立為皇帝。然而,畢竟朱祁鎮太小,無法處理政務,大臣們就希望張太后能垂簾聽政,張太后果斷地拒絕了:「毋壞祖宗法,第悉罷一切不急務。」
  • 明朝吃了大敗仗,文武百官哭天喊地,皇帝:關我屁事
    明朝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一場關乎明朝和後金的國運之戰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大夥房水庫附近)地區打響。最終,明朝11萬大軍被後金的6萬八旗軍打敗,明朝在遼東地區陷入了徹底被動的局面。「薩爾滸之戰」中,明軍人數佔絕對優勢,為什麼會在這麼短時間內就遭到如此慘敗呢?有人將戰敗的原因歸結到主帥楊鎬指揮不當。但事實上,「薩爾滸之戰」之所以會敗的這麼徹底,明朝的萬曆皇帝才是真正的第一責任人。當時萬曆皇帝已經有二十多年沒上朝了,萬曆長期怠政的結果就是大明王朝國力空虛,中樞癱瘓。
  • 明朝16位皇帝簡介
    今天小編為大家簡要介紹下明朝16位皇帝。為免主少國疑,于謙、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帝,尊明英宗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 在位期間,知人善任,勵精圖治,重用于謙等人,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擊退瓦剌的入侵,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推動明朝政治由亂而治,漸開中興,可謂英明之主。 明英宗歸國後幽禁於南宮,改立其子朱見濟為太子。
  • 金庸先生曾說:明朝是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朝代,明朝應該滅亡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腐朽,最黑暗,統治者最殘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為中國數千年歷史中最黑暗的時期。明朝當然應該亡。——金庸《袁崇煥評傳》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歷時276年,共有16位皇帝。
  • 明朝一個樵夫手持棍棒闖進皇宮,說出3個字,讓文武大臣心寒膽戰
    中國明朝的萬曆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在位48年。但這48年裡,除了前期張居正的勤懇輔佐和他親政前期的勤政外,後來因為冊立太子的事兒和內閣爭執了長達十餘年,最後索性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
  • 明朝皇帝誰比較正常?
    關鍵詞:削蕃、靖難三、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年號:永樂,1403年-1424年在位。永樂大帝,「天子守國門」,曾五次御駕親徵,為明朝武功最盛的皇帝,享年64歲。關鍵詞:靖難之役、永樂大典、鄭和七下西洋、誅十族等。
  • 大明朝16位皇帝誰最強?朱元璋和朱棣都靠邊站,還得是他!
    明朝前前後後持續了300年之久,中間共經歷了16位皇帝,正經的似乎就沒幾個。如果要選明朝最強的皇帝,許多人會選擇朱元璋或者朱棣這兩位暴君;其次就是明憲宗或者明孝宗,甚至於崇禎皇帝。不過,小編想說的是,其實在大明朝16位皇帝中,最強的並不是這些,而是一個看似昏庸,實際上卻非常高明的皇帝。說得難聽一點,假如明末的崇禎皇帝向這位前輩學習,明朝不至於毀在他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