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空中,穿梭林中
行走在健康步道上
可以俯瞰山、海、湖、島、城
交融的鷺島美景
篔簹湖、白鷺洲、東渡郵輪城…
廈門城市地標性景點
一步一景盡收眼底
市政園林部門透漏,預計下個月1日,也就是2020年元旦當天,除了個別橋梁之外,健康步道將向全體市民開放體驗!市民遊客可以漫步在「空中」,穿梭在林中,一邊鍛鍊身體,一邊飽覽廈門山海湖島城相融的高顏值景觀。
健康步道的設計和建設充分考慮
與現狀步道或主要城市交通節點的銜接
市民、遊客可通過沿線設置的52個接駁出入口
上下健康步道,出入口的平均間距約280米
註:圖中黃點為44個步道出入口,其餘8個出入口與公園相接,市民可通過公園進入健康步道。
出入口設置方式主要有坡道、普通梯道、橢圓形樓梯、橢圓形電梯、垂直電梯、直接平接等方式。
考慮到老幼婦孺的體力,高差較大路段(節點)設置了電梯,以滿足該群體的出行需求。同時,步道坡度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行人行走及跑步健身的需求,全線滿足無障礙通行標準。
步道全線設置14個驛站節點,服務半徑為500~700米,配套服務房、公廁、自動售賣機等服務設置,滿足市民需求。
同時,為了保證市民行走舒適性,健康步道的路線做了特別的選擇,林中高架橋面高度總體位於樹木冠幅下,兩側現狀樹木可提供遮陰。
在林中段每300米設置1處休憩點,結合觀景平臺、驛站、主線加寬段、出入口坡道等處設置休息駐足的空間。
為了保障市民夜晚時在步道上行走的安全,沿線設置照明和監控系統,實時對步道進行監控,並在監控杆設置一鍵報警系統。
這一項目是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重點項目,對於滿足市民健康生活需要,提升城市景觀和功能品質,打造高顏值廈門、健康廈門具有重要意義。
這個步道有多美?
一起看圖就知道了↓↓↓
漫步「八山三水」間
近看繁花似錦、草木青蔥
遠眺湖海相融、城景相依
鷺島秀美風光盡收眼底…
郵輪廣場:坐落於郵輪碼頭東渡路口邊,是健康步道的起橋點,對原先閒置的廣場進行改造。
根據方案,廣場以「花瓣」為構成元素,橢圓形的「花瓣」襯託景觀橋的曲線之美。功能上滿足集散、休憩等不同活動需求;綠化上,通過疏林草坪與市樹鳳凰木、市花三角梅、美人樹,展示廈門都市時尚的城市氣質。悠然園:位於觀音寺入口處,空間雖小卻設計精巧,以微景觀的設計手法打造螺旋樓梯與周邊自然山體的圍合空間。水簾瀑布、植物微景、流線鋪地,遊人「穿水而出」,移步間光影交錯,營造出寧靜而富有禪意的步行體驗。在兩山之間及一些密集的小區住宅之間嵌入社區公園,方便周邊居民休閒散步,開展親子活動等。
市民春天可在五嶺廣場(園山東側,緊貼禾山路)感受臘腸樹、黃花風鈴木金色黃花的璀璨。
夏天可在園山廣場(園山西側)感受藍花楹、大花紫薇藍紫色的浪漫。
還可以感受雲海花階的美妙,大面積種植的向日葵、波斯菊等時令花卉,四季更迭變化,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到了夜晚,花階與燈帶交相輝映,如同踏上一條「星光大道」。
夏秋則可在和美園感受鳳凰木、臺灣欒樹紅橙花系的濃烈。
薛北公園:緊貼聯發欣悅園,原為荒廢的水泥地,根據空間特色,公園設計上以曲線元素為主,將一個狹窄的地塊改造成靈動、流暢,滿足觀景、休憩等不同功能活動需求的空間。園區配置開花植物火焰木、香化植物白蘭花,在市民家門口打造一個「趣」「味」兼備的公園。在公園建設過程中,融合了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例如狐尾山的「櫻花谷」。
「櫻花谷」依託自然山脈的梯田狀地勢而造,成片種植廣州櫻、三角梅,林下配以鳶尾、杜鵑等,設置梯田式擋牆、園路、假山塑石,打造梯田式浪漫景觀,營造生態體驗式公園。
主打的「臺地花溪」 景觀重新利用荒廢的凹谷,改造原本生硬的排水渠成蜿蜒的旱溪,以收集山體的自然排水。兩岸布置嵌草透水鋪裝,採用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等模式,增強公園和綠地系統的城市「海綿」功能。
枋湖西路與雲頂路之間的原市綠化中心用地,擁有豐富的植物品種。工程拆除中心圍欄,與市民共享綠地,從「賞綠」向「享綠」升級,建設廈門首個以雷鋒精神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
跨金尚路節點橋梁(薛嶺山-虎頭山)已完成,兩側的橋頭目前正進行綠化恢復。在自然綠化的基礎上適當融入文化建園的理念,薛嶺山一側將挖掘「南陳北薛」的文化脈絡,並以精緻的造園手法打造一處曲徑通幽,充滿詩情畫意的現代園林景觀。
曲折環繞的園路,配以薛令之文化小品,種植竹林、藍花楹、宮粉羊蹄甲及各色花灌,打造具有教育意義的「薛令之文化園」。
虎頭山一側則以鷺島印象為主題,種植鳳凰木、三角梅,配以白鷺雕塑、海礁石,營造一處具有鷺島風格的特色景觀。
健康步道不僅顏值高,還「充滿智慧」。建成開放以後,通過智能設備,市民遊客可體驗到一系列人性化服務。
手機查詢、導航至出入口只要通過手機關注「廈門健康步道」微信公眾號,點擊「步道地圖」,即可看到紅色的健康步道沿線,有多個綠色箭頭標示出入口,選定其中一個,點擊「導航」選項,系統便會規劃出一條合理的線路。
「步道地圖」除了定位出入口的功能,還可以在「服務」選項裡尋找離你最近的停車場、衛生間、大型商場、景點等。
在沿線節點上,遊客可通過微信掃描現場設置的二維碼「打卡」,運動步行一段時間後,在下一個節點再次掃碼「打卡」,便可通過相應的小程序看到自己已走過的公裡數、用時、燃脂指數等。在沿線驛站,還將安裝智慧語音交互設備,只要在設備前說出「喚醒詞」便能實現互動功能,查詢步道情況、天氣,以及周邊推薦等。
在仙嶽山的沁芳林驛站,會安裝一臺AR互動教學設備,依託體感交互技術,用戶可在劃定的區域內隨屏幕內的教練學習太極拳,攝像頭可實現對用戶全身關節點動作的實時捕捉,將用戶的動作和屏幕中專業教練的動作進行比對,並給出指導意見。
廈門健康步道將為市民提供更多
「養眼又養腳」的戶外活動空間
建成後,第一時間打卡吧
—END—
▌來源:廈門旅遊年卡(lynk0592)綜合整理自廈門廣電(xmgd2015)、Yes廈門、廈門日報、廈門市市政園林局、網絡等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