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北村幸福院老人合唱團正在排練。
臺海網2月16日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昨日,剛一進福清市東張鎮溪北村幸福院大門,就能聽到悠揚的二胡聲、嗩吶聲,這是82歲的林敦章和他的合唱團夥伴在排練十番音樂。合唱團打算元宵節在全村人面前「曬一曬」幸福感。
八旬老人在幸福院組建合唱團
溪北村幸福院,是去年福清推進25個試點村幸福院建設的「樣本」之一。溪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韓旭介紹,幸福院前身是一所廢棄小學,鄉賢們出資近100萬元將這裡翻修作為老人們的幸福院。
自溪北村幸福院建成以來,林敦章就會隔三差五地約好友來到幸福院的文化活動室裡,吹拉彈唱。
在文化活動室牆邊,記者看到二胡、三弦、簫、豆管、榔鼓、鑼、鈸等樂器有序陳列著。「幸福院成立後,為避免老人們太悶,就添置了樂器,成立老人志願者合唱團,方便老人隨時吹拉彈唱。」韓旭說。
林敦章是合唱團的組建者,也是合唱團團長,他最擅長的樂器是二胡。大家在彈唱的過程中還會停下來討論。王枝興和魏青英是一對夫妻,是幸福院裡的常客和樂隊成員,他們在一起彈唱有幾十個年頭。這個樂隊共有13名成員,年紀最大82歲,最小61歲,平均年齡70多歲。
「一周要排練三四次,每次排練時間3個小時。」見到記者,合唱團的老人們紛紛「曬」起手中的樂器,說起幸福院裡的幸福事。
魏青英說,合唱團不僅會表演十番音樂,還會唱閩劇,並根據眾人的不同口味,排練了民歌和流行音樂。
林敦章告訴記者,合唱團成立時間不長,但在周邊已有不小名氣,附近村莊有什麼喜慶活動,都會邀請他們前去進行公益表演。
把身邊幸福事唱給村民聽
「有洗衣房、廚房、餐廳以及衛生所等,還有閱覽室和休息室。衛生所裡添置了較完善的基本醫療器材和藥品,並有醫生每天坐診,幸福院的老人們看病十分便利。」韓旭說。
韓旭說,村裡有個別孤寡老人,長期一個人生活。在溪北村幸福院沒有建好之前,他們天天為吃飯發愁。這些老人在幸福院,不用交一分錢就可享受日間照料、休閒娛樂、醫生保健等服務。
「幸福不幸福,老人說了算。」林敦章說,鎮裡的衛生院還會派醫生過來定時定點為老人們量血壓、進行健康諮詢,監控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
如今一有空閒,林敦章和他的合唱團成員就會來到幸福院的文化活動室裡排練,一呆就是半天。幸福院就是林敦章晚年幸福生活的場所。他說,組建合唱團就是把身邊的幸福事唱給村民聽。
林敦章還會主動帶著合唱團去公益演出,通過幸福歌聲改變著溪北村的文明鄉風。
「鄉村幸福院既為農村養老兜底,也給農村老人提供更多元的養老選擇,有效解決了農村老人的日常生活問題,讓老人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福清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王龍祥 江舒帆 鄭秀敏)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