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文豪筆下的哥德式教堂

2020-12-25 米君的旅行日誌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文豪筆下的哥德式教堂

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住著一個與世隔絕、相貌醜陋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難之際救下吉普賽女郎的故事。起初貌美艾斯米蘭達對卡西莫多破壞戒心,但逐漸發現正是醜陋的卡西莫多有著金子一般善良的內心,反而是她的傾心的公子和邪惡的神父這些身份尊貴,衣冠楚楚的人,內心骯髒齷齪。原來美醜並不在相貌而在於內心。這位大文豪維克多·雨果也曾經說過:「人的一生要想幸福,就要最少和三件事情鬥爭,自然,宗教和政治。」巴黎聖母院就是將宗教鬥爭和種族歧視以及黑暗專制制度這三種扼殺幸福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寫出的一曲時代的悲歌。現在佇立在市區的巴黎聖母院就是這些時代的見證者和無字的歷史書,它將幾百年來人們對於宗教、神權與價值觀之間的交織碰撞,盡數鏤刻在它的每一塊磚石中,每一個神像上。

位於西提島的巴黎聖母院落成於十二世紀到十三世紀之間,具體時間並沒有可考證的參照物和證據。這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天主教教堂,佇立在巴黎市區的中央,在艾菲爾鐵塔未建成的時候,是法國巴黎的地標式建築和巴黎的象徵。相信許多人了解巴黎聖母院也是從雨果的書和改編而成的電影開始的,這部書的傳奇和精彩使得許多人從小就埋下了好奇的種子:巴黎聖母院究竟是什麼樣子的?那裡是否真的有一個駝背又醜陋的敲鐘人?那位美麗動人的吉普賽女郎還在嗎?就是這些紮根於心底的疑問,將現在的我帶到了童時遐想不斷的巴黎聖母院,一睹它近千年的綽約風姿、高超的建築藝術、厚重的歷史感和文化感。

法國初春的時節並不如中國那樣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湖光山色,一片綠意盎然和生機勃勃的景象。溫帶海洋性氣候在這個時節更多的是連綿的陰雨和溼冷的空氣。陰雨連綿的氣候使得巴黎街道上的行人稀少,大家都裹緊風衣和帽子,行色匆匆地向家的方向趕去。我撐著一把傘,從香榭麗舍大街一路踱步向東走去,大道的盡頭就是協和廣場,再往廣場的東面走就來到了巴黎聖母院。陰沉沉的天空,連綿如絲的小雨,籠罩的巴黎聖母院顯得有些陰鬱。這座以哥德式風格建造教堂的第一個建築作品,成為了歐洲許多國家競相模仿的藍本。

巴黎聖母院的底座就是一個高大巍峨的教堂,一共有三個大門,分別代表正義、純潔和聖安娜之門,著三個門的兩旁還各有一個實體的門,對稱幾何的美麗淋漓盡致。教堂之上的前後兩面都是中空的塔身和尖聳的尖頂組成的裝飾,每個中空的裝飾與牆相連接的部分都雕刻著宗教人物,很大一部分是關於勝國王猶大的傳奇故事。教堂之上大約幾十米的閣樓中,都是一個個狹小又精美的神龕,裡面雕刻的神像活靈活現,單獨看任何一個都是中世紀藝術的極佳範本。

在巴黎聖母院的建築中部和塔樓整部都會有一個巨大的太陽花的雕花,每一處的花紋都精美絕倫。之所以雕刻太陽花在教堂之上,是因為中世紀神權之上的那個時代,神父都鼓吹自己的權力是上天賦予的,他們是上臺派來拯救眾生,帶領他們升入天堂的指引者。他們的權力就宛如天邊的太陽,永遠存在,不容置疑,他們也如太陽一般,是普照眾生的光芒和希望。因此,這座聖神的天主教教堂自然就在教堂之上鏤刻太陽花,既是對民眾的一種指引,又是一種威懾,告誡他們不能質疑神父的權威,鞏固宗教的統治地位。教堂之後就是一個大鐘樓,大約要踏上將近三百多個臺階才能攀爬至六十八米的鐘樓頂部。

北面的那個鐘塔裡放置著馬內利鍾,就是巴黎聖母院電影裡卡西莫多每天撞鐘的那個地方。然而出於保護古蹟的角度,法國政府將通往馬內利鐘的狹小通道都用鐵絲網圍住了,遊客只能遠遠地參觀或者拍照。鐘樓其實是巴黎聖母院最顯眼的建築了,它佇立在教堂之後的空地上,尖聳的塔頂幾乎要直穿雲霄。這種陰鬱風格的哥德式建築匠人總是覺得不寒而慄,想必這也是中世紀主教為了威懾民眾的一種手段。用黑暗陰鬱的風格和富麗堂皇的裝飾告誡民眾去遵守教義和神權的統治,鞏固宗教封建專制統治。

然而宗教的地位也不是一直在神壇之上的,經過多次宗教改革,改革的主旨就是自己可以闡述中交教義,而非必須依賴神父們的闡述。畢竟出於自身利益和鞏固地位的需要,神父們總是隨心所欲地解釋教條,愚惑人民。宗教改革的很大作用就是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人們都可以自己與上帝溝通教義,而非要通過神父的傳達。後來的法國大革命之時,教堂被激進的革命派洗劫一空,教堂也成為陳舊腐朽的事物,巴黎聖母院也幾遭洗劫,損毀不堪,後來才得到修葺和恢復。

現在的我自然明白,不論是卡西莫多還是艾絲米蘭達都是雨果筆下的人物形象,不是真實存在於世的,然而藝術來源於生活,書中描寫的人物既是虛構的,又是真實的,這些人物都是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的縮影和綜合,是殘酷的神權專制通知下黑暗社會和權貴醜陋品行的寫照。然而巴黎聖母院的卻真實地見證了這一時代的血雨腥風。中世紀的法國神權勝於軍權,許多天主教的教父和神職人員地位十分尊貴,有的教堂裡的大主教甚至是國家的實際控制者,連國王都要受到他們的鉗制和約束。等我走出巴黎聖母院的時候,巴黎久違的陽光穿射過層層的烏雲照射在巴黎聖母院的身體上,就像鋪上了一層薄薄的金紗。即使是陰鬱哥德式教堂,在陽光下也變得燈火可親,就如被歷史的風沙湮滅的黑暗中世紀,幸福和光明就在不遠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巴黎聖母院,法國哥德式建築的曠世傑作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裡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正面雙塔高約69米,後塔尖約90米,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 「最美的哥德式教堂」——巴黎聖母院,究竟是一座怎樣的建築?
    這座建築可以說是開啟了哥德式建築的一個時代。此後的時間裡,隨著大批的建築家穿梭於各國間的不斷交流,哥德式的建築風格在無形之間也得到了相應的傳播和繼承,從而使這種建築風格不再單單局限於法國,而是風靡整個歐洲。巴黎聖母院、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這些都是哥德式建築大名鼎鼎的代表作。
  • 巴黎聖母院重建時間剛宣布 法國又一哥德式教堂著火
    巴黎聖母院重建啟動時間剛宣布,法國又一「重量級」教堂著火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潘亮】法國文化部長巴舍洛16日剛宣布巴黎聖母院最快於2021年1月啟動重建,法國布列塔尼地區另一座「重量級」的哥德式教堂又在當地時間18日清晨陷入火海。據法國《世界報》19日報導,一名教堂工作人員當日被警方拘留,他涉嫌在教堂蓄意縱火。
  • 富麗豪華的凡爾賽宮,哥德式教堂巴黎聖母院,法國夜遊塞納河
    富麗豪華的凡爾賽宮,哥德式教堂巴黎聖母院,法國夜遊塞納河在法國,你會發現在一個林木蔥鬱、景色秀麗的地方,有一座氣勢非凡、富麗豪華的宮殿,這就是凡爾賽宮。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凡爾賽和約》在此籤訂,而使凡爾賽宮名揚於世。凡爾賽宮所在的凡爾賽鎮,原是一個小村落。
  • 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與法國巴黎聖母院相媲美,哥德式教堂建築
    聖心大教堂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最具有特色的一間大教堂,由法國設計師設計,中國工匠建造而成。 聖心大教堂於1861年耗資40萬法郎建立,可與聞名世界的法國巴黎聖母院相媲美。
  • 巴黎|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世界最美教堂
    如今仍保留著當初由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給它起的名字,新橋。穿過古老的石橋,緊挨著南岸塞納河的,就是巴黎聖母院。在這裡,可以找到巴黎中心點。在聖母院門口外的聖母院廣場中,有個原點(PointZéro)紀念物,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裡程時所使用的起測點。這個點大小類似於地下水井蓋,為8角形,旁邊刻有pointdefrance的字樣。
  • 悲哀,繼巴黎聖母院後,法國又一座哥德式教堂發生嚴重火災
    法國南特市一座15世紀哥德式大教堂發生火災,並展開縱火調查,100多名消防員在聖彼得和聖保羅大教堂滅火,周圍地區已被封鎖。火災發生於當地周六早上,大火摧毀了17世紀的教堂主體,並毀掉了15世紀大教堂兩座塔樓之間的主彩色玻璃窗。
  • 與巴黎聖母院類似的全石哥德式教堂,中國也有一座,免費開放
    法國巴黎聖母院起火的新聞迅速佔領各大新聞網站頭條,不少中國網友也對此表達了惋惜之情,800多年的古蹟遭受破壞。在全世界範圍來看,跟巴黎聖母院這樣的哥德式教堂並不算多,但在中國恰好有一座,也有百餘年的歷史,如今成了旅遊景點免費開放。
  • 中國最美的教堂,可以媲美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就在廣州市!
    法國巴黎又稱為浪漫之都,是熱門的旅遊勝地。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國人到法國旅遊,而法國最有名的景點就是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羅浮宮這些歷史景點了。巴黎聖母院可以說是巴黎的地標性建築,也是去法國旅遊必去的地方,這裡每年接待超過一千萬的遊客,可以看得出這座教堂是多麼的受遊客喜愛。巴黎聖母院外觀宏偉壯麗,內部的裝飾也是富麗堂皇,到處都充滿了藝術的氣息。
  • 歐洲各式教堂,幸見巴黎聖母院
    哥德式風格的巴黎聖母院,有幸在大火前一睹其風採(拍攝於2011年冬)。2019年4月15號下午6:30分起火,中軸塔被燒斷,坍塌,給有800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有人說是命運,有人說是輪迴。
  • 上四座全石制的哥德式教堂之一,可與法國巴黎聖母院媲美
    教堂建築總面積2754平方米,東西寬35米,東西長78.69米,從地面到塔尖高58.5米,造價40萬法郎,歷時建成,完工,他是天主教廣州教區的最大教堂,天主教最大的教堂之一哥德式東南亞最大的石頭結構天主教聞名世界聞名世界法國巴黎聖母院可與聞名世界法國巴黎聖母院媲美。他也是世界上四座全石哥德式教堂建築之一。
  • 除了巴黎聖母院,還有這些著名的哥德式教堂,你值得一去!
    有著800多年歷史的世界著名古建築——巴黎聖母院,在經歷幾個世紀屹立不倒後,就在北京時間的今日凌晨突發大火,三分之二的屋頂在這次大火中被燒毀。儘管在數百名消防員全力撲救下,巴黎聖母院的整體結構得以挽救,大量文物得以搶救,但其頂部基本上已被焚毀,標誌性的塔尖更是已經倒塌,整座建築損毀嚴重。
  • 組圖:巴黎聖母院的「建築」與「雕塑」之美,第一座全哥德式教堂
    自13世紀屹立至今的巴黎聖母院,是歐洲史上第一座全哥德式教堂,其蘊含古典的美麗,與法國的歷史、文學、音樂成果都有著密切的聯繫,是天主教信仰與法國精神的象徵,也是法國人的心靈庇護之所,聚集著他們的歡喜與悲傷。
  • 巴黎聖母院之後,又一法國著名哥德式建築失火!
    7月18日清晨,當新冠病毒的陰影仍然籠罩著歐洲,一場大火已悄然在法國著名歷史建築南特大教堂中肆虐。火災始於清晨,人們還在睡夢中。當消防隊員趕到現場時,大火已經燃燒了數個小時,從建築物外可見大量火焰。燃燒的火焰一年前巴黎聖母院的大火讓人們驚魂未定,又一座歷史建築慘遭噩夢般的命運!
  • 「哥德式」藝術寶庫紀念巴黎聖母院
    法國文化瑰寶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後,不但尖頂坍塌,哥德式教堂的橡木屋頂也被嚴重焚毀,餘燼散落一地。最富盛名的哥德式建築有俄羅斯聖母大教堂、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國巴黎聖母院等。俄羅斯聖母大教堂聖母大教堂,也叫聖瓦西裡大教堂。
  • 巴黎聖母院:哥德式建築的曠世傑作,是古老巴黎的象徵
    這隻算是最有名氣的,原本以為它是在很認真很深沉地俯瞰著巴黎,結果親眼去看了才知道,這貨居然吐著舌頭!從電影《巴黎聖母院》上知道它,這次終於能站在它的面前。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是在巴黎的中心位置的、塞納河中的西堤島上的、具有哥德式風格的著名教堂。西堤島是巴黎的地理中心及歷史發源地,當12世紀在此建築成巴黎聖母院,這裡則成了巴黎人民信仰的中心。
  • 巴黎聖母院:哥德式的建築外觀,絕美的玫瑰花窗!
    巴黎聖母院(港譯鐘樓駝俠,臺譯鐘樓怪人)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所著,於1831年1月14日初版的小說。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內容環繞一名吉卜賽少女拉·愛絲梅拉達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羅養大的聖母院駝背敲鐘人卡西莫多。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及音樂劇。
  • 巴黎聖母院值得嚮往的大教堂
    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德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 中國唯一一座哥德式教堂,低配版巴黎聖母院,關鍵免費開放
    法國巴黎聖母院意外失火,導致建築大面積燒毀的新聞迅速被各大頭條佔領,國內網友也都只能為此表示惋惜,近千年歷史的古建築被燒毀,無不是一種損失,但既然事情發生了,我們也沒有辦法。放眼望去,整個世界能夠像巴黎聖母院這類哥德式建築的古蹟並不多,而恰巧中國就有一座,在你放在國外時,是否有重視到我國國內的優越環境?關鍵還是免費的旅遊景點。
  • 法國,凱旋門,羅浮宮,巴黎聖母院
    法國,凱旋門凱旋門凱旋門廣場凱旋門羅浮宮羅浮宮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是位於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德式基督教教堂建築,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論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只可惜今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