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殼蟲是何方神聖?矢尖蚧、吹綿蚧、褐圓蚧等認識認識

2020-12-21 新農人說

介殼蟲是柑橘的主要害蟲之一,危害程度跟紅蜘蛛、木蝨等害蟲自然不能相提並論,但如果你因此對其忽視,那可大錯特錯了,對介殼蟲認識不足加上防治不當而引起的減產現象每年都有發生。介殼蟲種類繁多、繁殖快、危害性大,均以若蟲、雌成蟲群集在葉片、枝幹和果實上吸取汁液,加上有蠟殼的保護作用,防治困難。

介殼蟲種類很多,有多少種呢?在我國約有55種,都趕上我國少數民族的數量了。在柑橘上危害較重的是矢尖蚧、吹綿蚧、褐圓蚧、黑點蚧和紅蠟蚧等幾種介殼蟲。常見的外型有圓形、橢圓形、線形或牡蠣形。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還是先了解這幾種對柑橘危害比較大的介殼蟲是何方神聖吧。

矢尖蚧

雌成蟲介殼為黃褐色或棕褐色,邊緣灰白色;雄成蟲體長形,橘橙色,眼深紫色。低齡幼蚧則是淡黃色至黃褐色。卵橢圓形,橙黃色。

廣東、廣西、福建每年發生3~4代。若蟲高峰在5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10月上旬左右。

吹綿蚧

雄成蟲為橘紅色,雌蟲橙黃色、橢圓形,雄成蟲體型小於雌蟲。吹綿蚧蟲如其名,周身有白色蠟質物及細長透明的蠟絲。

在浙江第一代卵和若蟲的盛發期為5~6月,第二代為8~9月;在四川第一代卵和若蟲的盛發期為4月下旬至6月,第二代為7月下旬到9月初,第三代為9~11月。

褐圓蚧

預警!!!有密集恐懼症的人要小心下圖了!

褐圓蚧雄成蟲的殼為紫褐色,邊緣部分為白色或灰白色,蟲體則是橙黃色、長橢圓形;雌成蟲的殼為圓形、紫褐色,邊緣淡褐色,中央隆起,殼點在中央,呈臍狀,顏色黃褐或全黃。

一年發生3~6代。在福建各代初孵若蟲盛發期分別在5月中旬、7月中旬、9月上旬、11月下旬。

黑點蚧

雌成蟲介殼漆黑色,近長方形,雄成蟲是體紫紅色,半透明。看右圖有沒有覺得像是粘了幾粒芝麻?

1年發生3~4代。7月上旬、9月中旬和10月中旬出現三次高峰。

紅蠟蚧

雌成蟲橢圓形,背面覆蓋較厚的蠟殼,蠟殼中央突出,呈半球形,初為深玫瑰紅色,隨著蟲體成熟,逐漸變為紫紅色;雄成蟲體小,暗紅色。

多數地區一年發生1代,產卵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危害盛期從7月上旬到9月上旬。

介殼蟲形態不同,顏色也各異,紅的黃的紫的黑的……要是把幾十種介殼蟲放一起,那可要眼花繚亂了。

介殼蟲初發時期星點分布在樹冠的內下層,均以若蟲、雌成蟲群集在葉片、枝幹和果實上吸取汁液危害。受害的葉片葉綠素減退,出現淡黃色斑點,提早脫落。幼芽、嫩枝受害後生長不良,嚴重時枝葉乾枯、捲縮。果實受害後,表皮布滿凹凸不平的斑點。有的介殼蟲還會大量排出蜜露,引發煙煤病的發生,甚至引起植株死亡,影響柑橘產量和果實品質。

介殼蟲,介殼蟲,就是有殼的蟲,其殼雖然比不上蝸牛大大的殼,但是可別小看了小小的介殼蟲,其背上的殼可是它的秘密武器。介殼蟲的體壁表面或硬化覆有 1 層硬殼(如盾蚧),或有粉狀蠟質分泌物(如粉蚧),或體被臘質分泌物呈白色粉狀、玻璃狀或棕褐色殼狀,因此能分泌蠟質介殼,防禦作用不比蝸牛的殼差。

雖然初孵的若蟲抗藥性差,但到2齡後的蟲體就會披上防護衣——堅硬的外殼和厚厚的蠟質,這件防護衣對介殼蟲具有很好的防護作用,使得介殼蟲的抗藥性大大增強。如果用藥物直接噴灑,一般藥劑難以進入成蟲體內,不易產生藥效,防治會比較困難。

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大多數蚧類的若蟲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時期,一定要抓住若蟲盛孵期進行噴藥防治,在早期將其消滅。要注意過早停止噴藥或過晚開始噴藥,都會影響防治效果。防治藥劑可選擇螺蟲乙酯、噻嗪酮、噻蟲嗪、氟啶蟲胺腈、苦參鹼等。

由於介殼蟲體型微小,又常常群聚集在果蒂、枝幹和葉背面等地方,藥劑不易打到,所以在噴藥時務必做到均勻周到,枝梢、葉面、葉背、葉柄、果梗都要噴到噴勻,才能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相關焦點

  • 防控柑橘介殼蟲正是時候!
    介殼蟲是南方地區普遍發生而又比較難防的蟲害,它種類多、繁殖快,世代重疊,雖然為害程度不如紅蜘蛛、木蝨等害蟲,但也是柑橘管理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種,因防治不當而引起的減產現象每年都有發生。高清圖譜柑橘上的介殼蟲有很多種,常見的有吹綿蚧、康氏粉蚧、矢尖蚧、糠片蚧、褐圓蚧、紅蠟蚧等。
  • 柑橘介殼蟲來襲,蠟質層難突破,找準關鍵點選對藥,輕鬆搞定
    柑橘上的各種介殼蟲吹綿蚧:若蟲紅褐色,體表多毛,有淡黃色蠟粉覆蓋;雌蟲與若蟲類似,只是大一些,上圖那塊白色的是卵囊;1代卵和若蟲盛期在4月下旬至6月。褐圓蚧:若蟲扁橢圓形,淡黃色;雌蟲紫褐色,邊緣淡褐色,中央隆起;1代若蟲初見期5月中旬,往後每2月發生一代,部分地區一年4代。
  • 這幾種新藥專治果樹上的介殼蟲,一遍就能治乾淨
    進入4月,蘋果、梨、桃樹、柑橘等果樹陸續進入開花結果期,果樹上有一種害蟲也進入快速繁殖期,它不但危害枝幹,還可危害葉片和果實,由於它身上覆蓋有厚厚的蠟質層,普通藥劑很難將其殺死,每年都有許多果園由於防治不理想,造成經濟損失,這個害蟲就是介殼蟲,今天給大家推薦幾個防治介殼蟲的新藥。
  • 及時防止柑桔矢尖蚧危害幼果!了解矢尖蚧發生規律,做好防治措施
    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講柑橘矢尖蚧的綜合防治。主要內容包括:柑橘矢尖蚧的形態特徵、為害症狀、發生原因、發生時間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加系統的了解矢尖蚧的發生規律,從而進行更好的防治。橘園管理與矢尖蚧發生的關係發生重的果園,大部分果農只重視產量,不重視果園管理。施肥不平衡,偏施氮肥、整形修剪技術不熟練,導致樹體枝葉瘋長,樹冠鬱閉、通風透光性不好,形成了適宜矢尖蚧的發生蔓延的環境。控制矢尖蚧的關鍵期是在冬季和早春,這個時候防治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蟲口基數。
  • 如何識別和防治臍橙矢尖蚧?
    如何識別和防治臍橙矢尖蚧?矢尖蚧又名矢尖介殼蟲、箭頭蚧,我國臍橙產區均有發生。(1)危害症狀 矢尖蚧主要危害臍橙葉片、嫩枝和果實,以成蟲和若蟲群聚葉背和果實表面吸取汁液。葉片受害處呈黃色斑點,嚴重時葉片扭曲變形,造成卷葉和枯枝,樹勢衰弱,引起落葉落果,影響產量和果實品質,並誘發煤汙病。
  • 木蘭科植物的天敵—埃及吹綿蚧
    木蘭科植物具有芳香,藥用,木材等多種經濟效益和綠化、美化,優化環境等生態效益,因其花色豔麗,花香宜人,樹姿優美多態,樹葉、聚合果各具特色,是一類具有很高觀賞價值的園林綠化樹種,然而近幾年木蘭科植物卻受到了埃及吹綿蚧的嚴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