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氣溫低水溫涼,魚兒活性差,不會像夏天那樣沿岸覓食一天遊動幾百米遠。說冬天魚難釣,隨便打下窩料,有時可能一天都見不到魚。如果方法得當,其實冬天鯽魚很好釣,因為沒有小雜魚或小雜魚很少。以下是我多年釣魚所得經驗教訓,再綜合一些大師金言,著重講天氣、位置、打窩。
一,天氣。
1,冬天釣魚最好的天是降溫前一天,往往這天氣溫會上升很暖和。好像魚兒也知道明天會大降溫似的,會非常活躍,吃口很猛,吃飽好過冬。
2,最不宜出釣就是寒潮來臨降溫當天和第二天,往往這兩天氣溫會驟降,狂風大作,還伴有4級以上大風,還會下雨或下雪。等第三天後如果風小了(3級以下)氣溫穩定了沒再下降了,就算下雨或下雪也可以出釣。
3,連續兩天以上氣溫穩定或上升的晴天好釣魚,一般晴天會有3~4級東(西)北風。如果4~5級以上大風,不宜出釣,風浪太大了魚會受驚,會窩著不開口。早晨不用去很早,8:30到達水邊就可以了,一般開口期在9點到16點。
二,位置。
1,茂盛的水草區,這裡食物較多,還有保溫作用,是魚兒喜歡的藏身之地。可提前用水草刀掏出一塊空處打下酒米,第二天來釣。如果有大樹倒在水裡,樹葉處也是天然的魚窩,道理是一樣。
2,河汊,就是指大河與小溝相連的小河溝,魚兒沿著近岸覓食喜歡拐進河汊子,這些溝叉子水流都緩慢,也比較窄,常常會有大量的水草。這些地方食物比較充足,而且有利於魚兒棲息和躲避天敵。在相對狹窄的水域,誘魚也更快。
3,鏵尖,岸邊向河中凸出的,因為魚兒是沿岸覓食的,內凹的地方也就是小型的洄水灣。這裡要麼是魚道,要麼是食物豐富的聚集地。
4,岸邊的樹木,一般野河岸邊往往會有一些天然的樹木植物,這裡在天熱時有樹蔭比較涼快,而且樹上也經常會掉下了一些蟲子果子鳥糞等等,這些都是鯽魚天然食物。
5,深水區,這裡溫度相對高點,魚兒喜歡棲息在此。
6,水底深淺交界處,魚兒一般棲息在深水區,但到了中午太陽曬的淺水區水溫上升,魚兒從深水遊到淺水區,這裡就是它的必經之路,剛好你在此打下窩料就留住了魚群。
三,打窩。
1,冬天釣鯽魚大家都喜歡用酒米效果也的確很好,要做到精準打窩。用7.2米以上的長炮竿用餌料籠慢慢送到浮漂內側,不要打到外側去了,在距離浮漂一米左右兩側各打一個窩點。先不要打太多了,要少量勤補。如果這窩點停口就補點酒米,釣旁邊的窩點,三個窩點如此換著釣。
2,建議不要使用打窩勺遠投酒米,一投散落一大片不利於聚魚。因為冬天魚不喜歡遊來遊去找食物,更喜歡趴窩吃東西,就好像人冬天喜歡賴床上吃零食,不喜歡走來走去吃東西。如果沒有長炮竿,可用菜籽餅加麵粉加酒米和成團扔到窩點,也可用衛生紙包酒米扔。如果你扔的不準,可用另一根魚竿把魚鉤鉤住衛生紙用力扔到窩點,如果扔遠了可往回拉到窩點。
以上就是我的總結。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歡迎點讚加關注。謝謝大家觀看。後續奉上更多釣魚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