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作為經濟出海口的青島迎來哪些戰略機遇?

2020-12-25 青島新聞網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作為沿黃流域經濟出海口的青島,正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一年間,一曲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正在沿黃大地唱響。作為黃河流域九省(區)經濟出海口的青島也迎來了重大戰略機遇。

在這場大合唱中,站在中國新一輪更高水平開放發展新風口的青島,正在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創意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搭建區域協同發展大平臺,攜手沿黃九省(區)省會(首府)城市與膠東經濟圈五市共同籤署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合作倡議,推動沿黃九省(區)城市共享開放發展紅利;

推動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山東省港口集團等一系列重大開放平臺的加快建設,打造服務黃河流域城市和企業的「國際客廳」;

搶抓新一輪信息革命帶來的新機遇,為工業網際網路的蓬勃興起提供優良土壤,不斷向黃河流域輸出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成果……

從地理意義上來說,青島並不是沿黃流域城市,但在這場「黃河大合唱」中青島積極「和聲」,主動服務,加強城市聯動、產業協同,發力區域協調發展。

這正是青島的擔當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青島是山東開放發展的橋頭堡,是膠東半島的中心。山東半島城市群要發揮龍頭作用,青島就要做龍頭中的龍頭。

於青島而言,這不僅是在充分發揮城市的開放優勢和產業特色,主動服務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也是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所承擔的使命與責任。

機制創新

暢通國內大循環,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內生動力,無疑是當前經濟發展的最重要主題。

如何破題國內大循環?思路就在於「區域一體化」。

釐清自己的城市定位,青島既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是黃河流域九省(區)的經濟出海口,又是「北方第三城」,正處在中國經濟南北東西大循環的「雙節點」上,必定會對促進各類市場資源要素加速流動、循環、聯通發揮獨特作用。

攜手沿黃九省(區)拓展發展新空間、厚植髮展新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青島積極部署,創意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

8月8日,「2020·青島·陸海聯動研討會」在青島舉行。青島發揮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優勢,攜手沿黃九省(區)省會(首府)城市與膠東經濟圈五市共同籤署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合作倡議,相約共建海港和內陸港聯動合作體系,共築東西開放國際物流大通道、推進重大開放平臺共建共享,推動沿黃九省(區)城市共享開放發展紅利。

這一制度創新將為沿黃流域搭建區域協同發展大平臺。

依託這份串聯起黃河流域核心發展力量的合作倡議,青島牽頭建立「9+5」城市黨政主要負責人聯席會議制度。在這一合作機制下,相關城市將定期舉行聯席會議,研究決定開放發展合作重大事宜,審議重大合作項目目錄,舉行雙邊和多邊會晤,務實推進開放發展合作,設立黃河流域聯盟秘書處,進一步加強區域一體化的協同機制。

未來,「9+5」城市黨政主要負責人聯席會議制度將成為青島常態化推進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合作機制落地落實的重要依託。在國家「一盤棋」統籌部署下,青島將通過資源共享、業務協同、資本整合等方式,強化城市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生產要素高效順暢流動,共同推動黃河流域城市開放協作,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豐富區域協同發展新內涵,青島還將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同步研究起草《青島市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行動方案》,研究提出提升青島城市能級、深化開放協作、科技創新協同、文化旅遊對接、水資源高效利用、生態共保共治、民生福祉增進等舉措,高標準打造膠東經濟圈,當好黃河流域開放門戶。

開放協作

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是沿黃城市的共同意願,也是以國內大循環帶動國際大循環、國際大循環促進國內大循環的必然要求。

開放就是在更大空間優化配置資源,讓全球優質資源都能夠充分自由流動。

一直以來,青島是黃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歐亞大陸橋東部橋頭堡,發揮著黃河流域開放門戶的作用。當前,國家戰略的疊加,青島被賦予建設上合示範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國之重任,站在了中國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

前所未有的開放機遇增加了青島對沿黃城市的吸引力。沿黃流域與絲綢之路的國內節點高度重合,在與沿黃城市的開放合作中,青島市的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作用得以放大。

青島港在蘭州、西安、鄭州等黃河流域城市設立內陸港,陝西67%、河南60%的出口貨櫃從這裡出海。「2020·青島·陸海聯動研討會」召開次日,青島市與銀川市籤訂了口岸合作協議,發揮「一帶一路」沿線節點城市作用,銀川市將支持山東港口青島港在銀川市設立內陸港,青島市將藉助強大的物流通道和毗鄰日本、韓國的區位優勢,加大班列開行密度,為銀川市打造高效、便捷的東行出海口。

暢通青島連接沿黃流域「海陸空」立體交通大通道,青島還將積極支持山東省港口集團在沿黃省(區)繼續優先布局發展內陸港無水港,組建多式聯運服務平臺,發展海鐵聯運,完善國際班列網絡,提升航運服務水平,與沿黃流域城市構建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和上合組織國家的物流運輸大動脈;完善陸域交通,提升膠東經濟圈與沿黃區域互聯互通水平,新增或加密與沿黃流域重點城市的航線航班,規劃布局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航班,為沿黃「一帶一路」建設提速擴容;依託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拓展「空空+空地」貨物集疏模式,加快發展國際中轉、配送、採購、物流,提升開放政策輻射帶動能力。

青島與沿黃城市的開放協作機遇不僅在於空港流通,釋放沿黃流域開放政策平臺聚合聯動效應將為這一城市協作機制帶來更大發展空間。

發揮國家戰略優勢,青島將依託上合示範區、自貿片區等開放平臺積極對接服務黃河流域城市,面向上合組織國家、歐美國家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產能合作和文旅交流。

以更開闊的思維和視野提升自身城市能級,青島正在加快建設溝通全國、全球的中日、中韓、中德、中以、上合等「國際客廳」。「國際客廳」也正在向沿黃省市敞開大門,提供交流、推介、展示、招商等服務,將成為構建國內國際資源融通的「雙循環」平臺,助力青島服務黃河流域開放合作。

產業協同

生態優化下的產業升級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一道「必答題」。青島所擁有的「工業網際網路」將成為「加速器」。

黃河流域沿線是中國工業基礎較發達的區域之一,機械、化工、冶金、紡織、能源等產業具備相當大的優勢,但在這些相對傳統的工業領域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無疑是共同的需求。

事實上,青島已經在向沿黃城市有機注入工業網際網路的探索成果。

9月16日,來自青島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卡奧斯,在陝西偉志集團揭牌了卡奧斯服裝行業示範基地。卡奧斯通過一整套軟硬體的定製化開發和部署,讓這家經營了30餘年的老牌服裝企業煥然一新。偉志服飾整個業務流程,包括接單、排產、製版、備料、剪裁、縫紉、入庫發貨等,可自動從一個環節進入下一個環節,實現全流程數位化驅動和網絡化協同。偉志服飾信息化部門負責人陳雲雙介紹:「自從生產線改進之後,我們生產效率提高了25%,交貨周期也從25-30天縮短到10天。現已具備年產6萬套個性化定製服裝的能力,成為區域最重要的個性化服飾製造商。」在山西,卡奧斯在防疫物資最緊缺的關頭,僅用了幾天就為當地建起了全省首條口罩生產線,在甘肅蘭州,卡奧斯為金川集團加裝「工業大腦」,通過5G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與資產管理,將鎳成品庫的入庫率降低21%,成為甘肅省5G+工業網際網路的示範樣板……

在深入的互動對接中,青島不斷發掘與沿黃城市在做大產業協同方面的無限可能。

呼和浩特黨政考察團在青島考察期間,舉辦了一場呼和浩特(青島)企業家懇談會,籤下70億元的大單;正在布局工業網際網路北方節點城市的呼和浩特,迫切需要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和模式的加持。

包括呼和浩特、成都、蘭州在內的沿黃城市分別與青島籤署了《協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這一組協議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根據城市的產業特色細化產業協作領域。比如,在青島與蘭州的合作中,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構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安全屏障、共同推進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和新能源、醫藥、農業、文化、體育、旅遊、科技、教育等多領域合作,打造區域合作發展新模式。

據介紹,下一步,青島還將擇機與西寧、銀川、西安、太原、鄭州、濟南6市籤署相關協議,加強產業對接與合作。

可以預見的是,強大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資源優勢和智能製造技術底蘊,將進一步助力青島推動「大循環、雙循環」,加碼在黃河流域的影響力。

相關焦點

  • 發揮「出海口」作用 唱響「黃河大合唱」
    發揮「出海口」作用 唱響「黃河大合唱」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1.02 星期四     「習主席的新年賀詞既飽含深情,溫暖人心,又充滿力量,催人奮進。」
  • 搶抓戰略機遇,融入時代大勢!奏響「黃河大合唱」的時代最強音
    那麼,在這一國家戰略藍圖繪就過程中,焦作又面臨哪些機遇,該有何擔當?在昨日舉行的焦作市兩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市人大代表,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唐毅介紹了我市搶抓機遇,主動融入和服務這一重大國家戰略所採取的一系列有力舉措。 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對於北依太行、南鄰黃河的焦作而言,有何重大意義?
  • 共同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共同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第二十六屆三門峽黃河文化旅遊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黃河文化為內涵,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和促進合作交流為重點,以三門峽百裡黃河生態廊道為主陣地,組織開展系列文化旅遊、經貿、體育活動,呈現最美的黃河景觀、最亮的黃河生態、最優的投資環境,為聚焦高質量建設省際區域中心城市、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貢獻強勁三門峽力量
  • 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發出最強音
    山東省國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丁藝在致辭中介紹:「時隔一年,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在濟南啟幕,沿黃九省(區)文旅產業高峰論壇作為本屆文旅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讓大家再次相聚在一起。相比去年,我們沿黃文旅朋友圈更加壯大了,大家很多都是帶著項目來的,希望以此次高峰論壇為新起點,各方攜手,進一步深化務實對接、實現互利共贏,深度整理、挖掘、弘揚黃河文化,將各省(區)獨特的資源優勢轉化為項目優勢,實現差異化協同、一體化發展,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 沿黃九省區城市黃河文旅發展大會,同頻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文化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重點任務、對策建議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新時代新形勢下,全域旅遊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以及疫情常態化下文化旅遊業帶來的新機遇。提出了數位化時代,文化旅遊業如何構建豐富的文化旅遊產品體系,以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需求。充分闡釋了要保護治理好黃河,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理念。
  • 奏響新時代巴山蜀水大合唱
    在新時代特別是"十四五"期間要共同譜寫長江文明上遊新篇章,築牢上江上遊四川盆地共同的人文基因。二是巴蜀文明具有互補性。加大雙方連接的體制機制創新,形成巴山蜀覽、蜀水巴遊新格局。四是巴蜀經濟具有疊加性。川渝堅持差異協同、非零和博弈,在新時代做到文化融合、產品融合、流量共享、營銷同步,提升質量,做大增量,實現躍變。
  • 黃河流域八省(區)媒體賀東方今報創刊16周年講好黃河故事
    如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青海與河南同屬黃河流域重要省份,兄弟省份之間因此再添合作新機遇。青海省情特殊、責任特殊、生態地位特殊,承擔著「源頭責任」和「幹流擔當」。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戰略,青海省必須努力走出一條符合本地實際、富有地域特色的新路。河南歷史文化旅遊資源豐富,也定會根據自身優勢講好「黃河故事」。
  • 黃河大合唱交響音樂會早知道
    黃河之聲,激蕩人心。第二十六屆三門峽黃河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將於9月6日舉行,當晚,「中流砥柱」《黃河大合唱》交響音樂會也將在三門峽國際文博城大劇院奏響經典樂章。作為旅遊節主要活動之一,這場音樂盛宴,有哪些精彩亮點?
  • 青島的機遇和作為都在裡面……
    這次全會還點出了幾個重大機遇:包括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賦予的重大機遇,山東自貿試驗區、上合示範區等重大平臺的戰略疊加優勢。這其中,有全國共性的機遇,也有山東獨有的優勢,比如上合示範區,以及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中扮演的龍頭角色。如果能抓住這些機會,發揮好自身優勢,山東未來五年有可能重塑核心競爭力。
  • 開封:打造人民「幸福河」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強音
    近年來,河道淤積、斷面狹窄、連接不暢等問題,已成為制約開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水瓶頸」。2011年起,開封就著手編制了《開封市水系總體規劃》,打造「十河十湖十溼地」,在新區構建「一湖兩區三橫四縱」的水系網絡格局,在老城區構建「六河連五湖」的宋都水系網絡布局,全力做好「以水潤城」這篇大文章。
  • 青島的野心:上海是長江出海口,憑什麼我不能叫黃河流域出海口?
    青島的野心:上海是長江出海口,憑什麼我不能叫黃河流域出海口?一種觀點認為,將來的經濟重點是內循環,不是往外賣。青島和其他沿海城市沒有本質區別,都可以叫「出海口」。青島港但出海口完全就是個空頭概念,虛名而已。青島叫「黃河流域出海口」,就更離譜。上海是長江出海口,主要因為水運,而不是鐵路。
  • 第二十六屆三門峽黃河文化旅遊節開幕 唱響高質量發展「黃河頌」
    改革開放40年以來,豫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在我省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河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勢能,為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貢獻了力量。當前,河南又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等多項國家戰略規劃疊加,「米」字型高鐵初步形成,4條「絲綢之路」越走越廣,古老的中原大地生機勃發、商機無限,豫商將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大有作為。河南是豫商的堅強後盾,我們將努力為企業家提供更優的服務和更好的發展環境,希望廣大豫商勇於創新,不畏挑戰,爭做中流砥柱。
  • 銀川金鳳:新時代黃河大合唱在這裡響起
    天下黃河富寧夏。奔騰不息的黃河水流經河套平原,孕育了美麗的塞上江南,8月21日晚,由寧夏銀川市金鳳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絲路銀川·魅力金鳳」2020第二屆中國銀川黃河合唱節在金鳳區閱海灣中央商務區啟幕。
  • 第四屆黃河文化旅遊節昨晚開幕,還有民謠音樂節、大合唱等你來嗨!
    本次黃河文化旅遊節以「天下黃河 魅力銀川」為主題,通過舉辦大型文化藝術展演,開展沿黃城市文化旅遊發展交流,舉行千人黃河大合唱、舉辦黃河美食節及文化旅遊創意產品展銷會等9類20餘項活動,充分展現黃河自然景觀、歷史文化魅力,極大豐富和滿足市民文化消費需求
  • 黃河「新合唱」,四座城市誰領頭?
    青島作為沿黃省區經濟體量最大的城市和第一大港,擁有區域內對外開放的特殊優勢;鄭州和西安,同為國家中心城市和黃河流域內陸樞紐城市,顯著的交通區位優勢,為其在缺乏航運之利的黃河流域「加分」不少;濟南不僅在吞併萊蕪後實力大增,近年還積極規劃實施跨黃河發展,在國家戰略上反應迅速。
  • 經濟觀察:逆境突圍後中國民營企業迎來哪些新機遇?
    (經濟觀察)逆境突圍後中國民營企業迎來哪些新機遇?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王恩博)今年以來,中國許多民營企業面對疫情衝擊奮起自救、逆境突圍。新的一年已在「敲門」,隨著中國經濟運行逐漸恢復常態,民營企業將迎來哪些新機遇?「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2020年度論壇12日在北京舉行,多位與會專家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給出答案。中國提出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人們已耳熟能詳,如何在構建這一新格局過程中激發民企活力,受到專家們關注。
  • 河南省:奏響黃河大合唱 擦亮文化旅遊強省名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3日訊(記者 裴小閣)日前,以「大河之旅 老家河南——河南黃河文化旅遊系列主題推廣活動」在鄭州正式啟動。據介紹,本次推廣活動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舉辦,旨在為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機遇,把厚重的黃河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斷擦亮文化旅遊強省 「名片」,全面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進一步激發文旅市場活力,提振市場信心,助力文旅產業快速復甦。
  • 黃河流域19個市州成立旅遊聯盟攜手奏響「黃河大合唱」
    新華社蘭州9月25日電 (記者 郎兵兵)黃河流域的19個市州25日在甘肅省蘭州市籤約成立「陸海同遊·東西互賞」旅遊聯盟,攜手奏響「黃河大合唱」。25日,在第十屆蘭州黃河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來自青海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的19個市州文化和旅遊局負責人共同籤訂合作協議,成立「陸海同遊·東西互賞」旅遊聯盟。旅遊聯盟將加強聯動、共享資源、互通信息,共同推動黃河沿線文旅產業發展。
  • 打造文化旅遊帶 共創黃河大合唱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共創新時代黃河大合唱,文化旅遊是重要內容。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帶是中央的重要工作部署。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在山西省太原市召開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座談會。
  • 「兩會會客廳」唱響「黃河大合唱」 奏好甘肅新樂章
    【兩會會客廳】唱響「黃河大合唱」 奏好甘肅新樂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事關民族復興和永續發展。黃河甘肅段地處黃河上遊,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水源補給區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訪談一主持人(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齊興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您所在的城市將怎樣抓好這一歷史性的重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