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趁我國公眾對動物福利認識尚淺,試圖複製SeaWorld,在大陸用被其他地方淘汰的老一套賺錢
自去年11月正式開業以來,國內首家圈養展示虎鯨的場館@上海海昌海洋公園 一直不遺餘力標榜自己是教育和保育的急先鋒:其虎鯨表演被命名為「虎鯨科普秀」,還積極促成和參與「長江江豚遷地繁殖保護」(關於長江江豚遷地至海洋館圈養繁殖一事,CCA的看法和建議請見中國鯨類保護聯盟就長江江豚從保護區遷至商業海洋館計劃的公開信)。但實際上這個耗資巨大的海洋公園只是複製被美國市場唾棄拋棄的SeaWorld,想趁我國公眾對動物福利認識尚淺,在大陸用老一套來賺錢罷了。
上海海昌的虎鯨,上海海昌同SeaWorld的千絲萬縷虎鯨的來歷---俄羅斯鯨豚監獄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是俄羅斯野捕鯨豚的大買家,在導致「鯨豚監獄」上居功至偉。我們獲悉@上海海昌海洋公園 的母公司下單了【10頭3-15歲的虎鯨、20頭2-15歲的白鯨、20頭不到4歲的海象】。幸而在全球真正熱愛鯨豚的朋友的共同努力下,這個交易被俄羅斯當局叫停,且去年被野捕的那一批虎鯨和白鯨正在被分批野化放歸。但已有4頭野捕的虎鯨被販賣至上海海昌進行動物表演和圈養展示(甚至有進行繁殖的可能)。
上海海昌下單俄羅斯野捕鯨豚合同截圖
SeaWorld的老一套糊弄手法隨著公眾對鯨豚野捕、圈養、貿易、繁殖和動物表演問題意識的逐漸提高,上海海昌也花了更多力氣來包裝自己和誤導公眾。例如在虎鯨表演之前有一個「科普問答」環節,包含一些關於虎鯨的生理和社群行為的描述,但其中一些關鍵信息錯得離譜;一個標榜通過對公眾進行科普來喚起大家保育行為的機構連動物的信息都無法保證正確的話,足以證明盈利才是其唯一的目的。並且這個問答的模式和呈現方式以及後續的一個卡通片都和SeaWorld一脈相承。短片最後演職人員名錄中,幾乎所有名字都可以追溯回SeaWorld集團。
一頭生活在野外的虎鯨,日常下潛的深度在100米左右,即在一天內會多次在大於海昌給出的91米的海中遊動;而虎鯨「能」在深達900米的海裡遊泳,虎鯨完全具備這種下潛能力。(當然,即便是91米,也遠大於海昌虎鯨圈養池的深度,圈養剝奪了虎鯨與生俱來的下潛和遊弋空間。)
虎鯨下潛深度錯誤內容
人們能做些什麼來保護動物和環境?其實還有個顯而易見的方式:拒絕動物表演,不去海洋館,不成為野捕和動物貿易的幫兇。
如何保護動物和環境-拒絕動物表演,不去海洋館,不成為野捕和動物貿易的幫兇
例如上海海昌虎鯨表演前的洗腦卡通短片,大致內容是一個小男孩熱愛虎鯨這一動物,每天夢想著和虎鯨呆在一起,然後他的願望並沒有以成為科學家或者真正的保育者而實現---反而是以「來到上海海昌,成為馴養員」而完成。試想你的孩子對某個物種很感興趣,你希望他的好奇心被圈養產業利用和誤導麼?這個扭曲的故事毫不意外出自SeaWorld一貫的話術,原創故事也來自SeaWorld的創意總監Steve Welch。如果你不知道SeaWorld或者SeaWorld對鯨豚做過哪些事情,希望你可以去看看《黑鯨 BlackFish》。
上海海昌同SeaWorld的明裡暗裡的聯繫
Steve Welch迄今仍是SeaWorld的creative director
上海海昌所圈養的虎鯨的現狀和可能的繁殖計劃---非常令人擔憂(尤其考慮到它們被野捕的種群極有可能是捕食海洋哺乳動物的生態型,那麼在圈養下連正確的食物都無法獲得。)
一頭雌性虎鯨在我們觀察期間通過吞咽浮漂上的麻繩來催吐(不清楚是因為直接的身體不適,還是在圈養下極端無聊導致抑鬱和自殘),她也未出現在當天的表演裡。
最年幼的雄性虎鯨全身遍布耙狀齒痕,有的痕跡很新,說明這4頭虎鯨裡有嚴重的攻擊性行為。
新鮮傷痕,有滲血痕跡
虎鯨表演影響動物關節,胸鰭上方已出現不自然摺痕。水質也有問題,可見動物眼睛紅腫。
野外虎鯨幾乎不會用胸鰭支撐身體,眼睛可見紅腫
虎鯨下頜有孔狀傷痕,不知是池內有異物還是其他原因導致---不是常見的傷情。
下頜孔狀傷痕
虎鯨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廣的海豚科動物,從兩極到熱帶都有它們的身影。即便是體型最小的生態型的虎鯨,成年體長也在5米左右,每天遊動上百公裡。請看看下圖,看看表演池和圈養池的面積,想一想被野捕的它們失去的是什麼。
上海海昌虎鯨圈養池和表演池
我們還觀察到有工作人員讓雌性虎鯨出水,並且持續用手觸碰她的生殖器區域;不清楚是否在為了人工授精作準備,讓虎鯨對人工繁殖脫敏---但要知道,這些雌性虎鯨都還未成年;在缺乏族群都社交支持和文化教育的前提下,它們不僅失去了真正的虎鯨的生活,還被當作繁殖的機器。
對於鯨豚,「圈養繁殖」幾乎無法補充野外種群:鯨豚的心智、行為和社群關係都高度發達和複雜,不同地區的鯨豚還有各自代代相傳的文化;這些內容無法在圈養下被習得,人類更無法教會它們如何在野外成為有生存能力的個體。(更何況動物越多,圈養空間平均下來越小,動物越壓抑。)
工作人員觸碰雌性虎鯨的生殖器區域
其他鯨豚白鯨上海海昌的白鯨展池毫無丰容,空間也很狹小。白鯨表演之前有一點解說,雖然內容沒有什麼明顯錯誤,但比起精心編排和包裝的、充滿戲劇衝突和媚俗臺詞的表演,枯燥乏味的解說被淹沒在嘈雜的人聲中。表演之餘,3頭白鯨都豎直懸浮在池子中。一是空間有限,二是池子裡什麼也沒有,岸上至少還有人走來走去,偶爾能扔下來一些死魚。
在一個戶外的水池裡,上海海昌還圈養了5頭裡氏海豚。裡氏海豚通常分布在外大陸架的深水區(400-1000米),而這幾頭裡氏海豚只有幾米深的水池可以活動。並且這個展區沒有任何對這一物種的介紹,唯一可見的是工作人員進行的表演導向的訓練。
裡氏海豚展區
瓶鼻海豚目前上海海昌有4頭瓶鼻海豚用於表演,表演之外沒有瓶鼻海豚的展區。這裡的海豚表演的背景音樂特別大,甚至能感受到地板和座位的震動。表演本身是典型的雜耍類表演,有一段是海豚衝上臺岸,用體側躺在地上快速旋轉;海豚不得不用尾鰭使力來獲得更高的速度。這些行為既不自然,還給動物的生理和心理帶來巨大的壓力。
海豚在臺岸上快速旋轉
其他動物鰭足類動物海獅和海象都被用於表演,做一些不知所謂的滑稽模仿和惡搞。無論是海獅用尾鰭站立還是海象做仰臥起坐,這些行為都沒有任何教育意義,只有貶低動物和降低人們對動物同理心的作用。整個海象表演館的裝潢就差把「動物馬戲團」貼在門口了,還是上世紀60年代的蘇聯風格,工作人員也戴著禮帽---如果虎鯨表演還用科普遮掩一下,那其他動物就明擺著是萬物而已。
海獅海象表演
有一個戶外展區將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海豹、海獅和毛皮海獅圈養在一起。當你帶孩子去參觀時,動物分布的信息就會很令人迷惑。還有一個室內展區圈養了不少斑海,其中好幾頭刻板得將臉部緊緊貼在玻璃擋板上,甚至出現斑禿,與此同時,不少遊客卻覺得「胖乎乎好可愛」...
海豹刻板貼在玻璃上
海牛2頭非洲海牛被圈養在一個非常貧瘠的展池裡,毫無丰容;大部分海牛圈養的場館會在水池裡留一些類似捲心菜的食物,因為海牛是食草動物,需要持續進食,有東西吃也可以緩解圈養帶來的壓力,讓遊客看到一些自然行為。而我們在海昌看到,這裡的海牛長時間吸吮光禿禿的地面,不斷在狹小的池子裡用胸鰭移動,胸鰭都變形了;還有一頭的尾鰭也出現偏轉和斑禿。
貧瘠的海牛展缸和變形的尾鰭胸鰭
北極熊在北極熊展區有2頭動物,其中一頭看起來是雜交的北極熊。北極熊展區包含一個水池,裡面養的是淡水魚。不知是否因為是淡水,北極熊並不怎麼使用這個有水的區域,如此一來它們實際使用的區域反而更小更受限。來回踱步、不斷晃頭等刻板行為均在這兩頭北極熊上出現。
北極熊和淡水魚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號稱「國際一流,世界一流」。但無論是其商業模式還是盈利噱頭,只是在效仿一個在世界上很多其他地區已經被公眾摒棄的夕陽產業,還沒有任何社會責任感。上海海昌以野捕、圈養、繁殖和動物表演來支撐自己,給上海這一我國最先進、最現代化、最真正國際一流、世界一流的城市蒙上了即落後也不人道的陰影。若非鯨豚監獄被曝光,那會有10頭3-15歲的虎鯨、20頭2-15歲的白鯨、20頭不到4歲的海象都會悉數被賣來給場館賺錢。至於日本的鯨豚野捕販賣,和在國內偷偷進行的動物貿易還未受到監管。而這些動物背後真正的死傷、種群的撕裂、被圈養個體受到的傷害和給公眾帶來的誤導更是難以估量。
請大家#拒絕動物表演##不去海洋館#,不要成為野捕、販賣、圈養、繁殖和動物表演的幫兇。請通過書籍、紀錄片和新的科技來了解動物和棲息地,也請告訴你周圍的家人和朋友圈養鯨豚產業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