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六,民間流行割年肉,我們為您帶來春節系列民俗解讀——未來的兩個春節。
春節臨近,首先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2262年有兩個春節,我們可以看兩次春晚、過兩次年、收兩份壓歲錢、放兩個長假、吃兩次年夜飯,想一想都有些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了。壞消息是,掐指一算,我們可能堅持不到2262年。
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把手機日曆翻到2262年,日曆顯示,那一年的1月21日是正月初一,而接下來的2月20日又是正月初一,為什麼會有兩個正月初一呢?因為那一年剛好是「閏正月」。
農曆閏月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離我們比較近的有2004年的閏二月,2006年的閏七月,2009年的閏五月,2012年的閏四月,2014年的閏九月,2017年的閏六月,2020年的閏四月。
但是閏正月是很罕見的現象,從18世紀至22世紀都不會出現,上一個閏正月還要追溯到17世紀的1640年,從公元1645年人類開始使用歷理置閏制,到公元2800年,閏正月只會出現6次,分別是1651年、2262年、2357年、2520年、2539年、2634年。所以最近一次的閏正月要等到2262年了。真好,還有兩百年就可以休兩個長假了,大家要努力活下去,爭取能距離2262年更近一些。
正月是指農曆的第一個月,2019年的正月一共30天。正月初一就是我們常說的春節,是農曆第一天。在古代,春節專指24節氣中的立春,也被看作一年的開始。後來才改為夏曆,把正月初一作為歲首。春節其實就是春天的節日,象徵著春天到來,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大地充滿著生機。熬過了寒冬,人們載歌載舞,迎接這個喜慶的節日。我們或許趕不上2262年的「雙春節」,但我們可以在有生之年,把每一天都活得精彩,讓每一天都擁有春節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