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蓮花:生態綠架起一座脫貧致富橋

2021-01-10 金融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蓮花縣的老百姓要想富,生態是一道不能繞開的考題。近年來,蓮花縣依託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現代農業、「生態+」旅遊,生態綠為蓮花老百姓架起一座通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橋。 海潭村地處蓮花縣六市鄉,距縣城約40公裡,是蓮花縣最偏僻的村莊之一,如今卻變成了蓮花縣享譽縣內外的「世外桃源」。

海潭村的嚴金良今年67歲,因為年紀太大,無法外出務工,生活非常貧困。被納入貧困戶之後,嚴金良的生活開始發生轉變。

海潭村雖然偏僻,但是得益於新農村建設和自身稟賦,來海潭旅遊的人逐漸增多。2015年,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嚴金良抓住海潭村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契機,利用本地優美的生態環境發展果園。

2017年在扶貧政策幫助下,嚴金良申請到了政府的貼息貸款擴大果園規模,在319國道邊植果樹30餘畝,果樹品種有黃桃、梨子,產業投資20多萬元,帶動了該村7名貧困戶就業。

2018年,嚴金良的果園開始結果,年收入可達6萬元,目前,嚴金良的年收入穩定在10萬元左右。

海潭村所在的六市鄉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有千年紅豆杉、千年銀杏樹、連體古皂角樹等古樹名木,森林覆蓋率達80%。區域內鄉村文化底蘊深厚,有勤王臺、張天洞、婆婆巖、西坑庵等人文古蹟,有民族英雄吳希?、革命烈士張子銘等歷史人物。

然而,長期以來,該鄉一直處於「守著青山綠水討飯吃」的尷尬境地。向生態要效益,向生態要發展,向生態要產業。近年來,在蓮花縣一大批生態扶貧政策的扶持下,該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按照「宜林則林、宜果則果」的思路,該鄉積極發展庭院經濟,創辦了西瓜基地、蜜梨基地、有機茶基地、油菜基地、低改油茶基地、杜仲基地等生態種養基地,形成了319沿線瓜果飄香帶,成立了海潭綠色林果業協會、海潭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通過發展鄉村旅遊業,六市鄉年接待遊客達8萬人之多,實現了美麗鄉村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共贏。

現在的六市美麗鄉村正是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和「幸福的家園、甜蜜的果園、快樂的公園」的美麗鄉村畫卷。

六市鄉的變化是蓮花縣生態扶貧的典型代表。

蓮花縣羅霄山區、武陵山區等11個連片特困地區的蓮花百姓要想富,生態是一道不能繞開的考題。

為此,蓮花推出一批生態扶貧政策:發展100平方米及以上的蔬菜大棚,種植水稻、油菜、紅薯、中藥材等10畝及以上,新擴或低產茶園改造10畝及以上,平均每戶一次性補助2000元;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油茶產業,免費提供良種油茶苗木,同時每畝免費提供有機肥料100公斤……

如今,蓮花打造萬畝油菜、萬畝果業、萬畝有機稻、萬畝油茶、萬畝中藥材等生態扶貧產業基地,形成了大米、梔子花、柚子、蓮子、木耳、百合等生態扶貧產業。

據不完全統計,3年來,該縣6500餘戶從事綠色種養的貧困戶每年戶均增收3500元以上,5922戶貧困戶通過光伏發電每年戶均增收3000多元,120個建制村配備了光伏發電項目,每村獲得5.3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一舉摘下了「空殼村」帽子。

依託良好的自然環境,蓮花還推出推出「生態+」旅遊。以全域旅遊為龍頭,荷花小鎮、紅色培訓小鎮等特色小鎮與44個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競相開花結果。

去年,蓮花旅遊人次達600萬,旅遊收入超57億元。

相關焦點

  • 一瓶水一分愛,架起巴馬脫貧致富連心橋
    巴馬人帶來了發源於青山綠水間、飽含深情的巴馬扶貧感恩水,作為致敬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周年的饋禮,以感恩價率先投放深圳市場,讓深圳人喝上四季健康水,共享巴馬這片「人間遺落的淨土」最優質的生態健康資源。一份關愛情,架起致富連心橋消費扶貧是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也是深圳社會各界公益慈善力量播撒關愛、扶危濟困的重要形式。
  • 鄧州楊營村:架起脫貧致富「連心橋」
    位於楊營村蘇莊的同福農場草莓園佔地50餘畝,擁有17座三層拱棚和兩座日光溫室:立體無土栽培溫室和品種展示溫室各一座,是河南省草莓種植標準化示範園。該園培育隨珠、寧玉、聖誕紅、甜查理等十餘個草莓品種,草莓由丹江水灌溉,不僅品相好,而且口感香甜。 「我現在回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想帶富一方百姓。」
  • 今天,鹽田為給深圳慶生,架起一座橋直通香港!
    今天,鹽田為給深圳慶生,架起一座橋直通香港! 最近大家在「白鹿」的威脅下 瑟瑟發抖,但原來這一場風雨 是鹽田為了給39歲的深圳慶生 請來的「幫手」 你看這一條橋,
  • 江西蓮花:發展生態旅遊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蓮花縣依託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現代農業、「生態+」旅遊,讓生態綠起來、老百姓富起來。海潭村地處蓮花縣六市鄉,距縣城約40公裡,是蓮花縣最偏僻的村莊之一,如今卻變成了蓮花縣享譽縣內外的「世外桃源」。
  • 【美麗中國·鄉約江西】愛上蓮花的N個理由 看看這份答案……
    時過境遷,昔日吳楚相爭之地,現成了周邊江西、湖南百姓燒太平香的好地方。蓮花是綠色的 蓮花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這裡是綠的家園,花的海洋徜徉其間,鄉村風情令人心曠神怡【荷花博覽園】心曠2016年度被中國CCTV生態旅遊品牌盛典組委會評為「中國生態旅遊最美荷花園」。
  • 架起一座橋復興一座城,京西正迎巨變
    架起一座橋,復興一座城。隨著新首鋼大橋的通車,在「百裡長街」西延的石景山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加快文化復興、生態復興、產業復興、活力復興,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新首鋼大橋即將通車通車在即的新首鋼大橋。
  • 內蒙古:點綠成「金」 生態富民
    作為祖國北疆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發力「生態+」,把綠色發展理念深植大地,讓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走出一條點綠成「金」,生態富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 番禺最後的「孤島村」大刀沙變遷:一座橋改變一座島
    周末,市民溫先生一家大小從番禺區橋南街開車出發,從德怡大橋進入石碁鎮大刀沙島上的一處生態果園,悠閒自得地採摘葡萄、火龍果、無花果,看到果園裡各種各樣的水果,小孩子們高興得上躥下跳。
  • 天津:薊州區於橋水庫南岸生態復綠成效顯著
    天津市薊州區於橋水庫南岸復綠,生態美景再現。新華網發初夏時節,位於天津市薊州區於橋水庫南岸的搬遷村舊址已被各種觀賞樹木和花草覆蓋,呈現在眼前的是綠樹成蔭,綠染山巒,花草遍野。據介紹,於橋水庫位於天津市薊州區城東,水域寬闊。2013年下半年,庫區南部居民全部搬離,住進了薊州區新城。近年來,薊州區對於橋水庫南岸生態環境進行全面修復,原來的村莊如今已整體復綠。
  • 跨江架起惠民渡改橋
    跨江架起惠民渡改橋 2020-12-21 2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架起海峽上的橋
    終於,有一天,父親和兒子在心靈上搭起了一座窄窄的橋梁。兒子在橋梁的這頭,父親在橋梁的那頭。兩個人走到了橋梁各自的一端,躍躍欲試,有了盼頭。終於,這一天到來了。兒子大步流星地上了橋,父親步履蹣跚地上了橋,兩人在橋上相遇了,抱頭痛哭,互訴衷腸,了卻了六十年的鄉愁,喜上眉頭。兒子對父親說,跟我回到這頭。
  • 歷史「紅」 山林「綠」 井岡山走特色生態脫貧致富路
    近年來,井岡山市圍繞「紅色最紅、綠色最綠、脫貧最好」的奮鬥目標,補短板護生態、打造生態產業、發展全域旅遊,使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底的1.6%降至0.0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643元,增幅達10%。
  • 五緣灣架起友誼之橋 展現廈門「新客廳」最美一面
    ­  人圓橋 巴西綠­  【項目概況】­  五緣灣片區設計定位為生態、休閒、活力,夜景提升工程範圍主要包括5座橋梁、8塊景觀帶及周邊建築物,共計211個(處)載體,一共採用約55000套燈具。­  【設計解密】­  「中國紅」為何是日圓橋?­  五緣灣五座大橋,分別對應金磚五國的主色調,哪座橋對應哪個顏色,這是經過設計和嘗試的。
  • 貴州福泉:130餘座古橋架起「人間彩虹」
    貴州省福泉市是一座擁有23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明清時期,福泉稱平越府,地處貴州、湖南、廣西三地之要衝,是京滇古驛道上的重要城鎮。這裡地勢險要,眾多江河交織於崇山峻岭之間。為了方便商賈通行,人們在河道上、絕壁間架起了一座座鬼斧神工、精美絕倫的橋。
  • 四川「溜索改橋」:打開幸福門 架起致富夢
    編者按: 承擔貧困地區公路工程、溜索改橋、渡改橋等重點項目的勘察設計100餘項,打造了汶馬高速、雅康高速、雀兒山隧道、布拖縣馮家坪溜索改橋、
  • 這不是一座普通的橋,是一首英雄的讚美詩
    這一片青綠,遼闊而壯美,是電影《金剛川》開始的地方。  作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獻禮,電影《金剛川》近日在全國上映。而當我們走進影院,會發現,這是一部「非典型」戰爭電影。整個故事只圍繞著一個點——橋,金剛川上的橋而展開。志願軍要渡河,必須建橋;敵軍要阻止渡河,多次炸橋。兩軍對峙的過程中,橋一次次被毀、一次次建好……  《金剛川》取材於真實的戰役。
  • 爆款網紅找卡地羅溪蓮花塢:今天登上了《江西日報》頭版
    江西羅溪鎮景色羅溪是一個素有&34;美譽的百年老鎮,自古被譽為「金羅溪」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據史書記載,羅溪始於宋朝時期,距今有1400餘年,最早為塔崗曹氏遷來居住。是一顆璀璨的經濟快速發展的青嵐湖明珠。
  • 江西贛州廢棄礦山復墾復綠變廢為寶
    贛州廢棄礦山江西在江西贛縣陽埠鄉陽埠村,漫山遍野綠意蔥蘢,一排排果樹茁壯成長。曾是礦老闆的韓先林指著自家300餘畝果園感慨地說:「當年搬山挖礦,如今種樹栽果。去年試掛果收了兩萬斤臍橙柚子,按現在的行情,今年能保本,明年就賺錢啦!」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座溝壑縱橫、巖石裸露的廢棄稀土礦山。
  • 一座沒有鋼筋水泥的橋,橫跨在長江之上,被譽為「天下第一橋」
    橋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去過混凝土橋?今天介紹的是鋼筋水泥,洛陽橋,古人把福建省泉州的洛陽橋稱為「天下第一橋」,乍看之下似乎有些言過其實,天下之橋數不勝數,洛陽橋是一號嗎?泉州洛陽橋也被稱為萬安橋,是古代橋建築的傑作,位於福建泉州東北洛陽江,宋皇佑五年建成,嘉佑四年建成,經過六年,橋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米,橋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的石頭堆積。
  • 清遠連州天上、地下架起兩座「鵲橋」,快上橋表白
    清遠連州天上、地下架起兩座「鵲橋」,快上橋表白金羊網  作者:黎存根 曾令華  2020-08-24 連州地下溶河建成全省首座「鵲橋」,湟川三峽世界上最長的玻璃橋也成「鵲橋」,讓現代「牛郎織女」來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