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被列入永久保留的古村落,就深藏在蘇滬邊界,知道人卻不多

2020-10-19 上海旭日東升

歇馬橋村,位於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石浦街道南二公裡處,與上海市青浦區交界,曾經是上海青浦、趙屯等周邊地區的一個商貿重鎮,歇馬橋在古代是非常有名非常熱鬧的一個小鎮。是一座深藏在蘇滬邊界的典型江南水鄉村落,被評選為崑山最具歷史文化美麗鄉村,成功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2年歇馬橋村被列入永久保留古村落。

  


歇馬橋村口的石牌坊在豎立在連接蘇滬昆三地的機場路上,大氣而醒目,它就像一道穿越時空的門,一旦走進便是另一個世界。

  


歇馬橋村,古時,因交通不便,所以成為一定的市集,古稱歇馬橋鎮。如今是個行政村。歇馬橋的來歷,說法不一。志書說:駕橋時「驅石計工立馬而成,故曰歇馬」。另有說:南宋時,宋、金交兵,金將完顏兀朮帶兵進至歇馬橋,立馬橋上視察地形。後人遂把這座橋叫歇馬橋。還有一說,南宋名將韓世忠曾帶兵在此休整,當時這裡水草豐滿,部下在這裡養憩,為方便於石浦江東西兩邊往來,就在江上築了一座橋。叫歇馬橋。其鎮名因歇馬橋的古橋而命名。

  


首先走過的石拱橋名為「定勝橋」,儘管有著豐富傳說和蘊藏寓意的橋名,卻是一座完全新建的仿古石拱橋。

  


由一條「龍形水系」貫穿南北,村落沿河呈帶狀空間布局,構成了江南水鄉「水街相依、窄巷深弄」的傳統風貌格局。

  


定勝橋旁,擺放著一組戰馬的雕塑,為紀念南宋名將韓世忠曾帶兵在此休整,當時這裡水草豐滿,部下在這裡養憩。

  


韓世忠紀念館外景

  


紀念館內廣場上,豎有一尊南宋名將韓世忠騎馬射箭的雕像。

  


歇馬橋老街圍在民居院子裡的節孝坊遺蹟,好在院門虛掩著,可以進入參觀。該坊建於清嘉慶年間,全石結構,雕工精湛,中間中段為鐫刻「節孝坊」石碑,兩側立柱有對聯一副「子道能全堪羨彤編煥彩,親恩克報無慚丹史流芳」,屬於典型的清代石坊建築。此處為原節孝坊遺址。

  


在這個蘇滬邊界的水鄉村落裡,沒有城市的嘈雜與喧囂,沒有時間的追趕與緊迫,沒有陌生人之間的隔閡與疏離,迎接你的是歇馬橋村最初的古樸與恬靜!

  


歇馬橋上個世紀50年代,古鎮商貿依然繁華,當時石浦建鎮時曾計劃將鎮政府設於此,後因交通不便取消了計劃。80年代改革開放後,隨著公路交通日益發達,小鎮漸漸地冷落起來,至90年代其建制變村。

  


賈平凹先生曾在《自在獨行》一書中這樣寫道:「如今,找熱鬧的地方容易,尋清靜的地方難;找繁華的地方容易,尋拙樸的地方難,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為難的了」。還好,我們比較幸運,在崑山市千燈鎮石浦南郊遇見了歇馬橋村,一個深藏在蘇滬邊界的江南古村落。

  


老街處有一座橋名為眾善橋的古橋,它是單跨四拼的石階石板,東西向跨歇馬橋市河。

  


和許多傳統的江南古村一樣,歇馬橋村的老街臨河而建。老街建在一條市河的西邊,分為上灘和下灘,中間為一條碎石鋪設而成的街,街依市河形狀而建。

  


在這個古村落裡,保留著全長500米的古石板路,保存著約5000平米的明清建築以及抗金英雄韓世忠部下修築的歇馬橋,傳統建築主要分布於古石板街的兩側,臨河布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街。2012年歇馬橋村被列入永久保留古村落。

  


石板路傳來的腳步聲很歡快,有老人們吃飽飯後喜歡悠閒的去左鄰右舍串串門。

  


歇馬橋的美,靠單純的文字是道不明說不完的,只有你走進歇馬橋,才能真正品味。這裡幾乎沒有一丁點兒商業痕跡,這裡的原住民一派古風,老街現在還保存著較為完整的江南水鄉風貌。

  


據縣誌記載,民國時期歇馬橋一直是鎮建制,曾是上海青浦趙屯等周邊地區的商貿重鎮,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古鎮商貿依然繁華。

  


老街兩旁是一幢幢二層房屋,下面是店鋪,樓上主人家的臥室。從老街上延伸出來的、鋪著古石板的路,似乎還演繹著昔日古鎮的繁華。

  


老街上有一塊嵌在兩間房子中間的石碑吸引了我,石碑上面刻有「太歲」字樣,「太歲」何意?

  


不難看出在過往歷史中,它是個繁華古鎮。事實上在歇馬橋村的歷史中,因商家雲集、集市興旺、商貿發達在周遭一帶也頗有名氣,最後此村也因「跨大石浦南昆區二十二圖,北三十圖的歇馬橋」而出名。

  


潺潺河流邊,彎彎曲曲的石板路上,一塊塊大小不一的石頭被時光磨平稜角,拼湊出江南獨有的細膩;幽深窄巷兩旁,粉牆黛瓦的老房子觸手可及,木門與白牆上的斑駁,似乎述說著一個個古老而美麗的故事,讓人不由猜想起它的前世今生!

相關焦點

  • 深藏山裡古村落的「徽州布達拉宮」
    2020年江南的梅雨從6月9號開始一直下到了7月下旬,整整下了40多天,前幾天廣播裡傳出南京出梅了,我們這些老友又串了個門,跟團來到了深藏山裡古村落的「徽州布達拉宮」 這個古村落無疑是一個鮮為人知特色顯著的徽州傳統古村落
  • 一座獨具特色的古村落--龔衝村
    在光山縣潑陂河鎮,至今遺存著一座獨具特色的古村落--龔衝(西安全景拍攝)。龔衝(西安全景拍攝)位於大別山北麓,是潑陂河鎮黃塗灣村下轄的一個村民組,距鎮區5公裡,村莊佔地面積41.5畝。龔衝(西安全景拍攝)村民組始建於元末明初,龔姓人在此開山闢土,廣置田舍,繁衍子孫,建設村落,元末狀元龔友福死後葬於龔衝(西安全景拍攝)灣後一座山頂,龔衝(西安全景拍攝)故而得名。後龔姓人遷出,徐姓人遷入龔衝(西安全景拍攝),雖歷經歷史變遷,但龔衝(西安全景拍攝)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 深藏在怒江大峽穀穀底的村落,至今還保留著一妻多夫制,讓人意外
    深藏在怒江大峽穀穀底的村落,至今還保留著一妻多夫制,讓人意外。每年的8月份,正是自駕川藏線的好時間,從左貢縣城出發,沿著玉曲河溯流而上,再從318國道崎嶇的山路下行進20多公裡,就來到了地處大山深處的怒江河谷。從這裡遠瞰可以見到一處小村落,它就是東壩鄉。
  • 嵩縣必去的六大古村落,國家級傳統村落
    、天池山、木札嶺、龍池曼等風景名勝,卻不知道在深山之中,還藏著一座座被時間遺忘的絕美古村落。不過早年間,這裡因為處於深山當中,交通閉塞,知道這裡的人並不多。近年來,被那些喜愛遊走於山水之中的驢友發現並傳開後,慢慢地吸引大批遊客慕名而來。
  • 喜歡深藏在嶗山風景區的古村落
    青島遊玩、一定要安排嶗山旅遊嶗山的古村落讓人著迷這裡以前都是漁村深藏在嶗山風景區內外地人大部分都不知道但這裡卻是本地人經常來休閒打卡的地方紅瓦綠樹 碧海藍天深藏在嶗山深處的世外桃源嶗山華嚴寺的「雙面佛」同一塊石頭、一面看是雙目低垂的大師; 另一面看是修行不足的「惡人」「惡人」 一面、大師寫了一個大大的「禪」 字、也是在告誡有緣人通過自身學習和修行
  • 河南有一處800多年的古村落,知道的人並不多,免費參觀
    都知道如今旅遊已經成為了放鬆身心最主要的手段, 現在的人們看習慣了大城市的車水馬龍更加嚮往小地方古村落的小橋流水嫋嫋炊煙。 提到我國的古村落大家腦海裡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具有江淮特色的民居, 白牆灰瓦、青石板橋, 但是在我國北方, 黃河邊上也同要又風光無限好的古村落。
  • 深藏在安徽黃山的千年古村落,古巷子多如迷宮,比宏村更幽靜
    01古巷像迷宮一樣多 不著急的話,可以慢慢意識到車帝古鎮的美麗,摸著古巷的汙漬,不禁想更深入地了解車濟古村的歷史故事,茶祭古村成立於初初,至今已有1380多年的歷史, 據說,車濟古村深藏在安徽黃山北部的群山中,古村一度被世界遺忘,與外界隔絕,有幾名初次發現的畫家,這個千年古村有一種陳舊頹廢的變遷之美,發現後,查吉獨特的古代村落特徵吸引了很多畫家來寫生。
  • 洛陽嵩縣必去的六大古村落:被列為國家級傳統村落,全部免門票
    但很多人只知白雲山、天池山、木札嶺、龍池曼等風景名勝,卻不知道在深山之中,還藏著一座座被時間遺忘的絕美古村落。今天,小南就帶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嵩縣境內的六座國家級傳統村落,快來看看你去過幾個?一、洛陽市嵩縣九店鄉石場村
  • 洛陽嵩縣必去的六大古村落:被列為國家級傳統村落,全部免門票
    但很多人只知白雲山、天池山、木札嶺、龍池曼等風景名勝,卻不知道在深山之中,還藏著一座座被時間遺忘的絕美古村落。今天,小南就帶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嵩縣境內的六座國家級傳統村落,快來看看你去過幾個?不過早年間,這裡因為處於深山當中,交通閉塞,知道這裡的人並不多。近年來,被那些喜愛遊走於山水之中的驢友發現並傳開後,慢慢地吸引大批遊客慕名而來。而為了給遊客更好的體驗,當地政府依託該村現有資源,在保留村子原始風貌的情況下,對房屋、街道以及周邊環境進行改造、維護,現在的石場村搖身一變為&34;,已然成為洛陽周邊遊的好去處。
  • 一座鮮為人知的皖南古村落, 藏在崇山之中, 秋景卻美到驚豔!
    也正是因為篁嶺曬秋名氣之大,所以曬秋也成為了它的專屬,事實上,曬秋的習俗在湖南、安徽、江西等山區都有,而且風景並不輸給篁嶺,在皖南就有一座深藏在崇山峻岭之巔,卻鮮為人知的古村落——七井畫鄉,曬秋也是這裡村民們延續下來的習俗。
  • 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
    體味一下民風淳樸,環境清幽的狀態,古鎮古村落景點是您不錯的選擇,這裡小編整理了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希望能給您提供一點參考!三水大旗頭村三水區樂平鎮大旗頭村古建築群,是清代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所建。它建於清代光緒年間,是粵中地區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
  • 在太平湖北岸,深藏著一個令人稱奇的古村落!一路走來,一路畫
    在黃山山脈北部的群山之中,在太平湖北岸,深藏著一個令人稱奇的古村落——查濟(zhā jì)古鎮。它的規模之大,在皖南堪稱第一,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綿延十裡並能保留下幾個時代風格的古老村鎮是全國獨有的,它歷經時代滄桑之美,能讓人看見中國古往今來時代的輝煌。
  • 一座鮮為人知的皖南古村落,藏在崇山之中,秋景卻美到讓世界驚豔
    也正是因為篁嶺曬秋名氣之大,所以曬秋也成為了它的專屬,事實上,曬秋的習俗在湖南、安徽、江西等山區都有,而且風景並不輸給篁嶺,在皖南就有一座深藏在崇山峻岭之巔,卻鮮為人知的古村落——七井畫鄉,曬秋也是這裡村民們延續下來的習俗。
  • 有多少人知道徽州,知道黟縣在哪兒,那兒有多少古村落
    有多少人知道徽州,知道黟縣在哪兒,那兒有多少古村落?每每關注安徽古村落,提起徽州文化,就感慨黃山市這個名兒改得太好了!黟縣蘭湖村因為名兒改得好,所以更多人只知山,而不知市,更不知道有無比輝煌燦爛的徽州文化!生生讓一座能賺錢的山,把更加無比珍貴祖宗文化遺產給埋沒了。
  • 浙江「低調」的古村落,被稱為「江南香格裡拉」,知道的人不多
    在仙居縣田市鎮有一個被戶外愛好者稱為「江南香格裡拉」之地的小山村,名為公盂村,是一個坐落於海拔600多米高的山地村落,別名貢盂。公盂村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範氏。據傳是範洵的兒子為了躲避災禍居家遷徙到仙居山內,後來陸續有人搬遷至此逐漸形成小村落,是台州古村落中土牆類建築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落。
  • 武漢保存完整的古村落,人少景美,連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
    在我國境內一直都保留著不少具有人文氣息的傳統古村落,這些村落分布在我國的各個地方,有的古村鎮由於建築風貌的奇特和壯觀,吸引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比如湖南的鳳凰古鎮和芙蓉古鎮,提到一些原始且古樸,擁有絕美的自然風景的古村,很多人也會第一時間想到安徽的西遞宏村或者是江西的婺源。
  • 宜章縣臘園古村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古村落
    原標題:宜章縣臘園古村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古村落   紅網宜章6月25日訊(通訊員 張利芳)6月24日,筆者從湖南省宜章縣住建部門了解到,宜章縣白沙圩鄉臘園於2014年12月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古村落。該村落始建於明代,是一座陳姓族人聚居的血緣古村落,迄今已有600餘年歷史。
  • 嵩縣必去的六大古村落,國家級傳統村落,國慶節快來打卡吧~
    ,卻不知道在深山之中,還藏著一座座被時間遺忘的絕美古村落。不過早年間,這裡因為處於深山當中,交通閉塞,知道這裡的人並不多。近年來,被那些喜愛遊走於山水之中的驢友發現並傳開後,慢慢地吸引大批遊客慕名而來。
  • 深藏雲南大山裡,世界瀕危古村落,村裡的豪宅都是姓張的
    團山古村完整保存了19世紀風貌特色,是原生態村落和雲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團山古村的建築布局與江南民居有相似之處,是典型的中原漢式傳統設計,同時巧妙地吸收了彝族土掌房的建築樣式。團山古村裡目前保留著清代建築20餘座,以及3道寨門,其中屬「鎖翠樓」最為壯觀。
  • 鄭州必去的八大古村落:被列為國家級傳統村落,全部免門票
    作者:首席媒體官中國傳統村落,是指建於民國以前的村落。這些村落保留了較大的歷史沿革,具有獨特的民風民俗,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具有極高的文明價值和傳承意義。截止到目前,在河南的40000多個村落中,共有205個村落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