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點劇讀 直言不會
「看不懂。」
頂著第二季度最受期待的韓劇頭銜,《國王:永遠的君主》開播首日韓國收視率達到10.1%、國內幾十萬韓劇TV用戶在線啃直播生肉、劇集和男女主演紛紛登上微博熱搜、次日第二集最高收視率突破14.7%……但隨著劇情的推進,該劇豆瓣評分從開分的9.2一路下跌至當前的7.5分,上周第7集第8集收視率8.1%、8.5%,一度創播出以來最低收視率。
在部分韓國觀眾表示「按300億韓元製作費來說,作品算是失敗了」的同時,海內外觀眾有些看著看著就散了,有些依舊沉迷男主顏值,有些認為越看越好看,還有更多觀眾則在高呼:看不懂。
其實早在開播前《國王:永遠的君主》就備受矚目,對韓劇迷來說該劇更是屬於看到基本信息就會果斷「入股」的劇集。畢竟該劇集合了有「爆款製造機」之稱的編劇金恩淑、退役後熒幕首秀的李敏鎬和憑藉《鬼怪》收穫極大關注度的金高銀。
豪華的陣容、奇幻的劇情設定、浪漫的愛情故事,集結種種優良「傳統」和優勢元素的《國王:永遠的君主》,除了每周更新必將成為海內外觀眾熱議的對象外,卻再無任何口碑光點傍身。
令公眾期待已久的《國王:永遠的君主》,怎麼就不香了?
《國王:永遠的君主》:平行世界裡的痴情皇帝俏女警
審訊室內,身上沾著血跡的男人正在講述著一個聽起來匪夷所思的故事:從1994年的春天起,他就再也沒有變老過,因為得到了大韓帝國的國寶萬波息笛,也正因為這個萬波息笛,他不惜殺死了自己的弟弟。
在充斥著懸疑感的開場中,以倒敘形式展開故事的《國王:永遠的君主》將時間線撥回到了1994年君主制下的大韓帝國。隨著故事的迅速推進,平行時空裡的兩個次元交叉出現,一個是觀眾熟悉的現實世界的大韓民國,和其他韓劇中的環境與氣息並無兩樣,另一個則是存在國寶萬波息笛並依舊保留著君主制的大韓帝國。前者為女主的生存與生活空間,後者是身為皇帝的男主所掌權的領域。
腦洞大開的平行世界設定,本是件新奇好玩的事,但《國王:永遠的君主》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平庸甚至是單薄的弒君篡位戲碼、兩個次元並置與交替的混亂感、《鬼怪》的影子,以及「戀愛腦」的男主。更何況,當經歷了父皇被大伯殺害,大伯還險些篡權成功的男主,長大後一個勁兒談戀愛不顧己任的同時,他那位事業心很重的危險大伯卻早已掌握了兩個世界的通行法則,並一直在暗中謀劃。
「如果不是朋友拉著追,我可能會棄」「一開始多期待,現在就多失望」「現在這情況,是翻車無疑了吧」……翻閱《國王:永遠的君主》的網評,網友評分大跳水,且在不少人做得長篇評論中《鬼怪》成了點評該劇之時必不可少的存在。而這一現象也不免令人遺憾:金恩淑不應該是這種水平。
《巴黎戀人》《布拉格戀人》《百萬富翁的初戀》《秘密花園》《紳士的品格》《繼承者們》《太陽的後裔》《陽光先生》《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沒有聽過金恩淑名字的觀眾,想必多多少少看過或聽過她的作品。細膩的筆觸、浪漫的愛情、百變的故事,以極高的市場認可度,金恩淑的名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部作品質量的保障。而「爆款製造機」也難免有失手的時候。
若要總結《國王:永遠的君主》的問題點,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野心」太大。平行世界、奇幻、懸疑、奪權、「愛麗絲夢遊仙境」、「王子復仇記」……男女主在撒糖的同時男主角和男二號之間也滿是社會主義兄弟情的味道。平行世界的設定本就不容易規劃清晰,更何況還有這麼多元素在試圖代入,難免影響故事主線的敘事,兩個世界穿插講述也擾亂了觀眾的視線。
同時,該劇的伏筆埋得也過深。男主大伯李霖作為該劇另外一個重要人物,也是與男主抗衡的主要故事線,行為動機薄弱、線條凌亂散落在主線上,主角沒有危機感,觀眾也難以理清頭緒。16集篇幅過半才展露冰山一角,前半程觀眾多是在雲裡霧,稍不留神就忘記身在何處。
野心與表達的落差,令《國王:永遠的君主》在故事主線上並無太大差異感,平行世界和王室復仇也淪為噱頭,唯有李敏鎬的顏值和甜甜的戀愛才是核心主題。可遺憾的是,這兩點目前也並未統一市場口徑,該劇成為了編劇金恩淑自2004年成名以來,首部開播第二周收視率就出現明顯下降的作品,其「收視神話」的稱號面臨挑戰。
行程過半的《國王:永遠的君主》或許不是上乘之作,但其定位、質感、品相以及敘事話術等方面,對於國內劇集市場而言依舊存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中韓奇幻劇「異聞錄」
奇幻劇,是《國王:永遠的君主》自信息披露之日起便被市場貼上的標籤。雖然該劇目前表現較公眾期待值有較大差異,但回溯韓國的「奇幻浪潮」,多的是閃爍的星光。
近年來韓劇的奇幻市場,有同樣出自「浪漫愛情教科書」稱謂的金恩淑之手的《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和《秘密花園》,一個在浪漫的愛情故事裡融入鬼怪色彩,一個則是男女靈魂互換後的相愛故事,雖故事本質離不開談情說愛,但貴在腦洞大開且不走尋常路。編劇宋載筆下也誕生過諸較具知名度的劇集,如在漫畫與現實兩個世界間穿越的《W兩個世界》、不同時空穿越的《仁顯王后的男人》和《九回時間旅行》。
其他諸如《德魯納酒店》《當惡魔呼喊你的名字時》《請輸入搜索關鍵詞www》《偶然發現的一天》《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藍色大海的傳說》《來自星星的你》《河伯的新娘》《當你沉睡時》《內在美》《聽見你的聲音》《49日》《復仇筆記》等均帶有不同程度的奇幻色彩。
再將視線投擲國內市場,「奇幻+」類型同樣擁有可觀的受眾接受度和市場紅利,甚至一度撐起國產劇集市場半邊天。諸如《幻城》《九州天空城》《我與你的光年距離》《無法擁抱的你》《同學兩億歲》《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一千零一夜》《我的刺蝟女孩》等劇集,近年來也在劇作口碑、演員人氣等方面頗有建樹。
但不同的是,與已擁有成熟模式和創作自由度的韓劇相比,以情感為核心的多元素融入促成的「奇幻+」類型劇在國內市場尚處於摸索進化階段,腦洞有之、自由有限,創意有之、表達有限。以曾掀起市場熱議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為例,新穎的人設和劇集,以及滿滿的少女心均頗為亮眼,一度被認為是市場黑馬,但後期劇集的拖沓、支線故事和人物對男女主角故事線的衝淡,以及故事後勁兒不足,也遺憾得令該劇後期口碑下滑。
近期在播的校園青春勵志劇《我的刺蝟女孩》,講述的是長大後成為外科醫生的吳景昊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回到高三,在改變自己懦弱性格的同時,也重拾了身邊的友情與親情的美好故事。穿越、青春、成長、友情、親情,多元素融合的《我的刺蝟女孩》翻拍於韓劇《突然回到18歲》,題材新穎,演員演技尚可,也一度被譽為內地版《想見你》。但相較於原版而言,更多內容的擴充也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劇情誇張、拖沓、故作懸念等弊端。從《突然回到18歲》和《我的刺蝟女孩》豆瓣7.6分、6.9分的差距也可一窺受眾市場的認可度。
總得來看,國內市場的奇幻類型劇近年來在題材融合、口碑與演員人氣等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但在內容與製作維度仍經不起推敲。與韓國奇幻劇整體相比,口碑方面也仍具有一定差距。就此次的《國王:永遠的君主》而言,雖然該劇當前呈現的品相併不樂觀,但對於國內的奇幻類型劇仍具有些許啟示意義。
如韓劇編劇中心制下,以故事為主的底層邏輯;定位清晰、主次分明,緊扣言情路線,而非貪心著將言情、正劇兩手抓;以及注重與觀眾的溝通,無論是原創還是翻拍,言情外衣下的內容與話術均需不斷迭代,以契合當下時代。
肉眼可見的是,現實題材電影與帶有奇幻色彩的劇集正在成為韓國影視市場的兩大特色,「無奇幻不韓劇」更是成為了屢試不爽的爆款模式。但拋開奇幻外衣,諸多奇幻類型韓劇成為爆款的原因之一,無疑和其包裹下的愛情、懸疑、犯罪等多元素的融合密切相關。
換言之,奇幻只是這類韓劇錦上添花的點綴元素,拿去花朵,內容這塊錦緞在故事、邏輯、演員表演、社會話題,以及觀眾共鳴等緯度依然成立且有價值意義。而這方面,恰恰也是國產奇幻劇仍需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