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夏洛克·福爾摩斯在性觀念方面再開放一些,他簡直就能算是嬉皮士的老祖宗了。在柯南·道爾筆下,我們的大偵探吸食毒品、熱愛音樂、追求各種精神刺激,對上帝充滿懷疑,最關鍵的一點,他還去過拉薩旅過遊。
自1933年小說《失落的地平線》出版以來,香格裡拉便成了西方人眼中充滿靈性的聖地。哦,神秘的香巴拉,她可以讓人脫胎換骨、獲得力量、精神解放、天下無敵。儘管在詹姆斯·希爾頓筆下,香格裡拉位於崑崙山脈的西垂,但經過幾十年的演繹,喜馬拉雅山脈南北兩麓逐漸成為西方流行文化中的世外桃源。
正因此,當1963年,漫畫形象「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首次出現在漫畫雜誌《奇異故事》第110期 ,一幫嬉皮士們問《奇異博士》作者羅伊·託馬斯,「你們是不是跟我們一樣嗑藥了?」
奇異博士初次登場於1963年《奇異故事》雜誌第110期。奇異博士的人物設定,是當時美漫中從未有過的。作為超級英雄,他既不靠一身橫練功夫(如蝙蝠俠),也不靠與生俱來的超能力(如超人),更不靠家資萬貫打造出來的武裝到牙齒(如鋼鐵俠),他居然是去了喜馬拉雅山修行了魔法。
對於日漫迷而言,主人公會魔法並不怎麼稀奇,但在美漫中,魔法簡直就是不講道理,原本漫畫家還要去解釋那些不可思議的故事裡蘊含了怎樣的科技(儘管十有八九是胡謅的),但奇異博士出現後,一切都不用解釋,因為這是「Magic」(魔法)。
羅伊·託馬斯斬釘截鐵地對嬉皮士們說,「包括我在內的漫畫家都沒有吃過迷幻藥」,因為那些癮君子們偏要認為奇異博士食用迷幻蘑菇的情節來源自作者的生活。
在1960年代後期,奇異博士已成為美國年輕人中反主流文化的標誌性偶像。但不管怎麼說,《奇異博士》出版不久便虜獲了粉絲們的心,在1960年代後期,他甚至成為美國年輕人中反主流文化的標誌性偶像,用漫畫歷史學家布萊德福特·懷特的說法:「奇異博士迎合當時(美國)青年中的反主流文化潮流,並代表著他們對於東方神秘主義和迷幻劑的迷戀。」
奇異博士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超級英雄,由斯坦·李和史蒂夫·迪特科聯合創造。斯坦·李老爺爺如今喜歡在每一部漫威漫改電影中露上一臉,當年他年少時卻是廣播劇《禪度魔法師》(Chandu the Magician)的忠實聽眾,1930年代的《禪度魔法師》,有如後來電視時代的《星際迷航》,它們都啟迪了一代代的好萊塢影視工作者。比如《奪寶奇兵》裡就有《禪度魔法師》的影子。
廣播劇《禪度魔法師》啟發了斯坦·李創造出奇異博士漫畫形象。在1960年代初,斯坦·李與史蒂夫·迪特科探討了許多次,如何在《奇異故事》漫畫上推出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故事。斯坦·李想到了《禪度魔法師》,打個比方說,這部播放了二十幾年的廣播劇,特別像是中國網文世界裡每日更新的網絡小說,主人公在不斷地打怪中升級個人能力。也因此,雖然奇異博士上的是喜馬拉雅山,但他的魔法與中國西藏、南亞次大陸沒有太大關聯,反而像是禪度魔法師游離過的西亞北非地區,集合了埃及神話與蘇美爾的神靈。(由此可見,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中東與遠東是傻傻分不清的)
奇異博士本名史蒂芬·「史蒂夫」·文森特·斯特蘭奇(Stephen 「Steve」 Vincent Strange),原是一名優秀的神經外科醫學博士,因一次車禍導致其雙手再也無法使用手術刀正常工作,為了治好自己的雙手史蒂芬尋遍東西方,世界各地名醫都徒勞無果,絕望的他只能來到喜馬拉雅山上拜訪傳說中的魔法師古一(Ancient One),被古一看中,不但用魔法醫好了他的雙手,還傳授其如何利用意念和咒語使用魔法的能力,出師後的史蒂芬化身奇異博士守衛世界,後在師父古一陣亡後接替其位置,成為至尊魔法師。
斯坦·李曾回憶稱,最初他們為這位超級英雄起名「Mr. Strange」,但「奇異先生」與漫威公司另一個超級英雄「神奇先生」(Mr. Fantastic)名字相近,最終「Mr.」改成了「Dr.」,不僅學歷上去了,超能力方面也上去了。
不妨做個比較,「神奇先生」作為「神奇四俠」中的老大,擁有天才的智力,身體有超級的延伸拉伸自我可塑性,基本上可以變為各種形狀。對於幾乎一切物理攻擊的免疫(包括電擊)。
因為神奇先生,奇異先生才改名叫做奇異博士。「奇異博士」就很難用一句話把他所有的超能力概括出來。作為至尊魔法師,奇異博士有著超乎想像的強大力量,同時他還受到由阿戈摩託(Agamotto)、霍戈斯(Hoggoth)及歐希特(Oshtur)所組成的,名為「維山帝」(Vishanti)的三位一體魔法至高的祝福(此為白魔法)。此外,在極少數的情況下,他也會召喚多瑪暮(Dormammu)等惡魔的力量(此為黑魔法)。
漫威宇宙裡還有混沌魔法,只有紅女巫會用。在漫威的漫畫中,黑魔法不一定是邪惡的。大部分魔法大師可以合理地使用黑魔法,讓黑魔法受自己的控制而非沉溺其中。
儘管在電影《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中沒有出現奇異博士,但在漫畫《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中,奇異博士是復聯主力。奇異博士可以讓自己隱形,將各種生物流放到異次元空間,感知時空間的異常,操縱時間,搶奪能量,心靈感應,甚至還能元神出竅。此外,他還能催眠,隔空取物,瞬間移動。
作為漫威漫畫中的一線超級英雄,奇異博士的能力可以打通各個超級英雄間的界限,就如同閃電俠在DC漫畫中穿越各個時空一樣,他們都能串聯起各自漫畫世界的超級英雄。
英國演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成為首位扮演奇異博士的人。基於這個原因,漫威漫改電影中絕對少不了奇異博士,他首次現身大銀幕,可不只是為了和鋼鐵俠「打情罵俏」,關鍵一點就在於他能夠將復仇者聯盟、銀河護衛隊,乃至X戰警(詳見漫畫《復仇者 VS X戰警》)等置於一部電影裡去。
如何在銀幕上呈現撕裂維度,是阻礙《奇異博士》遲遲沒有出現真人電影的原因之一。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奇異博士遲遲未能出現在真人扮演的影視劇中,原因並非僅在於選角,而是其多重維度的視覺效果。如何在銀幕上呈現把空間扭曲變形、撕裂出維度來,電影工業不發展到一定水平,漫威公司是下不了這個決心的。而有了有多重維度的鋪墊,漫威漫畫中其他維度的各種反派,就都有跨入電影次元的入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