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這些新加坡甜品原來是給「紅毛」的?

2021-01-20 新加坡眼


|關注「新加坡眼」,輸入「物流」「雅思」獲得更多信息|


故事,還得從1979年說起 …… 


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咳咳,錯了。


是1819年,也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英國人在馬來半島南端選了一個港口。


歷史如此的相似,偉人們都喜歡在春天動手,證明一年之計在於春。

這位英國人的名字在新加坡到處都是。


沒錯,他就是萊佛士。


新加坡河旁的萊佛士雕塑


當時的他38歲,年紀輕輕就已經被派駐海外,到印尼的蘇門答臘當總督。


為了發展腐國在東南亞的勢力,排擠掉歐洲同胞荷蘭,他需要尋找一個新的港口繞開荷蘭的控制區。


一天他發現有一個叫「新加坡拉」的小漁港,咦,覺得這旮旯不錯。


於是帶齊人馬跟當地土著天猛公籤了一份共(ge)同(huai)開(gui)發(tai)的協議。



新加坡就這樣算是開埠了。


於是乎,腐國人在這裡埋頭苦幹,灑下辛勤的汗水,終於把新加坡從一個小破漁村建設成為蜚聲國際的大都市……


然而事實並不是,敲黑板劃重點了。



萊佛士在新加坡的所作所為其實只是為了腐國的利益,並非造福一方百姓。


而且新加坡在他來之前也已經是個海上商業中心,並非等待開發的落後小漁村。


新加坡就此被腐國殖民了將近一個半世紀,和香港差不多。


在200多年前,西方各國這種插旗圈地的做法在東南亞練得倍兒熟,我懷疑內部都有SOP了。



沒辦法,人家已經打副本拿到了工業革命的武器,東南亞當時卻還沒滿級呢,雙方對陣就是大號打小號。再次證明,落後就要挨打。



到了19世紀末,整個東南亞基本上都是「紅毛」的世界了。


這些「紅毛」山長水遠地奔赴亞洲,少不了拖家帶口。


太太們來了,鍋碗瓢盆少不了,歐洲那套生活方式也不能缺,low tea那是必須滴。



既然作為殖民者,這些歐洲人在當地的地位自然「優人一等」,家裡都配有僕人。


而這些僕人通常就是東南亞人。


當時的種族歧視非常嚴重,這些僕人被認為是下等的,骯髒的,甚至是帶病的。


殖民者家庭的所有髒活累活全都得幹。


然而「紅毛」也挺逗的,一方面有天生的優越感覺得僕人很髒,一方面又命令他們去做飯……

女主人:Mary,洗完馬桶後趕緊去做飯

Mary:@#¥……&*

(心真大)



在做飯這件事情上,也不是全都由僕人一手操辦,是需要在女主人的指導下進行。


「紅毛」也思鄉,想吃點家鄉菜,太太想吃家鄉甜品。


下午茶想吃馬卡龍,黑森林,提拉米蘇,美美噠。


然而現實卻是,許多原料只在歐洲有。


僕人們做飯時就犯難了,這可咋整啊?既要做出歐洲食物,又要控制預算。



沒辦法,只能就地取材,當地盛產什麼就拿什麼來做,按照歐洲的烹飪方式來做。


或者反過來,拿著歐洲的材料用亞洲的烹飪方式來做。


於是,一道道混合型的甜品應運而生。


真正做到,環球美食,地方智慧。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道你所熟悉,卻帶有殖民色彩的混合型甜品。


 

班蘭蛋糕

CNN的報導


由熱帶植物班蘭葉作為原料製成的蛋糕。班蘭葉的「綠色」及其「特殊的椰奶香」使得綠蛋糕成為獨特美味的東南亞風味點心。


歐洲人離不開麵包就像中國人離不開米飯一樣,必須把這個技術教會給僕人們。


僕人們一琢磨,行,這裡別的沒有,班蘭葉漫山遍野,直接把班蘭葉打成汁,做進了蛋糕裡面。


於是乎有了新加坡人最愛的班蘭蛋糕,地位尊為「國糕」。


前些時間,美國CNN旅遊板塊將班蘭蛋糕的起源地歸給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國網民不幹了,紛紛表示自己國才是正宗的,不服來辯。

    

西米露布丁



將顆粒狀的西米露煮熟後,淋上東南亞特有的棕櫚糖漿再佐以椰奶。


這樣一道帶有濃烈熱帶風味的甜品最常出現在殖民者的飯桌上,通常是晚餐的最後一道菜。


「吃完西米露布丁,就可以拋開一整天的煩惱,並將自己送入美妙的夢中。」當時一位來自澳洲的挖礦者如此回憶道。


事實證明,東南亞的食物對於「紅毛」來說有著一種說不出的異域風情,即使當他們回到國內後也會時常想起。

 

蘇芝蛋糕



大量的黃油和雞蛋一起打發,再加入粗粒小麥粉,通常還會加入少許的白蘭地,充分攪拌至蛋糕形狀,烘烤後再撒上一些杏仁。


這款蛋糕屬於典型的以東南亞方式來烹飪歐洲食材。歐洲人來到亞洲,隨船還帶來了許多舶來貨,如檸檬,土豆,紅酒,還有粗粒小麥粉。


人們套用當時馬來西亞盛行的一種雞蛋甜品的做法,成功歸化了粗粒小麥粉。


這種甜品一直是歐亞家庭的傳統食物,代代相傳。


其香味就像是家庭裡一位義大利姑媽的擁抱一樣熱情溫暖。


請問這姑媽是來自西西里嗎?手動加狗頭。


姑媽??


在新加坡,殖民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食物也是一樣。


萊佛士對新加坡的是非功過,現在有著許多爭議,我可搞不清楚。


但在追求美食的道路上,東南亞人和「紅毛」也曾一起合作過。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展示出東南亞人的智慧。


下次和別人一起吃甜品,馬上甩出這些小故事。


保證他們一愣一愣的。



各位小夥伴們,如果你還知道有哪些殖民時期留下的混合型甜品或食物,歡迎留言給我們。


參考資料:

1. Food Culture in Colonial Asia- A Taste of Empire, Cecilia Leong-Salobir

2. 一個新地緣機體的建構——重新審視新加坡的開埠,林恩河


(文:林家潤)


相關閱讀:


— END —

歡迎關注新加坡眼®

獨立視角|平實報導|深度評論


相關焦點

  • 是什麼讓「紅毛」顧東林活成了「尬舞皇帝」?
    而這些信息,並沒有太在《紅毛皇帝》的影片裡呈現。剪輯師李博不喜歡《紅毛皇帝》,去年FIRST青年影展後的映後座談會上,李博對嶽廷說,「我不喜歡你這部片子」。嶽廷詫異地接受突如其來的負面評價。這些生猛也讓我更快地接觸紅毛,讓我對他們帶有天然的理解和共鳴,讓我能夠理解各種可能性。」嶽廷說。可是不得不承認,嶽廷沒有去深入。
  • 不是「紅毛」就是「番」
    不是「紅毛」就是「番」[馬來西亞]鄧月璇南洋一帶在19世紀曾是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馬來亞先後受到葡萄牙、荷蘭及英國的殖民統治。對金髮碧眼的洋人,當地華人一律稱之為「紅毛」。閩南語為Ang Moh。對源自西方的名物,皆前加「紅毛」。對源自西方的名物,皆前加「紅毛」。
  • 除了紅毛猩猩,我們在婆羅洲熱帶雨林還發現了什麼?
    ▲中南屋調研小分隊在COP紅毛猩猩觀測中心啟程:「暈機是有回報的,希望她克服困難」行前一個月,我們做足了功課,學習調研方法,也明確了各自的調研課題:高一學生子琳想要了解紅毛猩猩面臨的生存威脅,以及紅毛猩猩救援組織COP的具體運作方式及其影響;高二學生博雅希望深入了解礦產開採對當地環境及原住民生活文化的影響
  • 國際紅毛猩猩日 極度瀕危物種紅毛猩猩
    8月19日,是國際紅毛猩猩日。其創立初衷,在於呼籲人們關注這一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Red List)定為極危的物種。紅毛猩猩(Orangutan)是猩猩科中唯一分布在亞洲的屬(genus)。
  • 「紅毛皇帝」的尷尬人生:沒有一塊空地可以跳舞
    同時它又很有鄭州的地域特色,所以我想把我對鄭州的感知,以及鄭州這樣特殊的土地上孕育出來的這些人的關係也做一些交代。王一舒:在抖音快手變成得異常火爆的時候,包括後續國家要求他們下架封查一些產品,很多這種奇觀獵奇以自虐來搏眼球的現象,多多少少改變人們對這些東西的看法,特別是很多時候我們第一眼看到像紅毛皇帝這樣的人,可能會有一個自覺帶上的身份隔離,這裡面存在微妙的社會階層的身份認同。
  • 原來茶才是甜品的天作之合
    「朝物夕拾」,藏在前門附近的一條胡同中,房子是老房子,店主人在設計改造時,盡力保證保留了房子原來的風貌,比如高高的木質房梁,比如為了遷就窗口的一棵樹而向屋子裡延伸的「飄窗」,都讓這家看上去很雅致高級的店,完美地融合在胡同市井的風味之中。
  •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東南亞部族的珍寶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ACM) 三樓展區主題是 Materials and Design 材料與設計,以展示裝飾藝術為主,一般老百姓容易接受。這一層共有三個展廳,一個是前一篇介紹的Fasion and Textiles,中文翻譯為「時尚與紡織品」,一個是今日要說的Jewellery 珍寶,還有一個是Ceramics 瓷器。
  • 生而為最後的紅毛猩猩,它很抱歉
    近年來由於棲息地破壞和盜獵猖獗,紅毛猩猩的數量已經在急劇減少。 2019年聯合國調查報告公布的瀕危動物名冊當中,紅毛猩猩赫然在列。  BBC最近公布了一個錄像片段,一隻紅毛猩猩回到自己的棲息地,發現自己日夜居住的家園已經快要被人類夷為平地。
  • 新年新法玩新加坡
    新體驗:與紅毛猩猩共進早餐  有著40多年歷史的新加坡動物園,因其環境優美和開放式的園區設計而聞名世界。  動物園進門是條樹梢小徑,從蔥蘢的樹木中走著,突然前方樹叢中似乎有什麼一掠而過,定睛細看,原來是一隻「四蹄踏雪」的黑猩猩正掄起雙臂在高低錯落的樹枝間騰挪跳躍,長長的尾巴垂下來,一晃一晃的。原來,我們已經不知不覺走入了它們的領地。  循徑而行,一幅猶如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開頭動物園片段般的畫面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 際遇悽慘的紅毛猩猩,被迫化妝打扮,意外成當地「搖錢樹」!
    在印度尼西亞地區,曾出現過一隻紅毛猩猩,被當地人逮到了,之後它悲慘的際遇便開始了,受到非人的待遇,簡直無法相信這隻猩猩經歷了什麼,據說當地居民利用這隻紅毛猩猩做不乾淨的勾當,把它當作搖錢樹。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生意做得紅紅火火,這隻紅毛猩猩幫助居民們賺了許多錢。紅毛猩猩算得上是人類的近親,基因相似度達到96.4%。
  • 「亞洲甜品皇后」janice Wong的食品藝術展,藝術和甜品相結合
    新加坡「甜品皇后」黃慧嫻 janice Wong,曾經是一位念經濟學的女生,畢業後卻選擇穿上廚師服,並且連續兩年榮獲「亞洲最佳甜品師」獎。 Janice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莫納什大學學習經濟學,並於2005年畢業。畢業後去了巴黎藍帶學習,為甜品夢想奠定基礎。
  • 吃貨最愛的新加坡甜品!
    Bengawan Solo在新加坡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已成為使用傳統烹調方法製作而成的糕點的代名詞。味香園是一家中式甜品店,主打傳統美味。新加坡地處熱帶,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冰。有名的「紅豆冰」可以算「國民甜品」啦~那麼味香園的冰有什麼特別呢?種類特別多!!榴槤、芒果、綠茶、草莓、巧克力、青檸、荔枝……還有特色的「漿羅」冰,上圖中綠色的就是啦!Special Dessert 糖水燉品
  • 紅毛皇帝:草根網紅實錄
    紅毛皇帝:草根網紅實錄 「六十歲,退伍老兵,一頭紅毛
  • 2隻紅毛猩猩打拳擊,場面爆笑,觀眾笑得肚子疼
    2隻紅毛猩猩打拳擊,場面爆笑,觀眾笑得肚子疼猩猩是與人類非常相似的一種動物,它們非常的善於模仿學習。一位男子隔著玻璃給猩猩表演魔術,大猩猩只看了這一遍就學會了男子的動作,還要反過來給男子表演魔術,讓人不得不佩服這隻大猩猩的智商。
  • 你與紅毛猩猩的相似度為96.4%
    (此數據來源於WWF)今天是國際紅毛猩猩日,四捨五入不就等於是「人類的節日」?或許連紅毛猩猩自己,都覺得人類與自己過於相似,於是就有了這樣的事故——上世紀80、90年代,有些保護主義者預言,紅毛猩猩會在二三十年內從野生環境中滅絕,所幸預言並未成真;然而,紅毛猩猩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事實上,在過去的75年中,紅毛猩猩的總數量下降了80%。
  • 新加坡最有特色的甜品都有哪些?你都吃過了嗎?
    沒有什麼事是一個甜品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來!兩!個!你知道嗎?
  • 《聖墟》即將迎來大結局,楚風大戰boss紅毛怪物,辰東或要蹭熱點
    這裡的紅毛怪物很明顯就是真正導致了進化之路失敗的真正生物。 當然了出來抓楚風的這些紅毛怪物實力境界不怎麼強大,但是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些紅毛怪物,會有一個極其強大的大佬人物,也是一個紅毛怪物。正是因為這隻紅毛怪物的存在,才是導致了女子的死亡,整條進化道路的失敗,所以有人走這條進化道路的話,這些紅毛怪物就會出來,要把這個人帶走。
  • 小道士聊聊敘利亞,「紅毛」藥酒和中興
    關注我微信號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我一向認為,即使是道士,也要對周圍新鮮事等都有所了解,否則與世隔絕,還談什麼弘揚教法。最近幾天,幾個熱點事件肯定充斥您的朋友圈,一個是美國打了敘利亞,一個是紅毛藥酒的雖遠必誅,當然還少不了中興被制裁。
  • 《聖墟》最終的上蒼之戰,楚風大戰紅毛怪物,辰東已埋下伏筆
    辰東已經是為楚風最終大戰紅毛怪物埋下了伏筆,在《聖墟》中說到:只有楚風,清晰的看到,有人形的紅毛怪物提著鐵鏈,一步一步向他走來,影影綽綽,不止一頭,要將他捆住,然後帶走。這裡的紅毛怪物很明顯就是真正導致了進化之路失敗的真正生物。
  • 毛毛的新加坡遊記
    事情是這樣的,其實我原來是想把遊記畫出來的,但是……實在是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