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作為國內一線城市,這裡有高樓林立,偌大的商圈和精緻的寫字樓。處處充滿著現代氣息的廣州,依舊有著樸實無華,溫暖閒適的一面。就像廣州老城區的老街,它們隱匿在繁華的市井,保留著過去的痕跡,承載著文化的氣息。
對於廣州老街的第一印象,很多人用一字形容,那就是「破」。陳舊並不被現代人看好,然而老街並不就意味著破敗不堪,風雨凋零。老,是最有底氣和渾厚的代名詞,總能將懷舊演繹的淋漓盡致。廣州的老街,絕對是舊情調的現場版,逛完這幾條老街,或者你能感覺廣州的「另一面」。
惠吉西
康熙年間,清政府調遣八旗軍駐粵,廣州西城全數被劃為「旗地」。後來清政府被推翻了,大量 「旗地」被海外華僑買下興建成西式洋樓。由此而產生了惠吉西路連片的洋房住宅區。
走入惠吉西路,時光仿佛倒流八十年,回到那個屬於省城小資和文青的年代。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惠吉西又被稱之為「小資街」。時至今日,這邊依然能找到小資的元素——街上開著大大小小的咖啡館。
惠吉西是廣州老城區最為完整、最具規模的民國洋樓社區之一。惠吉西是廣州老城區最為完整、最具規模的民國洋樓社區之一。其中惠吉西街二坊2號曾為《大公報》、《文匯報》報社舊址,現仍保存完好。
一德路
廣州為市,千年來商賈雲集,如果非要在廣州城裡,挑選最能代表城市氣質的一條路,必定首選一德路。這裡的商鋪經營著廣州70%的海味乾貨批發業務,只有1000多米的街上,卻密密麻麻擠著200多間商鋪、各類海鮮、食雜品種店鋪1600個。
當你在一德路上一直逛,經過了一間間商鋪,就會到達石室聖心大教堂。它是中國最大的哥德式教堂,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德式教堂建築之一,被譽為「東方的巴黎聖母院」。
恩寧路
誕生於1931年的恩寧路,路面可以並排行八頂大轎,一時風光無限,被譽為「廣州最美老街」。這裡曾經擁有200多棟騎樓和歷史建築,有十幾處文物古蹟。
永慶坊是廣州在恩寧路上首個舊城微改的創意園,在青磚牆、石板路、騎樓、趟櫳門、滿洲窗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咖啡、民宿、酒吧、茶室等年輕空間。
寶華路
上世紀80年代末期,寶華路已經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美食街。而直到現在寶華路的依舊美食店數不勝數。從街頭到街尾,十步一小吃店,百步一酒樓,在這裡,美食並非高高在上、美食永遠都是街坊價。
每次來到寶華路,都是第一時間直奔華輝拉腸。作為廣州最具特色的美食,相信許多老廣經常吃拉腸當早餐,吃過華輝的拉腸,才算得上是吃拉腸的行家!那種薄如蟬翼,潔白如玉,爽滑帶韌不易碎,湯鮮氣香的口感,吃過絕對終身難忘。
探店地址:廣州市荔灣區寶華路148號地下
人民南路
人民路分為南、中、北三段,南段在古代因處在太平門之南,得名太平南路。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整條太平路被打造成騎樓商業街,因為生意紅火、人流車流如水如龍,這裡曾經被稱為廣州的「外灘」。
受改革開放的影響,一度成為廣州的CBD,「不到南方大廈,不算來過廣州」,南方大廈是當時的地標,人民南路、十三行商圈便是當時的市中心。就連英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1985年5月來到廣州時,也特意開車巡遊到人民南路。
新河浦路
新河浦以「東山小洋樓」著稱,是廣州的舊豪宅區,也是許多文藝癌男女青年們來到廣州後必去的小清新遊覽勝地。據資料顯示,新河浦目前保存下來的洋房有600多座,佔廣州市僑房的四分之一。
每條路上都是幾十年的老房子,大多是仿西洋的古典式建築,以清水紅磚牆、民國水刷石、西洋式風格為特色。周末常見年輕男女來此自拍寫真,也吸引到不少攝影發燒友來拍攝。
廣州的文化底蘊就在這大街小巷中,挑上晴朗的一天,穿梭在老建築之間,你也會找到這份歲月沉澱之美。
(文章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