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慈禧是歷史的罪人,若是沒有她玩弄權術、惹是生非,或許大清也不會這麼快就衰敗。一直以來,人們對慈禧都沒什麼好感,放眼望去,關於慈禧的評價多是負面。今天我們不談慈禧的所作所為,而是來聊一聊她的奇怪「畫像」。
外國一位名叫華士·胡博的畫家,曾為慈禧畫過兩幅肖像畫,兩幅作品出自同一人之手,而且畫的也都是同一個人,按理說畫中人物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出入。但事實上,這兩幅畫中有很多細節都是不一樣的,不僅是容貌有差別,而且人物的精神氣質也有很大出入。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明明是一人所畫的同一人,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奇怪的現象?
圖片:為慈禧畫畫劇照
當時,華士·胡博為慈禧作好畫之後,特意將畫像呈給慈禧欣賞。慈禧看了之後很高興,而且還說出「Good」這個英文單詞,也就是好的意思。也許有網友會質疑,慈禧怎麼會說英文?如果她想表達「好」,完全可以直接說中文啊!
其實,網友的猜測完全是多慮了。1905年,慈禧曾專門向右侍郎伍廷芳問過「好」的英文單詞怎麼說。
當然,慈禧也有自己的風格,只問了好這個單詞,沒有問「謝謝」或者其他的。也許,慈禧是想表明自己的「學識淵博」,不過擔心自己記不住,所以就只問了那麼一個。
圖片:慈禧問臣子單詞劇照
不管怎麼說,慈禧對這幅畫是高度肯定的,不然不會有這麼發自內心的好評。不過,華士·胡博並非畫了這一幅,還偷偷畫了另一幅。
當然,另一番的慈禧精神樣貌太過嚴厲,給人一種咄咄逼人的感覺。或許是擔心慈禧怪罪,華士·胡博並沒有將另一番畫像呈給慈禧看。
在一次巴黎展覽中,那一幅「咄咄逼人的慈禧」就露過面。當時有人評價道:「這幅畫中最銳利的就是那雙眼,讓人不敢直視,那銳利的目光讓人膽戰心驚!」如今,在哈佛大學的美術博物館中仍然可以看到這幅畫作的身影。
圖片來源於網絡:咄咄逼人的慈禧畫像
看到這,也許有人會問,這兩幅畫差距那麼大,究竟哪一幅畫才是真正的慈禧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也只能從華士·胡博身上找答案了。
1899年時,華士·胡博初次抵達中國,來到中國後,華士·胡博曾為李鴻章、袁世凱等大人物畫過畫像。當時,華士·胡博提出想要給慈禧太后也畫一幅,不過並沒有得到慈禧的回應。
後來,慈禧看眾多大臣都有自己的畫像,而她作為太后自然也要擁有一張!於是,華士·胡博得到了機會。公元1905年時,華士·胡博第二次抵達中國,這一次的主要目的就是為慈禧作畫。
圖片:慈禧太后劇照
後來,華士·胡博將自己的回憶寫成日記,後人根據他的日記以及回憶,推斷出當時華士·胡博的作畫地點應該是在「中南海」,也就是慈禧居住的儀鸞殿一帶。
華士·胡博晚年曾回憶,當時作畫的情景變得很模糊,只記得當時有陽光從左側射入。這一說法與巴黎畫展中的那一幅畫的場景相吻合。
畫完之後,華士·胡博就被要求離開了,隨後拿著酬金回國,之後再也沒有見過慈禧太后。從作畫的時間推斷,當時的慈禧太后已經有六十九歲了。通過年齡這個關鍵信息,我們發現與巴黎畫展中的那一幅很吻合,也更符合老婦人的樣貌特徵。
圖片來源於網絡:慈禧油畫像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種說法完全錯誤,因為現存的慈禧照片中,和德和園中的那一幅更加接近,也就是慈禧太后本人評價「Good」的那一幅。
慈禧作為太后,身份高貴,而且非常注重保養,所以皮膚應該是保養得比較好的。雖說已經是六十九歲,但是從樣貌上來看應該會更顯年輕一些,而巴黎展覽的那一幅看上去要憔悴一些。
另外,在華士·胡博的回憶中曾提到了一些關鍵信息,就是作畫時現場擺得有竹林圖案的帘子,而且慈禧身旁還擺放得有果盤,例如蘋果之類,而這些場景和德和園的那副油畫比較相似。
而且華士·胡博本人也曾說過,巴黎展覽上的那一幅畫,是在德和園那幅畫的基礎上加工修改過的,華士·胡博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畫像旁邊擺放有果盤
當時,華士·胡博在畫好了小樣後,朝廷並不是很滿意,讓他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加工。例如將眼睛再放大一些,嘴唇畫得更豐滿一些,為的就是突顯出慈禧的尊貴身份。
所以,華士·胡博進行了二次加工,應該就是德和園中存放的那一幅畫。華士·胡博很清楚,慈禧太后想要的並不是一張最真實的畫像,而是要滿足她虛榮心的一幅畫像。不過,這樣的畫像往往與真人有著一定的出入。
所以,華士·胡博為了保留一張更接近慈禧原貌的畫作,這才又偷偷照著德和園那副畫作又創作出了一副,也就是巴黎展覽上展出過的那一幅。
在畫中可以看到,慈禧太后的眼睛處陰影很明顯,目的就是為了突顯眼袋。此外,畫中慈禧的鼻梁也更加挺拔,嘴臉向下彎曲著,給人一種稜角分明的感覺。
圖片:慈禧劇照
這樣的畫像總體看上去給人一種奇怪的感覺,看起來像是一個男人。在西方這是畫家們表達人物形象的藝術手段,但是在我們看來就很難欣賞這樣的人物畫像了。所以,華士·胡博又怎麼敢把這一副畫呈給慈禧呢?就算借他十個膽他也不敢。
由此看來,巴黎展覽上的那一幅慈禧畫像最接近真實的慈禧。畢竟,越接近真實的畫像人們越不願面對。而慈禧身為太后,自然希望華士·胡博把她畫得好看一些。
如果按真實模樣來畫,那肯定要得罪慈禧,只能變通地為慈禧修改一番了。所以,德和園的那一幅雖然得到慈禧喜歡,但卻不是慈禧最真實的樣子。
如今,很多女性都不願面對原相機,而是對著美顏相機痴迷不已。這一做法和慈禧有異曲同工之妙。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原創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