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加快打造天府國際醫貿城、醫藥供應鏈樞紐

2020-12-06 封面新聞

6月23日,「成北新中心 發展新高地」——2020新都區醫藥健康產業推介會暨重大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市新都區舉行。

會議向來自省內省外的近160餘家醫藥醫貿企業介紹了新都區醫藥健康領域的基礎條件、政策優勢、資源稟賦等情況。四川科倫醫藥貿易公司、國藥控股成都醫藥公司負責人圍繞在新都的發展情況及投資計劃作交流發言。包括四川智同醫藥有限公司、四川桔洲堂醫藥有限公司、四川科澤藥業有限公司、同濟堂醫藥有限公司、成都第一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部等5家企業上臺與新都區人民政府籤訂了投資協議。

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阿斯利康製藥有限公司、四環醫藥控股集團、廣西醫藥有限責任公司等4家企業與新都區人民政府籤訂投資合作意向書。

當前,新都區正大力實施「154」戰略,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建設天府國際醫貿城,打造國際醫藥供應鏈樞紐」的重大戰略規劃,依託「一核四園多點」,高質量推進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在醫藥健康產業領域已經形成「醫藥研發、醫藥製造、醫藥流通、醫療醫養」集聚發展的完整產業生態,實現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成都醫學城、天府中藥城錯位發展。新都作為四川省傳統的醫藥生產和貿易中心,具有醫藥健康全產業鏈優勢,區內現有藥品生產企業18家,2019年銷售額達72.4億元、完成稅收5.9億元,其中科倫藥業已成長為佔據全國30%大輸液市場的龍頭企業。上規模醫貿企業46家,在全國醫貿百強企業中,前20位新都涉及3家,科倫醫貿排名第13。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北京同仁堂分別在新都區設立成都公司。

華西社區報記者 劉福燕

相關焦點

  • 成都新都區龍橋鎮打造醫藥產業發展新高地
    龍橋鎮風光  近日,位於成都新都區西翼、素有「毗河明珠」之稱的龍橋鎮,依託現有醫藥產業基礎和研發優勢,提出打造醫藥產業發展新高地,助力新都打造四川醫藥貿易供應鏈樞紐和醫藥交易中心  據介紹,醫藥產業是龍橋鎮的傳統支柱產業,以銀龍國際醫貿中心為代表的醫藥批發行業已形成規模效應,在新都區乃至成都市醫藥產業中佔有較大比重。僅2018年,龍橋鎮已吸引11家醫貿企業落戶,同時和7家行業領軍企業籤訂合作協議,推動醫藥行業集聚發展。
  • 金霞打造醫藥物流樞紐
    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我省醫療器械領域數位化供應鏈的領跑園區。  湖南德榮醫療實業發展集團董事長郭德斌介紹,新項目是集團布局「數位化供應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建成全國領先的數位化、智能化醫療器械物流專業園區。  醫藥物流產業鏈是金霞經開區的「金字招牌」。近年來,全國醫藥流通10強企業中的國藥控股、九州通、瑞康醫藥、海王醫藥等均在園區設立了區域總部。
  • 新都龍橋鎮 奮力建設醫藥產業新高地
    新都龍橋鎮 奮力建設醫藥產業新高地   早報訊(記者李玥林)龍橋鎮位於新都區西翼地區,是成都市區北部門戶,素有「毗河明珠」之美譽。醫藥產業作為該鎮傳統支柱產業,發展體量較大,集中度高。
  • 籤百億大單 成都新都現代服務業專題招商推介會上海舉辦
    每經編輯:楊歡推介會現場 新都區委宣傳部供圖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成都市新都區現代服務業專題招商推介會在上海舉行。推介會上,金光新世紀投資總部項目、成都國際輪滑運動中心項目、新都旭輝廣場項目、飛瑞航空人才投資項目等5個項目與新都籤約,總投資102.3億元。推介會還吸引來自高能級500強、國際首店及世界品牌、國際美食品牌、跨境電商等近100家國際國內高端優質服務業企業參加。
  • 打造現代化國際範成北新中心 成都新都提出建設「一心四區」發展目標
    會上,新都確立「一心四區」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即把新都建設成為面向泛歐泛亞、服務成都、輻射德陽的成都大都市經濟圈北部中心,建設大港一體先行區、成德同城樞紐區、智造服務引領區、公園城市典範區, 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 天府新區:到2035年 成為西部全面立體開放核心樞紐-國際在線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為國家重大戰略,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都迎來了極核發展的重大機遇,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聯手打造內陸開放門戶,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將成為打造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2021年1月3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周年。
  • 福州馬尾加快打造國際冷鏈樞紐
    記者從馬尾區獲悉,該區依託以馬尾冷鏈物流基地為主要載體的福州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加快打造國家骨幹冷鏈物流產業園,把馬尾打造成集生產、捕撈、深加工、倉儲、運輸、檢測、集中配送等功能於一體,連接「一帶一路」的國際冷鏈樞紐。建設冷鏈物流基地近日,在位於亭江鎮的馬尾冷鏈物流基地配套功能區內,馬尾區各重點冷鏈項目正加緊建設。
  • 投資超6億元德榮醫療智慧物流產業園奠基 金霞打造醫藥物流樞紐
    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我省醫療器械領域數位化供應鏈的領跑園區。  湖南德榮醫療實業發展集團董事長郭德斌介紹,新項目是集團布局「數位化供應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建成全國領先的數位化、智能化醫療器械物流專業園區。  醫藥物流產業鏈是金霞經開區的「金字招牌」。近年來,全國醫藥流通10強企業中的國藥控股、九州通、瑞康醫藥、海王醫藥等均在園區設立了區域總部。
  • 成都「國際樞紐」何來?
    就在8月21日當天,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獲批設立,成都正加快打造國際陸海聯運走廊。隨著國際貨櫃功能區、國際鐵路港多式聯運項目及貨櫃共享中心加快建設,成都國際鐵路港樞紐能級進一步提升,將全面鞏固提升國家物流樞紐和泛歐泛亞國際供應鏈體系的樞紐地位。
  • 聚焦醫藥物流 打造千億產業 2020智慧醫療物流供應鏈管理峰會長沙...
    聚焦醫藥物流 打造千億產業2020智慧醫療物流供應鏈管理峰會長沙召開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0日訊(記者 張頤佳 通訊員 李雙妍 餘惠芳 羅順芝)今天,由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湖南德榮醫療實業發展集團承辦的「智慧醫療 未來已來」——2020智慧醫療物流供應鏈管理峰會暨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招商推介會在長沙舉行。
  • 國航成功試飛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加速推進成都樞紐建設
    張曉峰拍攝2021年1月22日16時09分,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航」)編號為B2486的波音747-8型客機平穩降落在天府國際機場西一跑道,國航順利完成天府國際機場試飛工作。當天上午,天府國際機場以民航界最高禮遇「過水門」儀式歡迎了國航在天府機場的首秀。
  • 天府國際機場:「神鳥」新機遇
    ▶「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開啟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與雙流國際機場『兩場一體』運行新徵程,助力成都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
  • 學習有理:加快打造「兩鏈」暢通的製造樞紐 | 三個地·理論周刊
    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省要基本建成國內大循環的戰略支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加快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兩鏈」暢通的製造樞紐,是助力暢通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由之路。製造樞紐是支撐我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石如何理解製造樞紐?
  • 加快建設三亞新機場,打造泛南海國際航空樞紐
    加快建設三亞新機場,打造泛南海國際航空樞紐(B類) 張嶺委員:   您提出的「加快建設三亞新機場,打造泛南海國際航空樞紐」的提案收悉。
  • 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範成北新中心城區
    「1」就要把新都建設成為成都北部現代化國際範城市新區。中車成都公司新都廠區。新都宣傳部供圖  「5」就是要做強現代軌道交通航空裝備研發製造中心;做強國際商貿物流中心;做強天府文化音樂文創中心;做強國際智能家居研發製造中心;築牢成北生態屏障。  「4」就是要建設成國際開放新城區、創新智造新城區、品質魅力新城區以及生態宜居新城區。
  • 打造國際航空貨運樞紐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鄭州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是現代物流運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時期,河南要依託鄭州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打造中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航空門戶,為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構建內陸開放高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拓展新空間、積蓄新動能。    建設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加速港區臨空產業集聚    2019年鄭州憑藉區位優勢突出、建設運行條件成熟,成為首批入選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城市。
  • 國際範,成都新都的2020關鍵詞
    目前新都已形成年產600輛地鐵的整車製造能力,國地實驗室、中車西南研發中心投運,NQI質量基礎體系加快構建,軌道交通產業產值增長達到了16%。同為現代交通產業,新都航空製造的2019總結詞,則是「高位起步」。
  • 特色文化IP、文化新地標接連誕生 成都新都如何打造世界文化名城...
    在此背景下,新都區對標世界文化名城建設目標,創造新供給、激活新消費、培育新動能,擦亮了一張又一張城市文化新名片,天府沸騰小鎮、斑竹園足球音樂小鎮、hyperlane超線公園等特色文化IP接踵而生,豐富著新都高質量建設現代化國際範成北新中心城區的文化內涵。
  • 「神鳥」新機遇——專訪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運營者代表
    ,開啟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與雙流國際機場『兩場一體』運行新徵程,助力成都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劉成稱,邁入「十四五」,東航四川分公司將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開啟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與雙流國際機場「兩場一體」運行新徵程,助力成都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將藉助RFID實現小程序行李追蹤
    劉成稱,邁入「十四五」,東航四川分公司將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開啟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與雙流國際機場「兩場一體」運行新徵程,助力成都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