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玉屏:確保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持續就業穩定增收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10月7日,在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街道辦事處康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的扶貧車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在加工藤編製品。 國慶中秋假日期間,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街道辦事處康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的扶貧車間內,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在加工藤編製品、組裝一次性打火機、加工工藝發卡,趕製訂單產品。 為進一步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後續管理服務工作,促進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穩定就業,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制定出臺優先復工復產、部門跟蹤服務、有序組織生產與銷售等多項扶持舉措,有力保障全縣9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639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能持續就業,穩定增收。 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10月7日,在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街道辦事處康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的扶貧車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在組裝一次性打火機。 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10月7日拍攝的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街道辦事處康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10月7日,在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街道辦事處康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的扶貧車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在加工藤編製品。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10月7日,在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街道辦事處康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的扶貧車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在加工藤編製品。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相關焦點

  • 玉屏易地扶貧搬遷:城鎮新家變我家
    太陽西斜,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街道康華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放學後,27個學生齊聚群眾服務中心,經典誦讀、輔導作業、安全知識、思想道德教育.......新區的孩子將在這裡度過充實的、不一樣的課後時間。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街道康華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一角。
  • 田玉軍主持召開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 工作調度會
    2月17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委書記田玉軍主持召開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工作調度會,聽取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工作開展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步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安排部署,創新工作思路方法,因戶因人精準施策,確保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實現穩定增收。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吉剛,區委副書記王春出席會議,區領導楊義長、馮兵、田必再、王勇、楊昌海參加會議。
  • 玉屏自治縣:扶貧車間促增收
    7月30日,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街道康華社區東億電氣扶貧車間內,易地搬遷群眾胡美英和數十名工人一樣,手指翻飛正忙著組裝打火機,不到3秒一個打火機半成品就組裝完成。「眼前的生活是幾代人的夢想。」扶貧車間一角。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易地扶貧搬遷便成了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2018年7月,胡美英一家在轎車的汽笛聲中,搬到了玉屏康華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 「天眼時評」高質量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
    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績彪炳史冊,值得大書特書、永遠銘記。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192萬搬遷群眾在超常規舉措之下一步跨千年、同步達小康,創造了貴州人民在脫貧攻堅史上的一個奇蹟,成為了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偉大工程的一個典範。
  • 交城縣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搬」出新生活
    易地移民搬遷是脫貧攻堅戰中難啃的「硬骨頭」。近年來,山西省交城縣摸索總結出「守住一條底線、算好一筆經濟帳、配齊一套基礎設施、保障每戶至少一人就業、制定一套管理機制、建立一套兜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六個一」工作法。  為確保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交城縣在各安置點同步設立「一中心五站點」。
  • 「貴州日報」黃平縣 扶貧車間進社區 搬遷群眾好就業
    「我在這裡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而且不用出遠門,有穩定的收入了,生活也更有盼頭了。」在黃平縣谷隴鎮苗嶺社區移民安置點忠源聖製衣有限公司,52歲的楊春英一邊在就業扶貧車間內熟練地忙碌著,一邊高興地說。據統計,兩年來,忠源聖製衣有限公司已累計為搬遷戶舉辦電動縫紉機技能培訓班5期,參加培訓168人。黃平縣結合各級相關就業扶貧政策,設置扶貧就業車間,創新就業扶貧工作新模式,增加群眾就業增收渠道。
  • 四川南充嘉陵區: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屬國家重點扶持貧困區,也是浙江武義縣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結對幫扶區。全區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408戶1523人,至2018年底,已全部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任務,竣工率100%,搬遷入住率100%,住房建設資金全部打卡到戶。
  • 楊柳鋪鄉:易地扶貧搬遷打造群眾「幸福家園」
    紅網時刻慈利11月16日訊(記者:黃莉莉 田鵬)搬出窮山溝,過上甜日子,這是偏遠山區貧困群眾夢寐以求的願望。在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楊柳鋪鄉一批又一批的貧困群眾沐浴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春風,挪窮窩、換窮貌、改窮業、拔窮根……居住環境越來越美,幸福生活越過越甜。
  • 交城縣:易地扶貧搬遷「搬」出群眾新生活
    當「一方山水」養不活「一方人」時,易地扶貧搬遷便成為應有之舉。面對精準扶貧工作中這一塊最難啃的「硬骨頭」,近年來,交城縣摸索總結出「守住一條底線、算好一筆經濟帳、配齊一套基礎設施、保障每戶至少一人就業、制定一套管理機制、建立一套兜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六個一」工作法。
  • 雲南鶴慶:易地扶貧搬遷「挪窮窩」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充分發揮黨的優勢,積極探索易地扶貧搬遷「組織化」路子,切實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更幸福。鶴慶縣黃坪鎮馬家壩易地扶貧搬遷點強化組織推動 確保群眾「搬得出」充分發揮縣委統一領導,鄉鎮黨委具體實施,基層組織宣傳發動和黨員帶頭參與的作用,建成8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安置357戶130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777人。
  • 【當代先鋒網】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取得階段性成效
    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取得階段性成效  1月6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以來,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機制有序運轉,「五個體系」建設持續推進,上下互動、左右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繼續發揮作用,後續扶持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 雲南東川區舉辦2020年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活動專場招聘會
    活動現場活動現場9月4日,東川區舉行2020年易地扶貧搬遷「萬人大型集中安置區」就業幫扶活動專場招聘會,現場組織了82家企業進場,提供就業崗位2.74萬個。據昆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磊介紹,當前,隨著脫貧攻堅普查工作的階段性結束,做好搬遷群眾「搬的出、穩的住、有就業」成為了一項長期且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特別舉行易地扶貧搬遷「萬人大型集中安置區」就業幫扶專項活動,是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的重要抓手,是拓寬搬遷群眾增收致富渠道的有效途徑,也是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的一次重要行動。
  • 堅決打贏易地扶貧搬遷攻堅戰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精準方略,強化政策舉措落實,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堅決打贏易地扶貧搬遷攻堅戰。    胡春華指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進入最後攻堅階段,必須堅持按照既定的目標和任務,突出重點、聚力攻堅。要嚴格鎖定搬遷範圍,嚴守住房面積紅線,保持政策總體穩定。
  • 易地扶貧搬遷 | 河北阜平:易地扶貧搬遷搬出一片新生活
    易地扶貧搬遷 | 河北阜平:易地扶貧搬遷搬出一片新生活 2020-11-23 19:2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把時間搶回來 把損失補回來——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復工復產掠影
    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堅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推進易地扶貧社區全力抗擊疫情、穩妥有序復工復產,努力把疫情對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影響降到最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六枝特區堅持把穩定就業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扶貧工廠」優勢,做好防控措施,積極幫助「扶貧工廠 」復工復產。在聚福新苑「扶貧工廠」,55名員工飛針走線,裁剪、平車、包邊、剪線、包裝……不一會兒,一片片一次性口罩成功製成。聚福新苑安置點是六枝特區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安置了搬遷群眾5456名。
  • 重慶市秀山縣政協持續協商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篇文章」添柴加薪
    住上好房子 過上好日子重慶市秀山縣政協持續協商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篇文章」添柴加薪「搬到這裡後,找工作、小孩讀書、出行都非常方便,要不是黨委、政府政策好,我家都還住在菊望坪的山旮旯裡。」
  • 《人民日報》關注:貴州如何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
    【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33)】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把工作做細做實,把準村民需求,精準對接,激發群眾參與發展、共同致富的主動性濛濛細雨中,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志強村的一片山坡上採訪得知,村裡的青壯年外出務工的多,留下來的婦女和老人在家門口就業,一樣賺錢。一名駐村幹部說,村裡一些老人不能外出打工,種地只夠餬口,又沒有別的收入,生一場病就成了貧困戶。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讓這部分人也能就業增收是工作重點之一。近年來,貴州沿河、榕江、從江等地,注重發展能讓村民廣泛參與的產業,確保村村有項目,充分利用富餘的勞動力資源,讓村裡的婦女、老人等群體也能就業創收。
  • 住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 平泉市易地扶貧搬遷讓群眾走上小康...
    長城網訊(記者周亞彬)平泉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位於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扶貧開發區,轄19個鄉鎮,48萬人口。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平泉市脫貧攻堅的「當頭炮」和標誌性工程,始終被放在突出位置率先突破。目前,全市新建集中安置區15個,已完成搬遷安置並報帳1862戶6143人,建檔立卡戶已全部搬遷入住,超額完成了國定建檔立卡人口的搬遷入住任務。
  • 三義:易地扶貧搬遷讓群眾安居樂業
    9月25日,走進三義鄉易地扶貧搬遷市級示範安置點,蔭蔭綠樹間,掩映著一棟棟風格別致的兩層小樓,寬敞的公路連接到家家戶戶。易地扶貧搬遷,不僅要讓搬遷群眾住上好房子,還要過上好日子。通過縣、鄉、村三級的共同努力,三義鄉合理配置資源,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帶動54戶搬遷群眾增收致富,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讓56戶191名貧困人口安居樂業。
  • 新貴州畢節七星關區:保障搬遷群眾就業是最大民生
    走進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安置點的小馬達加工車間裡,只見工人們正坐在工位前忙個不停。   一根銅線、一個磁環,環繞數周,製成眾多電器內部的小馬達,讓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就業,串起了安置點群眾的致富夢。   小馬達加工車間,是搬遷戶孔維懷將其搬進安置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