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網消息(CWW)「自成立以來,中國移動通過技術驅動和監管改革,帶動了移動通信產業發展。」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曾劍秋在中國移動成立20周年沙龍活動上表示。
一步一腳印,中國移動奠定了發展5G/6G的基礎
對於中國移動而言,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20年前的4月20日,中國移動正式成立。經過20年高速發展,中國移動已然成為服務超10億名客戶、員工數量近50萬的電信運營商。
回顧中國移動20年來的發展,曾劍秋表示:「科技創新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曾劍秋講道:「中國移動是在我國通信業政企分開、戰略重組的大潮中誕生,所以中國移動在成立之初就具有改革精神,最初到中國移動的人幹勁特別足,也特別能吃苦耐勞,中國移動最初的這批員工對其後面的發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這種「人心齊,泰山移」的精神在中國移動得到了傳承和發揚。眾所周知,在3G時代,中國移動作為TD-SCDMA網絡發展的「扛鼎者」,破解了互操作難題,提升了網優效率,積極推動TD-SCDMA向TD-LTE平滑演進;在4G時代,中國移動聯合國際運營商發起了首個由我國主導的國際合作平臺GTI(TD-LTE全球發展倡議),帶動了我國主導的4G TD-LTE技術從網絡設備、終端、晶片到儀器全產業鏈發展。如今到了5G時代,在曾劍秋看來,5G實際上是TDD的技術和FDD的技術融合。從3G的三大標準到4G的兩大標準,中國移動奠定了發展5G/6G的基礎。
兩大建議抓住5G風口
今年「新基建」加碼給5G發展帶來了政策東風。隨著以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中心的項目規模達50萬億元的「新基建」全面鋪開,我國的5G建設發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站在5G發展的風口,如何搶抓機遇,推動行業發展?曾劍秋提出兩點建議。
一是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正當其時。工業網際網路作為5G「高速公路」上第一輛車,成為實現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量之一。自工業網際網路引入後,我國先後落實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評價方法》《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建設及推廣指南》等多項政策以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由於工業網際網路在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發展形態有所不同,因此企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充滿了挑戰。曾劍秋認為:「在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初期,企業不能按照原來的模式,要考慮提升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的效率。」
二是發展5G消息,開拓5G應用。5G消息作為最早落地的5G規模商業化應用,目前標準建設、測試驗證、應用開發、終端配套等都在有序推進中。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有84家運營商參與RCS建設,月活用戶數已達3.53億。此外,GSMA已將5G消息納入5G終端的必選功能,多家手機廠商已全面參與5G消息建設。「5G消息不僅實現系統流程簡化,還在行動支付等方面提高了安全性。5G消息對於運營企業而言是落地5G應用很好的機會。」曾劍秋如是說。
最後,曾劍秋表示:「『新基建』下,5G與工業網際網路天然融合,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工業網際網路、5G消息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