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題一:(2019·湘南中學高三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斯馬尼亞島是澳大利亞最小的州,巴斯海峽把它和澳大利亞大陸分隔開。該島為澳洲自然生態保護得最完善的地方,島上空氣清新,水質純淨,全島約40%被正式列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在塔斯馬尼亞島西部發育著世界最完整的溫帶雨林。下圖示意塔斯馬尼亞島位置和地形。
(1)說明塔斯馬尼亞島被列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比重高的原因。
(2)分析塔斯馬尼亞島西部溫帶雨林的形成條件。
參考答案:
(1)該島多山地,氣候適宜,物種豐富,環境優美;人口密度小,開發時間較晚,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小。
(2)地處南半球中緯地區,為溫帶氣候;終年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北風,帶來豐富的水汽;西部地形以山地為主,受地形抬升,降水豐沛,有利於森林的生長,因而形成溫帶雨林景觀。
典型例題二:(2016·河南高三月考)飼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澳大利亞南端的塔斯馬尼亞島人煙稀少,夏季降水偏少,森林火險等級很高。2016年1月,該島發生了森林走火,島上的原始保護區受到嚴重破壞,來自澳大利亞各她與鄰國紐西蘭的消防隊加入滅火行動。許多火點非常偏僻,消防人員難以到達。澳大利亞的專家指出:單靠消防員根本無法真正滅火,因為塔斯馬尼亞的土壤變得乾燥後會轉變成易燃的「褐煤」(又稱柴煤)。因此,要全面撲滅野火,一定要靠充足的雨水。下圖示意塔斯馬尼亞島的位置及主要火點的衛星遙感圖像。
(1)判斷該月份塔斯馬尼亞島的主導風向及判斷理由。
(2)說明塔斯馬尼亞島火災難以撲滅的原因。
參考答案:
(1)西北風(偏西風)。理由:該地區位於40°S以南,全年主要受西風帶控制,著火點的煙主要飄向東側,為西風所致。
(2)夏季蒸發旺盛氣候乾燥,降水較少;森林廣布,土壤有機質含最高,可燃物質多,火勢較大:有西風影響,加快火勢蔓延;人口較少,救援力有限。
典型例題三:(2016·福建高三)(10分)旅遊地理
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是以自然風光聞名於世的旅遊勝地。但在塔斯馬尼亞島的莎菲鎮內卻壁畫處處。近20年來,當地旅遊管理當局廣邀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專業畫家來此作畫,故有「壁畫之城」的美譽。中國流行歌手陳奕迅在2008年拍攝香港無線電視臺的旅遊節目《現代塵世美—從塔斯馬尼亞開始》時途經莎菲鎮也繪下了他對塔斯馬尼亞的「印象」壁畫 (見下圖)—「這個旅程令我重新認識真正的大自然!我由衷地享受旅程的每一分,每一秒。誠心祝願這個地球永遠寧靜美麗!」,他在畫上寫道:「留我在此!」這幅壁畫已保存在莎菲鎮旅遊資詢中心旁的壁畫公園,成為一旅遊熱點,是塔斯馬尼亞旅遊局中文官網重點推介的景點之一。
(1)簡析塔斯馬尼亞島莎菲鎮重視建設「壁畫之城」及中國流行歌手陳奕迅的「壁畫」在塔斯馬尼亞也能成一景的原因。(6分)
(2)如果我國借鑑這一做法,請你舉薦一個著名旅遊景區,並從內容上提出在「壁畫城」建設時需注意的問題。(4分)
參考答案:
(1)塔斯馬尼亞島旅遊資源缺少人文景點,新建的「壁畫之城」可優化其資源組合(2分);中國已成世界旅遊市場最龐大的客源地之一(2分);歌手陳奕迅在華人文化圈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利用其名人效應,可提高在中國的推介效果(2分)。
(2)九寨溝(或黃龍、武陵源、桂林山水等,其它答案只要是以自然景觀為主的景區皆可)(2分)壁畫內容應充分表現地域環境和地方文化,藝術手法應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突出非凡性(其它答案言之有理皆可)。(2分)
典型例題四:(2019·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第三中學高三期中)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澳大塔斯馬尼亞島屬溫帶海洋氣候,個別年份夏季降水偏少。2016年1月,該島發生了森林大火,撲救十分困難。專家指出:單靠消防員根本無法真正滅火,因為島上的土壤變得乾燥後會轉變成易燃的「褐煤」(又稱柴煤)。
材料二 塔斯馬尼亞州是澳大利亞聯邦唯一的島州,製造業是該州的主要產業,乳畜業、園藝業、漁業在全國都佔有一定地位。霍巴特是塔斯馬尼亞州的首府,現有人口20萬,是各國南極科考徵程中重要的補給站。
材料三 塔斯馬尼島略圖。
(1)分析這次火災能否影響霍巴特,請說明理由。
(2)說明塔斯馬尼亞島火災難以撲滅的原因。
(3)霍巴特是南極科考重要的補給站,除了優良港口外,請分析在霍巴特建南極科考補給站的有利條件。
參考答案:
(1)能。理由:該地區位於40°S以南,全年主要受西風帶(西北風)控制。
(2)夏季蒸發旺盛氣候乾燥,降水較少;森林廣布,土壤有機質含最高,可燃物質多,火勢較大:有西風影響,加快火勢蔓延;人口較少,救援力有限。
(3)地理位置優越,距離南極大陸較近;位於河口地區,淡水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條件好,食物供給充足;島上(首府)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備。
典型例題五:(2019·莆田第六中學高三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壤是由礦物質(風化殼或風化堆積物,風化形成的土壤固體顆粒)、有機質(包括動植物殘體,微生物體,以及由分解產物合成的腐殖質等)、水分、空氣組成。
材料二 塔斯馬尼亞有「世界最純淨島嶼」之稱,是著名的「蘋果之島」。塔斯馬尼亞有著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陽光、純淨的空氣和水源、無蟲害和疾病的綠色生長環境。島上植被茂密,蘋果園和農場多分布於谷地排水較好的地帶,這裡的土壤源自河流衝積和火山灰沉積物,果蠅很少,從而使產出的蘋果綠色而美味。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批遊客。但研究顯示,近幾年塔斯馬尼亞島的土壤厚度不斷變薄,對蘋果的生長開始產生不利的影響。下圖示意塔斯馬尼亞島的位置。
(1)比較M、N兩地土層厚度及土壤肥力的差異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從土壤的角度,說明塔斯馬尼亞島蘋果質優的原因。
(3)分析該島土層變薄對蘋果生長的不利影響。
(4)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談談如何保護塔斯馬尼亞島的土壤。
參考答案:
(1)差異:M地土層厚度大於N地,且土壤肥力高於N地。原因:M地位於河流下遊,流水沉積作用明顯,土壤厚度大,肥力高;M地緯度及海拔比N地低,且位於向陽坡和迎風坡,水熱條件更優越,植被生長更為茂盛,有機質來源更加豐富。
(2)土壤中有機質豐富,施加的化肥少;土壤中富含礦物質,適宜蘋果生長;水源和空氣潔淨,土壤汙染小;病蟲害少,施加農藥少,對土壤的汙染小。
(3)土層變薄,土壤肥力下降,使蘋果產量減少;土壤中有利於蘋果生長的養分流失,有可能導致蘋果品質下降。
(4)保護島上植被,減少流水對土壤的侵蝕;控制蘋果種植的規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遊客數量,減少遊客對土層的踩踏和剝蝕;對已破壞的土層,進行人工修復;加強宣傳和教育,提高人們保護土壤生態的意識。
典型例題六:(2018·全國高三專題練習)「我以為世上的風景都已看倦,卻還有最柔美的風光藏在這兒的每個山巒。」這是190多年多前一位探險家對塔斯馬尼亞島的讚美。現在塔斯馬尼亞是澳大利亞自然生態保護得最完善的地方,全州約40%被正式列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世界自然遺產。有「天然之州」、「假日島」的美稱。
簡析形成塔斯馬尼亞島自然生態美的地理環境條件。
參考答案:
地形以山地為主,多冰川地貌(2分);湖光山色與碧海藍天交相輝映(2分);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溼潤(2分);溫帶落葉闊葉林廣布,草地四季常青(2分);在地質歷史上與其它大陸分離很早,動植物演化緩慢,具有古老性和獨特性(2分);人煙稀少,開發很晚,人類破壞很小(2分)。(任答5點)
典型例題七:(2020·遼寧高三)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塔斯馬尼亞有「世界最純淨島嶼」之稱,是著名的「蘋果之島」。島上植被茂密,蘋果園和農場多分布於谷地排水較好的地帶,這裡的土壤源自河流衝積和火山灰沉積物,果蠅很少,從而使產出的蘋果綠色而美味。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批遊客。但研究顯示,近幾年塔斯馬尼亞島的土壤厚度不斷變薄,對蘋果的生長開始產生不利的影響。下圖示意塔斯馬尼亞島的位置。
材料二:人民網雪梨2019年1月21日電 據報導,近日天氣乾燥,塔斯馬尼亞消防隊員已經處理了數十起大火。截至18日上午,該島消防部門共記錄了71起火災
(1)比較M、N兩地的土層厚度和土壤肥力的差異,並分析其成因。
(2)分析該島土層變薄對蘋果生長的不利影響。
(3)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談談如何保護塔斯馬尼亞島的土壤。
(4)推測該月塔斯馬尼亞火災多發的自然原因。
參考答案:
(1)差異M地土層厚度大於N地;M 地土壤肥力大於N地。
原因:M地位於河流下遊,流水沉積作用明顯,土壤厚度大;M地緯度及海拔比N地低,水熱條件更優越;且M地位於向陽坡和迎風坡,故植被生長更為茂盛,有機質來源更加豐富,土壤更肥沃。(5分)
(2)土層變薄,土壤肥力下降,使蘋果產量減少;土壤中有利於蘋果生長的養分流失,有可能導致蘋果品質下降。
(3)保護島上植被,減少流水對土壤的侵蝕;控制蘋果種植的規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遊客數量,減少遊客對土層的踩踏和剝蝕;對已破壞的土層,進行人工修復;加強宣傳和教育,提高人們保護土壤生態的意識。
(4)1月為南半球夏季,此時氣溫較高;天氣乾燥;森林廣布,植被在高溫乾燥的天氣條件下易起火。
典型例題八:(2017·閩侯縣第二中學高二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櫻桃有美容水果之美稱,喜溫喜光,怕澇怕旱,適合於年平均氣溫10-13攝氏度以上生長。塔斯馬尼亞島擁有世界上最潔淨的空氣,櫻桃產區從北方的泰馬谷地一直延伸到南方第一大城霍巴特附近,屬無果蠅產區,成熟收穫季節大致是每年的12月底到次年1月,出口的櫻桃主要通過空運,生產作業完全仰賴人工,從貯存、配送、展售,都要溫控冷藏。
(1)描述該島的地形特徵。
(2)推測塔斯馬尼亞島降水的空間分布特徵及成因。
(3)分析泰馬河谷種植櫻桃的有利自然條件。
(4)近年來大量櫻桃從塔斯馬尼亞進入中國市場銷售,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該島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區;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2)降水量西多東少。西側為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降水多,東側為盛行西風的背風坡,降水少。
(3)位於背風坡,光照充足且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糖分積累;河谷中土壤肥沃;位於河流沿岸,水源充足;作為獨立島嶼,病蟲害少;空氣潔淨,環境質量好。
(4)櫻桃有美容水果之美稱,營養豐富;生長地區為無果蠅產區,品質好;成熟收穫季節大致是每年的12月底到次年1月,為我國反季節水果,消費市場廣闊
典型例題九:(2018·廣東中山一中高二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亞南端的塔斯馬尼亞島人煙稀少,野生世界保護區約佔全島面積的20%。首府霍巴特是島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古老城市,現有人口20萬。18世紀英國殖民者選擇東南角登陸這個島嶼,按照英國老式村莊建造並發展至今。
鴨嘴獸是世界馳名的珍稀動物,僅產於澳大利亞南部及塔斯馬尼亞,是現存最原始的卵生哺乳動物之一,棲息在河流、湖泊中,平時喜穴居水畔。鴨嘴獸歷經億萬年,既未滅絕,也無多少進化,始終在「過渡階段」徘徊,充滿了神秘感。
(1)推測塔斯馬尼亞島降水的空間分布特徵及成因。
(2)說明該島上的鴨嘴獸「歷經億萬年,既未滅絕,也無多少進化」的原因。
(3)分析英國殖民者當年選擇霍巴特附近登陸並建造城市的原因。
參考答案:
(1)降水量西多東少。 西側為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降水多,東側為盛行西風的背風坡,降水少。
(2)與大陸分離早,孤立於大洋之上,進化環境封閉而單一;生存環境優良,食物充足;缺少天敵,缺少競爭動物;受人類幹擾影響小。
(3)霍巴特附近為海灣,風浪小,便於登陸;氣候溫暖,降水適中,適合居住;地形平坦開闊,適合城市建造;位於河口地區,水源充足。
典型例題十:(2017·浙江高三期中)讀世界某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世界某區域簡圖
材料二 塔斯馬尼亞島局部放大圖
材料三 2017年7月某日小明同學來到塔斯馬尼亞島的海濱城市A地(145°E)旅遊,同時發布了一條微信朋友圈,內容如右圖所示。
(1)請你根據所學的地理知識對這條微信朋友圈內容的真實性進行判斷,並說明理由。
(2)結合材料,請從能源和環境因素角度分析塔斯馬尼亞島主導工業。
(3)B地的人口密度較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由於原有鐵礦石港口吞吐量接近飽和,有人提出準備在東北部的B地修建大型鐵礦石輸出港。試分析B地修建大型鐵礦石輸出港的可行性,並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這張照片不真實。原因:7月份,太陽直射北半球,該地日出方向應該是東北方,而A地東北方受到中部山地的阻擋,不可能看到太陽剛好從海平面上升起來的景觀;該地位於145°E,當北京時間為3:20的時候,當地地方時才5:00,該日這個地方是晝短夜長,不可能地方時5:00就日出。
(2)主導工業:有色金屬工業
原因:降水多,河流流量大,且以山地丘陵為主,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豐富;位於盛行西風帶,風從海洋中吹來,摩擦小,風能豐富;該地終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常年吹西北風,不會對對澳大利亞大陸造成大氣汙染。
(3)小 因為該地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氣候溼熱;交通不便。
(4)不可行。理由:氣候溼熱,人口稀少,勞動力短缺;遠離主要的鐵礦石產地,鐵礦石轉運成本高;大堡礁影響航行安全;修建港口會破壞大堡礁的生態環境。
溫馨提示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掃一掃上面二維碼加入學習吧。
適用對象:高二,高三全體學生,高中地理老師,地理旅遊愛好者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僅供大家學習探討之用,如涉及侵權,請留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