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小區域——塔斯馬尼亞島

2021-02-15 地理興說

典型例題一:(2019·湘南中學高三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斯馬尼亞島是澳大利亞最小的州,巴斯海峽把它和澳大利亞大陸分隔開。該島為澳洲自然生態保護得最完善的地方,島上空氣清新,水質純淨,全島約40%被正式列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在塔斯馬尼亞島西部發育著世界最完整的溫帶雨林。下圖示意塔斯馬尼亞島位置和地形。

(1)說明塔斯馬尼亞島被列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比重高的原因。

(2)分析塔斯馬尼亞島西部溫帶雨林的形成條件。

參考答案:

(1)該島多山地,氣候適宜,物種豐富,環境優美;人口密度小,開發時間較晚,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小。

(2)地處南半球中緯地區,為溫帶氣候;終年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北風,帶來豐富的水汽;西部地形以山地為主,受地形抬升,降水豐沛,有利於森林的生長,因而形成溫帶雨林景觀。

典型例題二:(2016·河南高三月考)飼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澳大利亞南端的塔斯馬尼亞島人煙稀少,夏季降水偏少,森林火險等級很高。2016年1月,該島發生了森林走火,島上的原始保護區受到嚴重破壞,來自澳大利亞各她與鄰國紐西蘭的消防隊加入滅火行動。許多火點非常偏僻,消防人員難以到達。澳大利亞的專家指出:單靠消防員根本無法真正滅火,因為塔斯馬尼亞的土壤變得乾燥後會轉變成易燃的「褐煤」(又稱柴煤)。因此,要全面撲滅野火,一定要靠充足的雨水。下圖示意塔斯馬尼亞島的位置及主要火點的衛星遙感圖像。

(1)判斷該月份塔斯馬尼亞島的主導風向及判斷理由。

(2)說明塔斯馬尼亞島火災難以撲滅的原因。

參考答案:

(1)西北風(偏西風)。理由:該地區位於40°S以南,全年主要受西風帶控制,著火點的煙主要飄向東側,為西風所致。

(2)夏季蒸發旺盛氣候乾燥,降水較少;森林廣布,土壤有機質含最高,可燃物質多,火勢較大:有西風影響,加快火勢蔓延;人口較少,救援力有限。

典型例題三:(2016·福建高三)(10分)旅遊地理

       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是以自然風光聞名於世的旅遊勝地。但在塔斯馬尼亞島的莎菲鎮內卻壁畫處處。近20年來,當地旅遊管理當局廣邀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專業畫家來此作畫,故有「壁畫之城」的美譽。中國流行歌手陳奕迅在2008年拍攝香港無線電視臺的旅遊節目《現代塵世美—從塔斯馬尼亞開始》時途經莎菲鎮也繪下了他對塔斯馬尼亞的「印象」壁畫 (見下圖)—「這個旅程令我重新認識真正的大自然!我由衷地享受旅程的每一分,每一秒。誠心祝願這個地球永遠寧靜美麗!」,他在畫上寫道:「留我在此!」這幅壁畫已保存在莎菲鎮旅遊資詢中心旁的壁畫公園,成為一旅遊熱點,是塔斯馬尼亞旅遊局中文官網重點推介的景點之一。

(1)簡析塔斯馬尼亞島莎菲鎮重視建設「壁畫之城」及中國流行歌手陳奕迅的「壁畫」在塔斯馬尼亞也能成一景的原因。(6分)

(2)如果我國借鑑這一做法,請你舉薦一個著名旅遊景區,並從內容上提出在「壁畫城」建設時需注意的問題。(4分)

參考答案:

(1)塔斯馬尼亞島旅遊資源缺少人文景點,新建的「壁畫之城」可優化其資源組合(2分);中國已成世界旅遊市場最龐大的客源地之一(2分);歌手陳奕迅在華人文化圈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利用其名人效應,可提高在中國的推介效果(2分)。

(2)九寨溝(或黃龍、武陵源、桂林山水等,其它答案只要是以自然景觀為主的景區皆可)(2分)壁畫內容應充分表現地域環境和地方文化,藝術手法應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突出非凡性(其它答案言之有理皆可)。(2分)

典型例題四:(2019·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第三中學高三期中)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澳大塔斯馬尼亞島屬溫帶海洋氣候,個別年份夏季降水偏少。2016年1月,該島發生了森林大火,撲救十分困難。專家指出:單靠消防員根本無法真正滅火,因為島上的土壤變得乾燥後會轉變成易燃的「褐煤」(又稱柴煤)。

材料二  塔斯馬尼亞州是澳大利亞聯邦唯一的島州,製造業是該州的主要產業,乳畜業、園藝業、漁業在全國都佔有一定地位。霍巴特是塔斯馬尼亞州的首府,現有人口20萬,是各國南極科考徵程中重要的補給站。

材料三  塔斯馬尼島略圖。

(1)分析這次火災能否影響霍巴特,請說明理由。

(2)說明塔斯馬尼亞島火災難以撲滅的原因。

(3)霍巴特是南極科考重要的補給站,除了優良港口外,請分析在霍巴特建南極科考補給站的有利條件。

參考答案:

(1)能。理由:該地區位於40°S以南,全年主要受西風帶(西北風)控制。

(2)夏季蒸發旺盛氣候乾燥,降水較少;森林廣布,土壤有機質含最高,可燃物質多,火勢較大:有西風影響,加快火勢蔓延;人口較少,救援力有限。

(3)地理位置優越,距離南極大陸較近;位於河口地區,淡水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條件好,食物供給充足;島上(首府)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備。

典型例題五:(2019·莆田第六中學高三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壤是由礦物質(風化殼或風化堆積物,風化形成的土壤固體顆粒)、有機質(包括動植物殘體,微生物體,以及由分解產物合成的腐殖質等)、水分、空氣組成。

材料二  塔斯馬尼亞有「世界最純淨島嶼」之稱,是著名的「蘋果之島」。塔斯馬尼亞有著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陽光、純淨的空氣和水源、無蟲害和疾病的綠色生長環境。島上植被茂密,蘋果園和農場多分布於谷地排水較好的地帶,這裡的土壤源自河流衝積和火山灰沉積物,果蠅很少,從而使產出的蘋果綠色而美味。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批遊客。但研究顯示,近幾年塔斯馬尼亞島的土壤厚度不斷變薄,對蘋果的生長開始產生不利的影響。下圖示意塔斯馬尼亞島的位置。

(1)比較M、N兩地土層厚度及土壤肥力的差異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從土壤的角度,說明塔斯馬尼亞島蘋果質優的原因。

(3)分析該島土層變薄對蘋果生長的不利影響。

(4)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談談如何保護塔斯馬尼亞島的土壤。

參考答案:

(1)差異:M地土層厚度大於N地,且土壤肥力高於N地。原因:M地位於河流下遊,流水沉積作用明顯,土壤厚度大,肥力高;M地緯度及海拔比N地低,且位於向陽坡和迎風坡,水熱條件更優越,植被生長更為茂盛,有機質來源更加豐富。

(2)土壤中有機質豐富,施加的化肥少;土壤中富含礦物質,適宜蘋果生長;水源和空氣潔淨,土壤汙染小;病蟲害少,施加農藥少,對土壤的汙染小。

(3)土層變薄,土壤肥力下降,使蘋果產量減少;土壤中有利於蘋果生長的養分流失,有可能導致蘋果品質下降。

(4)保護島上植被,減少流水對土壤的侵蝕;控制蘋果種植的規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遊客數量,減少遊客對土層的踩踏和剝蝕;對已破壞的土層,進行人工修復;加強宣傳和教育,提高人們保護土壤生態的意識。

典型例題六:(2018·全國高三專題練習)「我以為世上的風景都已看倦,卻還有最柔美的風光藏在這兒的每個山巒。」這是190多年多前一位探險家對塔斯馬尼亞島的讚美。現在塔斯馬尼亞是澳大利亞自然生態保護得最完善的地方,全州約40%被正式列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世界自然遺產。有「天然之州」、「假日島」的美稱。

簡析形成塔斯馬尼亞島自然生態美的地理環境條件。

參考答案:

地形以山地為主,多冰川地貌(2分);湖光山色與碧海藍天交相輝映(2分);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溼潤(2分);溫帶落葉闊葉林廣布,草地四季常青(2分);在地質歷史上與其它大陸分離很早,動植物演化緩慢,具有古老性和獨特性(2分);人煙稀少,開發很晚,人類破壞很小(2分)。(任答5點)

典型例題七:(2020·遼寧高三)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塔斯馬尼亞有「世界最純淨島嶼」之稱,是著名的「蘋果之島」。島上植被茂密,蘋果園和農場多分布於谷地排水較好的地帶,這裡的土壤源自河流衝積和火山灰沉積物,果蠅很少,從而使產出的蘋果綠色而美味。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批遊客。但研究顯示,近幾年塔斯馬尼亞島的土壤厚度不斷變薄,對蘋果的生長開始產生不利的影響。下圖示意塔斯馬尼亞島的位置。

材料二:人民網雪梨2019年1月21日電 據報導,近日天氣乾燥,塔斯馬尼亞消防隊員已經處理了數十起大火。截至18日上午,該島消防部門共記錄了71起火災

(1)比較M、N兩地的土層厚度和土壤肥力的差異,並分析其成因。

(2)分析該島土層變薄對蘋果生長的不利影響。

(3)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談談如何保護塔斯馬尼亞島的土壤。

(4)推測該月塔斯馬尼亞火災多發的自然原因。

參考答案:

(1)差異M地土層厚度大於N地;M 地土壤肥力大於N地。

原因:M地位於河流下遊,流水沉積作用明顯,土壤厚度大;M地緯度及海拔比N地低,水熱條件更優越;且M地位於向陽坡和迎風坡,故植被生長更為茂盛,有機質來源更加豐富,土壤更肥沃。(5分)

(2)土層變薄,土壤肥力下降,使蘋果產量減少;土壤中有利於蘋果生長的養分流失,有可能導致蘋果品質下降。

(3)保護島上植被,減少流水對土壤的侵蝕;控制蘋果種植的規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遊客數量,減少遊客對土層的踩踏和剝蝕;對已破壞的土層,進行人工修復;加強宣傳和教育,提高人們保護土壤生態的意識。

(4)1月為南半球夏季,此時氣溫較高;天氣乾燥;森林廣布,植被在高溫乾燥的天氣條件下易起火。

典型例題八:(2017·閩侯縣第二中學高二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櫻桃有美容水果之美稱,喜溫喜光,怕澇怕旱,適合於年平均氣溫10-13攝氏度以上生長。塔斯馬尼亞島擁有世界上最潔淨的空氣,櫻桃產區從北方的泰馬谷地一直延伸到南方第一大城霍巴特附近,屬無果蠅產區,成熟收穫季節大致是每年的12月底到次年1月,出口的櫻桃主要通過空運,生產作業完全仰賴人工,從貯存、配送、展售,都要溫控冷藏。

(1)描述該島的地形特徵。 

(2)推測塔斯馬尼亞島降水的空間分布特徵及成因。 

(3)分析泰馬河谷種植櫻桃的有利自然條件。

(4)近年來大量櫻桃從塔斯馬尼亞進入中國市場銷售,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該島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區;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2)降水量西多東少。西側為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降水多,東側為盛行西風的背風坡,降水少。

(3)位於背風坡,光照充足且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糖分積累;河谷中土壤肥沃;位於河流沿岸,水源充足;作為獨立島嶼,病蟲害少;空氣潔淨,環境質量好。

(4)櫻桃有美容水果之美稱,營養豐富;生長地區為無果蠅產區,品質好;成熟收穫季節大致是每年的12月底到次年1月,為我國反季節水果,消費市場廣闊

典型例題九:(2018·廣東中山一中高二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亞南端的塔斯馬尼亞島人煙稀少,野生世界保護區約佔全島面積的20%。首府霍巴特是島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古老城市,現有人口20萬。18世紀英國殖民者選擇東南角登陸這個島嶼,按照英國老式村莊建造並發展至今。

       鴨嘴獸是世界馳名的珍稀動物,僅產於澳大利亞南部及塔斯馬尼亞,是現存最原始的卵生哺乳動物之一,棲息在河流、湖泊中,平時喜穴居水畔。鴨嘴獸歷經億萬年,既未滅絕,也無多少進化,始終在「過渡階段」徘徊,充滿了神秘感。

(1)推測塔斯馬尼亞島降水的空間分布特徵及成因。

(2)說明該島上的鴨嘴獸「歷經億萬年,既未滅絕,也無多少進化」的原因。

(3)分析英國殖民者當年選擇霍巴特附近登陸並建造城市的原因。

參考答案:

(1)降水量西多東少。 西側為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降水多,東側為盛行西風的背風坡,降水少。

(2)與大陸分離早,孤立於大洋之上,進化環境封閉而單一;生存環境優良,食物充足;缺少天敵,缺少競爭動物;受人類幹擾影響小。

(3)霍巴特附近為海灣,風浪小,便於登陸;氣候溫暖,降水適中,適合居住;地形平坦開闊,適合城市建造;位於河口地區,水源充足。

典型例題十:(2017·浙江高三期中)讀世界某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世界某區域簡圖

材料二  塔斯馬尼亞島局部放大圖

材料三  2017年7月某日小明同學來到塔斯馬尼亞島的海濱城市A地(145°E)旅遊,同時發布了一條微信朋友圈,內容如右圖所示。

(1)請你根據所學的地理知識對這條微信朋友圈內容的真實性進行判斷,並說明理由。

(2)結合材料,請從能源和環境因素角度分析塔斯馬尼亞島主導工業。

(3)B地的人口密度較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由於原有鐵礦石港口吞吐量接近飽和,有人提出準備在東北部的B地修建大型鐵礦石輸出港。試分析B地修建大型鐵礦石輸出港的可行性,並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這張照片不真實。原因:7月份,太陽直射北半球,該地日出方向應該是東北方,而A地東北方受到中部山地的阻擋,不可能看到太陽剛好從海平面上升起來的景觀;該地位於145°E,當北京時間為3:20的時候,當地地方時才5:00,該日這個地方是晝短夜長,不可能地方時5:00就日出。

(2)主導工業:有色金屬工業

原因:降水多,河流流量大,且以山地丘陵為主,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豐富;位於盛行西風帶,風從海洋中吹來,摩擦小,風能豐富;該地終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常年吹西北風,不會對對澳大利亞大陸造成大氣汙染。

(3)小  因為該地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氣候溼熱;交通不便。

(4)不可行。理由:氣候溼熱,人口稀少,勞動力短缺;遠離主要的鐵礦石產地,鐵礦石轉運成本高;大堡礁影響航行安全;修建港口會破壞大堡礁的生態環境。

溫馨提示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掃一掃上面二維碼加入學習吧。

適用對象:高二,高三全體學生,高中地理老師,地理旅遊愛好者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僅供大家學習探討之用,如涉及侵權,請留言處理。

相關焦點

  • 行走地理|陪你去塔斯馬尼亞島,看世界的盡頭
    主要包括主島塔斯馬尼亞島以及布魯尼島、金島、弗林德斯島、麥誇裡島和許多沿海小島,號稱「天然之州」。從島嶼上方看,塔斯馬尼亞島是形狀酷似心型的小島,因而被稱為「世界的心臟」。塔斯馬尼亞島主要地形有丘陵,山谷,高原,火山和陡峭的海岸,冰川期造就了塔斯馬尼亞島的大山和中央高原上的深湖。
  • 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又被稱為「世界的心臟」
    澳大利亞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總面積約為769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六大國。澳大利亞的領土主要有兩部分組成,分別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塔斯馬尼亞島地圖塔斯馬尼亞島的形態酷似一個「心」形,所以又被稱為「世界的心臟」,塔斯馬尼亞島的面積約為6.45萬平方千米,面積比我國臺灣島和海南島的面積相加略小一些。
  • 愛在塔斯馬尼亞——心形島
    第二章 塔斯馬尼亞第一節 心形島塔斯馬尼亞是一座心形島嶼,位於澳大利亞國土的最南端。如果再往南,跨過兩千公里海域,便可到達南極。因此這裡夏天微寒,冬季漫長,七八月份可能會看到極光。南極在古代是人類的禁區,到今天也只有少數科考人員暫住,於是塔斯馬尼亞也被一些人稱為「世界的盡頭」。
  • 塔斯馬尼亞冒險者成國家地理年度旅行家
    國家地理雜誌年度旅行家已經評定塔斯馬尼亞企業家,環保人士,冒險者,慈善家以及生態旅遊業諸多獎項獲得者羅伯特·潘尼高(Robert Pennicott)先生為今年的全球十佳年度旅行家。   從2012年12月的期刊開始,國家地理雜誌將帶你在全球範圍內搜索十佳年度旅行家,每一位都將憑藉他們在探索發現,環境保護,人道主義和冒險運動領域的非凡成就而脫穎而出。
  • "世界的盡頭" ——塔斯馬尼亞島
    澳大利亞唯一的島州——塔斯馬尼亞,素有「假日之州」、「天然之州」、「蘋果之州」、「澳大利亞版的紐西蘭」之稱。 塔斯馬尼亞位於澳大利亞的最南部,那裡是「世界的盡頭」,大自然是這裡的主宰者。正因為其與澳洲大陸隔海相望,所以是澳洲原始風貌保留最多的一個州。塔州擁有澳洲最多的山脈,約40%為國家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霍巴特(Hobart)
  • 澳洲塔斯馬尼亞島的西部,為什麼發育著世界最完整的溫帶雨林?
    地球表面由於自然地理條件的不同,分布著不同的陸地自然帶,從降水角度來看,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分別對應降水從多到少的不同區域。塔斯馬尼亞島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隔巴斯海峽與澳大利亞相望,島嶼呈心形,總面積約為6.45萬人,人口總數不到60萬人,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區。
  • 世界地理小區域——馬達加斯加島
    該國「窮」在工業基礎薄弱,以採礦業、農產品加工業和手工業為主;「富」在地理位置好,蘊藏著豐富的礦產、森林和漁業資源,有眾多的旅遊勝地;2/5的土地上覆蓋著熱帶雨林,80%的物種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見不到。但近年來馬達加斯加島的生態環境已經遭到很大破壞,礦產資源濫挖亂掘的現狀十分嚴重。下圖示意馬達加斯加島的位置、水系及雨林分布。
  • 世界奇異風景之塔斯馬尼亞島
    塔斯馬尼亞島也是塔斯馬尼亞州所在地,它是澳大利亞聯邦唯一的島州,在維多利亞州以南240公裡處,中間隔著巴斯海峽,主要包括主島塔斯馬尼亞島以及布魯尼島、金島、弗林德斯島、麥誇裡島和許多沿海小島,號稱「天然之州」,亦被譽為「蘋果之島」,亦有「假日之州」、「澳大利亞版的紐西蘭」之稱,以秀麗風光和樸素人文為特色
  • 塔斯馬尼亞島自駕遊攻略
    塔斯馬尼亞島自駕遊攻略。塔斯馬尼亞是澳大利亞著名的旅遊勝地,被稱為世界的心臟,而他本身則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浪漫的心形島嶼。此時的塔斯馬尼亞正值鮮花盛開之際,鬱金香、薰衣草和櫻花一大片一大片的花海將會持續到明年4月,是賞花的好時節。
  • 塔斯馬尼亞島那裡是「世界的盡頭」,大自然主宰著一切
    而塔斯馬尼亞則是綻放在海上的一朵以純淨自然而著稱的奇葩。斯馬尼亞是澳大利亞6個州中最小的一個島州,由300多個小島組成。大約一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末段以前,塔斯馬尼亞島是與澳大利亞大陸連接的。冰河時期結束,溶雪化成的水淹蓋了兩岸交接之地,形成了巴斯海峽。正因為塔斯馬尼亞島沒有和澳大利亞大陸相連,所以發展的比較慢,也因此保留了很多原始風貌。
  • 澳大利亞最大的島,塔斯馬尼亞島,原住民都去了哪裡?
    看地圖還真是這樣,比如北美洲大陸佛羅裡達半島東南有古巴島、伊斯帕尼奧拉島;非洲大陸東南有馬達加斯加島,南美洲大陸東南有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歐洲東南也勉強算上一個希臘的克裡特島。亞洲的南亞次大陸東南有斯裡蘭卡島,俄羅斯遠東的東南有庫頁島,中南半島東南有世界第三大島——加裡曼丹島。
  • 世界的盡頭——塔斯馬尼亞
    塔斯馬尼亞有何獨特之處能如此受歡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其魅力所在吧!世界之心 約10,000年前,塔斯馬尼亞是與澳洲大陸連接的。巴斯海峽(BassStrait)將澳大利亞最南端的土地分隔,成為了一座獨立島嶼——塔斯馬尼亞島(Tasmania),簡稱「塔島」。
  • 世界地理小區域——索科特拉島
    典型例題三:(2015·浙江高三期末)索科特拉島位於印度洋西北部,1800萬年前從非洲大陸分離,島上氣候乾旱,多大風,植被低矮稀少多可作珍貴藥材,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下圖示意索科特拉島的地理位置及島上的典型植被。完成(1)~(3)題。(28分)(1)簡述索科特拉島地理位置的主要特點。
  • 在「世界盡頭」塔斯馬尼亞島 親近藍色之心
    但當你真正有一天 ,到達這座20%的面積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公園島時,才會發現原來這裡美麗得不想離開。關鍵詞:海洋、自駕、野生動物自駕遇見最美的風景塔斯馬尼亞簡直就像一個縮小版的大陸,集中了許多未經人工雕琢的海岸、沙灘、山巒、草原、森林、荒野等自然景觀,更吸引人的是南半球特有的人文元素,英式殖民地時期遺留下來的小鎮建築,盡顯中世紀風情的優雅。迷人的田園鄉村美景,讓人感受到自然放鬆,奇山秀水框架出的遼闊牧場散發著無窮的寧靜,讓你體驗「世界盡頭」的悠閒生活氣息。
  • 自駕澳洲塔斯馬尼亞 世界盡頭的香格裡拉
    因此,當編輯參訪徐先生時,了解到塔斯馬尼亞其實是澳大利亞最南端的一個島嶼,因為與南極洲隔海相望又被遊人稱為「世界盡頭」後,緊接著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澳大利亞好玩的地方這麼多,為什麼會想到去這麼一個偏僻的地方?」。對此,徐先生給出的答案很有意思。他自稱是雜誌撰稿人藍單的粉絲,雜誌上刊登的每一篇藍單的文章他都有細細讀過。而這次之所以會興起念頭去塔斯馬尼亞,起因就是因為去年11月中藍單寫過的那篇袋鼠島。
  • 塔斯馬尼亞島 美食家的天堂之旅(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對塔斯馬尼亞島來說,這裡有的不僅僅是蘋果。塔斯馬尼亞島位於澳大利亞的最南端,遠離大陸,是美食家的天堂。涼爽的氣候適宜生產幹葡萄酒,未受汙染的海岸線確保了周圍海產品的新鮮。霍巴特位列2013年十大最佳旅遊城市,下面是幾個在你遊覽塔斯馬尼亞時不容錯過的特色小吃。農舍奶酪塔斯馬尼亞生產獨具當地特色的奶酪卷。布魯尼島奶酪生產公司的一些奶酪產品是在當地特有的水松木上釀製而成的。
  • 世界地理小區域——馬爾地夫
    大橋全長2千米,是世界首座建在珊瑚礁上的跨海大橋。下圖是馬爾地夫位置圖和中馬友誼大橋。(1)簡析馬爾地夫連接各島的主要途徑是擺渡的原因。(2)請從自然因素分析大橋建設施工難度大的原因。2014年,由中國企業承建的連接馬累島—機場島的跨海大橋開工建設。2018年8月完工交付使用。下圖為馬累島、機場島地理位置示意圖和馬累氣候統計資料。(1)指出馬累的氣候類型,並分析4月份氣溫最高的原因。(2)分析當地工程建設可能會遇到的氣象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 世界的盡頭:塔斯馬尼亞的文明退化
    今天談的不是旅遊景點塔斯馬尼亞島,是這個島的一段往事。在約10,000年前的最近一次冰河時期末段以前,塔斯馬尼亞島是與澳大利亞大陸連接的。冰河時期的結束使溶雪化成的水淹蓋了兩岸交接之地,形成了巴斯海峽。分離出的那個島就是今天要說的塔斯馬尼亞島。
  • 世界地理小區域——愛爾蘭島
    愛爾蘭島上河網密布,多湖沼;中部平原面積廣闊,邊緣為山地,最高點為西南部的卡朗圖厄爾山,海拔1041米;島上植被茂盛,有「綠寶石島」之稱。下圖為愛爾蘭島示意圖。(1)分析氣候對島上河流水文特徵的影響。(2)分析愛爾蘭島中部平原地區多湖沼的原因。(3)與島嶼東南部相比,西南部的海岸線曲折,多海灣。說明原因。
  • 塔斯馬尼亞心形島簡介_最佳旅遊時間_城市與景點
    塔斯馬尼亞是澳大利亞東南角的一個島嶼,因島呈現浪漫的心形,所以人們又稱為塔斯馬尼亞心形島。塔斯馬尼亞心形島是備受國人青睞的旅遊島嶼,也是澳大利亞唯一的島州,這個島州最為人們熟知的城市是霍巴特和朗塞斯頓,而酒杯灣和搖籃山則是塔斯馬尼亞心形島聞名海內外的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