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賣到廢品站的東西,誰能想到再看它得買票進博物館呢

2020-12-24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咱們新中國成立初期經濟水平不是很高,人們的基本生活可能都得不到相應的保障,以及那個時候對文物保護的意識並沒有那麼的強烈,所以大家為了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就會變賣一些東西,當然咱們的文物也不能倖免。而且在那個時候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他們買的就是文物。

新中國成立初期應該就是50後那一輩的人了,在我小時候我還記得我媽給我說過,我姥姥家有很多項鍊,元寶什麼的,後來也是當時家裡窮,就賣了換錢,用來維持生活。但是那個時候怎麼可能能夠想到他們賣的廢銅爛鐵在現在來說就是收藏者們的愛好品了呢?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那些被賣到廢品站裡的國寶,並且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這個第一件要介紹的呆在廢品站裡的國寶,就是我們看到的是迷裡迭河謀克之印,現存於哈爾濱博物館。為國家一級文物,他是金代完顏阿骨打時期的官印。金代的官印是非常的稀少的。其實關於這個文物還有一個小插曲。

那個時候也是有人把它賣到了廢品站,而廢品站的老闆見到之後就認為只是一個不常見的東西,就把它拿給他的孫子玩。而他的外甥女見到之後,認為這是一個文物,因為他外甥女是哈爾濱大學的歷史系的學生,所以就把它拿到了他們學校,讓她的老師張教授辨認。張教授只知道他是一個官印,但是具體是那個時代的並不知道,於是就把它帶到了哈爾濱文物局。文物局的專家看完了之後,就說這是一個金代的官印,是阿顏完骨打時期的,於是就要把它收回去。

但是這個時候,老爺子就不幹了,畢竟已經知道了是國寶,所以就死活不同意文物局的人把它帶走,後來還是他外甥女,他兒子,文物局的人三顧茅廬才打動了他,無償捐獻給了博物館。

另外還有很多在廢品站裡呆過的國寶,就比如這個是一個戰國時期的青銅鳥蓋瓠,現存於陝西歷史博物館,也是一個極為罕見的藝術品。我們都知道,在商周時期,這個青銅器是比較常見的,所以商周時期出土的大部分就是這個青銅器。

另外我們還有新石器時代陶鷹鼎,現存於國家博物館裡,2002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將新石器時代陶鷹鼎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足矣看出他的重要性。大家可能會疑問,新石器時代的器物怎麼會保存的這麼的完整呢?這主要還是我們老祖宗的功勞啊。但是大家知道嗎?這個新石器時代的陶鼎竟然在廢品站裡被當做餵雞的盆來使用的。

還有就是這個是西周班簋,現存於首都博物館。西周班簋內底鐫刻共計198字銘文,記載了有關周成王時代伐東夷國之事,史無記載,此簋銘文內容可補史籍的不足。這段銘文使西周班簋除了成為傳世青銅器中難得的特例之外,還因其卓越的文獻證史功用而享譽一時。

接下來是何尊和大禾人臉紋方鼎。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叫做中國,那麼中國這個詞又是怎麼來的呢?就和這個何尊有一定的關係,這個何尊現在在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館,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記述的是周成王繼承周武王遺志,營建並遷都新都成周。這也是在廢品站呆過的,而他的發現也是偶然的情況。

它是一個叫陳堆的人發現的,在他家房子的後院,後來陳堆把這件器物又交給了陳湖,因為陳隊要出門去固原,在然後陳湖就把這件器物賣給了廢品站,後來博物館的人看到了,就報告給了博物館的館長,博物館的館長就派人來查看,後來確定了這個青銅器就是西周時期的一個青銅酒器,於是就把這個青銅器以30塊錢買回了博物館,也就成了寶雞青銅器博物館裡第一件青銅器。

為什麼會給大家介紹這些文物呢?當看到這些文物的時候,給我的第一感覺是震撼,就是我們古人能夠製造出這樣精美的文物,而另一個感覺就是感到慶幸。我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廢品站的一個運營流程,他賣到廢品站以後並不等於他就完了,他會運到全國各處,進行二次販賣,然後會進行銷毀重新製作,如果沒有我們的文物學者發現這些文物的話,那麼我們可能就不會再看到他們。

相信大家看到這裡的時候,就已經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要去廢品站轉悠一圈了。大家可能都感覺聽到廢品站這個詞的話,腦海裡的第一印象就是髒亂差的代表。其實隨著這幾年經濟的發展,以及對廢品站的整治有了明顯的效果。所以,現在的廢品站已經不再是我們印象中的那個廢品站了。

現在的廢品站就像超市一樣,各有各的特點。另外,還希望大家抑制一下自己內心的激動,因為這幾年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有大家對文物的認識,廢品站裡已經很少會出現文物了。所以,廢品站雖然是個變廢為寶的好地方,但是,大家如果沒事別去瞎轉悠了,小心被老闆趕出來。雖然沒有了文物,但是老物件還是有的,就比如七八十年代的東西,現在孩子們看不到的縫紉機,爺爺抽的大菸斗,奶奶用的織布機等等一系列東西,如果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領著你們家的小寶貝去感受一下七八十年代的美好。

當然說了這麼多,初心並不是給廢品站打廣告,而是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的對待文物,以及在看到文物的時候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相關焦點

  • 老農挖到一人面青銅鼎,隨後將其賣給廢品站,專家:險變廢品
    1958年,在湖南的一個普通的田地裡,一位農民正在像往常一樣在田地幹活兒。但是他的鋤頭鋤到地下之後,他聽到了非常清脆的響聲,深挖下去,一個青銅方鼎赫然露了出來,他沒有多想,只是看到這東西是銅製的,便把方鼎砸成碎片,一一賣到廢品站,最後換了1塊錢,然後興高採烈的回家了。
  • 中國旅遊標誌的「馬踏飛燕」,是國寶級文物,險些當做廢品賣了
    就是這樣一件頂級的國寶,當年差點兒被當做廢品,當做了廢銅爛鐵差點給賣了。有人試著把一匹假馬拿了起來,掂了掂分量很重,再敲一敲錚錚有聲,看來這是青銅馬?這一下大家激動了,七手八腳地把所有值錢的東西,包括銅人銅車銅馬,全部都裝進了麻袋,用架子車轉移 村裡的庫房裡藏了起來。
  • 1964年,專家從廢品站發現一件文物,它竟成湖北博物館的館徽
    在我們印象中,廢品站裡面都是一些破銅爛鐵,但誰都想不到的是,考古專家們就曾在廢品站中撿到一件「寶貝」,而且比考古發掘出的文物都要珍貴,究竟是什麼奇珍異寶呢?幾天後,就在專家們完成了考古工作準備回去的時候,卻突然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就在昨天下午,一位文物專家清理完遺址,就帶著幾件陶器回博物館做進一步的研究,他路過了山下的一家廢品站。
  • 首都博物館的這件鎮館之寶,卻是工作人員從廢品站刨出來的
    而班簋高貴的身份也是延續了很長時間,在各個朝代中都有存在,並且也是作為朝廷中最重要的物件,甚至連乾隆皇帝都是十分喜歡的了,但是隨著清朝的滅亡,班簋被入侵的軍隊奪取,基本沒有留下一件,而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件其中的一件了,而且還是工作人員在金屬廢品站中刨出來的。
  • 賣廢品?進回收箱?「雙十一」過後,海量快遞包裝箱去哪兒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麗今年「雙十一」一如既往創造了超高的成交量,在網友享受拆快遞喜悅之時,堆積如「山」的快遞包裝箱何去何從呢?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探訪了社區、校園等發現,大部分快遞包裝箱賣了廢品,少部分進了回收利用渠道。
  • 廢品回收行業等級森嚴 拾荒者不可隨意佔地盤
    不過,「廢品」這種對我們沒有用處的東西,在廢品回收者那裡卻是能生財的寶貝;為了爭奪這些「寶貝」,垃圾回收行業到處是潛規則,並衍生出一套等級森嚴的行矩行規……     垃圾生財道道多——     念透生意經過年不回家     在城陽和即墨交界處開廢品站的李先生,是即墨市王村鎮人,他帶領著妻子走街串巷收廢品收了 6年,漸漸在這個行當裡闖出了點名頭
  • 老農不識貨,把青銅器當成廢鐵,賣了30元,專家大呼:天價國寶
    一、挖到青銅器在別人心心念念尋寶各處都沒有結果,就連盜墓都發現不了有價值的文物的時候,有些人的運氣真的是好到爆棚,隨隨便便一鋤頭下去,就可能是價值上億的國寶級文物。本來這就很讓人羨慕了,可是吧,人家挖到寶貝的卻不以為然,還以為挖到的東西不值錢,這簡直給那些想寶貝想瘋了的人吃了一個狠狠的癟。
  • 河北萬封郵件被賣廢品站續:平信丟失無法索賠
    「明明是郵到廣西的,怎麼會跑到通州,還到了廢品站?」8月22日下午16時,王傑甩下電話,嘟囔著衝出辦公室。  這位北京時代文匯公司的負責人剛接到通州馬駒橋派出所電話,被告知在一廢品收購站,有他們公司200份畫冊,上面蓋著河北廊坊的郵戳。四天前,該公司剛從此郵局向全國客戶郵寄了2500份畫冊。
  • 江西民工挖出一「破銅塊」,本想當廢品賣,文物專家:上交博物館
    江西民工挖出一「破銅塊」,本想當廢品賣,文物專家:上交博物館在古代,我們的先輩要起來洗漱的時候,不想我們衛生間裡有一大面鏡子,但是是人都愛美,所以古人對於照鏡子也是有需求的,所以他們也是有鏡子的,平靜的湖面是他們的鏡子,畫師是他們的鏡子,而其實
  • 在中國被當成垃圾的東西,韓國人卻把它當美食,賣到3塊錢一根
    在中國被當成垃圾的東西,韓國人卻把它當美食,賣到3塊錢一根。中國地大物博大家都知道我們是個美食大國,很多外國人都是為了來中國品嘗美食而來,國內也有很多美食都已經出口到了國外,也受到了很多外國人的喜歡像名揚國外的老乾媽、辣條等。
  • 男子偷摩託車200塊賤賣廢品站,得知價值後悔死,只因賣得太便宜
    民警在監控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名體貌特徵與唐某非常相似的男子,從一棟居民樓的拐角處推了一輛摩託車出來,又從另一段監控視頻中看到,男子騎著摩託車拐進了唐某家的位置。由此一來,民警基本確定了唐某作案的嫌疑。民警表示後他們初步鎖定犯罪嫌疑人 ,就住在他們轄區的一個村子裡。然後經過他們一個星期的蹲守,最終將犯罪嫌疑人唐某抓獲。
  • 重慶漁民65元賣廢鐵柱,專家鑑定為2000年前文物,立即收歸博物館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坐在家裡,總是能聽到那些推著三輪車走街串巷的吆喝聲:「收購廢舊彩電,電腦、冰箱、洗衣機,不論品牌、不論大小,我們一律按市場價回收……」他們這些人以收廢品為生,大喇叭是他們必備的道具。一天下來,收的東西也能裝滿一車,當然,裡邊不只是彩電,還有更多像是廢品、破銅爛鐵一類的東西。
  • 08年買的電腦壞了,當廢品頂多只能賣30塊錢,還要修嗎?
    08年買的電腦用了12年壞了,當廢品頂多只能賣30塊錢,還要修嗎?我是不捨得放棄,堅持修一修再說。店裡的師傅正在給別人修手機,等了快一個小時之後才輪到給我修電腦。師傅檢查過後說我的電腦硬碟壞了讀不了盤,問我要不要換一個新硬碟130元錢,我說只要能修好就行。於是,師傅給我換了新硬碟重裝系統,同樣的情況,系統裝好之後又突然死機了。看他把電腦重啟之後又重裝一遍,這個時候有一位顧客上門,請求他上門去裝系統,人家是單位上的,事情很急。
  • 竊賊偷價值17萬元飲料 倒掉後剩空瓶當廢品賣得115元
    竊賊從倉庫偷價值17萬元涼茶飲料,倒掉後剩空瓶當廢品賣得115元  2000多箱涼茶,一共30000多瓶,價值17萬元。可在小偷眼裡,它們也不過是一個個的塑料瓶子。  溫州甌海的張某,本是一名巡邏隊員,在一間倉庫發現這些飲料後,他決定賺點外快。
  • 這三個零件壞了別扔,賣廢品也能賺個一二百,一個月油錢夠了
    汽車是一件損耗品,我們在開了一定的時間之後,都會去維修廠保養汽車,看看哪裡出了問題,如果零部件壞了要及時更換,主要是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出行,老司機表示在修車的時候有些換下來的零部件千萬不要直接扔在維修站,拿回家賣廢品也能賣不少錢。
  • 秦皇島老人撿廢品捐款助人13年收到無數感謝,這次她卻要感謝別人
    老人是秦皇島市的一名退休職工,從2007年起撿廢品積攢資金捐款獻愛心。無論寒冬酷暑,老人瘦小的身影在街邊徘徊,撿拾垃圾桶中的瓶子、廢紙殼賣掉,把賣廢品的錢捐出去。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老人總會出現在捐款現場。
  • 高鐵坐過站,想返回還得重新買票嗎?看完後,網友:傻子才再買票
    高鐵坐過站,想返回還得重新買票嗎?看完後,網友:傻子才再買票現在,很多年輕人需要在國外學習或工作,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外出的情況也很多,所以人們選擇公共運輸設施。我們國家開通高鐵服務後,大家也要坐那個。
  • 買62年車齡自行車收藏,卻被人當廢品收走,老大爺快急哭了
    民間其實隱藏著很多收藏家,他們收藏的東西雖然不是價值連城的古董,但是也是一些非常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而且他們對於這些東西也都非常看重,如果有一天不慎丟失了,也會著急落淚。杭州有一位老大爺就非常喜歡收藏自行車,可是他收藏的一輛舊自行車卻被人當成破爛給收走了,這讓他感覺非常著急。
  • 農民下田發現國寶,砸碎賣給廢品站,專家拼好發現4張「怪臉」
    文/不二書史農民下田發現國寶,砸碎賣給廢品站,專家拼好發現4張「怪臉」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更是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而在廣闊無垠的中華大地之下,更是隱藏了無數珍貴的文物。而這些珍貴的文物更是包含了古人的智慧,有些文物更是有著它的奇特,地方所在,它包含的意味,更是讓人十分的不解。在湖南的寧鄉縣,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就有一位農民,他在田間勞作的時候,正在努力辛勤的鋤地,可是卻不想挖出了一大塊的廢鐵,他當時認為這塊廢鐵並不值錢,就把這個廢鐵拿到廢品收費站去賣了,可是他卻並沒有想到這一塊廢鐵,其實是一個十分珍貴的國寶。
  • 擺地攤賣什麼東西最賺錢?
    (這也是為什麼我常常說,服裝的利潤,綜合起來,能有30個點,就燒香拜佛了)我個人擺攤賣過很多東西。誰叫你狗哥有個思路驚奇的爹。再把他們撿的瓶子易拉罐啥的,全部賣給了收廢品的。賺的錢,就拿去網吧玩跑跑卡丁車,還買了一輛熊貓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