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口鄉村記憶①】這裡有座山,與泰山華山一起寫入史記,秦皇漢武...

2020-12-11 煙臺大眾網

龍口鄉村記憶——七甲鎮

編者按:

  為傳承鄉村歷史,助力文化發展,受市委市政府委託,今年起,龍口市政協啟動編撰《龍口鄉村記憶》一書。

  大眾網龍口受權連載發布《龍口鄉村記憶》部分內容(初稿)。

  首篇刊發鎮級稿件,走進水果之鄉七甲鎮。

七甲鎮概況

  (一)地理位置

  七甲鎮是老黃縣的古鄉鎮之一,位於龍口市南部山區,距東城區21公裡,東經120°34′,北緯37°31′。東隔王屋水庫與石良鎮相望,南以顏家頂、黑山、柴禾頂等山脈與棲霞市、招遠市交界,西與下丁家鎮一山之隔,北與蘭高鎮接壤。東西寬9.5公裡、南北長12公裡,總面積81平方公裡。

  (二)名稱由來

  保甲制度,始於宋代,是我國軍事管理戶籍制度的產物。其本質特徵是以「戶」(家庭)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保甲編組每戶設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保甲制度一直沿用到民國。七甲,七十戶之意。因原鎮政府駐地在七甲村,故名七甲鎮。

  (三)建置沿革

  清末,七甲鄉屬於黃縣萊山都黑山社;1917年至1925年屬十一區黑山社;1929年歸四區;1943年屬抗日民主政府二區;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二區更名萊山區;1949年萊山區合併於丰儀區;1951年七甲鄉劃為謝家鄉、七甲鄉、朱家鄉三個鄉;1956年將謝家鄉、七甲鄉、朱家鄉合為七甲鄉,鄉駐地在陳家村;1958年9月與田家鄉合併成立幸福人民公社,公社駐地西林家村;1969年11月與田家鄉分開,成立萊山人民公社,駐地在七甲村;1982年更名為七甲人民公社;1984年3月七甲人民公社改設七甲鄉;1992年12月改設七甲鎮,轄18個行政村。2001年1月,田家鎮的19個行政村併入,共轄3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廟曲家村東。

  2018年轄七甲、姜家店、院下、北謝家、南謝家、西王家溝、王屋、陳家、郭家溝、東林家、史家莊、西林家、山前楊家、山前郭家、山前鄒家、鷹口王家、朱家、李家溝、常倫莊、店埠曲家、後遲家、大草屋、前遲家、蘇家、小院夼、雀山姜家、顏家溝、廟趙家、廟曲家、下田家、上田家、姜家溝、敖子埠、圈朱家、大磨曲家、馮家、黑山37個行政村(38個自然村)。2020年3月,七甲鎮進行村莊建制優化,合併為7個新的行政村,分別為:福萊新村、福茵新村、福臨3新村、福澤新村、福錦新村、福鑫新村、福源新村。原37個行政村改為自然村。

  (四)人口姓氏

  全鎮共9012戶、25500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331.2人;共有102個姓氏,以王、林、姜、曲、田姓為主,佔全鎮人口70%;有滿、藏少數民族2個,共2人。

  (五)土特產品

  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高粱及豆類雜糧等;水果及水果深加工產品主要有:紅富士蘋果、葡萄、山楂、長把梨、秋梨、葫蘆梨、柿子、杏、桃、李、長把梨膏、果脯等10餘種。

自然資源

  (一)地形地貌

  境內地形總的走勢為西南高,東北低。南部和西部是300米到600米的山脈,東部和北部海拔不足100米。境內山地和丘陵面積大,黑山河和萊茵河流域有面積較小的平原。主要山脈有萊山、川虎龍北頂、柴禾頂、黑山、顏家頂、王屋山等大小山頭幾十座。其中萊山海拔619.4米,為群山之首,也是龍口市9座600米以上的山峰之一。山地佔總面積的29.7%。

  境內山地和河流之間是海拔120~300米不規則丘陵。這些丘陵經長期的風化剝蝕,山頂呈渾圓狀,山坡平緩,土層厚0.5~1米,面積38.14平方公裡,佔總面積的47.1%。平原面積18.7平方公裡,分布在河流兩岸,佔總面積的23.2%。1978年常用耕地907公頃,2005年常用耕地655公頃。

  (二)水系河流

  境內主要有黃水河、黑山河和萊茵河3條河流。黃水河流經前遲家、後遲家、常倫莊和王屋,1959年被攔截建成王屋水庫。黑山河發源於招遠市桃園子頂,全長10公裡,水源豐富,常年流水,流經黑山、馮家、廟曲家、雀山姜家村,綿延7公裡注入王屋水庫。萊茵河發源於萊山南麓,河流呈西南東北向,流經鷹口王家、山前鄒家、西林家、史家莊、七甲、陳家、南謝家、北謝家至姜家店村達6公裡出鎮境。

  (三)優質資源

  境內西部群山有金礦儲藏,黑山河裡有沙金礦,顏家溝東北及南溝蘊藏高嶺土,史家莊、西林家和北謝家等村蘊藏大量花崗巖石,李家溝、顏家溝等村有鉛、鋅、銅、錫等礦苗。

  野生動物和鳥類有:山兔、黃鼠狼、獾、刺蝟、喜鵲、麻雀、鴿子、斑鳩、貓頭鷹、黃雀等40餘種;野生植物有:苫草、毛草、蒿子、荊棘、山菜等;中藥材有:茵陳、桔梗、紫芹、苦參、丹參、防風、雙花、益母草等百餘種。

  (四)名勝古蹟

  萊山,又名之萊山、萊陰山,為龍口市的鎮山,位於東城區東南10公裡處,方圓16平方公裡。這裡山清水秀、生態優美,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譽。山中有46峰18夼72澗。康熙《黃縣誌》記載,「翠環疊巘,雲擁晴嵐,禪林棲勝,精舍藏修。」並標明萊山四大景觀:「松山晚翠,蓮池毓秀,清泉漱石,古洞朝陽。」這宜人的景色,自古引遊人登臨攬勝。在《黃縣誌》中,收錄有20餘首歷代文人頌揚萊山的詩歌。萊山的宗教文化,歷史久遠。萊山的東麓有唐代建築真定禪寺,俗名「萊山院」,寺旁有黑虎洞。「相傳唐黑虎禪師始居萊山洞中,太宗東徵,有二黑虎當路,車馬莫敢過。頃之至洞前,禪師呵之使去,因問東徵之事,師曰:決勝。果凱旋。為建寺賜名真定。」真定禪寺還為「黃邑清幽之境,先達多誦習於此。」被古代學子們視為求取功名而讀書的好地方。萊山西側有齊國時期的「延光月主真君祠」,簡稱「月主祠」,是龍口市最早的寺廟。秦始皇祭祀天下八主時,曾兩次登臨。漢武帝和漢宣帝亦曾來此巡遊祭祀。在廟周家村東北,有一處皇帝行宮建築遺址,出土的大瓦當直徑60釐米,大板瓦長108釐米,系全國最大的建築瓦件之一,列為煙臺地區考古十大發現之一。萊山上有八景,是豐富的山水旅遊資源。

  (五)紅色記憶

  七甲人民歷來具有反抗封建統治、抵禦外侮的光榮傳統。民國時期,七甲人民同仇敵愾,御外寇、保疆土,用生命與熱血譜寫出一曲曲盪氣迴腸的革命壯歌。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構成了七甲鎮紅色文化的壯麗篇章。

  1938年1月30日晚,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三大隊在黃格莊大廟宣布起義。31日,三大隊進駐七甲萊山院,並研究創建根據地的計劃,以山區為依託開展武裝鬥爭,揭開了黃縣歷史上新的一頁。

  1938年3月,為了抗戰需要,三軍三大隊在七甲院下村創辦膠東第一座兵工廠的南廠分廠,在隨後的12年裡,兵工廠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最終達到13個分廠、1萬多人。為膠東人民的武裝鬥爭做出不朽的貢獻。

  1938年8月份,膠東特委決定在七甲姜家店村成立膠東特委黨校,林一山任校長。為我黨培養了一大批革命幹部。現為中共煙臺市委黨校。翌年8月,膠東特委還在姜家店村成立膠東國防教育委員會、膠東婦女抗日救國聯合會籌委會等組織。

  1938年8月13日,為號召抗戰,中共膠東特委在七甲萊山院創辦《大眾報》,是抗戰時期山東省內創立最早的黨報之一。報紙出版發行達12年之久,發行量達10萬多份。是解放區報紙行業裡少有的。

  在戰爭年代裡,七甲鎮人民掀起大參軍、大支前的熱潮,在支前運動中,他們「一副擔架奔跑於前沿陣地,一輛小車奔走於華東戰場,一輛馬車奔波於前線後方」。湧現出許多革命英烈和優秀兒女,展現了立志報國、無私奉獻的徹底革命精神。如戰鬥英雄任常倫,革命幹部王前、王良、王治本等;還有任常倫衣冠墓,店埠曲家民族英雄紀念碑,民國時期教育家、同盟會員朱全瓅等,這些都是紅色文化旅遊的優秀題材和資源。

誕生於七甲鎮姜家店村的膠東特委機關報《大眾報》

《大眾報》、膠東特委黨校舊址(姜永進供圖)

經濟狀況

  2018年,七甲鎮實現地方財政收入504萬元。全鎮生產總值13.82億元,一、二、三產業比為66.7:16.7:16.7。農業總產值9.3億元,其中種植業總產值3.1億元,林果業總產值2.9億元,畜牧業總產值3.3億元。出口總值214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220萬美元。人均純收入20664元。

  全鎮工業格局是以果品儲藏、果脯加工、紙箱加工、網套加工、果袋加工等行業為主導產業。鎮內有姜家店、七甲、田家、後遲家村4個集市。形成姜家店洋梨、東林家杏子、大草屋生薑等幾個大型農產品集散地。

社會事業

  在全鎮啟動文藝演出「村村進」送戲下鄉消夏晚會,組織開展「百姓才藝大賽」、文明杯「廣場舞比賽」、七甲鎮「豐收節」等休閒娛樂活動。利用村級文化大院開展戲曲票友演唱會、健身操表演、卡拉OK演唱等文化廣場活動。冬季農閒時,村民自發組織排演呂劇、歌舞、曲藝等文藝節目,活躍春節文化生活。

  鎮內有幼兒園4處,中學和小學各1處。硬化籃球場2個,田徑運動場2處。鎮中心衛生院1處,社區衛生服務站6處,鎮敬老院1處。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22031人。公交車有32路至常倫莊,8路至黑山,17路至李家溝;308路七甲至敖子埠。

特色產業

  全鎮共有各類果樹1700餘公頃,其中黃縣長把梨10公頃、紅富士蘋果及各類雜果1690多公頃,林果覆蓋率達到82%(包括生態林),是黃縣長把梨、洋梨、大澤山梨主要生產和出口基地,素有「水果之鄉」的美譽。

  目前,全鎮種植大澤山洋梨4000餘畝、桃200餘畝、蜜薯400餘畝、紫弘蘋果示範果園90餘畝、藍寶石葡萄40餘畝。朱家大院的「長把梨膏」享譽省內外,由地瓜衍生的系列食品深受人們喜愛;王屋村的地瓜芽產業品種全、價格公道、質量好走向四面八方,周圍縣市區的地瓜芽幾乎全是該村繁育,還佔據大連市場;大草屋村成立小草姜研究協會指導大姜種植,村民大多到臨近的縣市區承包土地種植;姜家店村的映霜紅桃子別具特色;鎮內有大小水庫10座、塘壩77座,水域面積130多公頃,已發展起淡水養殖產業。以開發王屋水庫、之萊山等自然資源,挖掘任常倫紀念館、煙臺市委黨校誕生地等紅色資源,打造自然景觀與紅色文化一體的特色旅遊產業。

非物質文化遺產

  七甲鎮地處招遠、龍口、棲霞三縣交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民間藝人姜春榮的「扎仰棚」深受群眾的喜愛;大磨曲家村田守英、曲桂春母子傳承的「花餑餑」製作技藝,多次在煙臺獲一等獎;鄒家村鄒重行、王家村王連安的根雕技藝,惟妙惟肖;姜家店村姜登樹的呂劇墜琴技法,遠近聞名。

秦皇漢武曾經登臨

紅色記憶在此傳承

這裡是龍口七甲

請珍藏!

部分圖片大眾網龍口資料片,版權歸原作者

歡迎轉發,註明出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遲海濱 整理

相關焦點

  • 黃山、華山、泰山、衡山,到底哪個山值得爬
    中國名山很多,有黃山、華山、泰山、衡山諸如此類的,那究竟哪一個山值得爬? 現在我們來做一些功課。 如果以風景為標準,小編覺得黃山和華山當屬首位了。泰山與衡山平分秋色,泰山更偏向人文首先要提的就是黃山啦,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
  • 去龍口撒歡吧~
    從海岸線向內延伸150米範圍內,地形平緩,沙質細軟,水溫舒適,水質潔淨,每年夏季都有數以萬計的遊客到這裡休閒度假。03雄偉之萊山《史記·孝武帝本紀》記載:「天下名山有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中國華山、首山、太室、泰山、東萊。
  • 泰山和黃山,哪一座山的地位更高,泰山為何被稱為五嶽獨尊?
    如果單單指風景,那麼泰山和黃山是各領風騷,這個咱們不做對比,這兩座山都是中國的驕傲,但若是比地位,泰山的地位就是獨領風騷了,縱觀海內,無出其右者 泰山和黃山是中國的兩大名山,這兩座山一個位於魯中,一個位於皖南,都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也都是國家5A級景區
  • 【龍口鄉村記憶②】盧山盡頭是蘆頭,大飄山下「小延安」……
    龍口鄉村記憶——蘆頭鎮  編者按:  為傳承鄉村歷史,助力文化發展,受市委市政府委託,今年起,龍口市政協啟動編撰《龍口鄉村記憶  大眾網龍口受權連載發布《龍口鄉村記憶》部分內容(初稿)。  首批刊發部分鎮級稿件,今天走進文化名山盧山腳下的蘆頭鎮。
  • 秦王祭祀八主,有一主在龍口的萊山?你知道是什麼主嗎?
    在龍口的南山和黃水河之間有一座山,綿延數公裡,雄偉壯麗,每每經過,都有一種深遠悠長的感覺,後來查閱得知竟是和泰山、華山齊名的之萊山,據《史記》中記載:天下名山有八,一為萊山,海拔619.4米,與三山五嶽的高度無法比擬,但確是龍口這座濱海小城內最高的山,可見之萊山的名氣並不是因為自然風光和山體特色
  • 華山、黃山、泰山、廬山和峨眉山每一座山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還有些喜歡看那些巍峨的大山,在我們國內比較出名的黃山,泰山,華山,峨眉山,廬山這些都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每一座山的風景都各有特色,都深受全國各地人民喜歡看山的喜愛,人們一般去這些山喜歡看山的人。祖國的地域遼闊,名山秀水諸多。說到高山,無論名氣大小,都有值得瀏覽的韻味。但山與山又有各有的特點和不同。如黃山之秀美、華山之險峻、泰山壓頂、廬山神秘,總有自已獨特的東西。
  • 【龍口鄉村記憶③】畫廊山村——庵夼
    龍口鄉村記憶——庵夼村  編者按:  為傳承鄉村歷史,助力文化發展,受市委市政府委託,今年起,龍口市政協啟動編撰《龍口鄉村記憶》  大眾網龍口受權連載發布《龍口鄉村記憶》部分內容(初稿)。如今山上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中華結縷草和野大豆。這裡還流傳著美麗的神話故事。古時候,江南蘇杭有一座風景秀麗的名山,受到玉皇大帝的點化,準許它在九州尋找理想的安身之地。於是,這座名山在天空中飄來飄去,從江南飄到黃縣南部,見到這裡安寧寂靜,民風淳樸,就飄然落地。於是,庵夼周圍有了青山綠水,因為此山是從天空中飄來的大山,故取名大飄山。
  • 【龍口鄉村記憶④】大明遺風,古驛熱土:聆聽黃山館600年的滄桑訴說...
    龍口鄉村記憶——黃山館鎮  編者按:  為傳承鄉村歷史,助力文化發展,受市委市政府委託,今年起,龍口市政協啟動編撰《龍口鄉村記憶  大眾網龍口受權連載發布《龍口鄉村記憶》部分內容(初稿)。  今天走進古驛熱土黃山館鎮。
  • 中國最賺錢的一座山,7天就賺5億元,不是泰山也不是華山
    在中國最賺錢的山7天賺5億元,既不是泰山,也不是華山。現在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很多人空閒的時候去旅行,旅遊景點基本上都會增加,是最賺錢的景點,孩子們知道這個景點是哪個景點嗎?那不是華山,也不是泰山。
  • 道教名山:泰山、衡山、華山
    有黃伯陽洞、碧霞洞、鬥姥宮、酆都廟等道教勝跡。山麓有岱廟,內有《泰山神啟蹕迴鑾圖》。有長春觀,是邱處機女弟子訾守慎修真之處。 衡山 衡山,位於湖南省衡山縣境內,為五嶽之一,南嶽。相傳南嶽為盤古帝的左臂變成,又因位在二十八宿之中的軫星之翼,能「度應璣衡」「銓德鈞物」,故名衡山。
  • 你喜歡爬黃山、華山、泰山、衡山哪一個?
    徐霞客發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感嘆詞。在黃山四絕中有奇怪的松樹,奇怪的巖石,雲海,溫泉,現在是冬天,你可以欣賞黃山雪景。遠遠望去,你可以看到蒼松翠柏,但在陽光的照明下,你可以看到「雪山」的迷人色彩,就像一幅自然的水墨畫丹青,別提是如此美麗。2、華山華山是中國中著名的五嶽之一,南接秦嶺,北接黃河,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 「走進濟南」千佛山、華山、鵲山,一起看看濟南的山
    濟南有三大名勝,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千佛山在古代稱為歷山,歷下、歷城均因此山得名,據史料記載,「舜耕歷山」,歷山與大舜有著很深的淵源。隋朝時期,佛教昌盛,隋文帝楊堅在這裡修建了很多佛像,而後歷山更名為千佛山。千佛山是泰山的餘脈,海拔285米,是濟南市區最高的山。千佛山並不太高,攀登起來也不太費勁,適合大多數人遊玩。
  • 華山是奇險天下第一山
    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一般指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華山古稱為"西嶽",是中國的五嶽名山之一,自古就留下了"奇險天下第一山"和「自古華山一條路」的傳說。
  • 東嶽泰山:氣勢雄偉,13位帝王封禪天下,沒有西嶽華山那麼難爬
    孔子可能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東嶽泰山海拔只有1545米,又不是珠穆朗瑪峰,怎麼會有「小天下」的感慨呢?孔子是魯國人,可能他見到的最高山就是泰山了吧,所以有此感慨。其實山本身只是地殼運動地質構造的產物,是一種地貌,本身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只是中國人喜歡賦予這些自然景觀以文化內涵,所以變的有了性格,有了寓意。
  • 山東的「山」指的是哪座山?答案其實很簡單
    不少人都不明白,山東的「山」指的是哪個山呢?因為山東和山西這兩個地方,從字面上來說就是「山的東邊和山的西邊」,可能是泰山的名氣太大了,便有人說這座山就是泰山。實際上,泰山位於山東省的中部。所以,這個說法不攻自破。
  • 中國「最賺錢」的山,7天賺5億,不是華山也不是泰山
    中國「最賺錢」的山,7天賺5億,不是華山也不是泰山,假期剛過去的時候,很多朋友相信他們還沉浸在旅行的快樂中,當然也可能會焦慮,因為5月1日去旅行的中國遊客太多,其中有很多來自外國的朋友加入,他們把中國幾乎所有的旅遊景點都擠滿了人,特別是北京的故宮長城已經滿了,那麼中國值得去旅行嗎?
  • 哪座更想去,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並稱「五嶽」,五嶽各具有其特色:嵩山之峻、恆山之奇、泰山之雄、華山之險、恆山之秀,然而大家基本都從笑傲江湖等影視劇中聽到過,也記憶深刻,但是大家五一會選擇哪座山去旅遊呢?
  • 中國低調的一座山,不是華山也不是黃山,門票至今仍未漲價
    貴州是個好地方,每年都有很多遊客來貴州感受這裡的山水人文, 更重要的是重新走上長徵的道路,體驗紅色的記憶, 但是我想很多人不知道這裡有原始森林, 有些地方是自然雕刻的, 梵淨山是神山,這麼說也不奇怪。你說那是奇山沒什麼錯, 是一座高聳的山,沒有黃山迎賓松那樣的標誌,沒有華山論劍的氣質,沒有泰山的聳立, 但是,真不敢相信是獨一無二的! 他像大蘑菇雲一樣從遠處看,又像刺龍一樣,像機器戰甲一樣! 自然的氣息無處不在,沒有開發,沒有裝飾,是真正的美麗, 但是剛進山腳下,又有不同的感覺, 金色和螢光色的融合,佛家的氣息從對面來!
  • 五嶽獨尊的泰山沒有恆山、華山高,卻為何成為「五嶽之長」
    分別是東嶽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 重慶「被忽視」的一座山,曾與泰山華山齊名,如今卻鮮有人知
    提及我國有名的山,想必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華山、泰山、衡山等,不得不說它們真的是各有特色,值得我們每個人一一打卡,所以每年這些地方也吸引了不少爬山愛好者,以及旅行愛好者的到來,在享受爬山快樂的同時,我們還可以欣賞到很多美麗的風景,可以說是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