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人物」在成都洛帶圓滿落幕

2020-12-18 中國網

中國網1月9日訊(記者 蔡彬)1月8日晚,由中華文化促進會、鳳凰衛視主辦,成都市龍泉驛區委、區政府、華僑城文化集團、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人物」發布儀式在成都洛帶博客小鎮舉行。十位來自建築設計領域並作出卓越成就的文化人物接受了這份來自海內外華人文化精英的盛情邀約和文化禮讚。

2018年正值改革開放40年,中國建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用文化與藝術門類來見證改革開放的成果,建築絕對是很好的詮釋,城市建設的每一個進步都是中國改革的映射,它的發展壯大,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壯闊歷程。用40載改革足跡審視建築作品,既是中國城市演變的「事件史」,也是為了致過去、敬未來。今晚,這些文化人物在這期針對建築領域製作的特別節目舞臺上分享了心得感受,共同接受世界的喝彩。

貝聿銘

設計百年 歸來仍是少年

致敬貝聿銘:世界因他的建築而變得更美

如果說建築是時代的象徵,那麼華人建築師裡的翹楚非世界級建築大師貝聿銘莫屬。2017年,貝聿銘度過了百歲壽辰,他似乎是一個超越了時代的存在,在現代建築的歷史上,被稱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他所堅持的現代主義風格,兼容了西方的精緻的現代美學與東方的人格化的詩意。2018年,向這位在世界建築行業作出卓越貢獻的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致敬。

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人物阮儀三

守望古城 薪火相傳

阮儀三:古城守護者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阮儀三正是以一名「行動的知識分子」的姿態,殫精竭慮地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不懈努力著,他已經成為古城保護的標誌性人物。他保護的文化古城有平遙、麗江、周莊、同裡、甪直、烏鎮、福州三坊七巷…… 

阮儀三認為要留住鄉愁,就是要把能產生這些歷史傳統特色的物質依存保護好,這就是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保護與傳承。

魏佩娜代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人物張錦秋領獎

張錦秋:長安意匠 國寶大師

張錦秋在陝西工作半個多世紀,紮根西部、情系西安,設計完成了一系列卓越作品,用唐風漢韻烘託出一個古風今韻並存的西安,向世界交出一份獨一無二的「中國名片」。

張錦秋用建築家獨有的創意為我們勾勒出一個具有傳承價值的新長安。這是老一輩知識分子的風骨與執著,也是從民國延續至今的大師氣度。正如張錦秋的獨白:「薪火相傳,人們本來就應該將文明的火種傳遞給後人;回望這一生,希望自己沒有辜負前人傳遞的那一點火種。」

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人物陳可石

陳可石:逐夢綠色田園

作為魯朗國際旅遊小鎮工程的總設計師陳可石,歷時6 年為這個援藏工程作出努力,他和設計團隊克服高原反應,先後30 餘次進藏調研,與西藏當地專家和工匠交流藏式建築設計和施工工藝,進駐項目現場精心規劃設計,完成小鎮項目250 個不同建築的構思和設計。

陳可石說:「中國傳統建築學對我的影響尤其深遠。通過和西方古典建築的比較,我認為中國傳統建築學和古希臘建築的美學成就可以相提並論。作為建築師,我們有責任和使命共同促進中華文化和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發展。」

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人物張永和

承上啟下 展望未來

張永和:時代先鋒

2011年,建築設計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克建築獎的評委團中,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面孔。他就是著名建築師張永和。他還為中國建築設計界開創了很多個第一。

張永和表示:「我們談中國文化,要記得傳統文化和新文化。我們從事的工作,是當代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會一起努力,助力中國當代建築文化發展。」


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人物劉家琨


劉家琨:此身此時此地

劉家琨的建築作品,從藝術家工作室系列、四川美院雕塑系,到鹿野苑石刻博物館等,往往具備兩個鮮明的特點:具有西南的地方特色,又不乏他獨特的人文情懷。

劉家琨作品中最特別的是胡慧姍紀念館。劉家琨認為,對普通生命的珍視是民族復興的基礎。「紀念館雖然很小,但是在我的設計生涯裡仍然是非常深入我內心的一件事。我沒用手法,只是樸素到底。」

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人物邵韋平

邵韋平:融會創新,鳳凰涅槃

在過去十五年間,中國的新時代地標設計中幾乎難以見到中國人的身影。作為一名中國的設計師,邵韋平產生了一個想法,一定要由中國本土設計師設計建造一座代表現代中國的建築。

「職業生涯三十四年,我從前輩身上學習到了非常多的建築文化和傳統。中國建築設計行業需要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我們也在通過不斷的思考和實踐,和中國建築行業面向未來、共同發展。」邵韋平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腳踏實地的不斷創新,體現了一位中國建築師的赤誠匠心。

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人物俞孔堅

俞孔堅:大巧不工,天人合一

與一般的學者不同,除了搞學術、發論文、做研究,俞孔堅還辦教育、辦雜誌、建設計院、做項目……他幾乎做了這一領域能做的所有事情。俞孔堅自美國回國後,便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尋求和探索城市健康發展的良方之路。

從1997年至今,基於中國城市發展的現實境況,他提出了一系列解決城市病的良方。「我希望還祖國、還大地一個美麗的景色!」這是俞孔堅對中國城市化建設最深情的告白,而二十年間所有的艱辛探索,也是俞孔堅為建設祖國秀美山川所做點點滴滴的最好見證。

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人物馬巖松

馬巖松:乘風破浪新傳奇

建築圈有這樣一句流行語:「建築師30歲之前成名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是馬巖松。」2006年,他憑藉「夢露大廈」的設計,贏得加拿大國際建築設計競賽,一舉成名,時年30歲。在中國,馬巖松還有許多標籤:中標海外標誌性建築第一人、新一代建築師重要代表、「山水城市」的布道者……

馬巖松表示:「中國傳統城市充滿文學性,現代城市大多給人的感覺是鋼筋水泥叢林。中國城市化三十年,保護與傳承是一個方面,而如何創造新的城市文明是文化發展的挑戰之一。」

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人物李興鋼

李興鋼:鴻鵠振翅領風騷

10年前,鳥巢築成,驚豔世界。國家奧林匹克體育場鳥巢的中方設計人是當時年僅34歲的建築師李興鋼。2004年到2013年,從商丘博物館、建川鏡鑑博物館、元上都遺址工作站等一系列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李興鋼開啟了對當代中國建築及理想空間範式探索的歷程。

李興鋼談到:「建築不僅是凝固的音樂,更是文明的載體和文化的表達,它和日常生活與精神追求息息相關。因此建築師這份工作責任重大,我非常願意和同仁一道,繼續為此而努力。」

除了這些閃閃發光的建築領域的卓越人物,令人嘆惋的是,2018年還有多位文化界前輩和著名藝術家先後離開了我們。發布儀式現場,大家集體緬懷,對這些隕落的華語文化圈大家表達思念,致以敬意。他們是:考古學家宿白,文化學者饒宗頤,作家李敖,表演藝術家王丹鳳,文化學者文懷沙,建築設計師鍾華楠,小提琴家盛中國,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評書藝術家單田芳,攝影家陳復禮,表演藝術家朱旭,文化學者李希凡,作家金庸,小說家二月河,京劇表演藝術家高玉倩。斯人已逝,但這些文化大家留下的藝術瑰寶和他們每個人對文化和藝術的執著追求終成永恆。

相關焦點

  • 40年,40本書—有書致敬改革開放40年
    站在這個回望與前瞻的歷史時刻,用閱讀感知改革變遷和時代脈絡尤為重要,一本本好書,成為標註改革開放進程的最好註腳。書籍是時代思想文化的結晶,作為閱讀服務的引領者,有書覺得從閱讀的角度去透視40年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是一種思考和學習的重要過程。為此,有書研究院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精心挑選出40本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好書,製作成精華聽書獻給廣大書友,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 大國廣廈 美好生活 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丨CIHAF2018第20屆中國住...
    40年前十一屆三中全會舉行,40年後我們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輝煌與成績,同時市場環境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陣痛、風險不斷;新事物新模式也衝擊著我們,站在時代的關口,要往何處去?2019年1月6日-7日,以「大國廣廈 美好生活——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CIHAF中國住交會20年紀念活動」為主題的中國房地產行業領袖年會在北京盛大召開,逾1000位業內大咖齊聚一堂。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蘇科大舉辦專場音樂會
    本報訊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昨天,蘇州科技大學舉辦「領航新時代」專場音樂會。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與數百名師生共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望未來壯闊前程。  音樂會在氣勢壯闊的鼓樂合奏《龍騰虎躍》中開場,之後意韻綿長、詩境深遠的古箏《長相思》、在世界音樂會上獲得一致好評的笙獨奏《即興曲》、榮獲全國舞蹈大賽一等獎的《豐收時節》等一一登場,以飽含深情的旋律,讚頌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音樂會下半場,在眾多演奏家的精彩演繹下,現場高潮迭起。最後,整場演出在《在燦爛陽光下》《領航新時代》大合唱中圓滿結束。
  • 《我是演說家》第五季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
    首期節目中,張泉村第一書記季景書、中關村「村民」王笑航、為兒童血友病尋求中國方案的吳潤暉、「律二代」嶽屾山、新中國第一批男模之一楊泓煒和奧運環球行第一人侯琨六位選手,將在三位導師魯豫、酈波和王雷的帶領下進行兩兩對抗,通過親身經歷和感人至深的講述,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現新時代風貌,發出新時代強音!
  • 山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感動山東人物和最具影響力的事件公示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中共山東省委改革辦、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院、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在全省聯合開展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感動山東人物和最具影響力的事件評選活動。活動啟動以來,全省各市和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共推薦感動山東人物(群體)181個、最具影響力的事件167件。
  • 廈門集美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歌曲、原創專輯出爐
    用深情的歌曲向改革開放致敬,以原創的形式為人文集美獻禮。昨天,集美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歌曲《集美,匯集天下美》首播暨專輯《新時代的集美音》贈送儀式在區文化館舉行,包括《集美,匯集天下美》在內的40首歌曲被收入專輯《新時代的集美音》。
  • 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聊城市旅遊行業協會會員大會暨改革開放40周年...
    2019年3月28日,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匯聚我市旅遊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正能量,聊城市旅遊行業協會會員大會暨改革開放40周年聊城市旅遊行業頒獎盛典在阿爾卡迪亞國際溫泉酒店舉行
  • 景泰縣開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紅色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在景泰組建82周年,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謳歌改革開放,奮進偉大時代。11月8日,一條山戰役紀念館聯合縣博物館來到辦學特色鮮明、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景泰二小,開展紅色歷史文化進校園活動。
  • 東莞觀音山展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書畫作品
    9月23日,在慶中秋、迎國慶之際,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建國69周年,由全國政協辦公廳老幹部局、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廣東楹聯學會聯合主辦的「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書畫作品展在東莞觀音山隆重開展。
  • 致敬時代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做對了什麼?
    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走入第40個年頭。40年前開啟的改革開放,深刻地改變了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命運,中國經濟增長創造了人類經濟史上不曾有過的奇蹟。 40年前,發端於小崗村的「大包幹」成為改革開放一聲春雷。此後,中國改革從農村起步,向城市延伸。南方談話後,一大批企業應運而生,無數企業和企業家用創新和努力,引領中國經濟大步向前。
  • 天津奧林匹克中心遊泳跳水館「敬老月」免費開放活動圓滿落幕
    天津奧林匹克中心遊泳跳水館「敬老月」免費開放活動圓滿落幕 發布時間:2018-11-01 來源:天津市體育局 字體:
  • 駐馬店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改革開放40周年表彰大會暨2019新年...
    1月20日的駐馬店市會展中心,駐馬店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改革開放40周年表彰大會暨2019新年文藝晚會伴隨著一串歡快喜慶勁爆柔美的開場舞正式拉開帷幕。一時間掌聲雷動,吶喊聲、歡呼聲此起彼伏,駐馬店市餐飲人的盛會在這裡精彩綻放!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鄂託克旗「民族團結杯」第二屆職工運動會在...
    9月19日,由旗委、人民政府主辦,旗體育局、旗總工會承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鄂託克旗「民族團結杯」第二屆職工運動會在旗民族職業中學成功舉辦。旗政協主席呂瑞亨,旗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武佔寬,旗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烏仁其木格等領導出席開幕式。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長賈瑞主持儀式。
  • 中國銀行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幣預約入口
    中國銀行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幣預約指南:  預約時間:  第一批預約時間:2018年12月5日0:00至12月8日24:00  第一批兌換時間:  公眾如代他人領取改革開放幣,需持被代領人在預約系統中登記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辦理,且代領人數不超過5人。  注意事項:改革開放幣第一批次預約兌換期內未兌換的預約作廢,公眾可在改革開放幣第二批次預約期內重新預約。
  •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榮膺「改革開放40周年代表性地標項目大獎」
    1月6日,平安不動產旗下代表性項目——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在中國房地產行業領袖年會上摘得「改革開放40周年代表性地標項目大獎」,受到廣泛關注。此次年會以「大國廣廈 美好生活——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為主題,由全聯房地產商會、《中國房地產報》、中國住交會、鳳凰網共同主辦,旨在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的偉大徵程,紀念伴隨改革開放而起步的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史,具有深廣的業界影響力。
  • 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 湖南衛視向偉大時代致敬
    12月16日晚,由湖南省委宣傳部和湖南衛視共同主辦的「致敬 三十年」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特別晚會在長沙五洲大劇院正式錄製。晚會通過一系列電視畫面再現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新中國走過的歷程中典型的人物和事件。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路建平,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雅瑜,湖南省副省長劉力偉,省政協副主席魏文彬,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少將劉新等領導觀看了晚會。晚會現場還邀請到其中的部分代表人物回顧這些令人影響深刻的畫面,一大批青年歌手和老一輩藝術家也同臺獻藝。
  • 歡慶特區建立40周年 禮讚中國改革開放成就
    原標題:歡慶特區建立40周年 禮讚中國改革開放成就市政協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暨市政協成立30周年書畫展開幕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9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元春)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深圳市人民政協成立30周年
  • ...打卡」空間 「熱鍛車間 樽碑而生」當代藝術展向改革開放40年致敬
    「後工業時代,用現代藝術令工業遺蹟煥發新生,致敬改革開放40年。」策展人謝澤介紹。11月24日上午,在蜀山區稻香村街道原叉車廠老廠房改造而成的熱鍛車間空間藝術館,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現代藝術展精彩啟幕。17位當代藝術家攜200餘件新作品亮相展覽,與市民們分享創作背後的時代故事。
  • 881幅圖片見證江蘇改革印記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圖片展」在寧開展
    881幅圖片見證江蘇40年改革印記。近千件反映人民生活變遷的老物件、老用品帶你穿越時光,重拾記憶。今天上午,江蘇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圖片展在南京國展中心開展,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生活從溫飽到小康、逐步富裕起來的歷史變化。
  • 香港愛國愛港同鄉社團出書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中新社香港12月31日電 (記者 劉辰瑤)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香港各大愛國愛港同鄉社團聯合紫荊雜誌社共著《家國情匯香江復興夢耀中華——香港愛國同鄉社團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一書,並於31日在香港南洋酒店舉辦新書發布儀式。